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兩會觀察②|青島嶗山區:全域統籌下的「再次創業」

2021-01-16 界面新聞

文 | 陳明一

1月5日,青島市嶗山區進入「兩會」時間,「全域」概念繼續成為嶗山工作的熱點。

對於觀者而言,嶗山區既有耕耘20多年的現代化城區,樓宇林立,經濟繁榮,亦有廣袤的腹地,那裡景區與村莊共建帶來的自然和諧景致,是世人最嚮往的青島旅遊去處之一。為何又要強調「全域」?

在嶗山人看來,這種「和諧之美」正是顯現出目前嶗山「亦城亦鄉、二元制結構明顯」的區域特點,而這一特點若不及時改變,終會成為嶗山今後統籌發展的牽絆。破題,迫在眉睫。

2020年12月25日,隨著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一號水質淨化廠項目主體結構完成封頂。這個被譽為為嶗山區「戰略北進」添上濃墨重彩一筆的工程,在「兩個五年」之交封頂,寓意深遠。

近些年,無論是「全域旅遊」,還是「戰略北進」,再次創業,皆是嶗山跳出「舒適圈」,統籌推進城建和鄉村振興,堅持城鄉協調發展的決心。告別「十三五」,進入「十四五」,是時候對嶗山區的「全域」概念做一次解讀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全域旅遊,從「美麗」本質出發統籌全局

搜索「嶗山區」,你可能會看到如此描述,「嶗山區陸域面積395.8平方公裡,海域面積3700平方公裡,海岸線長103.7公裡,先後入選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藍色旅遊示範基地、全國通用航空旅遊示範工程,2019年成功創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文字不多,卻處處流露著「旅遊」氣質。

山海城和諧相融,島灘灣和美相生,一望「沙子口是個好地方」的嘉言碑,即是對嶗山最美的讚賞。遊走在嶗山,你分不清是城市戀著景區,還是景區點綴著城市。正如「全域皆景區,暢遊山海間」的呼號,全域旅遊,更是全域全業態編織出的一幅壯麗山海畫卷。

2016年以來,嶗山區堅持「嶗山全域皆景區」的理念,推動旅遊業從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轉變、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從高速增長向優質發展轉變,開創了「全域共建、精明增長」的全域旅遊嶗山模式。

所謂「全域共建」,著眼於「共建」,嶗山區做好頂層設計,形成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體系。設立旅遊發展專項資金,制定《嶗山區促進旅遊產業發展實施細則》,針對高端新興旅遊業態培育等五個方面制定12條獎補政策,創新財政資金分配方式,加強旅遊用地政策保障。同時,編制《嶗山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健全規劃領導、評估、實施機制,確保規劃落到實處。

從專業角度來看,由於旅遊業態所涉及行業的交織性,其管理會長期存在「九龍治水」等現象,各自為政的結局只能是「小旅遊」。為破解發展瓶頸,嶗山區進行體制機制創新,以旅遊綜合管理體制、旅遊市場監管機制、旅遊投訴處置機制、景社融合發展機制等方面的改革創新為重點工作方向,形成了「黨政統籌、部門聯動,產業協同,社會參與」的現代旅遊治理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精明增長」是嶗山區提出的發展全域旅遊的又一內涵,在城鄉可用建設用地極度緊缺下實現集約、高效發展。突出資源特色和優勢,塑造特有旅遊個性和品牌,面向中高端旅遊市場,開發消費檔次高、服務品質高、附加值高的旅遊產品業態。通過景城融合、城鄉融合、產業融合、區域融合、生態融合,全面激活資源價值,不斷創新產品業態,拓展出旅遊新空間。

當嶗山已不再是「嶗山風景區」的單一概念,依託嶗山風景區的核心吸引力,推動旅遊業空間布局由沿海一線向全域延伸、多點支撐轉變。形成海上仙山風景區、嶗山國際旅遊城、都市田園休閒區、康養婚旅度假區與活力海灣休閒區等多個功能區,重構景城鄉一體的全域旅遊新格局。

如今,即使走出嶗山風景區的山水畫卷,行於南部繁華的城區,遊客亦會倍感新鮮,就連一片海灘都被頗具「心思」的打造成為「石老人城市客廳」。在海爾路南端的石老人海水浴場,碧海藍天下,以遮蔭雲端長廊為引,建築頂棚燈飾宛若漂浮的雲朵……在這「城市客廳」,這邊廂是細軟沙灘,那邊廂是綜合運動場,漫步於別具匠心的步道,當美美的螢光石吸足太陽光能,夜來點點星光,美輪美奐。「星海流雲藝術海岸」,僅聽這美名便會遐想無限:晝看海天一線,夜觀星海流雲;夏天享一抹清涼,冬天駐一室溫馨。可謂「景美,人醉」。

除了石老人城市客廳,嶗山區已完成10.5公裡的前海景觀提升工程,打通濱海步行道,14處「口袋公園」和44處人文街景小品,伴隨著來客週遊嶗山的每時每刻,同時,創新概念,嶗山區打造時尚消費新地標,免費開放文博展館……「全域旅遊」真正落到了實處。

據悉,在鄉村旅遊方面,嶗山景區內仍有130多個村落,山海造就了「中國最美鄉村」,村與景區共建,嶗山風景名勝區周邊村民的生產生活方式與旅遊業發展緊密相關,形成了「全民皆從旅」的普遍意識。嶗山區堅持農村景觀化、產業融合化、全域景區化同步推進,按照3A級景區標準打造每一個鄉村,通過示範帶動、連點成片,逐步把嶗山鄉村打造成為青島的國際慢生活區、中國沿海的最美鄉村群落,群眾生活品質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不得不說,以「嶗山全域皆景區」理念、「全域共建」、「精明增長」內涵為指導,嶗山區通過山海空聯動、景城鄉一體、全產業融合三個路徑,構建起立體、綜合、全方位的嶗山全域旅遊產品供給體系。

如今,「上山下海」是對嶗山區旅遊的生動形容。為滿足遊客親海近海的需求,嶗山區不斷提升海上旅遊線路,新建改造太清、仰口等遊船碼頭,開通流清—太清—仰口海上遊覽線,創造了「海上看嶗山」的獨特體驗;率先發展低空旅遊,「飛閱嶗山」成為首批國家級通用航空旅遊示範工程之一。目前,嶗山區「海、陸、空」立體旅遊格局初步形成。

此外,嶗山區還推動旅遊與文化、健康、體育、農業、工業等深度融合,堅持全產業融合發展,持續激發「旅遊+」和「+旅遊」聚集產生新動能,加快形成多元融合、附加值高、成長性好的旅遊新業態,產業發展由單一業態向多業態深度融合轉變,結構類型由傳統觀光向休閒度假轉變。

嶗山美景 圖片來源:攝圖網 戰略北進,深化「再次創業」的全局發展觀

本次「嶗山區2020年度工作綜述」中有一組數據,「2020年嶗山區新建、投用樓宇150萬平方米,樓宇總面積達到850萬平方米。新增傑正財富中心、光大理財大廈等6座稅收過億元樓宇,總數達到26座。」不難看出,嶗山南部城區的區域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定高度。

有人說,嶗山區完全可以坐享「生態美景」與「城區經濟」的和諧發展。然而,在嶗山人看來,「一座擁有夢想的城市,不會沉湎於過往榮耀,一座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對城市的發展未來方向的科學構築和對新板塊的強力推動。」

從「全域旅遊」工作的回顧過程可以看出,嶗山區亦城亦鄉,二元制結構特別明顯,北部中韓、北宅、王哥莊等街道的發展相對薄弱。2019年以來,嶗山區以深刻的憂患意識主動跳出「舒適區」,以發展眼光強勢開啟「戰略北進」,踏上再次創業的新徵程。

「戰略北進」的實質是南提北進、全域統籌,根本指向是破解嶗山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向北突破中韓、北宅、王哥莊街道的發展層級,向南提升金家嶺、沙子口街道的發展品質,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投放到補短板、強弱項、抓突破、促提升上,投放到群眾最急、最盼、最關注的工作上,構建全域統籌、聯動發展、質效齊升的新格局。

為此,嶗山區高起點優化空間布局,編制完成《嶗山區2035空間發展戰略規劃》,14個片區控規全部獲批,中心城區實現控規全覆蓋;62個農村社區有了自己的村莊規劃,處置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1400畝。堅持「點上突破」戰略,選擇一批條件成熟的社區作為突破口,精準實施村莊改造,以點帶面,逐步打開局面;同步推進16個社區的前期工作,新啟動洪園、坡前溝社區村莊改造,預計新增產業空間44萬平方米;完成46個農村社區的綜合管線和汙水治理項目。

驅車沿濱海大道東行,至北宅街道,既已進入廣義的「嶗山景區」。諸多村落分布於路兩側的山地之間。涼泉理想村,靜靜隱匿於華樓山自然保護區及嶗山水庫的邊緣。凉泉理想村前身為涼泉村,原本是一個寂靜的山區村落。在那個交通阻隔,鄉村經濟落後的年代,許多村民為了生計而搬離村子,舊村逐漸凋敝荒涼。

近些年,鄉伴集團採用「整體租賃、統一划分、分期改造、精品運營」的模式,通過精品策劃設計、環保理念植入、構建社區平臺、引進鄉創人才、城鄉聯動共創,將荒蕪衰敗的村落復興起來,修復和打造成有精緻親切的生態環境、有濃鬱熱情的生活鄰裡,以及富具活力創意的生產社群。

啤酒吧、慢悠花房、四季餐廳、鄉創中心……如今的涼泉理想村佔地39.67公頃,約200棟民宅。不僅修復了環境、保護了生態,還帶動了涼泉社區的富民強村工作,百姓「四金收益」滿滿,收宅基地的租金,掙運營就業的薪金,得農產品銷售的現金,分集體分紅的股金。理想村最終實現能夠讓老村民笑起來、返鄉者回得來、消費者留下來的新型鄉村文旅社區。

因此,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根本出路在鄉村振興。

據了解,除了涼泉理想村,北宅街道充分挖掘轄區優質旅遊資源,開展了周哥莊「中藥材種植示範村」、埠落「紅色教育村」等特色村建設。在王哥莊街道,唐家莊社區為盤活居民閒置房屋進行設計提升,成立了青島唐莊文旅有限責任公司,經營「嶗山唐莊」品牌民宿,每套房屋每年可獲得4萬元的保底收入,並已成為市民遊客的網紅打卡民宿。引進社會資本,啟動廟石茶葉基地、張家河中藥養生谷、唐家莊休閒養老、特色民宿等項目的打造和運營,全面提升綜合體配套及旅遊經濟發展。

此外,破題「戰略北進」,嶗山區還強化重大項目的輻射帶動作用,新組建海爾、海信、歌爾、東華軟體等10個重點項目專班,完成山東能源研究院、微電子產業園等6個重點項目徵遷,推動項目新開工107個、新竣工投產40個。同時,「南提北進」之「南提」,即南部提升。讓樓宇經濟繼續成為區域亮點,嶗山區堅持向南提升樓宇經濟發展品質,出臺了全市首個樓宇經濟專項政策,制定全省首個縣區級商務樓宇等級評定規範,組建全省首個縣區級樓宇綜合黨委。實施「優巢選鳳」行動,搭建樓宇智慧管理平臺,「一樓一檔」精準服務106座重點樓宇,構築全新樓宇生態。26座稅收過億元的樓宇,足以印證嶗山以樓宇經濟提升南部城區的成功。

「戰略北進」承載著開闢城市永續發展新空間的希望,更寄託著嶗山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一年多來,嶗山「戰略北進」的步伐正越走越穩。

「十四五」時期是嶗山突破「戰略北進」、深化再次創業的關鍵階段,也是增創高質量發展優勢,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區的重要時期。

我們也期待著嶗山區加快建設成為一座開放創新宜業怡居的山海品質新城,積極有為邁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努力建設創新、財富、品質、活力、幸福嶗山,區域發展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相關焦點

  • 「光輝70年」嶗山區...
    圖為①建成初期的青島國際會展中心②如今的青島國際會展中心531998年9月5日,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新所暨國家海洋局科學實驗基地舉行奠基儀式。1998年後,大型科研機構不斷落戶嶗山區。圖為①嶗山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就診證②嶗山區一體化衛生室免費為老年人查體622004年1月3日,嶗山區實行養老保險城鄉統籌,嶗山農村居民歷史上首次領到養老金。自2013年1月起,地方農保向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移接續。
  • 嶗山區,青島邁向世界級旅遊城市的璀璨名片
    規劃創新一:優質旅遊與新興市場雙引爆,開創全域旅遊「嶗山精明增長模式」。規劃基於嶗山區土地約束趨緊現狀,緊抓新舊動能轉換機遇,以前瞻性預判市場需求熱潮為導向,通過地塊集約利用與社區有效更新,統籌景區、鄉村、海洋、城市融合發展,實現嶗山區旅遊的「精明增長」,具有顯著的引領和示範效應。
  • 始建於1873年的山東青島嶗山區南北嶺基督教堂
    教堂被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圖:見水印) 山東青島嶗山區南北嶺基督教堂
  • 為什麼「嶗山區」是青島獨特的存在?
    歷經百餘年,青島旅遊業發展歷經發展、停滯、曲折階段,但嶗山的「底色」並未因此改變,反而在歲月流逝中,更加生輝。就在今年9月6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的「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嶗山區入列,享此殊榮,既是近代旅遊積累必然,也是現代發展使然。
  • 青島嶗山區:「千山」生態圈驅動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青島嶗山區:「千山」生態圈驅動高質量發展   「剛好8個月。」到11月30日,左晨東和周凱入駐青島千山高創園的時間一致。
  • 【嶗山新動能】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共進,嶗山區走出新舊動能...
    嶗山區是山東省青島市轄區,位於山東半島南部,青島市東南隅,黃海之濱。轄區陸域面積395.8平方公裡,海域面積3700平方公裡,海岸線長103.7公裡,先後榮獲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藍色旅遊示範基地等榮譽稱號,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的嶗山風景區便位於此。2019年9月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2020年前三季度,嶗山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5%,全市第一。
  • 青島魯商凱悅酒店榮獲青島嶗山區「優秀企業」稱號
    青島魯商凱悅酒店榮獲青島嶗山區「優秀企業」稱號1月13日,2020青島·嶗山區企業家大會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召開,青島魯商凱悅酒店榮獲「優秀企業」稱號,成為嶗山區唯一獲獎酒店。  魯網1月20日訊 1月13日,2020青島·嶗山區企業家大會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召開,青島魯商凱悅酒店榮獲「優秀企業」稱號,成為嶗山區唯一獲獎酒店。
  • 青島市嶗山區開創山海度假全域旅遊發展新模式
    2016年以來,嶗山區在市委的堅強領導和上級旅遊行政主管部門的大力指導下,堅持「嶗山全域皆景區」理念,推動旅遊業從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轉變、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從高速增長向優質發展轉變,開創了「全域共建、精明增長」的全域旅遊嶗山模式。
  • 青島市嶗山區稅務局:稅收宣傳進兩會,普法便民暖人心
    青島市嶗山區兩會相繼開幕,來自嶗山區各個工作崗位,各條不同戰線上的代表委員們齊聚一堂,為民謀求福利,共商發展大計。嶗山區稅務局抓住「兩會」召開這一時點,組織開展稅收宣傳進兩會活動,開展稅法及政策宣傳,進一步增加稅收宣傳高度與廣度。    前期,嶗山區稅務局組織專家團隊編寫了「稅收惠民生 服務我先行」稅收宣傳手冊,並發放至每一位代表委員的手中。
  • 青島嶗山:萬裏海天「第一山」 全域旅遊客天下
    而現在,經歷歲月更迭,嶗山已經成為了青島旅遊的金字招牌,更是唯一的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基地。嶗山區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王蘭波深有感觸。 2017年1月23日,在嶗山區黨代會上,嶗山區委書記江敦濤在報告中特別提到,嶗山區要建設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山海品質新城。其中,舉全區之力推動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支撐。
  • 山海度假全域旅遊樣板!「山東人遊山東」頒獎,嶗山連中三元
    10月30日,由大眾日報主辦的「山東人遊山東」嗨遊季最喜歡的旅遊目的地發布會盛典上,嶗山區摘得三項殊榮,其中嶗山區榮獲「山東人遊山東」縣域旅遊目的地,嶗山風景區、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榮獲「山東人遊山東」海洋旅遊目的地。
  • 【聚焦兩會】嶗山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勝利閉幕
    【聚焦兩會】嶗山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勝利閉幕 2021-01-09 1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嶗山:2020高質量發展新答卷!前三季度GDP增速領跑青島各區市
    人民網青島1月7日電 2020年是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在中央和省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嶗山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開啟「戰略北進」,實施「七大行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推動嶗山高質量發展再上新水平、實現新突破。
  • 青島嶗山區:堅持創新驅動,激發第一動力 勇當全省創新驅動發展排頭兵
    鯤龍」AG600海上首飛科研試驗提供起降海域的實時三維風場信息;打破國際壟斷,讓中國製造在全球船舶環保裝備領域擁有話語權;研發成功國內首款數字風速傳感器,擁有核心MEMS流量傳感器晶片技術……在青島市嶗山區,像青島鐳測創芯科技有限公司、青島雙瑞海洋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青島芯笙微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這樣的擁有科技創新實力的中小企業數不勝數。
  • 山東兩會觀察⑤|現代服務業風起,重新認識青島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動下,發達國家服務業佔GDP比重已達71%。如今,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新經濟、新產業發展趨勢,已不可逆。現代服務業的發達和繁榮,決定了城市發展層級,是一流城市必備的標誌性產業。當前,國際形勢面臨大變局,中國面對新的國際形勢,應有新思路、新策略,而未來中國想要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最需要的就是發展現代服務業。
  • 兩會好聲音|讓更多創業者成為青島「城市合伙人」!代表委員圍繞...
    隨著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多,只依靠道路建設已無法滿足需求;傳統的公交、交運只能解決區域內出行,無法做到全域統籌;而目前軌道交通更多的集中在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城陽區、西海岸新區軌道交通覆蓋面不足,膠州、平度軌道交通發展存在空白,應當通過軌道交通建設加強各區市交流。第三,推進公路建設城市化。
  • 助力全域旅遊發展 嶗山區S211店沙線改造工程獲批
    青島新聞網7月9日訊(記者 丁淑華)2020年度青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迎來新進展——近日,記者從市交通局了解到,嶗山區S211店沙線改造工程項目獲市發改委立項批覆,該項目是嶗山區東部地區對外交通的主要幹道,也是進入嶗山南九水風景區的主要道路。
  • 青島微電子產業園項目在嶗山區奠基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4日訊12月24日上午,青島微電子產業園暨集成式智能傳感器項目奠基儀式奠基典禮在青島市嶗山區北宅街道舉行。青島微電子產業園選址於嶗山區松嶺路以東、東三路以南、天水路以北地塊,用地總面積約194畝,總投資約67億元。
  • 青島早報:青島將添濱海文旅新地標(沙港灣項目)
    他腳下的這片土地,在2022年底將變成一片匯聚海鮮集市、度假酒店、遊艇俱樂部等10多種業態的青島海洋文旅新地標。「嶗山全域旅遊」旗艦項目金秋的嶗山,海風送爽,丹桂飄香。9月23日上午,沙港灣項目現場,成了沙子口街道最熱鬧的地方。周圍很多居民來到現場,圍著項目效果圖看個不停,仿佛未來的燦爛場景就在眼前。
  • 青島嶗山區打造招才引智「千山模式」2.0版
    12月4日,2020千山峰會在青島市嶗山區舉辦。本次峰會指導單位為中共青島市委組織部、中共嶗山區委、嶗山區人民政府、創新企業家專委會;由青島高級專家協會、青島千山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主辦,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青島市科學技術局、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青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