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慶日遭遇慘烈恐襲 人群被碾軋震驚世界

2021-03-02 軍情戰評


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但一場突如其來的慘烈「屠殺」卻將法蘭西的慶祝之夜變成了一場噩夢。當天晚上在法國著名旅遊城市尼斯,一名襲擊者駕駛重型卡車狂奔兩公裡衝撞觀看煙花表演的人群,並開槍射擊,造成至少84人死亡,200多人受傷。兇手據報是一名突尼西亞裔法國人。法國總統奧朗德第一時間發表全國電視講話,譴責這場「有不可否認的恐怖主義性質」的襲擊。世界多國紛紛表示震驚與哀悼的同時,輿論禁不住發問:怎麼又是法國?從去年1月震驚世界的《查理周刊》遇襲事件,到去年11月造成130人死亡的巴黎大規模連環恐怖襲擊,傷痕累累的法國還沒緩過勁來,又被狠狠地捅了一刀。除了反映法國國內社會矛盾突出、極端勢力猖獗、反恐情報無力,分析人士認為,頻繁發生的襲擊也凸顯經濟下滑和難民危機困境下歐洲的脆弱。美國彭博社稱,在反移民怒火加劇、英國脫歐、歐洲不知道自己代表什麼的時候,新的恐怖襲擊讓歐洲更加虛弱。

  國慶日成喋血日

  當地時間14日晚近23時,法國南部海濱度假城市尼斯剛放完國慶煙火,著名的沿海大街「英國人散步大道」上人群熙熙攘攘。突然,一輛白色卡車從機場方向向市中心衝來。由於當時大道已經禁止車輛通行,慶祝的人們完全沒有防備。卡車一路碾軋,沿途留下很多屍體,成百上千人恐慌逃命。卡車橫衝直撞兩公裡後才停下,司機被警察擊斃。

  尼斯當地媒體援引目擊者的話稱,觀看煙火表演的人群正準備離開,這時候傳來哭喊的聲音。「一瞬間,一輛巨大的白色卡車以發瘋般的速度衝了過來,飛轉的輪胎如割草一般撞倒了大量人群,人們沿著馬路紛紛倒下。」法國《費加羅報》網站報導說,事發時的視頻顯示,卡車撞向人群,受害者「像保齡球瓶一樣到處飛」。

  法國內政部15日公布死亡人數升至84人,其中包括多名兒童,另有200多人受傷。法新社稱,當地官員透露,卡車司機駕車衝撞人群過程中曾多次持手槍開火。照片顯示,卡車正面擋風玻璃上有許多彈洞,車身受損嚴重,輪胎也已爆裂。最初有消息稱,警方在兇犯的卡車裡發現了不少武器,包括重武器,但此後調查人士透露,車內只發現一枚「不活躍的」手榴彈和一些假的步槍。危機小組消息人士稱,約百人被從海中救起,這些人在卡車衝進人群時跑入海中逃生。

  記者15日下午趕到尼斯,看到事發地仍有一些封鎖線,海岸上散落著逃散人群留下的衣物、垃圾和嬰兒車。剛經歷過這恐怖一幕的阿明對記者說,他當時離卡車只有10米左右,趕緊跑到一旁。他看到卡車沿S型路線行進,盡最大可能碾軋人群,一輛嬰兒車被撞飛,被撞的人身體都變了形,耳邊響起各國遊客各種語言的救命聲。車輛開過去後,屍橫遍地,滿處都是鮮血。另一名中國遊客對記者說,14日晚間事發時,她正在「英國人散步大道」路邊一家餐廳吃晚飯,這也是她到達尼斯的第一天。因為恰逢法國國慶,所以大街上有各種巡演和活動,人很多,非常熱鬧。「我正站在玻璃窗前拍照,突然看見窗外的人群瘋狂地朝著一個方向跑,嘶喊聲響成一片。我們被嚇壞了,一直在發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看見所有人都像逃命一樣,好像好萊塢的災難片……」

  「法國在國慶日遭到襲擊,這本是一個象徵自由的日子。」法國總統奧朗德15日凌晨發表電視講話,承諾法國「將更強大」。他表示,這起襲擊「有不可否認的恐怖主義性質」,並宣布延長緊急狀態3個月直至10月26日,同時增加反恐與維護治安的軍人與警察人數,甚至開始徵召預備役人員支援反恐警戒任務。另外,法國將加強在敘利亞及伊拉克的行動。總理瓦爾斯也在15日上午發表講話,宣布為期三天的全國哀悼日。

  奧朗德15日晚些時候趕到尼斯,他在走訪當地一家醫院後表示,受傷者中有大約50人「處於生存和死亡之間的危險狀態」,死者中包括許多外國人。美國國務院證實,兩名美國人在襲擊中喪生。法國《費加羅報》稱,比利時外交大臣雷恩代爾表示,有二十幾名比利時人依然失聯。記者從中國駐馬賽總領事館了解到,有2名中國公民在尼斯襲擊中受傷,一人重傷,一人輕傷。


  為何總是法國?

  襲擊事件引發世界的紛紛譴責。美國總統歐巴馬發表聲明說,這起事件「似乎是嚴重的恐怖主義襲擊」,「在法國採取應對措施從襲擊中恢復過來之際,我們與我們歷史最悠久的盟友團結一致,站在一起。」德國總理默克爾嚴厲譴責「發生在尼斯的屠殺性質的襲擊」,並表示德國將毫無保留地與法國團結在一起,在打擊恐怖主義的戰役中與法方並肩作戰。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說:「這對法國、對歐洲、對我們所有人都是悲傷的一天。」俄總統普京就尼斯發生野蠻和非人性的恐怖襲擊向法國表示慰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向奧朗德致慰問電,習近平對這一駭人聽聞的野蠻行徑表示強烈譴責,向不幸遇難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傷者和遇難者家屬表示誠摯的慰問。聯合國安理會15日開會前為尼斯遇難者默哀。

  事發之初,輿論普遍猜測襲擊者可能與「伊斯蘭國」(IS)等極端組織有一定聯繫。《華盛頓郵報》稱,IS呼籲追隨者在西方各國以任何可能的手段殺害平民,包括用汽車殺人。跟蹤極端組織動態的SITE情報組織稱,尼斯事件後IS追隨者正分享信息,「慶祝這場屠殺」。德國新聞電視臺稱,恐怖主義再次動搖法國。德國恐怖問題專家米奧特曼表示,在法國國慶日這樣一個重要的具有象徵意義的日子進行恐怖襲擊,就是要擊垮法國人的心理。

  法國媒體15日曝光了肇事者的身份,暫時未發現嫌犯與宗教極端主義有聯繫。據報導,嫌犯名叫穆罕默德·布雷勒,是一名突尼西亞裔法國人。法國電視二臺稱,布雷勒性格孤僻,有嚴重暴力傾向,目前正和妻子鬧離婚。

  不過,這並未影響各方對法國「爆炸性局勢」的擔憂。加拿大《環球郵報》稱,尼斯市中心遭襲擊的場面多麼驚人地似曾相識:設滿路障的街道、嚴陣以待的警察、許多人橫屍街頭……這是法蘭西共和國又一次遭到野蠻襲擊的象徵。與2015年《查理周刊》遇襲案和巴黎連環恐襲一樣,這次暴力襲擊將達到更深地撕裂法國社會的目的。 彭博社稱,過去18個月來,法國至少遭到7次恐怖襲擊,導致近230人喪生。最近歐錦賽平安結束,法國公眾的心情剛有些放鬆,奧朗德14日早些時候接受傳統的國慶日採訪時還稱,不準備把目前的緊急狀態延長到7月26日之後。結果就在政府準備放鬆反恐措施之際,襲擊再次重創法國。

  法國為何連續成為大規模襲擊的目標?澳大利亞《商業內幕人》稱,在奧朗德的領導下,法國去年9月首次對敘利亞的IS目標發動空襲,成為IS及其追隨者最痛恨的敵人之一。其次,對於極端組織而言,法國更近,更便於襲擊。德國新聞電視臺稱,與德國不同,法國有許多貧民區,那裡住著許多外來移民,也是伊斯蘭激進主義的「根據地」。目前法國有數千激進分子,形成一張危險的恐怖網絡。《紐約客》雜誌通訊員帕克在《另一個法國》一書中說,圍繞法國穆斯林社會的緊張持續發酵,許多外來移民生活貧困,沒有歸屬感,巴黎郊區甚至在淪為「恐怖主義的溫床」。


  「更虛弱的歐洲」

  法國情報系統的漏洞以及反恐應對不力飽受外界質疑。記者在尼斯採訪期間,一些人也對警方的遲鈍反應感到不解,對法國政府的反恐措施感到不滿。

  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對記者說,一方面,法國外來移民多,管理難度大,人員雜處;另一方面,法國民眾生性崇尚自由,反恐舉措落實有一定難度。此外,法國的大城市、名城多,恐怖分子將它們作為目標將更容易獲得影響力,再加上政府積極參加反恐行動,也容易遭到報復,這些都可能是法國頻發惡性恐怖襲擊的原因。「在安全形勢日益複雜的情況下,法國人或許要認真考慮在隱私、自由與反恐之間做一番取捨了。」

  襲擊也引發整個歐洲的擔憂。「歐洲正處於恐怖主義的靶心」,《南德意志報》15日稱,從巴黎到盧布賽爾,再到尼斯,歐洲城市正在成為伊斯蘭極端主義的攻擊目標,近兩年恐怖襲擊的頻率大增。英國《經濟學人》稱,尼斯襲擊凸顯出兩個長期關切。一是即便獨狼襲擊也能造成重大傷亡,特別是在襲擊者自己抱定必死之心情況下。二是潛在的恐怖分子會用各種不同手段殺人,即便沒有槍枝或爆炸物也能實施攻擊。

  「歐洲吹響新的恐襲警報」,彭博社15日稱,尼斯襲擊之際,歐美正出現針對移民的民粹主義情緒。歐亞集團主席布雷默表示:「在歐洲不知道自己代表什麼的時候,恐怖襲擊讓歐洲變得更加虛弱。我們將看到針對移民的更多憤怒。現在的問題是缺乏應對問題的領導力,除了表達同情之外必須採取更多措施。」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立即拿尼斯的悲劇說事了:「又一次可怕的襲擊,這次是在尼斯。許多人傷亡。我們什麼時候才會吸取教訓?情況只會變得更糟。」在英吉利海峽的另一側剛剛公投脫歐的英國,尼斯襲擊事件對大多數民眾不滿無節制大規模移民不會起到緩解作用。法國則正在應對同樣的夢魘。

相關焦點

  • 旅遊業再遭重創 尼斯恐襲令法國經濟蒙上陰影
    隨著法國國慶日在尼斯發生的卡車碾軋人群事件被定性為「恐怖性質」,這個旅遊大國面臨繼巴黎恐怖襲擊後的新一輪產業衝擊,相關股票下跌、安保支出增加、商業信心下降等因素疊加,將增加該國經濟壓力。分析人士稱,接連的恐襲帶來的經濟損失將難以估量。
  • 法國尼斯恐襲嫌犯身份確認 曾有案底持有手槍
    法國14日迎來國慶日,多地舉行慶祝活動。在南部旅遊城市尼斯,慶祝人群遭遇襲擊。一輛卡車衝入英國人漫步大道,碾軋人群,造成至少84人死亡,數十人受傷,傷者包括兩名中國公民。李克強表示,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法方的遭遇感同身受,同法國人民堅定地站在一起,願同法國和國際社會一道,加強反恐國際合作,捍衛正義和世界和平安寧。□直擊 人體像保齡球一樣飛起 事發14日晚,慶祝人群在尼斯海邊著名的英國人漫步大道上欣賞國慶日煙花表演,一輛白色卡車突然衝入人群。
  • 法國尼斯恐襲嫌犯身份確認 曾有案底持有手槍
    法國14日迎來國慶日,多地舉行慶祝活動。在南部旅遊城市尼斯,慶祝人群遭遇襲擊。一輛卡車衝入英國人漫步大道,碾軋人群,造成至少84人死亡,數十人受傷,傷者包括兩名中國公民。李克強表示,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法方的遭遇感同身受,同法國人民堅定地站在一起,願同法國和國際社會一道,加強反恐國際合作,捍衛正義和世界和平安寧。
  • 法國尼斯國慶日遭恐襲_鳳凰網
    歐洲安全形勢不容樂觀,近兩年來在歐洲本土發生多起恐怖襲擊事件,尤其以法國受害最嚴重。從去年巴黎恐怖襲擊以來,法國政府延長了緊急狀態的時間,防止在歐洲杯期間遭遇恐怖襲擊。歐洲杯剛剛結束,無論法國政府還是公眾也算是長舒一口氣,卻沒想到在慶祝國慶的喜慶日子裡,又一次遭遇嚴重的恐怖襲擊。2016年7月14日,法國國慶日當晚,法國尼斯發生恐襲事件,目前為止造成至少84人死亡。
  • 尼斯襲擊事件冷思考:法國為何防不住恐襲
    新聞分析:法國為何防不住恐襲
  • 為什麼法國總是恐襲不斷?
    為什麼法國總是恐襲不斷? 導語:7月14日法國國慶日當晚,法國地中海旅遊度假城市尼斯一輛卡車衝進正在觀看國慶日煙花表演的人群,造成近百人死亡。當地市政府稱這是一起恐怖襲擊,並要求居民呆在家中。
  • 血腥之夜|「國慶日」法國尼斯遭恐襲
    當地時間14日深夜(北京時間今天清晨),法國南部城市尼斯舉行的法國國慶節慶祝活動上,一輛卡車衝進在盎格魯大街觀賞國慶煙花表演的人群。
  • 法國國慶日巴黎數百人舉行示威遊行!
    自從2016年7月14日,法國尼斯在舉行國慶節慶祝活動時遭遇恐襲
  • 法國遭遇二戰後最嚴重恐襲 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然而,這場音樂狂歡漸入佳境,即遭遇「血腥屠殺」。  據當時在場的法國電臺記者皮埃爾·姚納薩克回憶,樂隊登臺大約1小時後,多名黑衣人手持AK-47突擊步槍衝入劇院,「冷靜而有條理地」向現場尖叫的觀眾開槍。  姚納薩克說,最初聽到槍聲時,他以為這是演出的一部分,「但我們很快明白了,他們(襲擊者)是在向人群開槍」。
  • 恐襲後的法國:要安全還是自由
    ,在恐襲過後想要依舊寬容、開放,並讓安保顧及自由,但這有不小的難度世界說專員 胡維妮 發自法國巴黎過去一年,巴黎兩次遭遇恐襲。如果說巴黎的「一月恐襲事件」屬定點襲擊且目標人群明確,十個月後,製造「11月13日巴黎連環恐襲案」(致130人死亡)的「聖戰分子」朝露臺、足球場、音樂廳裡的人群隨機開槍,你我無論何種信仰都可能倒在他們槍下。兩次恐襲,雖皆由伊斯蘭教極端分子發起,但因性質和規模不同,政府的應對措施也不盡相同。
  • 法國街頭大屠殺!恐襲尼斯,卡車碾壓持槍掃射,77死50傷!去歐洲度假小心!
    法國當地時間周四國慶節深夜,南部度假勝地尼斯有一輛貨車高速撞向看煙花人群,司機拿出槍並向人群射擊。截至目前,至少75人死亡,50人受傷,16人情況危急,正在緊急搶救。法媒稱,這是自ISIS製造2015年11月巴黎恐怖襲擊和2016年3月布魯塞爾恐怖襲擊以來,歐洲遭遇的最嚴重恐襲。法國安全專家認為,極端組織ISIS是主要嫌疑人,但尚不確定。
  • 法國國慶日巴黎數百人舉行示威遊行 超170人被捕
    自從2016年7月14日,法國尼斯在舉行國慶節慶祝活動時遭遇恐襲。此後法國國慶節期間的安全問題都成為輿論焦點。14日晚,全法國面臨巨大治安壓力。在國慶日閱兵式結束後,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發生遊行示威活動,有媒體報導說,175人被逮捕。
  • 記者觀察:法國巴黎恐襲五周年 恐襲陰雲仍在
    五年前的11月13日,巴黎在一天內遭遇了6起恐襲,共造成至少130人死亡,300多人受傷。五年過去了,最近的這兩個月裡,法國再次發生3起恐襲。專家認為,近期的這幾起恐襲與五年前的巴黎恐襲存在關聯,法國仍然面臨著恐怖主義的威脅。 2015年法國系列恐襲的起因開始於2015年1月份的《查理周刊》襲擊案。
  • 血染尼斯蔚藍海岸,為何受傷的總是法國?
    法國總統奧朗德認為,這起襲擊的「恐怖性質無法否認」,而法國「永遠堅強」。18個月之內,法國第三次遭遇恐怖襲擊,為什麼恐怖襲擊製造者總是瞄準法國?法國到底怎麼了?突然一輛載重卡車衝入大道並對人群進行碾軋,已導致84人死亡,至少18人情況危殆。據中國駐法國馬賽總領事館證實,此次襲擊中有2名中國公民受傷。法國總統奧朗德認為,這起襲擊的「恐怖性質無法否認」,而法國「永遠堅強」。  事發現場目擊者拍攝的視頻顯示,襲擊發生後,英國人漫步大道上躺著許多傷者和遇難者,地上灑滿鮮血,有路人為傷者進行救助。
  • 法尼斯恐襲:自巴黎和布魯塞爾恐襲以來最嚴重襲擊
    法國《費加羅報》稱,尼斯恐襲發生在恐怖主義威脅高漲的背景之下,尤其在諸如法國等介入敘利亞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行動的國家中。這是自IS製造2015年11月巴黎恐怖襲擊和2016年3月布魯塞爾恐怖襲擊以來,歐洲遭遇的最嚴重恐襲。  報導指出,此次恐怖襲擊事件距離計劃的7月26日緊急狀態結束只剩不到2周時間。
  • 尼斯恐襲,法國的反恐死循環
    尼斯恐襲,法國的反恐死循環 2016-07-26 10:09 作者:張星雲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6年第30期
  • 七問法國尼斯恐襲:一場精心策劃的「獨狼式」襲擊
    新華/法新  七問恐襲  為什麼又是法國?一場「獨狼式」的恐怖襲擊,為何將目標鎖定尼斯?這場恐怖活動的手段有何特點?恐襲後對法國的反恐力量又提出了怎樣的挑戰?……專家分析指出,此次法國尼斯遭受恐怖襲擊的原因十分複雜,內外因素都有。國際國內矛盾激化促使恐怖分子「裡應外合」,是法國面臨的最大反恐困境。從恐怖活動特點看,嫌犯做了精心的策劃和準備。
  • 「神預言」法影片《突襲國慶日》遭撤
    據法國《費加羅報》17日報導稱,一部在法國上映不滿一周的新片《突襲國慶日》,因為「神預言」了國慶日的尼斯恐怖襲擊而被緊急撤檔。 在美國幹探的招募下,梅森等人在法國國慶日當天與恐怖分子展開決戰。 電影劇照 《突襲國慶日》的預告片於今年2月發布,4月22日在英國首映,7月13日在法國上映,而7月14日法國國慶日當晚尼斯遭遇恐襲。
  • 法國尼斯國慶日活動遭襲 艾菲爾鐵塔濃煙嚇壞巴黎人
    巴黎又遭恐襲? 流言和恐懼迅速擴散。 很快,警方出面闢謠,安撫了緊張的人群。原來,為慶祝國慶,地標艾菲爾鐵塔安排了焰火表演,濃煙來自技術故障。 警方在推特強調,「不要散播謠言。艾菲爾鐵塔沒有著火。耶拿橋(Jena bridge)上的卡車意外著火,已經撲滅。」 去年11月,巴黎發生系列恐襲造成132人死亡,此後,法國一直處於緊急狀態。
  • 恐襲陰影與惡劣治安影響 法國華人旅遊業進入寒冬
    法新社報導引述旅遊界的統計顯示,巴黎恐襲後,中國遊客減少了30%,日本和美國遊客更是大減80%。  法國旅遊業是法國的重要財富,被認為是國家經濟恢復增長的關鍵。法國旅遊業所創價值佔到了法國總資產的7.5%,並創造了國內近200萬固定就業崗位,每年為法國帶來百億歐元的貿易順差。巴黎是中國人出國旅遊的首選地,隨著中國人的購買力的提高,中國遊客是掃貨世界第一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