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茶鐵路恢復客運,「慢火車」是鄉愁也是老區「加速度」

2020-12-13 紅網

2019年,紅網「湖南最後的慢火車」系列報導(點此回顧→),關注綠皮慢火車的扶貧之旅,形成輿論場上強烈的「同頻共振」,「慢火車」受到多方關注。今年兩會期間,湘贛桂鄂黔川6省區政協主席聯名提交提案,呼籲鞏固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革命老區鄉村振興,明確提出推進老區骨幹交通建設,「慢火車」就是其中重要一環。6月30日,又一列「慢火車」重新駛入革命老區,為老區人民的生產生活注入了新活力。

「嗚嗚……」6月30日,隨著陣陣鳴笛聲,k9033/6次列車緩緩駛入株洲攸縣火車站。煥然一新的攸縣站裡坐滿了候車的乘客。時隔1800多天後,革命老區期盼已久的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運營終於變成現實,醴茶鐵路客運線煥發出新的生機。

▲6月30日,醴茶鐵路恢復客運營運首輛列車進站。

▲「初心—夢想」,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運營。

民心所望 醴茶鐵路停運5年後復通

醴茶鐵路也稱湘東鐵路,位於長株潭城市群東南部,1973年開通運營,北與浙贛鐵路醴陵站東端分岔,向南分別途經攸縣站、茶陵站,全長127.8公裡。2015年7月1日,醴茶鐵路因故停運。

▲2015年7月前,醴茶鐵路是株洲南四縣居民出行首選。

今年72歲的李祝華當年工作時,每周從攸縣站搭乘火車,花大約4個小時去省水利廳辦事。在他的印象中,乘坐醴茶鐵路列車的感覺很好,車費便宜、出行方便。也正因如此,這條鐵路深受沿途居民的喜愛,無論是孩子讀書還是外出務工,坐醴茶列車出行成為當地人的首選。

▲市民珍藏的車票。

而在醴茶鐵路停運之後,居民們只能乘坐汽車出行,票價是火車票的3倍多,有時因為擁堵還要花費七、八個小時才能到達目的地,其中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因為暈車嚴重而無法乘汽運客車出行。

自2015年7月醴茶鐵路客運停運以來,沿線群眾一直反映強烈,要求恢復的呼聲日益高漲。

醴茶鐵路的停運給沿線群眾出行造成較大影響,國、省、市三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多次提出醴茶鐵路恢復運營的相關建議和提案,攸縣、茶陵、炎陵3縣連續多年聯名提案,要求恢復醴茶鐵路運營。針對上述建議和提案,株洲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方案,加強與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溝通、解釋,回應人民關切,反饋群眾訴求。

2019年6月12日,株洲市成立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運營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全力開展相關工作,與南昌鐵路局建立溝通對接機制,加強調研勘察,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共同推進醴茶鐵路恢復客運。毛騰飛、陽衛國、何朝暉等株洲市領導多次到國鐵總公司對接,詳細匯報醴茶鐵路目前的情況和株洲市對開通客運運營的迫切願望,希望得到國鐵總公司支持。

2019年11月22日,省發改委組織株洲市政府、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等單位召開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運營專題協調會。11月30日,南昌鐵路局管內的醴陵、攸縣、茶陵、安仁、炎陵火車站整體劃入廣州鐵路局管理,並從12月1日起,調度、通信和信號整體切入廣州鐵路局。

當年,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項目作為湖南省重點工程項目,開足馬力建設。為了確保醴茶鐵路復開的安全,攸縣、醴陵市、茶陵縣已全部完成各項設施改造和99處鐵路沿線安全隱患整治,並納入鐵路基本運行計劃。

經過多方努力,今年5月30日,醴陵鐵路成功完成試運行。

鐵路助推紅色革命老區再現活力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革命老區鄉村振興。革命老區大多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鐵路建設是老區脫貧攻堅的「發力點」,老區鐵路建設也是落實中央精準扶貧政策的重要舉措。

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和振興發展2020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謀劃落實重大政策,推進實施重大項目,深入開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金融扶貧、科技扶貧,加快實施鐵路、公路、水運、機場、水利、能源等領域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推進教育、衛生、文化事業和紅色旅遊等產業發展。

▲茶陵縣城。

醴茶鐵路沿途多是是革命老區縣,茶陵縣更是毛主席親手締造的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的誕生地。要脫貧,修路先行。恢復運營並升級改造的醴茶鐵路它是革命老區的「連心路」,將方便株洲南四縣近200萬群眾日常出行,發揮鐵路大運輸大通道的作用。同時,醴茶鐵路的重新啟用還將聯通湘東紅色景區,帶動當地商貿、物流和人員出行發展,成為湘贛邊區的「致富路」。

「山門」打開,新機遇到來,醴茶鐵路沿線群眾正在籌謀新生活。作為連接廣州和湖南的「橋頭堡」,茶陵縣近年來每年接待廣州遊客超過10萬人,夏季氣候涼爽、空氣品質好和原生態農特產品是茶陵吸引遊客的三大法寶。

茶陵縣思聰鄉左壠村張家衝村民張杰,將家裡自建的三層樓改建成家庭旅館,一樓自己住,二三樓騰出六間房十個床位,出租給遊客。「隨著鐵路客運的恢復,未來旅客會逐步增加,今年還要把房間再升級改造。」張杰說。

▲醴茶鐵路提質施工。

據株洲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株洲市將爭取鐵路部門對醴茶鐵路進行電氣化改造,爭取早日開行高鐵,與長株潭城鐵聯網聯運。積極策劃紅色旅遊線路,啟動湘潭韶山經醴茶鐵路至江西井岡山鐵路項目建設,這也是韶山、井岡山、衡山的「連結線」。據統計株洲南四縣有4A景區4個;3A景區10個;2A景區2個。通過醴茶鐵路完全可以實現生態旅遊、紅色旅遊、文化旅遊等融合發展,打造長沙-炎陵-井岡山精品旅遊線路,進一步擴大株洲市乃至湖南省旅遊品牌的影響力以及湘贛邊區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的促進作用。

鐵路帶動株洲南四縣100億產業

當前經濟雖受疫情影響,但經濟復甦的腳步正在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增需求、穩就業,提高經濟潛在增長已成為重中之重。醴茶鐵路的重新啟用充分體現了我國不斷挖掘經濟發展潛力的能力和實力。

醴茶鐵路此次恢復客運不是簡單的恢復到2015年前的通行水準。重啟前,鐵路部門對該線路進行了電氣化升級改造,把列車時速從原來的60公裡/小時提升至80公裡/小時,且開通運營後的醴茶鐵路與吉衡鐵路接軌。據估計,醴茶鐵路恢復通行後,每年僅在株洲地區就可帶動商貿、物流和人員出行約100億元產業發展,助力株洲南四縣鄉村振興和經濟發展。

令人振奮的是,目前,株洲市正積極與鐵路部門對接增加列車數量實現對開,同時對鐵路客運運營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消除,確保運營安全,在此基礎上完成電氣化改造,實現小編組、公交化旅遊列車運營。同時,建議將長株潭城際鐵路與醴茶鐵路互聯互通以及醴茶鐵路電氣化複線改造納入「十四五」交通規劃內容,逐步啟動建設。

▲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運營,株洲市民相約乘車遊玩。

夢在遠方,路在腳下。醴茶鐵路的開通,是湘贛經濟發展的助力器,是造福百姓的聚寶盆,接入「一帶一路」,將加強湘贛經濟文化交流,讓我們一起期待湘贛邊區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快訊丨今天上午,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首趟列車開行
    華聲在線6月3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永亮)今天上午,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運營開行儀式在株洲火車站舉行,首趟列車K9036定於上午10點20株洲始發。停運5年後,醴茶線上再聞火車響,湘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 滾動快訊|新年首次調研,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沿醴茶鐵路走了一趟...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童迪 攝) 九龍工業園位於炎陵縣城西城區,衡炎高速、衡茶吉鐵路、106國道貫穿全區,於2001年底籌建,2007年正式掛牌成立園區黨工委、管委會。總規劃面積11平方公裡,空間布局為一區兩園(「一區」為九龍經開區,「兩園」為九龍工業核心園和中小企業創業園)。
  • VLOG|一路情懷,一起來體驗醴茶鐵路的綠皮火車吧
    昨天停運5年的醴茶鐵路終於恢復客運運營了運營首日情況怎樣呢?親切、方便是大家對醴茶鐵路最直觀的感受,也是乘客反映最多的感受。從攸縣站上車去長沙的市民段先生告訴小編,「以前我經常乘坐這趟火車去長沙玩。聽說今天開通了,特意和朋友來感受一下,還是那麼親切。」「昨天晚上我無意看到了新聞,說今天醴茶鐵路恢復客運了,我就趕緊買了一張票,今天來乘坐。」
  • 醴茶鐵路旅遊專列來了
    醴茶鐵路正式恢復客運運營,大大方便了沿線居民。為了進一步發揮醴茶鐵路經濟社會發展生命線、紅色生態旅遊產業線的功能和作用,助推交通運輸和旅遊、鄉村振興融合發展,我市擬定於9月27日開通首趟株洲至炎陵旅遊專列。
  • 醴茶鐵路沿線的故事—1、茶陵火車站油畫《向井岡山進軍》的故事
    醴茶鐵路再次開通在即,沿線幾個縣市都是革命老區,這些天我們來給大家講講醴茶鐵路上,這幾個革命老區的一些有關於醴茶鐵路的故事,今天我們先來說說關於茶陵的。一個堅決的任務醴茶鐵路原叫湘東鐵路,北與浙贛線醴陵車站接軌,向南經攸縣車站到達茶陵站,全長127.8公裡。1970年開始建設,1972年基本竣工,1973年1月正式通車,移交廣州鐵路局管轄。
  • 醴茶鐵路故事丨火車恢復運營那天,他把私家車賣了
    陳愛社正在講述他和醴茶鐵路的故事。紅網時刻記者 曹緹 張興莎 朱麗萍 株洲報導午後的陽光照進車廂,K9235次列車從炎陵出發,駛向第三站攸縣。說起醴茶鐵路的恢復運營,陳愛社就豎起了大拇指。做過服裝生意、當過五金店老闆,陳愛社在湖南攸縣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老闆。因為工作原因需要來回跑,62歲的他換過好幾輛代步車。去年,陳愛社本想換一輛新車,今年醴茶鐵路客運線恢復運營,讓他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甚至把原有的私家車賣了。如今,他每個星期都要坐兩次往返株洲和攸縣的火車。
  • 醴茶鐵路1號線的故事,茶陵火車站油畫《向井岡山進軍》的故事
    醴茶鐵路不久將再次開通,沿線幾個縣市都是革命老區,我們將告訴你一些關於醴茶鐵路在醴茶鐵路上的故事,我們來談談茶陵。堅決的任務醴茶鐵路最初被稱為湘東鐵路,北接浙贛線醴陵站,南經攸縣站到達茶陵站,全長127.8km。鐵路局於至開始接管基本建設。
  • 醴茶鐵路擬接入長株潭城際,計劃2025年完工!
    其中備受關注的是醴茶鐵路電氣化改造,接入長株潭城際的消息。長沙株洲湘潭同為長株潭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株潭城際的開通,加強了三市之間的聯繫。但是醴茶鐵路因為修建時間早,電氣化水平低,曾一度停運。此次進行電氣化改造後接入長株潭城際無疑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長沙能利用鐵路有效輻射到湘東革命老區。
  • 悠悠慢火車 暖暖幸福路
    鐵路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扛起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在全路範圍內持續開好81對公益性「慢火車」,同時運用多種方式加強公益性「慢火車」品牌宣傳,生動講好「慢火車」開行故事和鐵路扶貧故事,不斷提升公益性「慢火車」品牌的社會影響力和群眾認可度。
  • 醴茶鐵路首趟商務定製旅遊專列成功開行
    10月31日,早上7:12,Y836次旅遊專列伴隨著一聲長鳴,醴茶鐵路首趟商務定製旅遊專列成功開行,中國人壽400多名星級客戶乘坐專列從株洲火車站出發駛向炎陵,開啟了為期1天的炎帝文化體驗旅程。跟王放明一樣已經退休的文仲光也感慨良多:「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高鐵很發達,很少有機會坐這種慢火車,在株洲有種特色的旅遊專列很不錯,是一種很好的體驗」。
  • 醴茶電氣化改造,爭取鹹邵高鐵、株福高鐵,2020年株洲交通規劃大動作!
    報告進一步明確啟動京港澳高速公路擴容、醴茶鐵路電氣化改造、渝長廈鐵路聯絡線等項目前期工作,以及確保醴婁高速、茶界高速、湘江大道二期實質性開工建設;加快株洲綜合客運樞紐、株洲西綜合客運樞紐、S105雲龍楠山鋪至醴陵塘坊公路、S327淥口區龍鳳衝至蘆淞區慄塘公路(東城大道西延)、G356茶陵浣溪至太英公路等項目建設;完成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運營
  • 株洲:醴茶鐵路首趟旅遊專列開行
    「株洲南四縣的紅色旅遊資源豐富,今天特意帶團過來體驗醴茶鐵路首趟旅遊專列,去探訪去感受茶陵、炎陵紅色故地、紅色資源」,來自張家界的湖南湘中國際旅行社副總經理肖政激動地說。為進一步充分發揮醴茶鐵路經濟社會發展生命線、紅色生態旅遊產業線的功能和作用,助推交通運輸與旅遊融合發展,全面打響交通文化旅遊品牌,株洲市與廣鐵集團路地協作,擘畫交旅融合發展新藍圖,加快構建株洲南四縣「交通+旅遊」融合發展新格局,以醴茶鐵路為線,構建全域旅遊;以旅遊專列為載,實現文化產業融合,通過「交通搭平臺、旅遊為載體、服務提品質」的模式,讓更多遊客暢遊紅色之路、產業之路,飽覽醴陵陶瓷歷史文化
  • 醴茶鐵路首趟商務定製旅遊專列開行
    醴茶鐵路首趟商務定製旅遊專列開行 2020-11-02 1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醴茶鐵路首趟商務定製旅遊專列開行
    10月31日,Y836次旅遊專列載著400餘名乘客從株洲火車站出發前往炎陵縣,這也是醴茶鐵路首趟商務定製旅遊專列
  • 川黔線上慢火車帶菜忙
    農戶背著自家種植的各類季節性時令蔬菜,在婁山關站乘坐5630次列車(央廣網發 通訊員高大華 攝)央廣網重慶4月28日消息(記者趙聰聰 通訊員高大華)5630/5629次列車是目前川黔線唯一的客運火車,也是全國81對公益性慢火車之一。
  • 從韶山到井岡山,「兩山」鐵路串聯湘東大地新希望
    ▲2020年6月30日,醴茶鐵路恢復運行。沿著醴茶鐵路的軌道,鐵礦、煤炭、陶瓷和農產品紛紛運出大山。 42年後的2015年,鐵路停運。在各級各部門積極對接、多方努力下,在沿線群眾的殷殷期待中,2020年6月30日,停運5年之久的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運營,「紅色列車」再次重現湘東大地。
  • 旅行大攻略:身未動 心已遠 坐上醴茶鐵路去旅行
    醴茶鐵路復開,其沿線豐富的旅遊資源正走入我們的眼帘,沿途多是革命老區縣,湖南茶陵縣工農兵政府更是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誕生地。醴茶線的恢復運營將聯通湘東紅色景區,成為湘贛邊鄉村振興的「致富路」。在醴茶線就能體驗生態遊、紅色遊、文化遊,跟隨畫筆,從醴茶線,一同去領略湘東大地的美。
  • 恢復井岡山至深圳列車助力老區發展
    該高速公路建設十分迫切且必要,它連接井岡山、贛州西部生態休閒度假區、廣東丹霞山三大景區,可打造聯結贛粵兩省的精品旅遊線路;南北貫通滬瑞、廈蓉和贛韶三條高速,將進一步優化江西西南部高速公路網布局;途經贛州西部「一核三區」生態休閒度假區,可有效促進革命老區扶貧開發,推動贛州西部生態旅遊的快速發展。
  • 跨時代的慢火車吹響山區發展號角
    作為山東省內唯一的公益性「慢火車」,淄博至泰安7053/7054次列車被眾多網友稱為「最美『慢火車』」。開行46年來,它始終踐行著「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用責任與擔當唱響助力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的幸福之歌。   快時代的慢火車徐徐開行,傳遞的是民生關懷的暖暖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