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濬縣》陽明書院

2021-02-19 濬縣廣播電視臺

清嘉慶《濬縣志》記載,東山書院在大伾山絕頂.嘉靖三十九年,知縣葛慈建.崇禎三年,知縣張肯堂重修。又載:「東山書院,即陽明書院也,今改為禹王廟。」由此可知,陽明書院舊址在大伾山頂今禹王廟位置。為紀念陽明先生,1985年後,霞隱山莊更名「陽明書院」。


王陽明來濬縣,是因為和濬縣人王越很有緣分。王越,時為兵部尚書。因死在任上,王陽明奉旨護送王越靈柩歸濬縣。那時,王陽明也剛中進士。王陽明在濬縣的時間可能就幾個月,王陽明登臨大伾山,揮筆而就《大伾山詩》,成為諸多摩崖石刻作品中最為珍貴的一件。或許,王陽明有感於這裡的靈山秀水,他還寫過一首《大伾山賦》;這位明代的大儒學家,就在那次來濬縣期間,在這大伾山風景最為幽秘之地聚眾講學,傳道授業,撒播文化種子,因而也成為後來文人墨客嚮往的儒雅之地。


今書院位於大伾山西麓,呂祖祠南側,院門面向西北,門額青石匾額刻「霞隱山莊」四字,為蕭亮飛所書。

院內松柏蒼翠,青崖如屏。清光緒年間,濬縣知縣黃璟於此建瀛洲別墅,民國初年改名為霞隱山莊,佔地面積2141平方米。由於年久失修,古建築多隻留遺址。


院內有石坊一座,小巧玲瓏,保存完好。石坊為二柱一間樓閣式,青石結構。通高3.1米。面闊1.8米,坊柱下部前後由抱鼓石相夾持。柱背面陰刻楹聯「廋黃穿石竅,古蔓繞松身」。坊額正面書「引人入勝」,背面書「到此清心」。坊頂雕瓦壟。


院中有磚雕門樓一間,雕刻精湛,為清康熙年間建造,2012年重修。門樓通高4.2米,面闊2.5米,深2米,硬山建築,灰瓦覆頂。其四周簷下、枋額均是青磚雕刻,有雲龍花卉、人物故事等圖案,多為透雕和高浮雕。每個簷頭雕花一朵。門樓西面簷下雕「五幅故事」。門樓東面簷下自北向南分別雕「鯉躍龍門」、「五子折桂」、「騎馬誇官」、「三人有師」、「聲名遠揚」。門樓磚雕精湛,雋秀俏麗。門樓下一對門枕石上高浮雕動物花卉圖案,雕工精美。

西側有1985年建硬山頂廂房五間。


院東側翠壁數仞,摩崖題記遍布其上,真草隸篆,各具特色,崖下即陽明洗筆池。


院內古柏森森,芳草萋萋,基址遍布,古徑依稀,循徑至院南東折,為杏花巖,崖壁上有明萬曆八年(1580年)朱應榖題「杏花巖」三個大字。


巖下有藥王廟,建於1米高臺基上,坐南面北,面闊3間,進深2間,硬山卷棚頂帶前廊,灰筒板瓦覆頂,方木明柱。內塑神農氏、扁鵲、華佗、孫思邈、張仲景五尊塑像。


在石崖上方,有一條石徑崖路,循徑北行,即三豐嘯臺,於康熙四年(1665年)依崖築閣樓,高二層,坐東向西,面闊1間,卷棚硬山式建築,小巧別致。閣樓下層為張仙洞,正面有一石券小門,券石上橫書「張仙臥跡」四個小字。券石上方有上下兩塊門額石,下塊門額石題「龍門吐岫」,系明隆慶三年(1569年)題刻。上塊門額石題「張仙洞」。進門拾級而上,樓內後牆與山崖相接,依崖雕有張仙臥像一軀,濬縣人稱「睡爺爺」。石像長1.5米,頭北足南,身外側,曲腿枕手而眠,神態安然,形象逼真。榻前有石雕破履一雙。臥像後崖壁上雕一侍童,手持羽扇,迎像輕搖。臥像腳部水平石壁上刻「三豐張仙睡像」,崖壁上刻劉德新題「臥遊天地間」。原臥像於「文革」中被毀壞,現在的雕像為1986年根據原像複製。樓北山牆有一小門可供遊人出入。


張仙,就是武術家張三丰,武當太極拳創始人,相傳張三丰曾寓居大伾山,於瀛洲道院內築臺練功,傳授拳術,後人稱此臺為「三豐嘯臺」。張三丰拳術在濬縣影響很大,濬縣城周圍許多村莊至今仍有習武遺風。張三丰除教武術之外,還樂於助人。有一年麥收期間好多人都來請他幫忙,他都一一答應了。一夜之間他幫人家把麥割完了。第二天各家各戶送酒送飯來感謝他,可是再也找不到張三丰了,人們為了紀念他,於大伾山建廟塑像。


閣樓上層為魁星閣。原供文昌、朱衣、魁星帝君,惜神像早毀。魁星閣牆壁上嵌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魁星法像碑記碑。張仙洞門口右側為觀瀾處,依巖西瞻,可賞衛水金帶,崖壁上題「觀瀾處」及楹聯。


向北為關帝廟。廟前右側有一方形水池,邊長1米。曰:洗耳池。池旁題「洗耳處」及銘文。


再向前有財神廟,面闊1間,卷棚硬山頂。最初這座廟叫長工廟,這在別處是沒有的,有誰肯為窮長工修廟供奉呢,這是對勞動者的一種尊重,可是很多人光想發財,敬奉財神,因此改稱財神廟,實際上勞動創造財富,勞動者才是真正的財神。


廟後石樑飛架斷崖,故名雲渡橋。橋邊有欄,憑欄俯瞰,柏濤起伏,回首仰觀,層巒疊嶂,為大伾山奇特景象之一。

相關焦點

  • 陽明書院選址確定!陽明書院與贛州的前世今生
    贛州是王陽明「立德、立功、立言」的重要實踐地、王陽明心學的主要形成地,而要理解、研究這些有一個很重要的載體,那就是王陽明文化旅遊資源(景點)。近日,小編獲悉,繼通天巖將建設陽明文化公園後,贛州將選址老城區鬱孤臺下,新建陽明書院。項目位於贛州市河套老城區北側,鬱孤臺下,南臨西津路。
  • 2020年全省旅發大會|贛州陽明書院 打造陽明文化「城市客廳」 推動...
    5月26日上午,伴著微微晨風,記者踏進陽明書院,沿著青石板路緩緩前行,走過掩映在綠植中的一座座石刻,平茶寮碑在盡頭處指引著「致良知」,一場盼望多時的陽明文化之旅即將開啟……陽明書院坐落於章貢區西津路8號鬱孤台歷史文化街區內,取址於明代「陽明書院」,佔地2300平米,是典型的三進式客家民居,內設知行堂、理心堂、仰德堂、良知堂
  • 2019中國·鶴壁(濬縣)王陽明與大伾山學術研討會舉行
    2月23日,參加王陽明與大伾山學術研討會的陝西省陽明學會執行會長王海峰告訴記者,王陽明的學生南大吉(明代陝西渭南縣)在紹興擔任了3年知府,重建了稷山書院,供陽明先生講學,後來受王陽明思想的影響,罷官後回到渭南後創建了書院,以教四方來學之士,傳播陽明心學。「習近平總書記說王陽明心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
  • 與陽明書院有關的一些詞
    羅張琴陽明書院,我來了。來時,紗縵未浼,太陽未起,茫茫煙水境,整個書院就像一把水草,在寂靜中輕輕搖晃。有鳥兒歡鳴飛過,情態與那個早晨很是匹配。世界上,還有很多美好也是這樣存在著。不妨說說,那些與陽明書院有關的一些美好的詞。廬陵廬陵,是江西吉安的古稱。歷來重教。
  • 河南濬縣大伾山
    位於河南省鶴壁濬縣城東,故又稱東山。因其有中國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而著稱於世。該石佛始建於北魏,依山開鑿,總高八丈,藏於七丈高的樓內,素有「八丈佛爺七丈樓」之稱,為世界佛屋景觀之唯一。古時,黃河流於其腳下,每到雨季,常會洪水泛濫,故雕石佛以鎮之。五代前釋道二教並存,道廟佛寺數量眾多。現存呂祖祠、壺天道院、禹王廟等。另有大石佛像、唐代《大伾山銘》摩崖題記以及藏經閣、陽明書院、龍洞、豐澤廟等勝跡。
  • 姚江書院重建方案首次亮相,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30日啟幕
    記者從今天上午寧波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本月30日至11月5日,以「陽明故裡良知善治」為主題的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活動將隆重啟幕。31日開幕式當天,紀錄片《王陽明》和「姚江書院」重建方案將精彩亮相。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活動由中國歷史研究院作為指導單位,中共寧波市委、寧波市人民政府主辦。
  • 陽明故裡的文化盛會——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在餘姚舉辦
    主題論壇:論道陽明故裡 主題論壇篇共設有「陽明心學與良知善治」主題峰會、「姚江書院」重建研討會暨《姚江書院志略》點校本發行儀式、閱讀王陽明的一點感受——「康震專場」、《在10月31日舉辦的「陽明心學與良知善治」主題峰會上,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國學院院長朱漢民發表了題為《陽明心學與書院教育》的主旨演講,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吳光以《關於王陽明研究的若干問題與王陽明<傳習錄>的思想解讀
  • 陽明心學與文化自信
    學者大咖就「陽明心學與文化自信」進行學術交流和互動。  -通訊員楊明  陽明心學峰會日前在明代大儒王陽明的故裡餘姚舉行,多名學者會集一堂,各自闡述對於陽明心學與文化自信的理解。本屆峰會以陽明心學和文化自信為主題,對於進一步深入研究陽明學說的生活內涵、擴大陽明學說的影響力具有現實意義。
  • 中國傳媒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陽明書院、修辭學堂揭牌
    中國傳媒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陽明書院、修辭學堂揭牌儀式日前在京舉行。中國傳媒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是學校推進通識教育體系構建、實現「弘道崇德、經世致用」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平臺。中心整合專業團隊的優勢,倡導主題聚焦下的多樣化授課,推動經典閱讀、創意寫作和書院學習深入開展。
  • 「陽明·問道十二境」 正式發布|陽明文化有了新IP
    閱讀與文化之旅王陽明在貴州「龍場悟道」,成為中國儒學一大高峰「心學」的起點;創龍岡書院,開貴州書院講學之風;傳道貴陽文明書院,始論「知行合一」。王陽明一生留下的600多首詩,有六分之一作於貴州,他有3篇文章入選《古文觀止》,其中2篇作於貴州。貴州因此被稱為「王學聖地」。
  • 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隆重啟幕!
    我們將在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大力推動包括陽明文化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加快打造文化強市。我們將加強陽明文化研究,深化與海內外陽明學術研究專家的交流合作,把寧波打造成為研究陽明文化的重鎮。我們將加強內涵深度挖掘,使得陽明心學與現實文化相融通、與時代發展相呼應。
  • 贛州城投集團:弘揚陽明文化 融入項目建設
    贛州城投集團:弘揚陽明文化 融入項目建設——江南宋城文化大講堂在贛州陽明書院開講3月28日上午,贛州城投集團土地置業公司聯合臨時黨支部在贛州陽明書院舉辦江南宋城文化大講堂活動邀請了贛南師範大學國學院院長、中國明史學會王陽明研究分會常務副會長、贛州陽明書院院長周建華作「立德 立功 立言——王陽明與贛州文化」專題講座。 贛州城投集團土地置業公司全體人員、財務管理部,贛州華僑城籌備組、民晟新力物業公司,生態環境公司等部分黨員、員工參加本次活動。
  • 貴州從「心」官宣「陽明·問道十二境」 全球旅遊復甦時 陽明文化...
    問道十二境」包括龍場悟道【修文縣玩易窩】,興隆書壁【黃平縣飛雲崖、月潭寺】,平越思隱【福泉市平越驛站、七盤古驛道】,古道心旅【修文縣天生橋、三人墳、蜈蚣橋】,陸廣曉發【修文縣六廣河、陽明古渡、飛龍峽】,水西論象【黔西縣象祠】,龍岡開講【修文縣陽明洞、龍岡書院】,貴陽傳道【貴陽市文明書院】,南庵答和【貴陽市翠微園(原南庵)】,南祠詠懷【貴陽市達德學校(原南霽雲祠)】,東山遺韻【貴陽市陽明祠、東山來仙洞
  • 【陽明文化】《居夷集》卷之一——送憲副使毛公致仕歸桐江書院...
    【陽明文化】《居夷集》卷之一——送憲副使毛公致仕歸桐江書院(戊辰) 2020-12-28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陽明文化採風行】大眾網:陽明文化盛開在修文,知行合一踐行核心價值觀
    王陽明雕塑矗立在陽明文化園中  種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2010年10月成立了「修文縣陽明文化研究發展中心」,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是人才培育、對內研學、活動組織、對外交流的常設機構,已聚集了一批王學專家和40多位王學愛好者從事陽明文化的研究發展工作。2015年3月,貴州省《陽明學學會》編輯部已遷至修文,主要專家團隊也常住修文,修文縣已經逐漸成為陽明文化的研究高地。
  • 陽明故裡 共襄盛舉——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活動開幕
    10月31日,以「陽明故裡·良知善治」為主題的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活動在餘姚盛大開幕。開幕式由余姚市委書記奚明主持,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宣布開幕。近年來,餘姚深入挖掘陽明文化的時代價值,著力打造「陽明故裡、心學聖地」,陽明文化已成為餘姚、寧波、浙江最閃亮的一張「金名片」。 舉行以「陽明故裡·良知善治」為主題的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活動,旨在推動陽明文化發揚光大,提昇陽明文化影響力、美譽度產生重要影響,並將陽明文化轉化為高水平全面發展的文化助推器,為「重要窗口」建設賦能助力。
  • 全球旅遊復甦時,陽明文化有了新IP
    問道十二境」包括龍場悟道【修文縣玩易窩】,興隆書壁【黃平縣飛雲崖、月潭寺】,平越思隱【福泉市平越驛站、七盤古驛道】,古道心旅【修文縣天生橋、三人墳、蜈蚣橋】,陸廣曉發【修文縣六廣河、陽明古渡、飛龍峽】,水西論象【黔西縣象祠】,龍岡開講【修文縣陽明洞、龍岡書院】,貴陽傳道【貴陽市文明書院】,南庵答和【貴陽市翠微園(原南庵)】,南祠詠懷【貴陽市達德學校(原南霽雲祠)】,東山遺韻【貴陽市陽明祠、東山來仙洞
  • 貴陽市委宣傳部調研修文縣陽明文化園區項目建設工作
    實地參觀調研中 7月11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袁飛率隊到修文縣調研陽明文化園區建設情況並召開座談會 袁飛一行先後實地調研了玩易窩、陽明文化產業園等地,深入了解陽明文化與修文的淵源,了解園區建設、周邊設施、遊客接待等情況。 座談會上,縣各相關部門就文化園區項目建設推進情況、龍崗書院建設情況、陽明文化創意產品和文藝作品等方面進行了工作匯報。袁飛對修文縣陽明文化園區建設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要把陽明文化做出產業價值,以圖長期發展。
  • 行走中原—濬縣大伾山
    大伾山位於濬縣古城的東面,總共有四個大門,我是從西邊的正山門進的,門票50塊。去的時候早上八點多一點,有晨練的人從大伾山往外出,聽說早上七點之前沒有人收門票。
  • 貴州從「心」官宣「陽明·問道十二境」全球旅遊復甦時 陽明文化有了新IP
    據發布會現場手繪地圖顯示:「陽明•問道十二境」包括龍場悟道【修文縣玩易窩】,興隆書壁【黃平縣飛雲崖、月潭寺】,平越思隱【福泉市平越驛站、七盤古驛道】,古道心旅【修文縣天生橋、三人墳、蜈蚣橋】,陸廣曉發【修文縣六廣河、陽明古渡、飛龍峽】,水西論象【黔西縣象祠】,龍岡開講【修文縣陽明洞、龍岡書院】,貴陽傳道【貴陽市文明書院】,南庵答和【貴陽市翠微園(原南庵)】,南祠詠懷【貴陽市達德學校(原南霽雲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