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地區打造「一軸兩帶」
第三輪城南行動計劃將構建「一軸、兩廊、兩帶、多點」。其中,一軸為南中軸生態文化發展軸;兩帶為南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帶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南段)。
關注焦點
焦點1
南中軸
計劃藍圖:
打造南中軸生態文化發展軸
第三輪城南行動計劃提出打造南中軸生態文化發展軸,展示首都歷史文化生態特色。
行動計劃提出,南中軸及其延長線是體現新時代首都形象的重要地區,要高質量做好城市設計,加快編制南中軸及其延長線控制性詳細規劃。充分利用疏解騰退空間謀劃建設生態軸,推進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建設,研究推進南中軸森林公園建設,塑造大尺度、高品質森林田園交織的大美綠色生態景觀。高起點規劃建設大紅門、南苑、西紅門、磁各莊等重要節點,植入文化等高端要素及重大活動,打造高質量文化發展軸。
焦點2
南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帶
計劃藍圖:
城南科技園區未來三年提質增效
第三輪城南行動計劃提出高水平打造「兩帶」,提升功能和產業。「兩帶」之一指的是南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帶。
行動計劃明確,未來三年推動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端發展,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新能源智能汽車、生物醫藥和大健康、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製造業,推動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產業集群和「中國製造2025」創新引領示範區。同時,建立與「三大科學城」的對接轉化機制,抓好一批重大項目落地,打造高精尖產業集群。
城南的科技園區在未來三年將著力提質增效。其中,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將重點發展軌道交通、航空航天、應急救援等產業,打造軌道交通智能控制產業集群,推進國家高端裝備製造業標準化試點建設。
中關村科技園區房山園將重點發展現代交通和新材料產業,培育智能裝備、醫藥健康、金融科技等產業,打造中關村南部科技創新高地;推動京東方醫工科技園、石墨烯種子企業孵化加速器等重大項目實施,加快推進智能製造及戰略前沿材料創新發展;依託長溝基金小鎮和網際網路金融安全示範產業園,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快長陽航天城電子科技園建設,推動良鄉商務航空港項目落地實施。
中關村科技園區大興園將重點發展醫藥健康、文化創意等產業,打造以藥械高端製造、創新研發、平臺建設、健康服務為特色的生物醫藥產業園,推進以文化創意、影視產業等為特色的新媒體產業基地建設,促進新能源汽車科技產業園、軍民結合產業園等園區轉型升級。
焦點3
西山永定河文化帶
計劃藍圖:
琉璃河遺址將建西周燕都遺址公園
「兩帶」中的另一「帶」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南段)。第三輪城南行動計劃明確,未來三年將推動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琉璃河西周燕都遺址、金陵遺址、雲居寺的保護和利用,強化歷史文化價值展示;推動申辦世界遺產大會;推動琉璃河西周燕都遺址申遺,啟動搬遷騰退;依託房山霞雲嶺堂上村、宛平城抗戰紀念館、豐臺「二七大罷工」遺址等,強化紅色文化體驗功能;研究推動盧溝橋國家文化公園規劃建設,優化提升周邊環境;加強京西煤礦等工業遺產遺址保護利用。
「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的改擴建已經提上日程,將會在琉璃河遺址基礎上建立西周燕都遺址公園,規劃面積5.25平方公裡。」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館長盧嘉兵說。
同時,未來三年將植入高端要素帶動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依託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發展地質文化旅遊;依託十渡、青龍湖區域山水資源,探索引入社會資本,強化國際休閒度假功能;依託西部山區豐富的森林資源,開展森林體驗、森林康養等生態休閒活動;加強永定河文化挖掘與保護利用,提升永定河景觀休閒功能,打造永定河生態文化區。
探訪地點:
南中軸地區規劃方案成果展
現場探訪
南中軸地區規劃方案年底形成
南中軸地區概念性規劃國際方案徵集成果展正在進行中。近日,北京晨報記者來到北京汽車博物館,在這裡,市民可以直觀看到正在展示的五個南中軸地區概念性規劃國際方案,還能為規劃方案「打分」。今年底,南中軸地區規劃方案將正式形成。
南中軸自永定門外為起點,延伸至南五環。規劃方案涉及區域總面積26平方公裡,主要位於南中軸兩側。其中,東城永外地區2.8平方公裡,豐臺大紅門地區7.6平方公裡,南苑森林溼地公園15.6平方公裡,總計26平方公裡。
豐臺規土分局有關負責人向北京晨報記者介紹,今年2月,南中軸地區概念規劃研究及永外-大紅門-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地區詳細規劃設計面向全球徵集國際方案。最終確定中規院與AECOM設計團隊聯合體、中建院設計團隊等5家設計團隊參與國際方案徵集。
下一步,豐臺區將會同市規劃國土委開展方案綜合,結合總規落實和分區規劃,編制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導則和溼地公園設計方案。
「中規院正牽頭組織南中軸地區的方案綜合,今年底將完成。這個方案會集五家設計方案之長,並結合東城區和豐臺區的實際發展需求,最終形成可實施方案,履行報審報批程序。未來,南中軸地區將按照最終方案來開展規劃建設。」豐臺規土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萬畝森林溼地公園取代區域性批發市場
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南中軸及南苑-大紅門地區位於「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首都城市布局中「一主」、「兩軸」的重要位置,既在中心城區,又處於南中軸兩側。
「新版北京總規對南中軸發展的要求很明確,就是生態軸、文化軸和發展軸。」豐臺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肖輝利說。肖輝利介紹,南中軸地區的核心區大致在南三環和南四環之間,共7.6平方公裡,是發展軸重要的支撐,未來將建設首都商務新區。其次是南四環和南五環之間區域,共15.6平方公裡,規劃建設萬畝森林溼地公園,目前已形成7300畝,通過未來數年的建設,一個萬畝溼地將在南中軸畔呈現,這是生態軸的體現。此外,不僅要建設生態軸、文化軸和發展軸,還將在南中軸地區增加和布局更多的首都功能。
過去,南中軸地區分布著眾多區域性批發市場,如今,區域性批發市場或關停、或拆除、或轉型,疏解已基本結束。騰退出來的空間下一步如何利用?豐臺規土分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沿南中軸而行,四環路以南的中軸線兩側將規劃大尺度綠化,主要是萬畝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四環路以北的中軸線兩側打造生態空間,空間載體主要以高端商務、文化、科技創新為主。
具體來說,在南三環以南、南四環以北、馬家堡東路以東、光彩路以西、南中軸兩側7.6平方公裡範圍內,規劃建設首都商務新區。發揮大紅門區域優勢,發展商務服務、科技文化、時尚創意等現代服務業和高品質生活性服務業,培育消費新熱點,引導符合首都功能的企業總部集聚,推動地區業態轉型升級。
南四環以南將建設面積達1.37萬畝的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公園在南中軸兩側15.6平方公裡範圍內,北到南四環,南到南苑機場,西到京開高速,東到豐臺大興交界。通過公園建設,將構築大尺度生態空間,以森林、溼地為本底,規劃綠地及水域9.11平方公裡(13665畝),再現南苑溼地水網和「南囿秋風」景觀,以及遼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獵場的歷史風貌,為市民提供親綠、親水的休閒場所。目前,已拆遷地上建築物113.2萬平方米,騰退用地約126.5公頃,已新增綠地300畝,形成7300畝綠地。
本版文並攝 北京晨報記者 王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