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民俗文化廟會方案

2020-12-25 梅花小鎮文旅演藝

文化是一種保留,也是一種變化,保留和變化圍繞著老北京手藝人手裡的絕活兒傳承到今天.....剪紙、絹人、彩蛋、泥塑、風箏……眾多老北京傳統民間絕活,這些絕活和傳統工藝品,是北京人的驕傲,也是最鮮明的中國符號,讓人們看到了原汁原味的北京。

吹糖人是舊時北京的一個行業,北京話為「吹糖人兒」,漢族民間手工藝品之一。小販們肩挑挑子走街串巷,挑子一頭是一個帶架的長方櫃,柜子下面有一個半圓形開口木圓籠,裡面有一個小炭爐,爐上的一個大勺裡放滿了糖稀(據說是麥芽糖溶化所得)。據傳,吹糖人兒祖師爺是明朝宰相劉伯溫。

每當提起冰糖葫蘆,很多人就能回憶起自己的童年,那又酸又甜的味道,至今記憶猶新。冰糖葫蘆,在宋朝年間便開始了古式的做法,歷史中早有記載,大清年間各地盛行,茶樓、戲院、大街小巷到處可見,現已成為我國傳統小吃。冰糖葫蘆老少皆宜,它具有開胃、養顏、增智、消除疲勞、清熱等作用。

相關焦點

  • 黎川老北京民俗廟會定了! 2020黎川首屆老北京民俗廟會+燈光夜10月13日開幕,文末有福利~
    為促進疫情後的經濟復甦,響應國家號召,推動廟會夜市經濟的發展,黎川縣南門口隆重舉辦「老北京民俗廟會」,邀請市民踴躍參加
  • 海倫被世界矚目了,2018海倫首屆老北京文化廟會,5月17日盛大開幕!
    2018海倫首屆老北京文化廟會2018海倫老北京文化廟會,將於5月17日盛大開幕,出示此文,>門票免費送,10萬元美食通吃劵全城派送.文中有驚喜~      中國    海倫    2018海倫首屆老北京文化廟會
  • 最具「老北京」特色的八大民俗文化,您知道哪些?
    老北京民俗文化至為珍貴,既有歷史的,又有現實的價值。由於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它對全國的文化發展必然產生輻射性的影響,人們逐漸認識到,以皇城為背景形成的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的老北京民俗文化,不只是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且也能產生巨大的物質財富。
  • 廠甸廟會京味濃 民俗文化成主角
    新華社北京2月11日電(記者 張超)少了烤串、臭豆腐,北京的廟會和文化活動的吸引力不減反增。  大年初四,北京青年田申申和家人來到琉璃廠古文化街逛廟會,2019年北京廠甸廟會於2月5日至9日在這裡舉辦。
  • 富拉爾基區首屆老北京廟會旅遊文化節,4月28日盛大開幕!
    由富拉爾基區文廣體育旅遊局主辦富拉爾基興隆大家庭承辦富拉爾基區首屆老北京廟會旅遊文化節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此次老北京廟會還融入了地道的傳統民俗手工藝表演,天橋絕活,民間雜技、老北京銅人表演、糖畫、虎頭鞋、草編、年畫等,盛大的民俗文化盛會即將展現在鶴城人民眼前。
  • 民俗文化的盛宴——永康方巖廟會
    永康,古稱麗州,位於浙江省中部金華的低山丘陵地區,在人們印象中永康是以五金聞名遐邇的工業城市,但是相傳永康立縣於三國時期,唐朝時擢升為州,悠久的歷史讓永康沉積了大量迷人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源於民間,藏於民間,偌大的永康想一樣一樣的尋找,一樣一樣的體驗是非常不易的,然而在一個場合上你可以輕鬆的欣賞到永康大量的民俗文化——胡公廟會!
  • :剖析老北京民俗的文化意義
    序言北京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它從古至今經常作為政治中心,而其中的生活風俗已經成為研究中國社會以及文化的重要範本。尤其是清末至今的「老北京」,那裡面還凸顯出了中國文化的最重大特徵——融合。今天回望「老北京」的民俗,就會讓我們清楚的看到自己生活中必須要遵守的一套規矩,有句俗語總是讓人難以反抗,「這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
  • 北京最早開放的廟會,博物館裡支起廟會小攤,探索北京中軸線文化
    首都博物館從1月17號就開始了迎春文化廟會,主題為"天下福-博物館裡過大年"。趁著還沒回家,我今天就先去逛了逛,到底有啥好玩的,給大家提前劇透一下。有傳統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藝術創新,新文創藝術品;還有將科技文化融入集市的動手集市。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有以下幾個:木版年畫,過年貼年畫的習俗可能在城市裡越來越少了,年畫中抱著魚的大胖娃娃好像也有好久沒見到了。廟會中有一個單色木版年畫的體驗。其中一塊是傳統的"年年有餘"的年畫,就是一個抱著大魚的胖娃娃的形象。
  • 第二屆兩岸春節民俗廟會臺中開幕 讓臺灣民眾「品味陝西」
    第二屆兩岸春節民俗廟會臺中開幕 讓臺灣民眾「品味陝西」 2012年01月28日 08:3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2018年地壇文化廟會開啟高雄之旅
    北京東方信達資產經營總公司董事長彭湘在致辭中表示:廟會作為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其中地壇文化廟會最具北京特色,濃縮著正宗的北京味兒、展示著老北京特色與獨特的人文底蘊。中華海峽兩岸企業交流協會理事長陳堂立在致辭中表示,在高雄舉辦這樣具有代表性的北京特色文化交流展示活動非常珍貴,讓高雄市民全面深入地體驗了老北京地壇文化廟會特色傳統文化,感受到了東城區及地壇文化廟會的獨特魅力,加強了對厚重的京味文化的理解
  • 在香港文化廟會感受內地春節民俗
    人們在這裡觀賞精彩的文藝表演,一邊品嘗民間小吃,一邊感受內地春節民俗,年味兒十分濃厚。  當天,香港歡樂春節文化廟會在九龍公園舉行開幕儀式。來自河南的多個表演團隊為市民獻上多項精彩民俗文化表演:少林武術、太極拳、流行街舞、骨笛演奏……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第一次這麼近距離觀看少林功夫,太精彩了。
  • 北京地壇文化廟會走進臺灣高雄
    新華社高雄12月28日電(記者劉斐 章利新)「第八屆北京特色周暨2018年地壇文化廟會」28日在臺灣高雄開市,讓當地市民近距離體驗京味京韻,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本次活動以地壇文化廟會活動為載體,分為地壇廟會小吃街、非遺傳承及創新工藝展、文化展演、工藝製作互動教學和魅力東城圖片展五大板塊,集萃中華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民間手工藝者等40餘個傳統文化項目。
  • 2018山海關大中華民俗廟會10月12日盛大開幕,門票+美食券免費送!
    :只要您隨手一曬到盆友圈,備註:【我要去逛民俗廟會!更多驚喜查看評論區2018山海關大中華民俗廟會,高品質的遊玩盛會,弘揚民族文化。10月12日--10月17日,在山海關區西關綜合市場,屆時會有大型的民俗表演,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民俗小吃空降現場。仿佛絢麗星空銀河系墜入了人間...
  • 北京民俗博物館,了解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窗口
    北京民俗博物館位於朝陽區朝陽門外大街,是北京唯一的國辦民俗類專題博物館,館地所在地點是北京東嶽廟(全國重點文 物保護單位)內。東嶽廟在歷史上是國家祀典場所,是民俗文化活動中心,在民俗博物館建成開放之後,舉辦過多彩的民俗活動, 並且逐漸成為北京市民及各地遊客了解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窗口。
  • 普寧寺皇家文化廟會開始啦
    2019年2月5號到19號(農曆正月初一到十五),《魅力中國行·印象承德「紅紅火火中國年」祈福皇城普寧寺皇家文化廟會》在承德市普寧寺前廣場舉辦。本屆廟會由承德市委宣傳部指導,承德廣播電視臺、雙橋區人民政府主辦,承德廣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新絲路超越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
  • 廟會如何才能吸引年輕人?傳統叫賣成亮點,老北京人希望吃地道小吃
    可是,隨著網購時代和短視頻時代的到來,傳統廟會的「硬實力」無可避免地下降了,節目缺乏新鮮感,百姓們更多都是習慣性逛廟會。資料圖 方非 攝如何讓老廟會煥發新活力?廟會愛好者們希望主辦方能夠引入更多包含文化附加值的項目,提升參與度和新鮮感。民俗表演團隊負責人則表示,將進一步深挖文化內核,將單一的民俗表演升級為系列小品、短劇。
  • 2016燕趙民俗文化廟會2月9日舉辦
    據悉,2016燕趙民俗文化廟會由河北省文化交流協會和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主辦,每天開園時間為上午9時到晚上8時,屆時,預計將有超過15萬人次遊客入園。     河北新聞網12月31日訊(記者張娜)「展示燕趙民俗 豐富省城年味」。
  • 追尋老北京的記憶,談談老北京的廟會
    除夕過後,老北京人以去朝陽門外東嶽廟趕廟會為樂事。東嶽廟始建於元至治二年(1322年),為道教正一派宗師及弟子吳全節興建,是道教供奉東嶽大帝——泰山大帝泰山神的地方。東嶽大帝主管人間生死、富貴、善惡並轄地獄七十二司,相傳廟裡的神像為明朝大名鼎鼎的雕塑大師劉蘭塑所塑,廟內元、明、清碑刻甚多,元代大書法家趙孟的《天師神道碑》至今保存完好。
  • 2018老北京文化廟會4月20日盛大開幕,門票免費送~
    2018烏蘭浩特老北京文化廟會,將於4月20日盛大開幕,出示此文,廟會門票免費送
  • 臺灣民俗大展登場 呈現島內廟會慶典文化
    臺灣民俗大展登場 呈現島內廟會慶典文化 2008年10月15日 11: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0月15日電 臺灣傳統藝術中心從今天起到12月21日舉行「臺灣民俗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