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獺來了 四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群"稀客"到訪

2020-12-13 國際在線

  首現——而且來了一群!

  這是在唐家河社區河道首次監測到成群水獺活動,也是首次在該區域拍攝到成群水獺的影像資料

  難題——人獸爭糧如何破題?

  《四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落衣溝村野生動物肇事管理辦法)》出爐,村民只要保護好「案發」現場,報案查實後可獲得補償

  「水獺基本只在水裡覓食,大家都還挺放心的。」四川省青川縣青溪鎮落衣溝村村支書楊勇笑著說。讓楊勇和村民們笑不出來的是,每年冬天,差不多現在這個時節,野豬、扭角羚、小麂、猴子都會光顧村裡的莊稼地,基本上每天都有村民向村上反映。

  落衣溝村作為四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唐家河保護區)唯一一個行政村。村旁有一條河谷,平時有很多動物都會來河谷喝水。這次發現水獺的河道,離最近村民屋舍僅百十來米。

  自然生態越來越好,讓落衣溝村的村民歡喜,但野生動物越來越多,卻讓部分人家發愁。「從人吼到放鞭炮,再到激烈的搖滾樂,聽半個月動物就習慣了,基本就不怕了。」楊勇表示,村民的莊稼地成了動物們的「食堂」,而村民拿它們「吃霸王餐」的行為也沒轍,這可怎麼辦才好呢?

  乍現

  村民集中居住區旁 四隻水獺纏鬥遊動

  「天啊,咋這麼多哦」「你看,又跑到前面來了」……11月28日下午兩點十五分左右,唐家河落衣溝共管社區二組生態護林員在落衣溝橋100米處河道裡意外觀察到4隻水獺成群活動的身影。

  巡護中的數名護林員用手機驚喜地記錄下了長達38秒的水獺相互纏鬥遊動的視頻。從視頻中可以看到,綠色的河水裡,4隻水獺時而冒出水面,時而潛入水中,短短幾秒鐘後,又在約十米外的水面冒出了頭。

  據悉,這是在唐家河社區河道首次監測到成群水獺活動,也是首次在該區域拍攝到成群水獺的影像資料。

  入冬以來,位於四川省青川縣境內的唐家河保護區內雪壓青山,每到晨昏時刻,各種野生動物下至河谷覓食活動。扭角羚、小麂、野豬等野生動物走村入戶,採食油菜、白菜、蘿蔔等,村民們對此已習以為常。

  擾民

  成群的野豬猴子最可怕 一旦發現糧食天天都來啃

  「這次發現水獺的河道,離最近的村民房舍僅百十來米。」楊勇介紹說,在「新鄰居」水獺之前,已有不少「吃霸王餐」的野生動物光臨河谷。其中成群的野豬和猴子最讓村民頭疼。

  去年七八月份曾有路過的黑熊啃了些苞谷,而野豬、猴子則是常客。「都是啃一口就不吃了,而且它們一旦發現目標,基本天天都來,兇的時候一畝地基本都沒收成了」。而每年到了現在這個時候,野豬和扭角羚也會來吃油菜剛發的幼苗。

  與身強力壯的野豬不同,扭角羚則是落單脫離群體的「老弱病殘」,冬天找不到食物,村民的莊稼地成了它們的庇護所。楊勇介紹說,地裡種的糧食蔬菜基本都是村民自己吃,收成不好會影響生活。

  從人吼到放鞭炮,再到約兩、三年前用音響放激烈的搖滾樂等,村民嘗試了各種辦法驅趕「吃霸王餐」的動物們。「剛開始還行,聽半個月動物就習慣了。」楊勇說,大塊頭的黑熊反而更怕人,很少出現。破壞力最強的還是三五成群的野豬和猴子。

  落衣溝村:人獸衝突的破與立

  生態環境的改善,伴隨著野生動植物保護和村民為野保買單的難解對立,這一直是保護區與當地社區關係中的一根刺。直到一紙「野生動物肇事管理辦法」出臺,落衣溝村的人獸口糧之爭才算找到破題的路徑。

  往事 靠打獵生財 有村民曾被罰萬元

  現在唐家河的野生動物,敢進村「吃霸王餐」,見人也不躲;時間回到25年前,哪怕在它們的主場深山老林中,村民和它們的相見是在瞄準鏡裡。

  今年60多歲的蒲友海當年憑著一手打獵的本領,在千元戶都少見的時代,每年掙到三四百元的收入。在當地小有名氣的蒲友海,曾帶過20多名徒弟,毛冠鹿、黃麂、扭角羚、黑熊等都是他們獵獲的目標。

  1978年唐家河保護區成立,開始全面禁止獵殺野生動物。雖然村上的打獵隊解散了,但蒲友海仍帶著村民上山打獵。對此,保護區開始加大保護力度,白天巡護山林,晚上設立哨卡。彼時,村子逐漸跟保護區形成了對立局面。

  1994年4月,曾有十餘名村民前往柴家壩簡陽溝去剝杜仲皮。同年11月,又有村民到木竹埡盜伐山毛櫸樹售賣,參與人員被抓獲,每人被罰200元。

  一年後的10月,蒲友海拿著火藥槍,帶著村民楊某再次上山到龍溝,偷獵扭角羚。由於情節嚴重,保護區對他們處以一萬元罰款。

  歡喜 水獺「招客」 好環境也可以「變現」

  1997年,保護區爭取到一項國際合作項目,通過項目幫扶社區,維修路橋、學校、農田水利灌溉設施,栽種核桃樹等經濟作物。從基礎設施改善到種養殖項目的實施,村民們得到了實惠,保護區和社區的矛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緩和。

  而在項目執行過程中,蒲友海反而是配合最好的一個。在成立保護區社區共管委員會後,蒲友海也成為其中一員。他發動、組織、協調、帶動老百姓參與項目。1998年,蒲友海當選為社長。

  在唐家河保護區為村裡修建公路後,村民在公路沿線開起了農家樂。「像水獺等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出現在村旁,甚至村裡,遊客肯定更想來了,村裡40餘戶開農家樂的村民肯定很高興。」楊勇表示,水獺被稱為淡水生態系統中的「大熊貓」,對遊客的吸引力自不待言。

  保護區還與村上達成協議,允許村民在保護區內養蜂。「保護區本身就是個巨大的蜜源,養蜂條件非常好。」唐家河保護區工作人員表示,正是基於這樣的先天優勢,2018年10月,繼「丹稜桔橙」「四川泡菜」之後,「唐家河蜂蜜」成為四川省第三個通過驗收的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示範樣板。

  楊勇介紹,目前整個村大大小小470戶人,人均年收入九千多元。其中40多戶開農家樂的,15家規模稍大的年收入能達到5萬,小一點的也有三萬左右。而四五十戶養蜂人年收入在3萬左右。

  破題 為動物買單?「野生動物肇事管理辦法」來啦

  好環境「變現」解決了不少問題,但種地的村民該怎麼辦呢?

  「野生動物需要得到保護,村民生存發展也要得到保障。」楊勇介紹,隨著唐家河保護區的保護工作越做越好,自然環境和野生動物的數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恢復。與此同時,在這幾年中,落衣溝村頻繁發生野生動物破壞莊稼事件。這成了保護區與社區關係中的一根刺,也是野生動物保護中的隱患。

  為此,唐家河保護區在2017年開展人獸衝突的本底調查,形成《落衣溝村社區野生動物肇事本底調查報告》。2018年4月在落衣溝村村委會進行社區討論會後,今年8月,《四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落衣溝村野生動物肇事管理辦法(試行)》通過了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組織有關專家對其進行的評審。

  前期,河保護區將拿出2.5萬元作為項目的啟動資金。之後的資金將由村集體經濟收入的5%、村民繳納的參與金以及社會捐贈資金的20%三部分組成。同時村民每年需要繳納的野生動物肇事補償參與款為2元每畝。補償涵蓋的作物包括油菜、土豆、玉米、黃豆、重樓、山藥、魔芋等,每畝最高補償300元。

  根據辦法,野生動物「光臨」後,村民需要保護好「案發」現場,接到報案後,勘察小組將前往現場勘查取證。

  每年12月,村兩委將按照受損情況確定本年度補償金總量和不同農作物的補償標準,以及每戶的補償總額。據悉,該辦法計劃在今年末明年初開始全面實施。(記者 林聰)

  原標題:成群水獺乍現唐家河

相關焦點

  • 四川唐家河保護區拍攝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水獺活動畫面
    江琪 苟小華 封面新聞記者 劉彥谷1月16日,在四川青川境內的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工作人員馬文虎在巡護過程中意外觀察到一隻水獺在河裡活動的身影,並用手機記錄下時長15秒水獺活動的視頻。目前,全世界共有13種水獺,我國有三種,均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歐亞水獺在IUCN紅色名錄中被列為近危。其實在2014年,唐家河自然保護區就首次拍攝到水獺照片,而拍攝者剛好也是馬文虎。唐家河自然保護區乍現水獺一時間引起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該保護區也開啟了對水獺的保護研究工作。
  • 雪鶉、三稜蝦脊蘭……過去一年,四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
    四川在線消息,日前,記者從四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區域在2019年--2020年的科研監測工作中,有了一批新發現,首次監測到雪鶉、藏黃雀、利安德水鼩等多種保護動物和毛泡桐、三稜蝦脊蘭等野生植物。說明當地生物多樣性進一步豐富,生態系統進一步向好。
  • 四川省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
    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青川縣境內,東接青川東陽溝省級自然保護區,西與綿陽市的平武縣毗鄰。面積4萬公頃,1978年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大熊貓及森林生態系統。
  • 青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授予「四川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四川發布客戶端消息12月9日,記者從廣元市青川縣獲悉,四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日被授予「四川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再次擦亮青川縣生態文明的牌子,這也是廣元市首個省級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境內,是以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被譽為「天然基因庫」、「生命家園」和岷山山系的「綠色明珠」。
  • 萬源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鄧劍帶隊赴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
    為了認真學習借鑑四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智慧唐家河·建設標準化管理"的優良經驗,以及在資源保護、自然教育、社區共管等方面取得的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為加快花萼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展步伐,按照萬源市政府、保護區管委會安排部署,近日,萬源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鄧劍、四川花萼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主任袁陽以及副主任郭仕壇帶領林業
  • 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次拍到野生大熊貓母子同框
    新華社成都9月23日電(記者張海磊)記者從位於四川西北部的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該保護區工作人員近日對部署在野外的紅外相機梳理時,發現了兩次大熊貓母子同框的視頻。這是今年保護區首次發現兩對野生大熊貓母子同框。
  • 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三是世界水獺日,來認識一下我國的三種水獺
    一些動物園裡也經常把海狸鼠、河狸、水貂之類的動物當作水獺展覽,可見民眾對水獺還不甚了解,沒有了解談何保護,所以今天我就來簡單認識一下我國的三種水獺。首先來看看我國水獺的分布圖。雖然理論分布區約佔我國陸地面積一半,但確認分布點卻非常稀疏,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長江中下遊地區,說明人類活動是水獺種群的最大威脅。下面依次來看看這三種水獺。
  • 廣元發布人事任免動態:諶利民任四川省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
    決定: 諶利民任四川省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處長(試用期一年); 董明海任廣元市農業農村局總畜牧師(試用期一年)。 免去: 沈興娜四川省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處長職務。
  • 唐家河:山河之靈——四川唐家河,大熊貓的樂園
    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青川縣境內,東接青川東陽溝省級自然保護區,西與綿陽市的平武縣毗鄰。面積4萬公頃,1978年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大熊貓及森林生態系統。
  • 秘境守護者由你來當!來唐家河森林王國參與自然保護與冬季巡護[12.31 四川]
    這一次,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秘境守護者們將帶領大家一起參與自然保護與冬季巡護,還能偶遇珍稀野生動物哦!想給孩子一份最新鮮最特別的出行體驗,來吧!活動提供方:時間: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月3日地點:四川省青川縣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周邊社區集合地點:成都市青羊區小南街28號(12月31日早上7:30集合)招募要求:人數為12-25人(兒童須滿8歲,且有一定的戶外經驗
  • 四川青川唐家河紅葉漸入觀賞佳期
    金秋的四川青川唐家河是一年中最浪漫的季節,大自然的神奇妙筆為唐家河披上了五彩的花衣。河谷兩岸火紅的楓葉和銀杏,在秋日的陽光下熠熠生輝。踩著鬆軟的落葉,漫步其間,猶如徜徉在一幅油畫裡。在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路上可以欣賞到不同的秋日風光。「走進紅葉林中,秋風拂過,片片紅葉飛舞,漫步在鋪滿落葉的小路上,還能聽見枯葉碎裂時細碎的『沙沙』聲。」
  • 唐家河自然保護區,十一年後我又來了!
    說起唐家河還是我十一年前年來過一次,當時到保護區裡的路還是土路沒有硬化的那種,行駛在這裡面是不允許按喇叭的,以免驚嚇到保護區裡的野生動物,那時我還在駕駛道路救援車,有一臺車壞在景區裡面了無法行駛,修理廠就派我親自把它拉回去進行維修。
  • @遊客們,以後去唐家河自然保護區,一部手機就夠了!
    四川在線消息(江琪 記者 張庭銘)12月24日,記者從廣元市青川縣文化旅遊和體育局獲悉,近日,青川智能導遊APP正式投入使用,以後遊客們去唐家河自然保護區以及青川縣其他景點遊覽,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夠了。「歡迎您光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A級旅遊景區——生態王國、夢幻天堂唐家河,去看看世界本來的樣子……」當日中午,在青川縣唐家河自然保護區遊客中心,隨著雲南遊客張輝按下播放鍵,一段標準的解說詞從他的手機中放出。「簡直沒有想到,在青川還有這麼洋氣的旅遊設備。」 張輝告訴記者,來之前,他還想要不要請個導遊帶自己去參觀。
  • 「大牙怪蟲」出現在唐家河自然保護區 為啥專家還說好?
    四川在線消息(苟小華 記者 張庭銘)12月12日,記者從青川縣委宣傳部獲悉,昨(12月11日)晚,兩隻「大牙怪蟲」——巨齒蛉先後飛入四川省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果坪保護站。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巨齒蛉在唐家河流域出現,是對唐家河保護區保護成效和良好水質最直接的客觀驗證。巨齒蛉的生命周期短暫,一般為3—4個月。無論雌雄成蟲,頭部前端都長有一副巨大的齒狀器,這也是其名字的由來。目前全世界已知8種巨齒蛉,其中6種分布在中國。近年來,巨齒蛉的數量在逐漸減少,我國很多省份已連續多年沒有在野外發現巨齒蛉的蹤跡。
  • 四川植物圖鑑|唐家河的紫霞仙子:紫荊花
    唐家河自然保護區是我們青川縣境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曾入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首批全球最佳管理保護地綠色名錄,是全世界自然保護人士心中的聖地,是「四川十大最美花卉觀賞地」之一,區內有一片中國現存最大的、保護得最好的野生紫荊花林,每年四月都會為其舉辦為期20天的「紫荊花節」。
  • 四川新聞|大熊貓頻頻亮相自然保護區
    千佛山自然保護區就在這個周四,四川千佛山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整理野外紅外線照相機數據時,發現三個點位拍到的大熊貓視頻。第一隻大熊貓在雪地裡靜靜的吃著竹子。第二隻大熊貓慢悠悠的向鏡頭走來,突然把紅外相機遮住。
  • 唐家河紅葉節開幕 多項活動等你來參加
    10月30日,遊客在四川省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觀賞紅葉。 金秋唐家河,片片紅葉情。當天,四川紅葉生態旅遊節青川分會場暨青川唐家河第十屆紅葉節、大熊貓國際文化周(青川縣)在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拉開帷幕。
  • 金秋唐家河 片片紅葉情
    唐家河2020年10月30日由廣元市人民政府主辦青川縣人民政府四川省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承辦四川紅葉生態旅遊節分會場暨青川唐家河第十屆紅葉節暨大熊貓國際文化周在大熊貓國家公園青川唐家河盛大開幕宣告著唐家河紅葉已經入最佳觀賞期
  • 水質指標昆蟲巨齒蛉「夜訪」唐家河自然保護區
    中國網12月12日訊 12月11日晚,四川省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果坪保護站來了「兩位訪客」——巨齒蛉。據悉,巨齒蛉是一種廣翅目昆蟲,生命周期為3—4個月,要經過卵、幼蟲、蛹最後才羽化為成蟲。無論雌雄成蟲,頭部前端都長有一副巨大的齒狀器,這也是其名字的由來。
  • 遇見唐家河的春天
    今天要介紹一個觀賞動植物的好去處,那就是唐家河。那麼唐家河在哪兒呢?首先來一段關於唐家河的官方式介紹: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青川縣境內,面積4萬公頃,1978年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大熊貓及森林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