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水頭防洪工程施工現場水頭鎮政府供圖
溫州網訊 記者昨天從平陽縣水頭鎮獲悉,平陽縣鰲江幹流治理水頭段防洪工程政策處理已經基本完成,項目四個標段進入全面施工階段。2020年,項目建成後水頭鎮區的防洪標準將提升至10年一遇,遠期可達到20年一遇,「水頭水頭,年年水滿到頭」的歷史將被改寫。
鰲江幹流平均寬度將達到120米
2016年10月,平陽縣啟動實施鰲江幹流治理水頭段防洪工程,進一步解決水頭洪澇災害問題,提高鰲江幹流水頭段防洪能力。該項目列入國家江河湖泊治理骨幹項目,系省重點六江固堤項目,為全省「百項千億防洪排澇工程」之一,工程總投資16.69億元,總工期48個月,計劃2020年建成。
「工程是以堵疏結合的方式解決鎮區的水患,一方面建設防洪堤,將洪水阻擋在外江,另一方面是疏浚、拓寬流經水頭的鰲江河道。」水頭鎮副鎮長鄭幫山介紹,鰲江部分河道寬度只有40米左右,行洪不暢,每當上遊暴雨時,水頭段河道堵水嚴重,尤其是颱風梅汛期,湧水現象頻繁。整個項目完工後,鰲江幹流平均寬度會達到120米,洩洪速度大大提升。
據介紹,防洪工程全線長8.5千米,共涉及21個行政村,徵地面積約2235.32畝,拆遷房屋15.46萬平方米,涉及企(事)業單位16家(房屋面積約7.64萬平方米)。項目一標段於2016年率先實施徵遷,二至四標段於去年啟動徵遷。
「十村聯籤」刷新政策處理新速度
水頭鎮小南村位於鰲江畔,防洪工程三、四標段穿村而過,涉及土地420多畝、房屋20多間。小南村的徵遷進度,直接影響著整個項目的推進。
每當颱風來臨,小南村同樣深受水患影響,洪水對當地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很大威脅。2017年4月,剛剛上任的小南村村委會主任蔡際勝就迎來了徵遷重任。
從鎮政府到社區,再到上百戶村民家中……過去的大半年來,蔡際勝丟下手頭的生意,全身心投入到徵遷工作中,在政府和村民之間穿針引線,向村民宣傳解釋徵遷政策,向徵遷攻堅組傳遞村民的需求。
水頭鎮相關領導也多次到小南村現場主持協調及指導工作,現場解答村民疑問,在徵地過程中得到了村幹部及群眾認可和支持。
短短三個月時間,被視為攻堅難點的小南村順利實現全村籤約。去年8月10日,水頭鎮舉行防洪工程土地徵收「十村聯籤」活動,實現30天完成籤約1367畝,刷新政策處理速度。這一拆遷速度的背後,是許多和蔡際勝一樣的基層幹部「白+黑」、「5+2」的付出,這也為項目隨後的無障礙施工打下堅實基礎。
項目施工實現提速三個月
水頭防洪工程攻堅戰啟動以來,水頭鎮成立五大攻堅小組,建立防洪工程工作聯繫群,並推行每周一例會、每月一反饋、每季一回顧制度。
為推進防洪工程的全面開工,水頭鎮還推出「三種政策處理套餐」助力十七個村進行聯合土地徵收,共建防洪工程。「『三個政策處理套餐』是我們結合被徵地戶以及沿線拆遷戶訴求和實際情況,推出的個性化安置方案。」鄭幫山介紹,「政策套餐」包括貨幣化兌現、地基及宅基地安置、產權置換三個內容,群眾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套餐」進行安置,大大提高了徵遷的效率。
截至上月31日,防洪工程水頭段完成徵收土地面積約2000畝,房屋徵收436間。目前,項目徵遷工作已經進入掃尾階段,下步將重點做好後續安置房建設工作。
得益於徵遷工作的順利推進,防洪工程建設已於去年9月實現進場施工,比原定計劃提前了三個月。到今年1月,工程四個標段相繼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來源:溫州都市報
記者:謝樹華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