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紅網「湖南最後的慢火車」系列報導(點此回顧→),關注綠皮慢火車的扶貧之旅,形成輿論場上強烈的「同頻共振」,「慢火車」受到多方關注。今年兩會期間,湘贛桂鄂黔川6省區政協主席聯名提交提案,呼籲鞏固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革命老區鄉村振興,明確提出推進老區骨幹交通建設,「慢火車」就是其中重要一環。6月30日,又一列「慢火車」重新駛入革命老區,為老區人民的生產生活注入了新活力。
「嗚嗚……」6月30日,隨著陣陣鳴笛聲,k9033/6次列車緩緩駛入株洲攸縣火車站。煥然一新的攸縣站裡坐滿了候車的乘客。時隔1800多天後,革命老區期盼已久的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運營終於變成現實,醴茶鐵路客運線煥發出新的生機。
▲6月30日,醴茶鐵路恢復客運營運首輛列車進站。
▲「初心—夢想」,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運營。
民心所望 醴茶鐵路停運5年後復通
醴茶鐵路也稱湘東鐵路,位於長株潭城市群東南部,1973年開通運營,北與浙贛鐵路醴陵站東端分岔,向南分別途經攸縣站、茶陵站,全長127.8公裡。2015年7月1日,醴茶鐵路因故停運。
▲2015年7月前,醴茶鐵路是株洲南四縣居民出行首選。
今年72歲的李祝華當年工作時,每周從攸縣站搭乘火車,花大約4個小時去省水利廳辦事。在他的印象中,乘坐醴茶鐵路列車的感覺很好,車費便宜、出行方便。也正因如此,這條鐵路深受沿途居民的喜愛,無論是孩子讀書還是外出務工,坐醴茶列車出行成為當地人的首選。
▲市民珍藏的車票。
而在醴茶鐵路停運之後,居民們只能乘坐汽車出行,票價是火車票的3倍多,有時因為擁堵還要花費七、八個小時才能到達目的地,其中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因為暈車嚴重而無法乘汽運客車出行。
自2015年7月醴茶鐵路客運停運以來,沿線群眾一直反映強烈,要求恢復的呼聲日益高漲。
醴茶鐵路的停運給沿線群眾出行造成較大影響,國、省、市三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多次提出醴茶鐵路恢復運營的相關建議和提案,攸縣、茶陵、炎陵3縣連續多年聯名提案,要求恢復醴茶鐵路運營。針對上述建議和提案,株洲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方案,加強與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溝通、解釋,回應人民關切,反饋群眾訴求。
2019年6月12日,株洲市成立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運營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全力開展相關工作,與南昌鐵路局建立溝通對接機制,加強調研勘察,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共同推進醴茶鐵路恢復客運。毛騰飛、陽衛國、何朝暉等株洲市領導多次到國鐵總公司對接,詳細匯報醴茶鐵路目前的情況和株洲市對開通客運運營的迫切願望,希望得到國鐵總公司支持。
2019年11月22日,省發改委組織株洲市政府、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等單位召開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運營專題協調會。11月30日,南昌鐵路局管內的醴陵、攸縣、茶陵、安仁、炎陵火車站整體劃入廣州鐵路局管理,並從12月1日起,調度、通信和信號整體切入廣州鐵路局。
當年,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項目作為湖南省重點工程項目,開足馬力建設。為了確保醴茶鐵路復開的安全,攸縣、醴陵市、茶陵縣已全部完成各項設施改造和99處鐵路沿線安全隱患整治,並納入鐵路基本運行計劃。
經過多方努力,今年5月30日,醴陵鐵路成功完成試運行。
鐵路助推紅色革命老區再現活力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革命老區鄉村振興。革命老區大多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鐵路建設是老區脫貧攻堅的「發力點」,老區鐵路建設也是落實中央精準扶貧政策的重要舉措。
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和振興發展2020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謀劃落實重大政策,推進實施重大項目,深入開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金融扶貧、科技扶貧,加快實施鐵路、公路、水運、機場、水利、能源等領域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推進教育、衛生、文化事業和紅色旅遊等產業發展。
▲茶陵縣城。
醴茶鐵路沿途多是是革命老區縣,茶陵縣更是毛主席親手締造的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的誕生地。要脫貧,修路先行。恢復運營並升級改造的醴茶鐵路它是革命老區的「連心路」,將方便株洲南四縣近200萬群眾日常出行,發揮鐵路大運輸大通道的作用。同時,醴茶鐵路的重新啟用還將聯通湘東紅色景區,帶動當地商貿、物流和人員出行發展,成為湘贛邊區的「致富路」。
「山門」打開,新機遇到來,醴茶鐵路沿線群眾正在籌謀新生活。作為連接廣州和湖南的「橋頭堡」,茶陵縣近年來每年接待廣州遊客超過10萬人,夏季氣候涼爽、空氣品質好和原生態農特產品是茶陵吸引遊客的三大法寶。
茶陵縣思聰鄉左壠村張家衝村民張杰,將家裡自建的三層樓改建成家庭旅館,一樓自己住,二三樓騰出六間房十個床位,出租給遊客。「隨著鐵路客運的恢復,未來旅客會逐步增加,今年還要把房間再升級改造。」張杰說。
▲醴茶鐵路提質施工。
據株洲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株洲市將爭取鐵路部門對醴茶鐵路進行電氣化改造,爭取早日開行高鐵,與長株潭城鐵聯網聯運。積極策劃紅色旅遊線路,啟動湘潭韶山經醴茶鐵路至江西井岡山鐵路項目建設,這也是韶山、井岡山、衡山的「連結線」。據統計株洲南四縣有4A景區4個;3A景區10個;2A景區2個。通過醴茶鐵路完全可以實現生態旅遊、紅色旅遊、文化旅遊等融合發展,打造長沙-炎陵-井岡山精品旅遊線路,進一步擴大株洲市乃至湖南省旅遊品牌的影響力以及湘贛邊區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的促進作用。
鐵路帶動株洲南四縣100億產業
當前經濟雖受疫情影響,但經濟復甦的腳步正在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增需求、穩就業,提高經濟潛在增長已成為重中之重。醴茶鐵路的重新啟用充分體現了我國不斷挖掘經濟發展潛力的能力和實力。
醴茶鐵路此次恢復客運不是簡單的恢復到2015年前的通行水準。重啟前,鐵路部門對該線路進行了電氣化升級改造,把列車時速從原來的60公裡/小時提升至80公裡/小時,且開通運營後的醴茶鐵路與吉衡鐵路接軌。據估計,醴茶鐵路恢復通行後,每年僅在株洲地區就可帶動商貿、物流和人員出行約100億元產業發展,助力株洲南四縣鄉村振興和經濟發展。
令人振奮的是,目前,株洲市正積極與鐵路部門對接增加列車數量實現對開,同時對鐵路客運運營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消除,確保運營安全,在此基礎上完成電氣化改造,實現小編組、公交化旅遊列車運營。同時,建議將長株潭城際鐵路與醴茶鐵路互聯互通以及醴茶鐵路電氣化複線改造納入「十四五」交通規劃內容,逐步啟動建設。
▲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運營,株洲市民相約乘車遊玩。
夢在遠方,路在腳下。醴茶鐵路的開通,是湘贛經濟發展的助力器,是造福百姓的聚寶盆,接入「一帶一路」,將加強湘贛經濟文化交流,讓我們一起期待湘贛邊區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