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2 00: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落實「六穩」「六保」一線見聞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今年以來,哈密市出實招穩就業,讓百姓「飯碗」端得更穩。
「目前,我市城鎮新增就業8682人,保持『零就業家庭』8小時內動態清零。」哈密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科科長嶽彬說,穩就業是「六穩」與「六保」之首,做好穩就業各項工作,才能讓群眾過上踏實日子。
出臺政策 穩定就業崗位
「我在這修理叉車,一天工作8小時,每月有5000元的收入,包吃包住,我挺滿足的。」伊州區大泉灣鄉大泉灣村農民管金玉向記者說起現在的生活,喜笑顏開。
今年5月26日,管金玉應聘到新疆金盛鎂業有限公司維修部工作,實現了從農民到產業工人的「華麗轉身」。「受疫情影響,政府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幫企業渡過難關,我就享受到了每月400元的工資補貼。」管金玉說,正是有了政府的扶持,他才有了安穩的工作。
記者了解到,為做好城鄉勞動力就業工作,人社部門通過採取產業帶動就業、加大崗位開發和收集、強化技能培訓等措施,提高城鄉勞動力就業的服務針對性和有效性。針對企業復工復產,政府出臺了多項對重點行業、重點群體就業支持補貼政策,比如社會保險減免、社保保險補貼、一次性就業補貼等一系列「免減緩返補」的援企穩崗擴就業政策,支持企業穩定崗位,切實發揮政策促進吸納就業的效力。
伊州區人社局就業科科長田愛雲說,相信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會讓更多人端穩手中的「飯碗」。
哈密市人社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我市累計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029人,其中長期穩定就業1646人,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實名制信息100%錄入。
讓高校畢業生學成有出路
廣告設計、慶典策劃、送貨……每天9:30,車金夢來到瑞池文化傳媒店後,便開始馬不停蹄地忙碌起來。
1994年出生的車金夢從新疆職業大學畢業後,回到哈密創業。2016年8月初,她開辦了一家文化傳媒店,開啟了她的創業夢。今年受疫情影響,公司業務急轉直下,可房租、員工工資卻一分不能少,這讓她倍感壓力,甚至有了放棄的念頭。
就在此時,街道社保幹事為她送來了1萬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款,還有6000元的一次性房租補貼。這些補貼款,讓她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
今年大學畢業的曹新宇從廣州回來後,在哈密微招聘等幾家本地線上招聘官網上投簡歷,獲得了自己較為滿意的崗位。「今年就業壓力較大,回到哈密後,我做了高校畢業生登記。人社局根據我的應聘條件牽線搭橋,幫助我找工作。」曹新宇說。
據哈密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結合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我市通過社會保險補貼、就業見習補貼、求職創業補貼、「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生活補貼、創業培訓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就業援助金、自主創業補貼、一次性自主創業補貼等一系列措施,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取得實效。
此外,該局還通過「雲招聘」、專項崗位等渠道,打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堵點」,引導高校畢業生轉變觀念,做好職業選擇。
(記者 葉翠)
END
來源:哈密日報
原標題:《【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強化就業政策 端穩百姓「飯碗」》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