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姑姑家的表姐來天津度暑假了,她馬上要上初中了,這天帶她和我家大姑娘逛逛家附近的名人故居,我們的遊覽路線是:
袁世凱故居->馮國璋故居->湯玉麟舊宅->華世奎故居->梁啓超故居->曹禺故居紀念館。
從家裡出門沿著勝利路直走右拐就到了海河邊,首先我們到了袁世凱故居。
袁氏宅邸,建於1918年,北歐建築風格。海河東岸,德式小洋樓,是天津僅存的一幢十六至十八世紀德式風格的小洋樓。現在為展覽館,內設有名人字畫及古董家具。
門票:50元
袁氏宅邸的旁邊就是馮國璋舊宅,位於河北區民主道52號,袁家和馮家隔著一條路,路左是是馮宅,路右是袁宅,天津人管這叫「左右逢(馮)源(袁)」,只是馮國璋舊宅已經成為一家名叫1915公館的高檔西餐廳了。
海河邊涼風習習很是舒服,下一步我們要去湯玉麟舊宅,騎上我的小摩託走起。
湯玉麟舊宅位於河北區民主道40號,為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湯玉麟曾參與張勳復闢,東北易幟後曾先後擔任熱河省主席和二十九軍總參議、高級顧問等職。解職後,來津買下吳毓麟在意租界的寓所。到了晚上這座建築金碧輝煌,猶如宮殿一般漂亮。
徑直往前走就是梁啓超故居了。
梁啓超紀念館位於河北區民族路,主要是由梁啓超先生的故居和飲冰室書齋組成。
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幼年時從師學習,八歲學為文,九歲能綴千言,17歲中舉。後從師於康有為,成為資產階級改良派的宣傳家。維新變法前,與康有為一起聯合各省舉人發動「公車上書」運動,此後先後領導北京和上海的強學會,又與黃遵憲一起辦《時務報》,任長沙時務學堂的主講,並著《變法通議》為變法做宣傳。
我跟孩子們講起梁啓超教育有方,他有九個兒女,九個兒女各個大有成就,人們常這樣讚揚「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孩子們對梁啓超佩服得五體投地,揚言說回家要好好了解下這位英雄。
地址:河北區民族路44號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 周一閉館
門票:10元,學生票5元
曹禺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和中國話劇的奠基人之一,是享譽中外的戲劇大師和戲劇教育家。曹禺一生與天津有著不解之緣。他1910年生於天津,1922年考入南開中學,1925年加入南開新劇團,在23歲就創作出處女作《雷雨》,從此奠定了他在中國話劇史上的傑出地位,該劇也成為中國話劇藝術走向成熟的標誌。
我記得高中時期會學《雷雨》這篇課文,先給孩子們做個啟蒙教育。回到家後孩子們興致未盡,還想深入了解那段歷史,於是我們一起看了電影《建黨偉業》,總之這段近代歷史值得細細品味。
今天就逛了這幾個故居,河北區還有很多故居,等這次化療回去後再接著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