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幕遮》:鐵石心腸人,作黯然銷魂語!範希文的鄉思旅愁

2020-12-16 旭日歷史

《蘇幕遮》:鐵石心腸人,作黯然銷魂語!範希文的鄉思旅愁

陳演恪曾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可以說是對於宋朝的歷史地位給予極高的評價。在陳演恪先生眼中,宋代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高峰,它在古代文學史上的地位甚至是超過那個誕生了「詩聖」、「詩仙」,的盛唐時代。

宋代的文學成就真的就這麼高嗎?我們可以看看誕生於宋朝的文學家們。比如說,「一家三口」文學成就皆非凡的三蘇,有著「詞中之龍」之稱的抗金名將辛棄疾,「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範希文……無數個誕生於宋代的詩詞大家用他們的文學成就證明,宋朝雖然處於「風雨飄搖」之際,但它仍然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一個耀眼的時代。

既然說到了宋代的文學,筆者接下來想要為各位介紹一下,那首表達了心懷天下的範仲淹的鄉思旅愁的《蘇幕遮》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人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首詞創作於宋代1040年到1043年之間,當時的範仲淹正在大西北的邊塞軍營裡擔任宣撫使,主持防禦西夏的軍事。這首詞抒寫了羈旅相思之情,雖說題材上不脫傳統的離別愁緒的範圍,但其意境的開闊確實這種類型的詞作中少有的。

碧雲飄飄的蔚藍天空,黃葉紛飛的廣袤大地,蕭肅的秋色連接著江中的水波,波上瀰漫的是肅殺蒼翠的寒煙。延綿不絕的山峰連接著即將落山的夕陽,波瀾壯闊的藍天連接著漣漪江水。這綿綿密密的芳草喲,它是那樣的無情,一直延綿到夕陽所照不到的天邊。

多情的人只能默默的思念著故鄉,獨自黯然傷神,纏人的羈旅愁思難以排遣,除非是在午夜中能做到好夢才能暫時撫平內心的苦悶,得到片刻的安慰。不想在明月高照的夜裡獨倚高樓遠望,只有頻頻地將苦酒灌入惆悵,一杯杯都化作相思的眼淚。

開頭兩句,「碧雲天,黃葉地」,將這廣闊的天地寫到了詞中,直接將整首詞的意境給擴大到天地之間。「芳草無情」到底是要表達詞人因為自己多情的傷感而對於這無情的芳草有些許怨念,還是對於這能夠延綿到夕陽照不到的天邊的無情芳草的些許豔羨?

芳草無情,人有情,詞人不寫自己是如何的多情、如何的愁緒滿懷,而是借著無情草木把自己的有情給襯託出來,這樣的手法當真是無比巧妙。

「黯鄉魂」說的是:因思念家鄉而黯然傷魂。黯,形容人的心情十分得憂鬱,鄉魂,即思鄉的情思。這句話的出處是江淹的《別賦》,「黯然傷魂者,唯別而矣。」。「追旅思」說的是撇不開的羈旅愁思。追,追隨,這裡有纏住不放的意思,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可到底是愁思追纏著詞人不放,還是詞人自己不能捨棄這愁人的思緒呢?

「除非」足見只有這個,別無其它,到底是怎樣的愁思才可以做到,讓詞人覺得只有在午夜中的好夢才能得到片刻的安慰?著實令人好奇。「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似乎不管是古人還是現在的人,在愁緒滿懷的時候總喜歡喝酒解愁,可是正如李白所言「舉杯銷愁愁更愁」。這惱人的愁思豈是這酒能夠派遣的呢?只怕是苦酒入腸,隨即就化作了相思的眼淚吧。

這首詞,上部分寫景,下部分抒情,獨特之處在於詞人將豁達開闊的境界和內心深摯情感的統一。詞人一反借蕭瑟秋景表達內心愁苦思鄉的常例,將整首詞的景象描繪的十分遼闊。詞,意境高遠,人,心胸開闊,實乃良作。

相關焦點

  • 「每日詩詞」蘇幕遮·懷舊,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情之深意至濃
    默默思念故鄉黯然神傷,纏人的羈旅愁思難以排遣,每天夜裡除非是美夢才能留人入睡。當明月照射高樓時不要獨自依倚。頻頻地將苦酒灌入愁腸,化為相思的眼淚。 注釋蘇幕遮:原唐教坊曲名,來自西域,後用作詞牌名。又名「雲霧斂」「鬢雲松令」。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 宋代|範仲淹《蘇幕遮·懷舊》
    (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譯文】雲天藍碧,黃葉落滿地,天邊秋色與秋波相連,波上瀰漫著空翠略帶寒意的秋煙默默思念故鄉黯然神傷,纏人的羈旅愁思難以排遣,每天夜裡除非是美夢才能留人入睡。當明月照射高樓時不要獨自依倚。頻頻地將苦酒灌入愁腸,化作相思的眼淚。【注釋】蘇幕遮:原唐教坊曲名,來自西域,後用作詞牌名。又名「雲霧斂」「鬢雲松令」。
  • 範仲淹最具情思的一首詩——《蘇幕遮·碧雲天》
    蘇幕遮·碧雲天[宋] 範仲淹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當時總以為王實甫是原創,後面拜讀範希文的詩作,才知道首創另有其人。《西廂記》中化用範詞,講的是長亭送別的故事,「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多愁絲,點點離人淚。碧雲天下,黃花盛開,西風呼嘯,北方的大雁忘南飛去。推開門窗,山上紅葉殷紅,恰似那喝醉酒的女兒家,酥紅豔麗。
  • 一首《蘇幕遮》,寥寥數語,道出荷之神韻
    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細焚沉香,來消除夏天悶熱潮溼的暑氣。鳥雀鳴叫呼喚著晴天,拂曉時分我偷偷聽它們在屋簷下言語。荷葉上初出的陽光曬乾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潤圓正,荷葉迎著晨風,每一片荷葉都挺出水面。
  • 蘇幕遮 (北宋)範仲淹
    藍天、白雲、黃葉、綠水、夕陽,作者筆下的秋色彩絢麗,斑斕壯闊。而這壯闊之景所烘託的情,確實纏綿的鄉愁。芳草是代表思鄉的意象,所謂「離愁恰如春草,漸行漸遠還生」。芳草不懂人的感情,它恰如鄉愁,恣肆地生長著。酒入豪腸,會釀成月光和劍氣,而酒入愁腸,卻只能變成相思的眼淚,「舉杯澆愁愁更愁」。
  • 關於荷花的詩句:蘇幕遮
    《蘇幕遮》原文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蘇幕遮》賞析  上片寫醒後之所感、所聞、所見。首四句寫時間與季節的特點,看似平常,實則頗具匠心,用筆不苟。「燎沉香」句,雖可構成煙霧繚繞的畫面,但這句並非動作的刻畫,而是就嗅覺這方面來描述的。作者剛剛醒來,便嗅到昨夜點燃的沉香仍瀰漫室內,那使人感到悶熱的暑氣,已經消失。
  • 蘇幕遮·約起來(竹榭)
    一個高高的影子在月光下/如銀色的大鳥/緩緩的帶著天空飛沒有預告/沒有預期/想來就來了這符合花的性格/喜歡在記憶裡記憶/在遐想中遐想於是開始把自己/打扮得很耀眼/妖嬈到繞都繞不開此刻最親近花的雨/低過所有人的腳跟
  • 一片痴心君見否,欲語無言難書就;六首傷感蘇幕遮,夢醒還依舊
    一片痴心君見否,欲語無言難書就。有時,讓我們無能為力的何止是那些生活的表象。一種吶喊,驚破無邊的黑暗。多少次我們渴望著掙脫心靈的枷鎖,還生命最初的寧靜,是否這樣,我們的靈魂在暗夜裡將不再有走失的孤單。——皛玊題記
  •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蘇幕遮·懷舊
    黯然感傷的他鄉之魂,追逐旅居異地的愁思,每天夜裡除非是美夢才能留人入睡。當明月照射高樓時不要獨自依倚。端起酒來洗滌愁腸,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淚。蘇幕遮:詞牌名。此調為西域傳入的唐教坊曲。宋代詞家用此調是另度新曲。又名《雲霧斂》《鬢雲松令》。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碧雲天,黃葉地:大意是藍天白雲映襯下的金秋大地,一片金黃。黃葉,落葉。
  • 夏日裡詞人夢回故鄉,寫下一首《蘇幕遮》,美得令人心醉
    「蘇幕遮」是唐教坊曲名,傳聞這個曲調源自高昌國的民間歌舞戲,北宋範仲淹有詞雲「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是公認的《蘇幕遮》最經典之作。其實除了範仲淹,北宋的另一詞人周邦彥也曾寫過一首《蘇幕遮》,美得令人心醉。
  • 孟浩然最精彩的山水詩,寫盡了詩人的羈旅漂泊鄉思之愁
    而且其最為精彩的山水詩,則是寫盡了詩人的羈旅漂泊鄉思之愁,非常經典。且看: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首詩的題目是《宿建德江》,寫於孟浩然羈旅思鄉之時。次句「日暮客愁新」,寫明詩人要開始抒情。因為日暮,所以才「宿建德江」,在此地休息之時,詩人所應該做的,就是要安然入睡,以備明日的繼續前行。但是詩人眼中的煙霧、夕陽、夜色,再加之自己的露宿在外,內心的思鄉之情油然而生。而後兩句雖然是在寫景,但是卻將一種懷鄉羈旅的情思化入詩句當中,空靈卻擊中人心。
  • 【北宋】範仲淹《蘇幕遮》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醉。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首《蘇幕遮》上闋描繪秋景:「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視線由天及地,由水及山,水霧迷濛,山色明亮,堪稱大開大合,氣象宏闊。再由芳草的延伸,將視線一直拉到最遠的天際——斜陽之外:「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 蘇幕遮——來日東風驅疫散
    格律淺釋《蘇幕遮》,唐玄宗時教坊曲,又名《古調歌》、《雲霧斂》、《鬢雲松》、《鬢雲松令》等。曲調源於《龜茲樂》,為唐高昌國(新疆吐魯番東)盛暑時民間以水乞寒歌舞戲,今猶有此曲。中唐高僧慧琳編著《蘇莫遮冒》,為西域語,雲「颯磨遮」。
  • 雁鳴長空,楓葉新紅,秋入《蘇幕遮》,解析不錯
    《蘇幕遮》初時為唐代教坊曲,是出現比較早的一種詞牌。雙調六十二個字,四仄韻。上、下兩片(段),每片各七句。這個詞牌簡單易填,讀之朗朗上口。解析:此詞是遊子離鄉之作。上片利用景物特點,描繪出金秋田園風光。稚子老嫗的出現,是為了讓這個秋季更有情韻。下片切情,進行鋪展,把自己未能立業奉親的遺憾寫出來,再現大自然到人生之間轉化。鄉緒鬱結在心的過程和情狀,為的是讓有此經歷的讀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鳴。繪景融情是詩詞的慣用手法。
  • 詩詞賦,夢裡遊人都不語,碧桃紅杏花如雨
    夢裡遊人都不語,碧桃紅杏花如雨。一片斜陽無限緒,燕子來時,又是天涯路。別後相思情未許,眼前何事愁難訴。《蝶戀花》江上秋風吹客路,柳外漁舟,幾度斜陽暮。獨倚闌幹凝望處,一聲羌笛催人去。萬裡天涯今夜雨,兩岸蘆花,冷落沙汀浦。
  • 宋詞巔峰之作,結尾三句更是千古絕唱,無人超越
    範仲淹今天僅存的5首詞(原來看作範作的《憶王孫》,據唐圭璋考定系李重元詞) ,因其抒發的思想感情不同, 而呈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其中最令後人熟知的就是《蘇幕遮》: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