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合肥市政府工作報告公布了今後五年合肥市的發展目標。「十三五」期間,合肥市將力爭經濟增速達到「兩位數」,保持全國省會城市前列。合肥的總量位次將穩居全國省會城市「十強」,並力爭前移。
到2020年,合肥的經濟總量將衝刺10000億元,人均GDP達到12萬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突破4萬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屆時,合肥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4000億元,服務業增加值達到460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500億元。
今後五年,合肥的創新水平將達到全國一流,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到3.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25%,專利授權量和技術交易合同額總量也要翻一番,年均增長15%,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600戶。
合肥的城市功能也將顯著增強,城鎮化率超過75%,市區常住人口突破500萬人,建成區面積擴大到500平方公裡。
數據
未來5年,路有多遠
生產總值: 5600億元(2015年)→1萬億元(2020年,下同)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700元→4萬元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1056戶→1600戶
城市建成區420平方公裡→500平方公裡
市區常住人口: 400萬→500萬
城鎮化率: 70%→75%
5年內,免除普通高中學雜費
昨天,合肥市公布了《合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描繪了未來合肥五年的發展藍圖。
基礎教育
新站區規劃建設高中
報告摘要:推進基礎教育發展。全面普及15年基礎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免除普通高中學雜費。合肥四中將建新校區,新站區規劃建設高中。
解讀:將來讀高中也可免除學雜費了。記者了解到,在五年內,合肥市將全面普及15年基礎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免除普通高中學雜費。另外,今後五年,合肥將開展薄弱學校、師資隊伍、素質教育「三大提升工程」,推進國家中小學品質試驗區建設。
合肥還將加大幼兒園、中小學建設力度,擴大普惠性幼兒園覆蓋面。據了解,合肥市將新建(改擴建) 246所幼兒園, 140所中小學。合肥四中將建新校區,新站區規劃建設高中。合肥還將適度發展國際教育,提高特殊教育辦學水平。
高等教育
申報建設合肥大學
報告摘要:申報建設合肥大學,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
解讀:合肥學院升級成為合肥大學,是很多年來的期望。記者昨天了解到,在大學建設方面,合肥在「十三五」期間將申報建設合肥大學。同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將有望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合肥還將發展一批開放大學、老年大學、社區大學,暢通終身學習通道。
在職業教育方面,將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合肥幼兒師範高等學校建設成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合肥也將在未來五年推進學歷和技能等級「雙學歷」試點,實現職普融合貫通發展,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
地鐵
確保五條地鐵線投運
報告摘要:提升市政交通設施。加強城市公共運輸系統建設,形成集快速軌道交通、快速公交(BRT)、普通地面公交等於一體的綜合客運網絡,建設暢通便捷的內部交通體系。
解讀:未來市民出行有更多地鐵選擇了。按照施工計劃,五年內將確保建成投運軌道交通1~5號線,啟動建設6~8號線,著力構建城市軌道交通主骨架,力爭到2020年軌道交通裡程達到170公裡,軌道交通佔公共運輸出行比例提高到30%以上。
公共運輸
公共自行車成為現實
報告摘要:加快建立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城市發展模式,促進城市發展與城市交通的良性互動,建設「公交都市」。建設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
解讀:合肥不僅將完善現有的公交系統,還將讓市民期盼已久的公共自行車,在 「十三五」期間成為現實。據了解,合肥將打造智能交通,建設公交都市。加快建設城市慢行系統,建成綜合樞紐換乘中心。同時,合肥將加快建設地下及立體停車場。「十三五」期間,主城區常規公交線網密度達到3公裡/平方公裡。
另外,合肥將提升綜合樞紐換乘中心和公路客貨運樞紐,改善地面交通間、軌道交通間、軌道和地面間公交換乘條件,提升公交出行率,主城區內公共運輸站點500米覆蓋率達100%,乘客滿意率達90%。
合肥還會規劃建設一批停車泊位,完善環市區道路路內停車管理設施。在軌道交通站口、大型公共場所等重要節點,建設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
高鐵
建成全國最發達樞紐
報告摘要:豐富「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完成商合杭高鐵、合安客專等鐵路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合寧、合武等客運專線,到2020年,建成全國最發達的鐵路樞紐之一。
解讀:記者從省發改委了解到,去年年底,商合杭高鐵和合安客專已經開建,五年後,兩大高鐵將陸續建成通車。「十三五」期間,還將積極推進合肥至蕪湖鐵路電氣化改造、廬銅鐵路等在建工程建設;實施合肥站改造,建設合肥南、新合肥西站等高鐵站綜合交通客運樞紐。
加快推進合寧、合武、合肥-六安-安康、合肥-新沂等客運專線,合九鐵路電氣化改造,合肥-新橋機場-六安、廬江-巢湖-馬鞍山-揚州、合肥-蕪湖-宣城-寧國城際鐵路等項目前期工作,合六城鐵有望成為我省首條動工的城鐵;推進合連(連雲港)青(青島)等高速鐵路項目納入國家鐵路建設規劃;編制合肥經濟圈市域鐵路發展規劃,積極推進區域城際鐵路建設,不斷完善城際交通網絡。
高速
開建外繞城高速公路
報告摘要:提升區域高速路網。建成北沿江高速巢蕪無段、滁淮高速、濟祁高速南段、嶽武東延、合肥-霍邱-阜陽等高速公路。
解讀: 「十三五」期間,我省將有序推進合寧、合六、合蕪、合安、寧洛等13條約1000公裡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擴容改造;繼續推進滁淮、溧廣等12個高速公路項目續建工程;啟動山東德州至江西上饒高速公路合肥至樅陽段、嶽武高速公路東延工程等15個高速公路項目建設。
將開工建設合肥外繞城、合肥-明光、合肥-無為、合肥-霍邱-阜陽、合肥-定遠-明光等高速公路。謀劃滬蓉高速複線、滬陝高速複線、外繞城高速連接線等項目前期。建設繞城高速公路集賢路、南淝河路、梁園、合安高速郭河等互通立交項目。圍繞構建「一環十七射」一級公路網,加快建設G330項目,積極推進G329、新合蚌路、合六南通道等項目前期。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合肥為核心的 1小時通勤圈。
航空
實施新橋二期工程
報告摘要:實施新橋國際機場二期工程,全面提升空港國際功能。加快發展通用航空。
解讀: 「十三五」期間,合肥將開建新橋國際機場二期工程,加快機場接駁交通系統建設。航線方面,強化合肥-上海-國際航班中轉聯程航運服務功能,拓展合肥至國內主要城市的航線網絡,大力發展國際航線航班,積極開通至亞洲、歐美主要城市客貨運航線,提高航班密度。加強與國際航空公司和主要機場戰略合作,組建在肥基地航空公司,逐步建成區域性國際航空港。
合肥還會發展通用航空,推動廬江、肥東、肥西、長豐、巢湖等通用機場建設。而駱崗機場也將得到綜合開發,培育發展通用航空產業集群。
同時,在 「十三五」期間,合肥將推動建設江淮運河,提升合裕線航道等級和港口功能,加快建設合肥港,推進南淝河、派河、店埠河、巢城、廬江等五大港區建設。
過個四五年,看病不再這麼難
「十三五」期間省城將建多所醫院,副主任以上醫師可自由多點執業
醫療
新增醫療床位3.6萬張
報告摘要:到2020年,合肥市將新增醫療床位3.6萬張,建設一批現代化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
解讀:
到2020年,合肥市將新增醫療床位3.6萬張。推廣網際網路醫療,提高遠程診療水平,推進醫療健康大資料庫建設。推動公共衛生服務資源向社區配置傾斜,形成全科醫師的資質認證與管理體系,支持副主任以上級別醫師自由多點執業。
記者昨天了解到,未來5年,合肥市將出現一批現代化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其中包括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分院、安醫附院醫療集團東區、安徽中醫學院東區、安醫附屬口腔醫院、安徽省立醫院新區、安徽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合肥市兒童醫院住院樓、第二軍醫大學上海長海醫院合肥分院、合肥市第三人民醫院新區、合肥濱湖優質醫院、合肥北城綜合醫院等。
社保
農民工實現同城同待遇
報告摘要:加快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維護跨地區流動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險權益。
解讀:
記者昨天了解到,合肥將擴大社會保障覆蓋範圍,加快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各項社會保險關係制度銜接與跨區域轉移接續政策,擴大參保繳費覆蓋面。推進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提高養老待遇水平,大力發展職業年金、企業年金,鼓勵發展商業養老保險。
合肥將維護跨地區流動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險權益,加強農民工和外來務工人員的社會保障,實現「同城同待遇」。合肥還將建立基本養老金、失業保險金正常調整機制,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補助標準。未來5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均達到90%以上。
噪聲
二環內機動車將「禁鳴」
報告摘要:全面實施城區二環內機動車禁鳴。
解讀: 「十三五」規劃提到有效控制城市環境噪聲,實施重點路段降噪工程,有效治理工業、交通、施工與社會等各類噪聲汙染源,全面實施城區二環內機動車禁鳴。並強化對居住區、辦公區、學校、醫院等周邊環境的噪聲控制,創建安靜居住小區。
治汙
巢湖水質將有大幅提升
報告摘要:到2020年,力爭巢湖水質和入湖主要河流達標率大幅提升。
解讀:目前,環巢湖地區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正在實施過程中,合肥市將繼續加強與國家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合作,加快實施巢湖生態綜合治理工程。
到2020年,力爭巢湖水質和入湖主要河流達標率大幅提升,部分水域及支系河流氨氮和總磷等主要指標基本達到III~IV類水平。
住房
城鎮住房保障率達23%
報告摘要:深入推進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並軌運行,保障在城鎮穩定就業且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基本住房需求。
解讀:
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合肥將加大棚戶區改造,將城郊村、城邊村、城市危房以及建制鎮棚戶區納入棚戶區改造範圍,並引導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滿足被徵收居民多樣化住房需求。記者從合肥房管局獲悉,「十三五」期間,合肥將新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13.6萬套,到2020年,城鎮常住人口住房保障覆蓋率達到23%左右。
入境
72小時過境免籤或落地
報告摘要:加強對在肥境外人員服務管理,積極爭取口岸籤證和72小時過境免籤政策在肥儘早落地。
解讀:
「十三五」期間,合肥將優化國際投資貿易環境,不僅將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提升通關效率,還將爭取口岸籤證和72小時過境免籤政策在肥儘早落地,為本市居民提供更為便利的出國(境)證件申領條件。
記者昨天了解到,從2016年1月1日起,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口岸對51國人員實行72小時過境免籤政策,是中部地區享受該政策且活動範圍為全省行政區域的唯一航空口岸。如果合肥能順利實現該政策落地,將讓外國人來肥投資興業更加方便。
信用
打造個人社會信用根
報告摘要:推進「信用合肥」建設,打造「一人一號、終身不變」的個人社會信用根。
解讀:
今後,每個合肥市民都將擁有屬於自己的個人社會信用根,市民收入、借貸與償還,甚至是接受處罰的情況都可能被記錄下來。
「十三五」期間,合肥將加快發展電子政務,實施信息惠民工程,推進「信用合肥」建設,打造「一人一號、終身不變」的個人社會信用根,培育發展各類中介組織,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
同時,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事項,推進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涉企收費清單制度,建立事中事後有效監管和高效服務新機制。
大氣
城區全用新能源、清潔能源公交
報告摘要:加大空氣汙染物監測力度,建立預警體系,有效緩解霧霾。
解讀:為了防治大氣汙染,合肥市將加大空氣汙染物監測力度,建立預警體系,有效緩解霧霾。
在治理機動車排氣汙染方面,合肥新增車輛要全部達到國家現行新車註冊排放標準,全面淘汰黃標車及國家強制要求淘汰的老舊車型。同時,實施綠色交通工程,倡導綠色低碳出行,城區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公交車比例達到100%。
農民
宅基地置換城市房產
報告摘要:探索農民宅基地置換城鎮房產、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城鎮社會保障,創新與農業人口城鎮化相適應的農地流轉機制。
解讀:
「十三五」期間,合肥市將建立農民市民化推進機制。不僅全面放開縣城和建制鎮落戶權限,還將探索農民宅基地置換城鎮房產、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城鎮社會保障,創新與農業人口城鎮化相適應的農地流轉機制。
在戶籍制度方面,則破除城鄉居民身份差異,實行戶籍、居住一元化管理,建立戶口在居住地登記、隨人員流動自由遷徙的統一戶籍制度。依法保護城鄉居民平等就業和自主擇業的權利,允許農村居民帶產權、持股進城居住或就業。
網絡
主城區免費WiFi全覆蓋
報告摘要:到2020年,主城區無線寬帶覆蓋率達100%。
解讀:現代人的生活已離不開手機、網絡。合肥市計劃在未來5年推進全市公共場所、服務場所免費WLAN建設,大幅度提高覆蓋密度和質量。到2020年,主城區無線寬帶覆蓋率達100%,打造智慧合肥。
同時深入開展「平安合肥」建設,構建動態視頻監控系統,接入校園網絡視頻監控系統、社區網絡視頻監控系統、辦公樓網絡視頻監控系統、賓館酒店視頻監控系統、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等,推進城鄉視頻防控一體化。
養老
千名老人床位超45張
報告摘要:構建社會福利體系,突出醫養結合,開展一批醫養結合試點,滿足日益增長的醫養服務需求。
解讀:合肥將支持社會資本興辦養老機構發展,逐步提高養老機構床位補助和運營補貼。到2020年,全市養老機構床位數達到每千名老年人45張以上,包括養老服務在內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所有城市社區和90%以上鄉鎮、 80%以上農村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