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問同舟客,何時到永嘉?—楠溪江二日遊1(2018)
01 獅子巖周五請了半天假,東站G7537次高鐵3小時到達永嘉站,出站走到黃田大道上搭往巖頭方向的中巴車,沿S223省道行駛,就一直開在楠溪江邊,經過幾個漂流碼頭、永嘉書院後,16點在獅子巖賓館門口下車,晚上就住宿於此,因為離江水就隔條公路。
-
借問同舟客,何時到永嘉?—楠溪江二日遊1(2018)
01 獅子巖周五請了半天假,東站G7537次高鐵3小時到達永嘉站,出站走到黃田大道上搭往巖頭方向的中巴車,沿S223省道行駛,就一直開在楠溪江邊,經過幾個漂流碼頭、永嘉書院後漁民正填小魚給鸕鷀,這樣鸕鷀捕到魚後只能吐出來交公
-
打造「甌江山水詩之路核心地」,浙江永嘉成功獲評「中華詩詞之縣」
原標題:打造「甌江山水詩之路核心地」,永嘉成功獲評「中華詩詞之縣」 從孟浩然「借問同舟客,何時到永嘉」,到潘希白「舟子不知人未起,載將殘夢上青溪」,浙江永嘉的山水一路與詩歌唱和,成就醉美永嘉的詩詞盛名。近日,中華詩詞學會考察後,授予永嘉「中華詩詞之縣」稱號,同時授予永嘉縣楓林鎮「中華詩詞之鄉」稱號,鶴盛鎮鶴陽村「詩詞之村」稱號。
-
嶺上多白雲 何時到永嘉
北宋到南宋,溫州竟然出了26位文武狀元,可謂個個都是天之驕子。南宋時期,一代名臣、狀元張九成曾在溫州任知州,而他的得意門生、史上最年輕狀元之一汪應辰或許是受老師的影響,晚年隱居永嘉嶼北,在溫州留下了一段文脈,永嘉楠溪有了「溪山鄒魯」的美譽。嶼北書香傳家,先後曾出過1名狀元、8名進士、10名貢生,一門三進士、父子兩尚書——汪應辰和胞弟汪應龍,及次子汪逵都是進士出身,汪應辰、汪逵父子都曾官至吏部尚書。
-
「美文 美聲 美畫」億年的山 萬年的水 千年的詩,這裡喚作永嘉
公元422年,南朝大詩人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縱情永嘉美好山水,留下了30多首山水詩。「裹糧杖輕策,懷遲上幽室。行源經轉遠,距陸情未畢……」這首《登永嘉綠嶂山》詩情洋溢,足見謝公對當時永嘉山水的熱愛。「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這是謝公留下的又一千古名句。誰也沒想到,這位失意太守,開創了山水詩文的新篇章,讓永嘉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山水詩的搖籃」,為自己贏得了「中國山水詩鼻祖」之美譽。
-
淺談永嘉山水詩研究如何助力文旅融合發展
一、永嘉縣山水詩研究會助力山水詩研究和永嘉文旅發展的回顧。當前,隨著經濟的發展,楠溪江旅遊文化產業的不斷興起,自然而然地使如何推動永嘉山水詩文化研究,如何將永嘉打造成甌江山水詩路新高地,如何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實現價值轉化等成為了弘揚中華文化、推動地方精神文明和經濟建設的一個大課題。
-
2019楠溪江文化旅遊節今天啟幕:歡迎到「中國山水詩的發祥地」感受...
「借問同舟客,何時到永嘉」溫州作為中國山水詩的發祥地,自古就是人們嚮往的「詩和遠方」。蘇東坡曾感嘆,「自言長官如靈運,能使江山似永嘉。」借著綿綿細雨,現場先後舉行了省級數字詩路e站建設啟動儀式、「中國詩歌之鄉」授牌儀式、永嘉詩路精品旅遊線路發布、詩路旅遊產業籤約儀式等一系列活動。圍繞「詩路」沿線縣(市、區)相關部門負責人、文創設計團隊及部分文旅企業代表、文化旅遊領域專家等,應邀而至,共話詩路建設經驗,探討詩路文旅融合方向。
-
一天時刊|嶺上多白雲 何時到永嘉——記者採風行尋訪楠溪人家...
北宋到南宋,溫州竟然出了26位文武狀元,可謂個個都是天之驕子。南宋時期,一代名臣、狀元張九成曾在溫州任知州,而他的得意門生、史上最年輕狀元之一汪應辰或許是受老師的影響,晚年隱居永嘉嶼北,在溫州留下了一段文脈,永嘉楠溪有了「溪山鄒魯」的美譽。嶼北書香傳家,先後曾出過1名狀元、8名進士、10名貢生,一門三進士、父子兩尚書——汪應辰和胞弟汪應龍,及次子汪逵都是進士出身,汪應辰、汪逵父子都曾官至吏部尚書。
-
從髒亂不堪到村民眼裡容不得垃圾 溫州小山村這樣「零汙染」
永嘉源頭村航拍圖。共享聯盟永嘉站 張誠 「源頭花漫處,踏石問輕舟。」陳小靜又帶隊在村裡落實背街小巷提升、美麗庭院建設,吸引不少永嘉環保志願者參與共建。自此,「零汙染村」創建加速推進。 永嘉源頭村每戶村民家門口張貼「零汙染家庭十條家規」。共享聯盟永嘉站 張誠 「零汙染家規讓村民們有了環保準則,也有助於讓『零汙染村』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