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這座被戰火摧毀的聖母教堂是整座城市的執念。

2020-12-11 騰訊網

引言

曾經,佇立在德國德勒斯登市中心的是一處沉寂了半個世紀的廢墟。

這原本是一座美麗的18世紀巴洛克式聖母教堂,但慘遭戰火侵襲,變為瓦礫堆積之地。

這裡的人一刻都沒有忘記它曾經的榮光。為了讓它重新成為這座城市的標誌,整座城市都付出了非凡的努力。

聖母教堂

這已不僅僅是修復一座建築的事情,還是人們內心對文化的守護,更是對來之不易的和平的珍視。

如今,重建後的聖母教堂在河畔,靜靜望著時間流逝。

在戰火中變成廢墟的城市

1945年2月13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接近尾聲。

德勒斯登的東邊陸地衝來蘇軍,他們帶著一股復仇的怒火直奔柏林;西邊空中飛來的則是美軍、英軍的飛機。他們的轟炸正如當年侵略他國領土的納粹德國一樣,沒有留情。

英國皇家空軍的蘭卡斯特轟炸機轟鳴而過,投下了大量的高爆炸彈和燃燒彈。美軍飛機在一天後也加入轟炸,整座城市陷入火海之中。

經歷轟炸後的德勒斯登

要知道,德勒斯登在過去是薩克森公國的首府,王公貴族們就住在這座城市中。整座城市擁有大量精美的巴洛克式建築,也因此獲得了「易北河上的佛羅倫斯」的稱號。在這樣的狂轟濫炸中,這座美麗的城市就此崩塌了。

納粹德國掀起的戰火,最終反噬了自己的城市與國民。

德勒斯登意為「河邊森林的人們」,易北河經過此地,而德勒斯登聖母教堂正是河岸亮麗風景線的一員。即使在這樣一座以巴洛克式建築聞名的城市中,它也是出奇漂亮,漂亮到成為了這座城市的標誌。

聖母教堂內部

遠遠望去,這座教堂最吸引人的是它的穹頂。這個大穹頂在歐洲都排得上號。頂部除了穹頂有四個角樓;穹頂之下,則是一個八角形的教堂。

這是當時新教路德宗教堂的典範之一。

教堂由建築師George B hr設計,1726年開始修建,耗時17年完工。教堂的修建地其實並不寬敞,這樣的設計相當聰明。八角形還帶來了一個好處:整座教堂的七扇門中並不存在所謂的「正門」——建築師希望到教堂的人,不管來自何方,都能受到一視同仁的歡迎,這一點也暗合新教教義。

德勒斯登大轟炸過後,這座教堂巨大的穹頂、八角形的房間,統統變成了一堆佇立在原地的瓦礫,一切不復存在。

重建後的聖母教堂與當時的廢墟對比

整座城市的重建

對德勒斯登的人民來說,沒有穹頂佇立的易北河邊實在缺乏韻味。

重建工作從戰爭結束的那一刻起,就在德勒斯登市民的鐵鍬上開始了。

市民們自發走上街頭,清理起了城市舊址上的瓦礫。當地的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們迅速地起草了藍圖,開始了城市的重建。

市內的廢墟很快就被清理掉,但聖母教堂原址卻始終保持著被轟炸後的模樣。

清理之後的德勒斯登

這並非市民的本願,事實上,他們從戰爭結束前的幾個月就為重建開始籌劃了。但無論是政府,還是教會,都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重建工作。而當德國被柏林圍牆一分為二的時候,民主德國政府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重建的走向。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處廢墟成為了意識形態上的對抗。就像英國把考文垂大教堂的遺址保留下來作為戰爭紀念館一樣,民主德國政府決定將聖母教堂的廢墟留在市中心,供人瞻仰。

此後的四十年中,德勒斯登聖母教堂的一磚一瓦停留此處,成為了戰後永久開放的傷口。

通過技術重新當時的場景

這裡的人們似乎無法忘卻這座教堂的美麗,市民對它的熱愛絲毫未減,以至於兩德統一後,聖母教堂的重建被迅速提上了日程。

22名市民自發發表了一封聯名信,表明了在45年後重建聖母教堂的願望。漸漸地,這項倡議獲得了德國甚至是歐洲大陸社會各層的響應。人們自發捐款,教會成立了專門的重建基金會,政府也參與出資,投入到重建項目中來。

聖母教堂的復原

1993年,聖母教堂的重建工作正式開始。

重建工作的原則當中有一條是:必須在最大程度上使用原來的建材、按照原來的設計圖進行重建。

復原教堂原本的設計並不難。德國人喜歡保留檔案,也喜歡在以前修繕教堂的時候拍照、保留記錄。

整個重建過程中最重要的穹頂

難的是用原來修建教堂的一磚一瓦進行重建。

德國人精細到什麼程度呢?他們把廢墟中所有的磚瓦收集起來,一塊一塊測量長度,登記入冊;他們還通過電腦技術給穹頂做了個3D模型,方便復原。

這樣,他們就能模擬每塊磚原來的位置、以及磚和磚之間怎麼接合。

當時收集到的可用舊磚大約有8500塊,只有3800塊投入到了重建中。因此,當我們現在去參觀這座教堂時,你會注意到教堂牆體顏色不一:黑的就是原來的舊磚,淺色的則是後來補用的砂巖。

深淺重疊,是戰爭留下的印記

內部的裝飾怎麼辦呢?德國人又開始挖掘舊照片、回憶、以及教堂過去的採購訂單,尋找18世紀的人們使用什麼樣的材料來裝飾教堂內部。

他們盡力用18世紀的方法來復原——過去的顏料裡常常大量使用雞蛋——那沒辦法,重建也用雞蛋上色吧。

就連門上的雕刻他們都要原樣復原。這誰能有心思記錄下來呢?

他們靈機一動,想到過去的人結婚時總會在教堂門口拍照,門柱上的雕刻一定能在這裡面找到。德國人發出號召,搜集在聖母教堂拍攝的結婚照。大量投稿襲來,大家的心願都是一樣的——一定要還原這所美麗的教堂。

重建完成當天封頂圖

穹頂是復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每個教堂的穹頂,都少不了一個十字架。

同樣得使用18世紀的鑄造技術,這回是轟炸了德勒斯登的英國人鑄就了這個新的十字架。重建德勒斯登不僅是德國人的心願,它也漸漸成為了整個歐洲合作的一個項目:為了達成戰後的和解,撫平戰爭的傷口,這需要雙方的努力。

2000年,肯特公爵將英國鑄造好的十字架交給了德國人。幾個月後,它在諾曼第登陸日的那一天回到穹頂的頂部,成為戰後和解的標誌。

穹頂之上是金光閃閃的十字架

2005年,德勒斯登聖母教堂重建完畢。這座昔日的地標性建築終於回到了鍾愛它的市民眼中。傲人穹頂再次俯視著易北河河畔,俯視著來之不易的和平。

後記

這座城市的重建遠遠沒有結束。時至今日,德勒斯登的人們仍舊在努力恢復它原有的歷史風貌。

正如教堂的重建一般,這已遠遠不是當地人的自娛自樂——當重建王宮需要來自法國裡昂的紅色絲綢掛毯時,當臥室裡的綠色絲綢需要來自義大利熱那亞時,整個大陸都會認真地按照過去的細節進行復原,為這座城市提供最精確的重建。

德勒斯登最近剛剛修復完成的宮殿將逐漸開放給公眾參觀

為什麼要這麼認真呢?原因很簡單,人如果不能熱愛、尊重文化的傳承,當德勒斯登的悲劇重複上演時,我們只能面臨一次又一次的戰爭創傷,束手無策。

深刻地反思過去、嚴謹地重溫歷史,人類創造的美麗才會佇立在時間長河的河畔,和我們一起,守護我們的人性。

內容為『手望Sowarm』出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半個世紀,這座被戰火摧毀的聖母教堂是整座城市的執念.
    引言曾經,佇立在德國德勒斯登市中心的是一處沉寂了半個世紀的廢墟。
  • 這座限定慕尼黑老城高度的聖母教堂,竟然可能是魔鬼出資修建的?
    因為按照慕尼黑政府規定,老城的建築高度不能高於聖母教堂的高度(99米),吶,請看,圖右側那座擁有雙塔的建築,就是聖母教堂。... ▼ ...右側天空中,你看見那高聳的雙塔嗎,哈哈哈僅此一條限高令,已經可見聖母教堂在慕尼黑唯我獨尊的崇高地位,這才是有人稱它為「慕尼黑穹頂」的原因。跟瑪利亞廣場(新市政廳大樓)、宮廷啤酒坊一起,它被並稱為慕尼黑三大地標。 城市裡多個角度都能看到這座「雙塔」教堂,光芒四射,騷氣十足。
  • 一座戰火都無法摧毀的城市,感受巴洛克建築之美,德勒斯登之行
    今天來給大家介紹到的就是位於德國的重要城市德勒斯登。它作為德國薩克森州最為重要的經濟、政治中心,而且一直到現在都是德國東部的主要生產力之一,深深地吸引全世界各地的人們。那麼今天就來帶領大家走進這座歷史悠久的歐洲城市吧。走近這座城市就能夠感受得到它悠久的歷史,作為曾經的王國首都,這裡的文化韻味尤其深厚,整個城市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保存下來的古老建築物。
  • 弗拉基米爾幾個經典的風景,聖母升天大教堂,是座歷史悠久的教堂
    聖母升天大教堂坐落在市區克利亞濟馬河巖陡峭高地上,是俄羅斯現存最古老的教堂。以12世紀當地流行的「無色人工寶石建築結構」而聞名,是12世紀俄羅斯建築中最偉大的創造之一。在12到15世紀期間,沙皇都在此加冕。
  • 遊記:德勒斯登聖母大教堂
    在聖母大教堂超過250年的歷史中,它經歷了戰爭、火災、洪水和饑荒,每次它都是人們的避難地。為了紀念宗教改革,教堂前立著馬丁·路德的紀念像。馬丁·路德是16世紀的宗教改革家。僅剩下13米高的一截殘壁,這是戰爭給德勒斯登人們帶來的永遠的傷痛。從1994年到2005年,在英美等國家的捐款支持下,德國決定重建聖母大教堂,為了保留原來風貌,整座重建的教堂有43%石塊是從廢墟中收集起來的,因此在新教堂牆壁的銜接處,無數像傷疤一樣灰黑色石磚仍清晰可見,這一切似乎是要警醒世人勿忘戰爭所帶來的的舊創。
  • 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
    世界上莊嚴雄偉的教堂很多,但很少有教堂能如此嫵媚。這座使用白、紅、綠三色花崗巖貼面的美麗教堂將文藝復興時代所推崇的古典、優雅、自由詮釋得淋漓盡致,難怪會被命名為「花之聖母」。    花之聖母教堂原址是建於4世紀的聖·雷帕拉塔教堂。1296年,喬凡尼·美第奇出資建造新的教堂,花了175年時間才最終建成。
  • 愛琴海上十座偉大的教堂——獻給聖母瑪麗亞!
    這座高大的教堂,是佛萊甘德羅斯(Folegandros)上最大的教堂,是獻給聖母瑪利亞的聖母安息。根據古老的帕羅斯傳統,它是由聖海倫或她的兒子君士坦丁大帝在四世紀中葉為完成母親的誓言而建造了這座大廈。在四世紀以前,這裡也有一個小教堂。
  • 經過九曲十八彎,終於見到了這座像奇蹟一樣存在的教堂
    話說早上已經走過了佛羅倫斯聖十字廣場,現在繼續往前走,在老城裡面穿行,到佛羅倫斯聞名世界的聖母百花大教堂看看。極具時代特色的門牌。還有信箱、門鈴。這種配置在義大利的威尼斯也看到過了,給人一種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感覺。義大利佛羅倫斯在十五到十六世紀的時候曾經是歐洲的藝術中心,在十九世紀後期曾短暫地成為義大利的首都。
  • 世界上最美的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
    這座使用白、紅、綠三色花崗巖貼面的美麗教堂將文藝復興時代所推崇的古典、優雅、自由詮釋得淋漓盡致,難怪會被命名為「花之聖母」。花之聖母教堂原址是建於4世紀的聖·雷帕拉塔教堂。1296年,喬凡尼·美第奇出資建造新的教堂,花了175年時間才最終建成。天才建築師布魯涅內斯基仿造羅馬萬神殿設計的教堂圓頂,是古典藝術與當時科學的完美結合,連教皇也驚嘆為「神話一般」,一位音樂家專門為它作了一首協奏曲。
  • 八大傳奇故事:莫斯科紅場聖母升天大教堂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座著名東正教大教堂的8個有趣歷史故事。為勝利而建 聖母升天教堂1555-1561年根據俄國沙皇伊凡雷帝(伊凡四世)的命令、為紀念戰勝喀山汗國而建,戰爭勝利日當天正值東正教聖母日。教堂1813年前被叫做「防禦壕上的聖母大教堂」,此名稱也與教堂的位置有關。當時坐落在紅場內側的克林姆林宮有防禦壕防守。
  • 羅馬最美的8座教堂
    非天主教徒的遊客也可以欣賞這些百年歷史教堂裡的美妙藝術及其了不起的建築。參加羅馬眾多教堂的活動對非天主教徒來說是一種文化體驗,而對天主教徒來說則是一種宗教經驗,並為羅馬與眾不同的原因提供了新視角。走進這8座最美麗的教堂:聖彼得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可能不是羅馬最古老的天主教堂,但絕對是最有名的。
  • 聖母升天大教堂,是12世紀俄羅斯建築中最偉大的創造之一!
    聖母升天大教堂坐落在市區克利亞濟馬河巖陡峭高地上,是俄羅斯現存最古老的教堂。以12世紀當地流行的「無色人工寶石建築結構」而聞名,是12世紀俄羅斯建築中最偉大的創造之一。在12到15世紀期間,沙皇都在此加冕。在共產主義禁教時期,唯有此教堂仍為民眾敞開大門,受到東正教的推崇。
  • 威尼斯的幾座教堂
    教堂屬於赤足加爾默羅會修會(Discalced Carmelites),是加爾默羅會在16世紀時創立的一個改革分支。被拿破崙廢黜的威尼斯最後一位總督盧多維科.馬寧就葬在這座教堂內。為什麼說這個教堂重要呢,首先,這是威尼斯規模最大的教堂;第二,它是威尼斯少有的幾座巴西利卡級別(乙級宗座)教堂之一,所以稱作聖殿;第三,威尼斯最著名的畫家提香葬在這裡。教堂因為是獻給聖母升天的,所以稱作榮耀聖母聖殿。
  • 真是嘆為觀止 最令人嚮往的十座著名教堂
    PAUL』S CATHEDRAL   英國英格蘭倫敦   1966年的倫敦大火摧毀了這裡原先的建築,設計師克裡斯多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原址上修建了這座世界聞名的大教堂,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大教堂之一。
  • 羅馬最漂亮的8座教堂
    非天主教徒的遊客也可以欣賞這些百年歷史教堂裡的美妙藝術及其了不起的建築。參加羅馬眾多教堂的活動對非天主教徒來說是一種文化體驗,而對天主教徒來說則是一種宗教經驗,並為羅馬與眾不同的原因提供了新視角。請跟隨Kiwi,走進這8座最美麗的教堂。聖彼得大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可能不是羅馬最古老的天主教堂,但絕對是最有名的。
  • 花之聖母大教堂——又名聖母百花大教堂,佛羅倫斯大教堂
    花之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又名聖母百花大教堂,佛羅倫斯大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佛羅倫斯在義大利語中意味花之都。教堂位於義大利佛羅倫斯歷史中心城區,教堂建築群由大教堂、鐘塔與洗禮堂構成,1982年作為佛羅倫斯歷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花之聖母大教堂也叫:佛羅倫斯大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Salvatore Ferragamo Aldo Gucci的老家都在這裡。在那些狹窄的街道裡,仿佛還能聽到文藝復興時期那輝煌的馬蹄聲。建築和繪畫也還閃耀著文藝復興時代光芒。
  • 探尋義大利教堂: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
    在狹長的街道中,噠噠的馬蹄聲時常把人們帶回輝煌而充滿藝術氣息的文藝復興時期,時至今日,城市的角落裡還無處不閃耀著那個時代的光芒。而這座城裡,不管你身處哪個方位,抬頭都可以望見城市中央的磚紅色大穹頂,這個穹頂曾讓米開朗琪羅曾感概:「我可以建得比它大,卻不可能比它美」。而穹頂之下,便是聖母百花大教堂。
  • 塞班島有座聖母教堂,沒有屋頂,卻是當地的聖地
    美麗的塞班島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塞班島坐落於西太平洋,是一個充斥著海水的味道的城市,這裡的天空超級藍,再加上那一朵朵潔白無瑕的雲彩,美的是那麼的透徹,沒有一絲雜質參與,在塞班島還有很多美麗的景點,比如萬歲崖,藍洞,鳥洞等,在這裡可以進行潛水,或者是一些海上娛樂活動。
  • 傳說聖母出生在這海拔2900米山谷裡,於是有了這座世界唯一的教堂
    拉哈斯大教堂(Las Lajas Sanctuary),坐落在位於哥倫比亞境內傳說中聖母瑪利亞出生的地方。拉哈斯大教堂建設於1916至1949年,完全是哥德式風格。教堂建造在深谷之間,教堂連橋,依山而建,充滿美麗的傳說以及玄秘色彩。
  • 世界最高的三十座教堂,這個城市居然有五座,為什麼?
    世界最高的三十座教堂,這個城市居然有五座,為什麼?此外,它還是歐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是僅次於西雅圖的世界第二大飛機製造區。但就像其他德國城市一樣,它沒有什麼高樓大廈。站在漢堡港,望向漢堡城,最高聳搶眼的無疑是那一座座教堂塔樓。雖然歐洲教堂如雲,一座城市裡大大小小起碼也有幾十座,但像漢堡這般有這麼多「大個頭」倒是少見。因為驚異,順手查了查教堂高度,結果大跌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