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公布十三五發展目標:2020年經濟總量衝刺1萬億元

2020-12-11 中安在線網站

  昨天,合肥市政府工作報告公布了今後五年合肥市的發展目標。「十三五」期間,合肥市將力爭經濟增速達到「兩位數」,保持全國省會城市前列。合肥的總量位次將穩居全國省會城市「十強」,並力爭前移。

  到2020年,合肥的經濟總量將衝刺10000億元,人均GDP達到12萬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突破4萬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屆時,合肥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4000億元,服務業增加值達到460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500億元。

  今後五年,合肥的創新水平將達到全國一流,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到3.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25%,專利授權量和技術交易合同額總量也要翻一番,年均增長15%,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600戶。

  合肥的城市功能也將顯著增強,城鎮化率超過75%,市區常住人口突破500萬人,建成區面積擴大到500平方公裡。

                                                                                                                                                                     數據

未來5年,路有多遠

  生產總值: 5600億元(2015年)→1萬億元(2020年,下同)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700元→4萬元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1056戶→1600戶

  城市建成區420平方公裡→500平方公裡

  市區常住人口: 400萬→500萬

  城鎮化率: 70%→75%

  5年內,免除普通高中學雜費

  昨天,合肥市公布了《合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描繪了未來合肥五年的發展藍圖。

  基礎教育

  新站區規劃建設高中

  報告摘要:推進基礎教育發展。全面普及15年基礎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免除普通高中學雜費。合肥四中將建新校區,新站區規劃建設高中。

  解讀:將來讀高中也可免除學雜費了。記者了解到,在五年內,合肥市將全面普及15年基礎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免除普通高中學雜費。另外,今後五年,合肥將開展薄弱學校、師資隊伍、素質教育「三大提升工程」,推進國家中小學品質試驗區建設。

  合肥還將加大幼兒園、中小學建設力度,擴大普惠性幼兒園覆蓋面。據了解,合肥市將新建(改擴建) 246所幼兒園, 140所中小學。合肥四中將建新校區,新站區規劃建設高中。合肥還將適度發展國際教育,提高特殊教育辦學水平。

  高等教育

  申報建設合肥大學

  報告摘要:申報建設合肥大學,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

  解讀:合肥學院升級成為合肥大學,是很多年來的期望。記者昨天了解到,在大學建設方面,合肥在「十三五」期間將申報建設合肥大學。同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將有望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合肥還將發展一批開放大學、老年大學、社區大學,暢通終身學習通道。

  在職業教育方面,將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合肥幼兒師範高等學校建設成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合肥也將在未來五年推進學歷和技能等級「雙學歷」試點,實現職普融合貫通發展,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

  地鐵

  確保五條地鐵線投運

  報告摘要:提升市政交通設施。加強城市公共運輸系統建設,形成集快速軌道交通、快速公交(BRT)、普通地面公交等於一體的綜合客運網絡,建設暢通便捷的內部交通體系。

  解讀:未來市民出行有更多地鐵選擇了。按照施工計劃,五年內將確保建成投運軌道交通1~5號線,啟動建設6~8號線,著力構建城市軌道交通主骨架,力爭到2020年軌道交通裡程達到170公裡,軌道交通佔公共運輸出行比例提高到30%以上。

  公共運輸

  公共自行車成為現實

  報告摘要:加快建立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城市發展模式,促進城市發展與城市交通的良性互動,建設「公交都市」。建設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

  解讀:合肥不僅將完善現有的公交系統,還將讓市民期盼已久的公共自行車,在 「十三五」期間成為現實。據了解,合肥將打造智能交通,建設公交都市。加快建設城市慢行系統,建成綜合樞紐換乘中心。同時,合肥將加快建設地下及立體停車場。「十三五」期間,主城區常規公交線網密度達到3公裡/平方公裡。

  另外,合肥將提升綜合樞紐換乘中心和公路客貨運樞紐,改善地面交通間、軌道交通間、軌道和地面間公交換乘條件,提升公交出行率,主城區內公共運輸站點500米覆蓋率達100%,乘客滿意率達90%。

  合肥還會規劃建設一批停車泊位,完善環市區道路路內停車管理設施。在軌道交通站口、大型公共場所等重要節點,建設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

  高鐵

  建成全國最發達樞紐

  報告摘要:豐富「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完成商合杭高鐵、合安客專等鐵路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合寧、合武等客運專線,到2020年,建成全國最發達的鐵路樞紐之一。

  解讀:記者從省發改委了解到,去年年底,商合杭高鐵和合安客專已經開建,五年後,兩大高鐵將陸續建成通車。「十三五」期間,還將積極推進合肥至蕪湖鐵路電氣化改造、廬銅鐵路等在建工程建設;實施合肥站改造,建設合肥南、新合肥西站等高鐵站綜合交通客運樞紐。

  加快推進合寧、合武、合肥-六安-安康、合肥-新沂等客運專線,合九鐵路電氣化改造,合肥-新橋機場-六安、廬江-巢湖-馬鞍山-揚州、合肥-蕪湖-宣城-寧國城際鐵路等項目前期工作,合六城鐵有望成為我省首條動工的城鐵;推進合連(連雲港)青(青島)等高速鐵路項目納入國家鐵路建設規劃;編制合肥經濟圈市域鐵路發展規劃,積極推進區域城際鐵路建設,不斷完善城際交通網絡。

  高速

  開建外繞城高速公路

  報告摘要:提升區域高速路網。建成北沿江高速巢蕪無段、滁淮高速、濟祁高速南段、嶽武東延、合肥-霍邱-阜陽等高速公路。

  解讀: 「十三五」期間,我省將有序推進合寧、合六、合蕪、合安、寧洛等13條約1000公裡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擴容改造;繼續推進滁淮、溧廣等12個高速公路項目續建工程;啟動山東德州至江西上饒高速公路合肥至樅陽段、嶽武高速公路東延工程等15個高速公路項目建設。

  將開工建設合肥外繞城、合肥-明光、合肥-無為、合肥-霍邱-阜陽、合肥-定遠-明光等高速公路。謀劃滬蓉高速複線、滬陝高速複線、外繞城高速連接線等項目前期。建設繞城高速公路集賢路、南淝河路、梁園、合安高速郭河等互通立交項目。圍繞構建「一環十七射」一級公路網,加快建設G330項目,積極推進G329、新合蚌路、合六南通道等項目前期。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合肥為核心的 1小時通勤圈。

  航空

  實施新橋二期工程

  報告摘要:實施新橋國際機場二期工程,全面提升空港國際功能。加快發展通用航空。

  解讀: 「十三五」期間,合肥將開建新橋國際機場二期工程,加快機場接駁交通系統建設。航線方面,強化合肥-上海-國際航班中轉聯程航運服務功能,拓展合肥至國內主要城市的航線網絡,大力發展國際航線航班,積極開通至亞洲、歐美主要城市客貨運航線,提高航班密度。加強與國際航空公司和主要機場戰略合作,組建在肥基地航空公司,逐步建成區域性國際航空港。

  合肥還會發展通用航空,推動廬江、肥東、肥西、長豐、巢湖等通用機場建設。而駱崗機場也將得到綜合開發,培育發展通用航空產業集群。

  同時,在 「十三五」期間,合肥將推動建設江淮運河,提升合裕線航道等級和港口功能,加快建設合肥港,推進南淝河、派河、店埠河、巢城、廬江等五大港區建設。

  過個四五年,看病不再這麼難

  「十三五」期間省城將建多所醫院,副主任以上醫師可自由多點執業

  醫療

  新增醫療床位3.6萬張

  報告摘要:到2020年,合肥市將新增醫療床位3.6萬張,建設一批現代化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

  解讀:

  到2020年,合肥市將新增醫療床位3.6萬張。推廣網際網路醫療,提高遠程診療水平,推進醫療健康大資料庫建設。推動公共衛生服務資源向社區配置傾斜,形成全科醫師的資質認證與管理體系,支持副主任以上級別醫師自由多點執業。

  記者昨天了解到,未來5年,合肥市將出現一批現代化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其中包括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分院、安醫附院醫療集團東區、安徽中醫學院東區、安醫附屬口腔醫院、安徽省立醫院新區、安徽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合肥市兒童醫院住院樓、第二軍醫大學上海長海醫院合肥分院、合肥市第三人民醫院新區、合肥濱湖優質醫院、合肥北城綜合醫院等。

  社保

  農民工實現同城同待遇

  報告摘要:加快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維護跨地區流動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險權益。

  解讀:

  記者昨天了解到,合肥將擴大社會保障覆蓋範圍,加快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各項社會保險關係制度銜接與跨區域轉移接續政策,擴大參保繳費覆蓋面。推進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提高養老待遇水平,大力發展職業年金、企業年金,鼓勵發展商業養老保險。

  合肥將維護跨地區流動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險權益,加強農民工和外來務工人員的社會保障,實現「同城同待遇」。合肥還將建立基本養老金、失業保險金正常調整機制,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補助標準。未來5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均達到90%以上。

  噪聲

  二環內機動車將「禁鳴」

  報告摘要:全面實施城區二環內機動車禁鳴。

  解讀: 「十三五」規劃提到有效控制城市環境噪聲,實施重點路段降噪工程,有效治理工業、交通、施工與社會等各類噪聲汙染源,全面實施城區二環內機動車禁鳴。並強化對居住區、辦公區、學校、醫院等周邊環境的噪聲控制,創建安靜居住小區。

  治汙

  巢湖水質將有大幅提升

  報告摘要:到2020年,力爭巢湖水質和入湖主要河流達標率大幅提升。

  解讀:目前,環巢湖地區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正在實施過程中,合肥市將繼續加強與國家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合作,加快實施巢湖生態綜合治理工程。

  到2020年,力爭巢湖水質和入湖主要河流達標率大幅提升,部分水域及支系河流氨氮和總磷等主要指標基本達到III~IV類水平。

  住房

  城鎮住房保障率達23%

  報告摘要:深入推進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並軌運行,保障在城鎮穩定就業且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基本住房需求。

  解讀:

  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合肥將加大棚戶區改造,將城郊村、城邊村、城市危房以及建制鎮棚戶區納入棚戶區改造範圍,並引導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滿足被徵收居民多樣化住房需求。記者從合肥房管局獲悉,「十三五」期間,合肥將新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13.6萬套,到2020年,城鎮常住人口住房保障覆蓋率達到23%左右。

  入境

  72小時過境免籤或落地

  報告摘要:加強對在肥境外人員服務管理,積極爭取口岸籤證和72小時過境免籤政策在肥儘早落地。

  解讀:

  「十三五」期間,合肥將優化國際投資貿易環境,不僅將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提升通關效率,還將爭取口岸籤證和72小時過境免籤政策在肥儘早落地,為本市居民提供更為便利的出國(境)證件申領條件。

  記者昨天了解到,從2016年1月1日起,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口岸對51國人員實行72小時過境免籤政策,是中部地區享受該政策且活動範圍為全省行政區域的唯一航空口岸。如果合肥能順利實現該政策落地,將讓外國人來肥投資興業更加方便。

  信用

  打造個人社會信用根

  報告摘要:推進「信用合肥」建設,打造「一人一號、終身不變」的個人社會信用根。

  解讀:

  今後,每個合肥市民都將擁有屬於自己的個人社會信用根,市民收入、借貸與償還,甚至是接受處罰的情況都可能被記錄下來。

  「十三五」期間,合肥將加快發展電子政務,實施信息惠民工程,推進「信用合肥」建設,打造「一人一號、終身不變」的個人社會信用根,培育發展各類中介組織,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

  同時,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事項,推進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涉企收費清單制度,建立事中事後有效監管和高效服務新機制。

  大氣

  城區全用新能源、清潔能源公交

  報告摘要:加大空氣汙染物監測力度,建立預警體系,有效緩解霧霾。

  解讀:為了防治大氣汙染,合肥市將加大空氣汙染物監測力度,建立預警體系,有效緩解霧霾。

  在治理機動車排氣汙染方面,合肥新增車輛要全部達到國家現行新車註冊排放標準,全面淘汰黃標車及國家強制要求淘汰的老舊車型。同時,實施綠色交通工程,倡導綠色低碳出行,城區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公交車比例達到100%。

  農民

  宅基地置換城市房產

  報告摘要:探索農民宅基地置換城鎮房產、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城鎮社會保障,創新與農業人口城鎮化相適應的農地流轉機制。

  解讀:

  「十三五」期間,合肥市將建立農民市民化推進機制。不僅全面放開縣城和建制鎮落戶權限,還將探索農民宅基地置換城鎮房產、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城鎮社會保障,創新與農業人口城鎮化相適應的農地流轉機制。

  在戶籍制度方面,則破除城鄉居民身份差異,實行戶籍、居住一元化管理,建立戶口在居住地登記、隨人員流動自由遷徙的統一戶籍制度。依法保護城鄉居民平等就業和自主擇業的權利,允許農村居民帶產權、持股進城居住或就業。

  網絡

  主城區免費WiFi全覆蓋

  報告摘要:到2020年,主城區無線寬帶覆蓋率達100%。

  解讀:現代人的生活已離不開手機、網絡。合肥市計劃在未來5年推進全市公共場所、服務場所免費WLAN建設,大幅度提高覆蓋密度和質量。到2020年,主城區無線寬帶覆蓋率達100%,打造智慧合肥。

  同時深入開展「平安合肥」建設,構建動態視頻監控系統,接入校園網絡視頻監控系統、社區網絡視頻監控系統、辦公樓網絡視頻監控系統、賓館酒店視頻監控系統、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等,推進城鄉視頻防控一體化。

  養老

  千名老人床位超45張

  報告摘要:構建社會福利體系,突出醫養結合,開展一批醫養結合試點,滿足日益增長的醫養服務需求。

  解讀:合肥將支持社會資本興辦養老機構發展,逐步提高養老機構床位補助和運營補貼。到2020年,全市養老機構床位數達到每千名老年人45張以上,包括養老服務在內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所有城市社區和90%以上鄉鎮、 80%以上農村社區。

相關焦點

  • 鄭州邁入GDP「萬億俱樂部」,2018年GDP成功突破萬億元,合肥呢?
    隨著各地的GDP數據陸續公布,中國GDP「萬億俱樂部」成員的名單也受到了廣泛關注。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2019年接連公布「喜訊」。在1月12日召開的鄭州市委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鄭州GDP突破萬億元「關卡」,正式成為中國GDP「萬億俱樂部」的一員。
  • 泉州官方預計今年GDP將破萬億,提前一年完成總量目標
    福建泉州市發改委日前發布文章披露,預計2020年全市GDP將突破10000億元,提前一年完成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總量目標。近年來,泉州市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18年全市GDP達9019億元、增長8.9%,增速居全省第一,提前兩年完成「十三五」規劃總量目標;2019年全市GDP達9946.66億元、增長8%,躍居全國城市第18位,經濟總量連續21年居全省首位,人均GDP突破11萬元。
  • 深圳GDP總量超2.6萬億元 2020年增長目標6.5%左右
    (原標題:深圳GDP總量超過2.6萬億元 2020年增長目標6.5%左右)
  • 「萬億俱樂部」有望突破20,「二三線」城市劃分方式過時了
    它體現了一個城市具備相當的經濟綜合實力,具備了較強的集聚和輻射能力。隨著我國多個城市即將邁入「萬億俱樂部」,表明這些地方的發展將跨上新臺階。同時,這也表明我國經濟整體實力提升,區域發展和經濟重鎮的分布將更為均衡。多個二三線城市衝刺萬億目標目前,已經有幾個城市官宣2020年GDP將突破萬億元「大關」。2020年底,最先由官方透露達成萬億目標信息的是福州市。
  • 中國2020年GDP預計突破100萬億元 2020中國GDP總量是多少一起了解下
    中國2020年GDP預計突破100萬億元 2020中國GDP總量是多少一起了解下時間:2020-10-30 14:14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2020年GDP預計突破100萬億元 2020中國GDP總量是多少一起了解下 臥龍覺醒,猛龍出山!
  • 我國2019年經濟成績公布,GDP總量達14.3萬億美元,人均GDP呢
    2019年我國GDP總量達99萬億元在2018年的時候,我國的GDP總量就已經達到90萬億元,對比近幾年的經濟增速,我國在2019年的GDP總量想要達到100萬億元難度不小。也正因為如此,大多數機構認為我國在今年完不成百萬億元的目標。近日國家統計局披露了我國2019年經濟的粗略核算數據,從數據上面來看,在2019年我國的GDP總量為99萬億元,距離百萬億元僅一步之遙。
  • 2020年中國GDP總量或不止90萬億(圖)
    實際上,去年的進出口增速(-8%),就沒有實現年初政府工作報告設定的目標(6%)。  2020年GDP或不止90萬億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到2020年「我國經濟總量超過90萬億元」。2015年GDP為67.7萬億元,如果假設2020年GDP為90萬億元,則「十三五」期間名義GDP每年平均增長5.9%。
  • 2020年萬億GDP城市排名 萬億GDP城市有哪些?
    泉州、東莞、濟南、合肥、福州、南通、西安這7座城市,在2018年-2019年跨越8000億元大關後,於2019年末突破9000億元,將在2020年末衝刺萬億大關。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注意到,若上述7座城市全部「衝關」成功,則萬億GDP城市的年度新晉數量將實現歷年之最。
  • 深圳南山提出GDP過萬億的小目標,媒體立刻炸了!
    未來5年經濟總量達到萬億元。這是近日南山區七屆五次黨代會上審議《中共南山區委關於制定南山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的目標。該建議提出:到2025年,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基本建成,本地生產總值力爭達到1萬億元。萬億GDP是什麼概念?
  • 人民網刊文:衝刺特大城市,合肥準備好了嗎?
    早在201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就在《安徽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2016-2025年)》中提出,「到2020年,把合肥率先培育成市區常住人口超過500萬的特大城市」。衝刺特大城市的道路上,合肥有哪些優勢?存在哪些掣肘因素?特大城市的「頭銜」又將給合肥帶來哪些發展紅利?
  • 國家統計局:2019年國民經濟和發展統計公報 經濟總量逼近100萬億
    2020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國民經濟和發展統計公報》,和往年的人均GDP相比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國家統計局的盛來運(副局長)還表示,在全國人民共同的努力,包括一系列穩增長、保穩定政策措施、促改革、調結構,和惠民生、防風險的措施作用下,我國的經濟總量是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和往年的人均GDP相比,人均發展水平首次突破了1萬美元,產業的發展和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化,綜合國力將會繼續增強化、國際影響力也將持續擴大。
  • 深圳2035遠景目標:經濟總量、人均GDP在2020年基礎上翻一番
    《深圳特區報》12月23日消息,中國共產黨深圳市第六屆委員會第十七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2月22日召開。全會提出了深圳市到二〇三五年的遠景目標,這就是: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成為高質量發展高地,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世界領先,經濟總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在二〇二〇年基礎上翻一番。
  • 2020年中國城市GDP50強預測:南京首進前10 重慶超廣州
    南京或擠掉天津入圍前10儘管目前地方統計局並未公布2020年全年的GDP數據,但21世紀經濟研究院注意到,地方發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簡稱「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已經對這一數據有所披露。
  • 李克強:預計2020年我國經濟實現正增長、總量突破100萬億元
    11月18日,李克強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文章提到,2016年至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7%,2019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預計2020年我國經濟能夠實現正增長、總量突破100萬億元。
  • 統計局:2019年中國經濟總量逼近100萬億元大關
    原標題:中國經濟總量逼近100萬億元大關  經濟總量逼近100萬億元大關,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萬美元!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一筆筆沉甸甸的數據,彰顯著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成績。  綜合國力邁上新臺階,大國發展基礎不斷鞏固。初步核算,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0892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0276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與高收入國家差距進一步縮小。
  • 合肥衝刺國家中心城市!13城競爭,合肥有實力麼?
    下一個5年發展目標定了 合肥衝刺國家中心城市 杭州、南京、長沙、青島等13城競爭 誰是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 一、利劍出鞘!
  • 2020年省會城市經濟排名 7省會GDP過萬億
    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對各省會城市的GDP、人均收入、高新企業數量、首位度等多個指標進行梳理後發現,目前共有7個省會進入GDP萬億俱樂部,還有四個省會成為萬億城市後備軍;在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方面,杭州、廣州和南京位居前三;廣州、杭州和南京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位居前三。  需要說明的是,個別城市相關數據沒有發布,比如西寧未公布2019年GDP數據,因此也沒有納入統計。
  • 越南公布2020年GDP數據,經濟總量如何,人均GDP會超過中國嗎?
    相對於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萎靡,增速更是負增長的情況下,我們的鄰國雖然也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是由於抄中國的作業抄得很成功,作為同為亞太經濟圈的越南,2020年經濟增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極大希望成為亞洲經濟增速最高的國家。越南公布2020年GDP數據,增速接近3%,對中國出口485億美元,未來潛力巨大在經濟總量方面。
  • 2020年世界城市排名出爐!合肥實力上榜!
    04合肥位中國高質量發展城市15位21世紀經濟研究院推出《2020年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報告》07被譽為「發展最快城市」從1995年至今合肥經濟總量在全國城市排名中躍升了76位、衝刺萬億GDP來自合肥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合肥市經濟總量從不足億元發展到9409億元合肥經濟實現了四次大跨越
  • 5.9萬億!廣東省2020年重點項目公布,鼎龍灣位列其中!
    (原標題:5.9萬億!廣東省2020年重點項目公布,鼎龍灣位列其中!) 2020年,廣東省內將重點建設8個百億級文旅項目。近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發布《廣東省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共計1230個項目,總投資5.9萬億元,64個文化旅遊項目位列其中,總投資超4352億元。其中,總投資規模最大的為湛江吳川鼎龍灣國際海洋度假區,達6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