安陽殷墟遺址保護,當下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
安陽是文化遺產大市,獲得多項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殊榮,進入21世紀以來,安陽市深入挖掘自己城市的文化資源,從殷墟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紅旗渠等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到中國文字博物館建設,再到曹操高陵的考古發掘和保護,不斷彰顯城市文化特色。在文化遺產保護上,安陽市堅守文化理想,不斷開拓創新,為守護和傳承祖國優秀文化遺產做出了不懈努力,保護了城市不可替代的文化資源。
從殷墟大遺址保護,到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再到列入首批考古遺址公園,這些都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決策,也伴隨著國家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的進步,有力地提升了殷墟遺址的保護水平和社會影響。事實上,安陽已經成為中國特有的文化地標,殷墟大遺址保護在極大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的同時,也有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成為全國大遺址保護工作的一個典型範例,為全國大遺址保護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
最近,國務院研究室通過調研形成了《大遺址保護需要思路和政策創新——殷墟遺址保護工作的調查與啟示》的報告,闡述了殷墟遺址保護的重要性,一是有利於國際文化的長久安全;二是有利於彰顯我國政府履行《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信心和承諾;三是有利於保護我國稀缺的文化遺產資源;四是有利於區域經濟發展與城鄉建設。這些關於保護殷墟遺址重要性的認識是深刻的,有利於我們統一思想。
國務院研究室的報告中也提出了殷墟遺址保護中存在的問題,稱「殷墟大遺址保護面臨『危險期』」,一是地質變化對遺址的破壞;二是工業和種植業對遺址的破壞;三是自然環境對遺址的破壞;四是偷挖盜竊對遺址破壞。對這些問題形成的原因和影響報告也進行了分析,一是保護區內群眾收入增長遲緩;二是保護區內經濟發展陷入困境;三是遺址保護與土地使用矛盾凸顯,城市化發展受到制約;四是遺址保護與展示利用對產業的帶動作用明顯不足;五是保護區內社會穩定問題突出。報告在揭示問題,分析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大遺址保護的理念及政策措施建議。
今天,文化遺產保護和博物館建設面臨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伴隨城市化的加速進程,城市規模在不斷擴大,經濟實力在迅速提升。在這一歷史進程中,作為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安陽,正處於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活躍時期,在這一時期,做好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需要艱苦的努力,需要正確的理念,需要創新的實踐。在大規模的城市建設中,毀掉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十分容易,而要長期堅守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則十分不易。當前就全國而言,城市建設中最嚴重的問題是「千城面」。在一輪又一輪的大規模城鄉建設中,一些歷史性城市由於沒有注意保護自身的文化特色,使頗具魅力的文化域市,淪為缺乏特色的一般城市,喪失了可持續發展的寶貴文化資源。
今天殷墟大遺址保護必須把目光看得更遠、看得更廣,在更大的時空內實現可持續保護。我非常贊成安陽市所提出的「以外保內」的理念。不能僅就股墟遺址保護範圍做文章,也不能僅就殷墟遺址所在行政區劃範圍保護做文章,要綜合評價殷墟遺址對於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價值和貢獻,例如在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方面、在城市特色景觀方面、在促進文化旅遊方面、在惠及民生方面。通過杭州市率先實施博物館免費開放的經驗,通過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等實踐,我們看到了將文化遺產保護納入城鄉建設規劃、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計劃,所起到的意想不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