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戰位報告丨空軍某基地:體系磨礪鑄空中精銳

2020-12-12 中國軍網

要強化責任擔當,真抓實備,常備不懈,確保一旦有事能上得去、打得贏。要堅持實戰實訓、聯戰聯訓,加強對抗性、針對性、協同性訓練,提升訓練質量和水平。要發揮以戰領建、以訓促建作用,加強作戰力量和保障力量建設。

——習近平

空軍某基地:體系磨礪鑄空中精銳

■解放軍報記者 劉明學 魏 兵 李建文

拂曉出擊。陳慶順攝

一條妙計的兩種「寫法」,讓空軍某基地一場體系對抗演練漸入佳境。

負責「起筆」的,是一名身著空軍迷彩作訓服的中校;出手「改寫」的,卻是一名身著火箭軍迷彩作訓服的少校。跨越軍種的「推敲」之後,更臻完善的妙計在暗夜中演化為空地聯合戰鬥的壯闊圖景:

戰機編隊沿著山脊進襲,敲掉「敵方」雷達陣地;飛彈戰車潛入峽谷穿梭,出其不意地出現在某山口,「彎弓」對準重要目標……

沙場點兵。基地作戰指揮中心裡看似不尋常的一幕,在參謀們眼中已是尋常事。

在這個基地,每月一次體系集成訓練、每季一次體系對抗演練,「雷打不動」。所屬兵種、機型悉數上陣,即使疫情防控期間也未中斷。

每一場「戰鬥」,都能看到不同軍種官兵的身影。陸軍防空兵、航空兵,火箭軍甚至國防動員系統的參謀們相繼走上該基地「中軍帳」戰位,貢獻他們的妙計與良策。

視角轉換、觀念交鋒、目標融合,猶如熔爐中迸射的鋼花。這個熔爐,就是體系!

「我們必須一步一個腳印探索,發揮新體制優勢,向創新組訓方式要效益,不斷提高打贏能力,用實際行動回報習主席的深情厚愛和殷切囑託。」談起做好「體系作戰」這篇大文章的初衷,基地司令員文俊飛難忘那令人激動的一天——

2019年8月22日,習主席視察該基地,就在這個作戰指揮中心,實地察看值班席位,聽取有關介紹,詳細了解戰備值班和訓練情況。

「我們基地是改革強軍大潮中應運而生的新單位、新機構,習主席寄予厚望,作出重要指示。我們倍感責任重大、使命艱巨,也更加堅定一個信心:向體系要戰鬥力!」

牢記主席囑託,練兵時不我待。

2020年第一個飛行日,該基地就展開體系對抗演練和實彈實投訓練。開訓即實戰,所有升空戰機均掛載不同型號武器設備。對抗雙方打破套路,飛出邊界數據,「戰況」持續膠著。

基地今年第三季度體系對抗演練,籌劃方案十易其稿,課題想定難上加難。戰鬥在拂曉打響,數十個來自不同軍兵種的作戰單元,以沙漠、戈壁、高原為舞臺,上演攻防大戲。

一位軍事家曾說:「在這個戰爭樣式迅速變動的時代,誰敢走新路,誰就能取得新戰爭手段帶來的無可估量的利益。」

那一天,警報響起,大漠高空來了位「稀客」。這個航跡飄忽不定的目標,檢驗著基地空防體系綜合反應水平。

如何應對?地面多型雷達攜手組網,敏銳捕捉、穩定跟蹤、實時回傳;空中多型飛機梯次升空,有的負責查證識別、有的早已搭箭在弦。

精準用裝、精準用人、精準用彈……諸多戰位精準配合,一舉突破戰機性能、武器使用極限。基地副司令員湯應坤如此總結:「這,就是體系的力量!」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越發現體系的力量,越能明白自身的短板,基地官兵對實戰化也有了新的思考。

在他們眼中,不以擊落「敵機」數量論成敗——對抗訓練中,「敵機」在射程外挑釁,防衛戰機衝上前去咬住「敵機」並成功擊落,但由於追擊距離過遠,另一隊「敵機」乘虛而入、偷襲要地。負責評判的某旅參謀長楊帆一針見血地指出:飛行員既要錘鍊空戰本領,更要強化全局意識,時刻保持清醒。

在他們眼中,參謀團隊勝過王牌參謀——基地演訓任務,「中軍帳」裡沒有不換的主角,所有參謀輪流上陣。剛調進機關的年輕參謀也要拋開稿子、對著地圖,現場陳述作戰構想。基地作戰指揮中心主任李福瀚說,從最開始時的汗水涔涔,到如今的鎮定自若,參謀們越練越有底氣。

在他們眼中,戰場上擊敗你的不一定是同行,有可能是跨界對手——重大演習現場,面對無人機群,往日「唱配角」的電子對抗分隊率先出手,成功制「敵」。基地某處處長楊晨感慨萬千:指揮員的頭腦首先要跨界,只會用自己本專業、本領域的力量打仗,註定無法決勝未來戰場。

談起過去體系訓練與現在體系訓練的不同,文俊飛說,關鍵在於樹立體系作戰思維。

比如標準——同一時間裡,多支兵種分隊從外區抽組而來,在基地指揮下參加聯合演習;而基地的多支兵種分隊也被抽組到外區,參加戰訓任務。「沙場點兵不再點『建制力量』,而是點『模塊組合』,呼喚著能力標準的體系化、模塊化。不同要素、不同戰位能夠隨機組合、即插即用,才能成為制勝鏈條上的一環。」文俊飛說。

再比如規則——「千軍萬馬匯聚體系戰場,如果沒有協同規則,好比沒有交警和交規,必然打亂仗。」文俊飛認為,這個協同不僅是紙面上的協同計劃,更是腦路的協同、準星的協同、彈道的協同。為此,蓋達組織骨幹下工夫梳理出一套多軍兵種協同規則,「雖然只能算是1.0版本,但是邁開了關鍵的第一步。」

「推進體系訓練,我們有優勢,更有難處,甚至是風險,但再難再險也要按打仗要求練。」基地訓練處處長趙曉春打了一個比方——這好比轉動「飛輪」,啟動時,克服阻力很費勁,轉得很慢,漸漸地就會不斷加速。

採訪中,記者聽到幾個官兵「沒想到」的故事——

一次比武競賽,某雷達旅二級軍士長楊君,沒想到自己的對手居然是某電子對抗團下士彭頂。不管雙方如何優秀,這次考核一定要「PK」掉一個。這種考核很殘酷,但必須這樣考,才能打破兵種藩籬。

一次業務集訓,某旅飛行員李鵬,沒想到自己會走進雷達操作方艙,甚至還去了相關科研機構,從原理到操作學了個遍。學成歸來,他豁然開朗:「用對手的眼睛看自己,才知道軟肋在哪裡!制勝招數往往就藏在交流的細節裡。」

「想不到,是因為體系訓練打開了戰鬥力建設的大格局。」基地參謀長劉巍有自己的感悟。

一次警報響起,顯示屏上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敵情」態勢:不明對手的多架偵察機、殲擊機在預警機支援下,兵分多路撲來。官兵們一下子繃緊了弦:哪來的強敵?

原來,轉場經此、駐訓在此的外區兄弟部隊,被基地「借來」練兵,把「過路的客人」和「暫住的鄰居」變成了兼職藍軍。在該基地參謀部的一份《體系練兵安排表》上,今年類似的安排還有好幾項。

數年前,體系、聯合還是靜靜躺在方案、教案裡的名詞。如今,體系訓練猶如翻卷的「後浪」,衝刷著備戰打仗的模式,改變著訓練模式,也改變著訓練場上的每一個人。

作戰控制參謀王生鼎談到,過去「中軍帳」裡大多是作訓參謀,如今伴隨新體制新使命而生的新戰位、新職務比比皆是。任務規劃參謀、氣象保障參謀……頭銜名稱之變折射的不僅是能力之變、標準之變,更是一種專業化、體系化趨勢。

王生鼎還發現,「中軍帳」裡的「方言」也在悄然變化,作戰的術語多了、精確的用詞多了,俗稱俚語和概略描述大大減少,下達戰鬥口令、傳遞作戰信息力求專業精準。新的「言傳」催化新的「意會」,指揮協同更加高效。

體系化、實戰化改變著戰位能力觀,也改變著戰位價值觀。

基地政委張雲德的話擲地有聲:「新體制高效運轉,需要每個戰位鑄牢打仗之魂、強化打仗之責、提高打仗之能。基地黨委要做的,就是激發每個戰位練打仗、謀打贏的昂揚狀態。」

一年來,基地有109名幹部因備戰打仗實績突出被提升使用。立功受獎指標向戰訓一線人員傾斜,比率達到90%。曾在戰位上向習主席報告空防戰備情況的基地某處處長蔣方申,去年率隊參加空軍比武奪得團隊第一,被優先提升。

讓一切戰鬥力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源泉充分湧流。今天,中國軍隊用練兵備戰的「加速度」,回報新時代的饋贈。

天高雲淡,又是一個飛行日。基地所屬航空兵某旅10餘名改裝新員,迎來他們成為三代機戰鬥員的「畢業大考」。考題,正是體系作戰中的難題:近地支援精確打擊。

令人意外的是,此次課目並非模擬,而是嵌入空降兵某部實兵演練中,由特戰隊員實地引導打擊!

「像這樣的實兵協同,過去只有在大項任務中才趕得上,就是老飛行員也一戰難求。」該旅旅長曹龍說,如今得益於體系訓練的新機制、新模式,雛鷹們更早地進入實戰化節奏,乘風而起,換羽高飛。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當最後一架戰機在茫茫暮靄中劃出航跡,緩緩滑向停機坪時,已是一片燈火闌珊。

夜風中飄來年輕飛行員的激昂歌聲:「風雨來臨,一飛沖天。決勝千裡,捍衛祖國的空天……」

短 評

換羽振翅啟新程

遠飛者當換其羽。邁進「新體制時間」,空軍某基地官兵謀變思進、革故鼎新,換羽振翅啟新程,在改革重塑中實現部隊戰鬥力穩步提升。

奮飛爭先的背後,是領袖的深情厚愛和殷切囑託。2019年8月22日,習主席親臨這支部隊視察,勉勵官兵牢記初心使命,提高打贏能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面對強軍徵程中的關隘,對新時代軍人來說,有些關,必須闖;有些事,必須幹。越是在改革強軍全面推進的時刻,越要主動作為、迎難而上,在開拓創新、實幹攻堅中拿出應有的擔當和作為,創造屬於新時代的光輝業績。

九萬裡風鵬正舉。按照習主席親自擘畫的轉型發展藍圖,空軍部隊重整行裝再出發,努力把人民空軍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空軍。空軍某基地的探索實踐,是空軍部隊轉型重塑、跨越發展的一個縮影。我們欣逢偉大時代,奮進強軍徵程,每名官兵都要深刻領悟肩上的使命之重、責任之重、任務之重,忠誠履職、敢於擔當、永不懈怠,沿著領袖指引的航向振翅奮飛!

相關焦點

  • 用戰鷹航跡丈量祖國大好河山——在空軍駐福建某基地作戰指揮中心...
    新華社福州4月27日電 題:用戰鷹航跡丈量祖國大好河山——在空軍駐福建某基地作戰指揮中心見證空軍繞島巡航新華社記者張玉清、張汨汨「寶島在祖國懷中,祖國在我們心中!」記者走進空軍駐福建某空防基地作戰指揮中心見證這次繞島飛行,切身體驗空軍「前哨尖刀」部隊作戰指揮能力的新躍升。指揮大廳內,作戰值班人員正按照指揮流程緊張有序處理著各類信息,不時還有空中飛機的回傳口令。大屏幕上,各種顏色、或粗或細的航線,從北、西、南多個方向向目標海域匯聚。
  • 我們在戰位報告丨90後民兵——平凡的崗位,平凡的「兵」
    我們在戰位報告丨90後民兵——平凡的崗位,平凡的「兵」來源:中國軍網作者:趙燕飛 李晨 馬宇辰 李俊達責任編輯:李晶2020-12-07沒人說話你怎麼辦(現在)就自己幾個人在這上面能幹些什麼事情天天能做什麼(我剛來)那時候 電沒有手機信號也不好我們晚上住的那個房間都沒有
  • 西部戰區空軍某基地:新體制託舉戰鷹奮飛空天
    中國蘭州網11月30日消息 隴原大地,西部戰區空軍某基地實兵體系對抗演練如期打響。  「紅軍指揮所轉進一等。」隨著楊晨一聲令下,基地作戰指揮中心各席位戰勤人員迅速到達戰位。  「X席報告,加強班到位,一等準備好。」
  • 空軍「基地-旅」新體制改革,新組建的空軍基地職能明確
    據《解放軍報》11月26日報導,南部戰區空軍某基地所屬多機兵種部隊在本月中旬西北大漠展開作戰編組訓練,多型戰機從機場起飛後,在空中迅速集結。隨後,幹擾機迅速開機為擔負突擊和掩護任務的戰機開闢電磁走廊。擔負突擊任務的戰機則在空中預警機指揮下,按照戰術隊形,與掩護機密切協同,沿著電磁走廊迅速前進,向「敵」地導陣地進發。
  • 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傳承「空中拼刺刀」精神
    烈日當空,一場空中對抗激戰正酣。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王海大隊」年輕飛行員陳鑫浩,面對來自不同方向多批「敵機」的攔截,與戰友靈活協同、勇敢出擊,在兵力明顯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以「零損傷」的代價一舉「擊落敵機」17架。「你很難想到,陳鑫浩駕馭這款新型改裝戰機飛行時間剛過100小時。這種情形,與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空戰情形何其相似。
  • 中國空軍王牌師:蘇30空中加油對地攻擊
    :蘇30空中加油對地攻擊 (1/36) "← →"翻頁   某新型戰機實施空中加油。
  • 矢志打贏的「藍天頭雁」——記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郝井文
    李吉光攝/光明圖片 他苦練精飛、矢志打贏,帶領部隊出色完成釣魚島空中維權、東海防空識別區常態化管控和前出西太平洋開展實戰化軍事訓練等重大任務;他聚力研戰、潛心謀戰,牽頭成立信息作戰研究中心,構建信息指揮、網上對抗、模擬仿真等信息化作戰訓練體系;他著眼制勝空天培養飛行人才,全旅6次奪得空軍「金頭盔」「金飛鏢」實戰化軍事訓練比武競賽團體第一,10人次奪得「金頭盔」、6人次獲得「金飛鏢」。
  • 北部戰區空軍:一切工作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
    連日來,從白山黑水到齊魯大地,從雪域高原到大漠戈壁,處處湧動著北部戰區空軍部隊官兵看盛會、學報告的熱情和練精兵、謀打贏的豪情。上至戰區空軍黨委機關,下到基層一線普通戰士,官兵們學習正酣、討論正熱,掀起了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熱潮。
  • 某集團軍與空軍二炮部隊進行聯合戰役演練
    蘭州軍區某集團軍與駐地空軍、二炮部隊及軍隊院校聯合組織的戰役演練,日前在西北某地進行。  聯合戰役演練指揮部內,陸、空、二炮指揮員運籌帷幄,共謀勝局。據演練總導演介紹:過去,戰役訓練多是集團軍所屬部隊「單打獨鬥」,對未來戰場的主要作戰力量,如空軍、二炮等軍兵種的作戰原則、戰術戰法不熟悉、不了解,演練中常出現使用空中力量超出作戰半徑、隨意請求二炮支援等問題。多軍兵種聯訓聯演,有助於切實提高指揮現代戰爭的能力。  河西走廊,一場地面清剿戰正在進行。前方偵察兵發現「敵」指揮控制中心後,迅速將情況報告給戰役聯指,請求精確制導打擊。
  • 西部戰區空軍某基地堅持戰鬥力標準公開公正選取士官
    以戰為先留骨幹 以能為本選人才西部戰區空軍某基地堅持戰鬥力標準公開公正選取士官解放軍報訊
  • 西部戰區空軍某基地將黨史新中國史軍史學習納入專題黨課
    西部戰區空軍某基地將黨史新中國史軍史學習納入專題黨課黨課教學,先輩故事砥礪初心來源:解放軍報作者:楊松松 蘇延強責任編輯:丁楊2019-09 解放軍報訊 楊松松、蘇延強報導:「古田會議是我黨我軍歷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探索和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正確道路……」8月23日下午,西部戰區空軍某基地的一堂專題黨課上
  • 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特級飛行員郝井文:為祖國奮飛
    新華社南京1月3日電(新華社記者黃明、張玉清、張汨汨)初冬,空軍某機場,天空破曉處,霞光萬丈。郝井文,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空軍特級飛行員,「全軍愛軍精武標兵」。他是空軍首屆對抗空戰比武「金頭盔」獲得者,更是人民空軍殲擊機首次飛越對馬海峽的編隊長機。飛越高山大海,守護萬家燈火。近年來,郝井文著眼制勝空天培養飛行人才,帶領部隊6次奪得空軍「金頭盔」「金飛鏢」等實戰化軍事訓練比武競賽團體第一,10人次奪得「金頭盔」、6人次獲「金飛鏢」,居全空軍之首。
  • 印度突然緊張,一架運20飛抵巴空軍基地,急派偵察機打探消息
    12月8日,據媒體報導,印度空軍突然派出一架電子情報偵察機,盤旋在印巴邊境上空,行蹤詭異。就在前一日,中國空軍一架運-20搭載著參加"雄鷹"聯演的官兵和裝備進入巴基斯坦。印度空軍起飛偵察,很可能就是為了監視中巴聯演。
  • 揭秘丨屏東空軍基地:臺軍最貴的寶貝藏在這裡
    因此,本期我們就來揭秘屏東空軍基地。屏東基地位於臺灣屏東縣屏東市,1920年修建完成,1927年日本陸軍飛行第8連隊從九州移防至屏東,為日軍運輸機所用,是臺灣地區最早的軍用機場。1945年日本戰敗後,屏東機場移交給國民黨部隊。由於腹地充足,且戰後國民黨空降傘兵部隊撤退到臺灣後也曾駐紮,因此屏東機場一直以來是臺灣空軍運輸機的主要根據地。
  • 我們在戰位報告|第72集團軍某旅:家安才心安 他們在這裡找到歸屬感
    我們在戰位報告| 第72集團軍某旅:家安才心安 他們在這裡找到歸屬感■中國軍網記者 李晨 趙燕飛 通訊員 王勝強 王暢基層官兵的衣、食、住、行,是統帥最掛心的事。2012年12月10日,習主席在視察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看過「煙臺峰英雄連」的洗漱間,剛到門口,又折返身子往裡走,邊走邊說:「我去看一下戰士的洗浴房。」習主席伸手接水,溫熱的水譁譁地落在習主席的手掌上……看到戰士宿舍的諸多新變化時,習主席十分欣慰,感慨地說:「現在條件很好啊!」
  • 第74集團軍某旅主動融入友鄰空軍部隊聯合防空體系
    升級信息系統、打通指揮鏈路,第七十四集團軍某旅主動融入友鄰空軍部隊聯合防空體系——  空情共享讓新裝備「眼觀六路」  ■解放軍報記者 陳典宏 特約通訊員 鄭 燁 通訊員 彭瑞中  突然出現的「敵機」貼著山脊線飛行,它雖然超出了劉露監控的雷達搜索範圍,卻無法逃出該旅和友鄰空軍部隊聯合織成的防空體系「天網」——嚴密監控和實時共享空情信息,讓新裝備變得更加「耳聰目明」。  「目標信號跟蹤正常」「目標鎖定正常」「發射」……隨著一連串口令下達,某新型地空飛彈騰空而起,拖著長長的尾焰直撲目標,「敵機」被成功擊落。
  • 地點南海,中國空軍創下一新紀錄
    編輯丨青蓮南海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擁有重要戰略意義。近期,美軍的飛機多次飛入南海,美日派出兩國主力軍艦在南海進行聯合軍演,南海的緊張形勢持續升級。據報導,我國空軍殲擊機近日在南海海域刷新了一項記錄。我國空軍殲擊機創新紀錄根據央視新聞的最新消息:近日清晨,隸屬於我國空軍某部隊的多架戰機在起飛連續飛行三小時後,實現第一次的空中匯合。在進行了空中加油後,戰機繼續飛行七小時後安全返航,全程總計連續飛行十小時。
  • 軍方低調披露中國空軍新組建基地名稱及職能
    軍方權威媒體低調披露了新組建的空軍基地的具體職能。據《解放軍報》報導,11月19日,西北大漠寒風呼嘯,南部戰區空軍某基地所屬多機兵種部隊展開作戰編組訓練,多型戰機從機場起飛後,在空中迅速集結。隨後,幹擾機迅速開機為擔負突擊和掩護任務的戰機開闢電磁走廊。
  • 鍛造能徵善戰空中精銳
    空軍航空兵某旅曾兩次參加抗美援朝作戰,7次參加國土防空作戰,先後擊落擊傷敵機17架,湧現出「空軍英雄戰士」杜鳳瑞、「航天英雄」聶海勝等一批英模,是一支功勳卓著的部隊。如果說打仗是軍人的天職,那麼打勝仗就是英雄部隊的標配。
  • 林少春在慰問東風航天城和空軍某基地部隊官兵時強調 守望相助團結...
    「八一」建軍節前夕,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統一安排,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林少春赴東風航天城和空軍某基地,代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全區各族人民對基地官兵致以節日的問候,表示崇高的敬意,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守望相助,團結奮鬥,軍地攜手,為全力支持國防軍隊建設和書寫新時代內蒙古發展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