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斷食法(Intermittent fasting,簡稱IF)你聽過嗎?它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健康飲食方式,無論對健身達人,還是減肥人士,這種斷食法都頗有成效。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僅僅是為了健康的原因而實踐間歇斷食法。斷食還能健康?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西方眾多研究都表明,間歇斷食法對人的身體和大腦有好處,甚至(雖然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黑科學)它還能讓你活的更長……
什麼是間歇性斷食法?
間歇性斷食,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周期性進食法,其實正常的一日三餐也可以理解為某種意義上的間歇性斷食,只不過,能夠起到作用的斷食法需要斷食的時間再長一些。
這種節食方法比較讓人舒適的一點是,它並不規定你攝入食物的種類,比起完全杜絕蛋糕炸雞這種「慘無人道」又難以堅持的節食方法,間歇性斷食法是不是人道多了?
但是,它可不是無節制的胡吃海塞哦,進食的時間有嚴格限制。從這個角度來說,這種方法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節食,更準確地說,它其實是一種飲食方式。
雖然這種飲食方式看起來並不符合常理,但它其實是人類祖先原本就適應的進食方法。遠古時期的人類依靠狩獵和採集為生,那時可沒有超市、冰箱,更沒有一年到頭不斷供的食物。有時,比如嚴寒的冬日,他們可能什麼都沒得吃。適者生存,人類因此進化出在一段時間內沒東西吃也能很好生存的體質。
甚至對於人類來說,飢一頓飽一頓比一天吃三四頓還自然……
其實間歇性斷食在很多國家都不是新鮮事了,宗教人士或者禪修者,經常用這種方法達到身心平衡。比如,穆斯林每年有一個月的齋月,日出後到日落前都不能吃東西;佛教、猶太教、基督教都有類似的飲食方法。
如何間歇性斷食?
一般的間歇性斷食法都把一天或一周當成一個周期,進行分割,分成進食期和斷食期。以下介紹三種最流行的方法:
#16/8法
不吃早餐,把你每日的進食時間控制在8小時以內,比如下午1點到晚上9點。9點起不再吃任何東西,完成16小時間歇斷食。第二天下午1點再重新吃飯,每日循環往復。進食的8小時時間段相對靈活,如果你是早起的鳥兒,那麼不妨試試早上10點至傍晚6點這個周期。
#「吃吃停停」法
這種方法聽起來簡單,但不要被它的名字騙了!你要一周進行一到兩次禁食,每次持續24小時。舉個例子,一周裡挑那麼一兩天,吃完晚飯後停止進食,直到第二天晚飯時間才重新開始吃。這是不是還挺考驗人的?
#5:2法
在一周中挑出兩天做「低卡日」,那兩天裡,你只能攝入500-600卡路裡,大約也就是一頓飯的量,另外5天正常吃。
只要減少卡路裡攝取,以上三種方法對減重都十分有效,當然啦,只要你不在進食期瘋狂補償缺失的飯量……
大部分人都承認「16/8法」最簡單,也最容易長期堅持,這也是目前西方健身界最流行的斷食法。
斷食怎麼還能對健康有益呢?
當你斷食的時候,有一些「小魔法」正在你的細胞分子中發生。比如,你的身體會主動調節激素水平消耗儲存的脂肪,你的細胞也會進行重要的修復程序,改變基因的表達方式等等。你想知道禁食期,你的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嗎?
#生長激素
首當其衝發生變化的就是生長激素,它的水平飆升至原先的5倍左右,有助於脂肪消耗和肌肉增長。
#胰島素
禁食期間,胰島素水平急劇下降。較低的胰島素水平能夠讓你在攝入相同食物的情況下,存儲比別人更少的脂肪。
#細胞修復
禁食期間,你的細胞會進行重要的修復程序,包括新陳代謝。細胞會通過自體吞噬,清除掉自身衰老和喪失功能的蛋白質。
#基因表達
研究表明,與長壽和抵抗力相關的基因功能也會產生改變,這意味著,你有可能會因此而更長壽。
(*本項結論數據來源於PubMed Central(PMC)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料庫)
為何能減肥?
大部分實踐間歇斷食法的人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減肥。但比起胡亂節食營養不良傷害身體,間歇性斷食法更加科學。
通過減少進食餐數,卡路裡攝入量自然減少。且因為激素水平發生改變,減重更容易實現。除了我們前文提到的促進胰島素水平降低,生長激素升高之外,它還能促進去甲腎上腺素分泌,而這種激素正是主導脂肪燃燒的「幕後黑手」。
因間歇性斷食而引起的激素水平改變,你的新陳代謝率能提高3.6%至14%。
不止如此,一項2014年的研究表明,這種飲食方式可以在3-24周時間內減重3%到8%,人們還能因此減少4%到7%的腰圍,這非常重要!腹部脂肪堆積在人體器官周圍,極易引發脂肪肝等問題。
哪些人不適合實踐斷食法?
間歇性斷食法雖然好處多多,但並不適合所有人。
請注意,如果你的體重已經過輕,或曾經罹患厭食症,你都不應該貿然進行斷食。否則,反而對身體有害。
如果你有糖尿病、血糖調節問題、低血壓問題,正在服藥,或處在備孕、懷孕和哺乳期等,請務必諮詢醫生。
斷食法有副作用嗎?
間歇性斷食法好處固然很多,但也不是沒有副作用的,它唯一的副作用就是
餓。
-the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參考資料:
Kris Gunnars,
Intermittent Fasting 101 — The Ultimate Beginner’s Guide, Healthline
編譯:觀復泥螺君
監製:觀復文化
本文所述斷食法僅為知識普及,不具科學和醫學參考性,斷食前請慎重評估,諮詢營養專家和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