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這樣評價宋美齡:一位亂世佳人,以女性的非凡情感,影響了大千世界值得我們永遠品味和思考。她民國"宋氏三姐妹"中最小的妹妹,是人人皆知的民國第一夫人,是馳騁民國和當時國際政治舞臺上的傳奇女性。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傳奇女性,在臨終之際,來到了自己哥哥的墓前,老淚縱橫,傷心不已。這其中緣由,令人深感不惑。
宋家有三女,三女皆不凡,小女聰慧過人,美若天仙
1898年三月宋美齡出生在上海,當時的宋家是有名的政商家族,不僅政治上握有很大的權力,在經商方面也是首屈一指。她的姐姐宋藹齡,宋慶齡還有哥哥宋子文在國內都有著很大的名氣,在這樣的環境薰陶下,宋美齡逐漸成長,不僅會說六國語言,國畫,書法,鋼琴可以說是樣樣精通。
宋美齡12歲時,就跟隨姐姐宋慶齡在美國學習生活,熟練掌握了英語,這使得宋美齡的行為舉止和思想逐漸西方化,成為了一個敢想,敢做的勇敢女性,但這也使得宋美齡有了極大的對於權力的掌控欲。
1917年,宋美齡回到了上海,通過刻苦學習和請教私塾先生,很快掌握了漢語,並喜歡上了中國的古典文學。1918年父親病逝後,宋美齡開始在上海基督教女青年會擔任英語教師,卓越的學識和優異的英語水平很快使得宋美齡名氣外傳,很多高官女兒夫人都來聽宋美齡講課,這為宋美齡以後進軍政界奠定了基礎。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宋美齡因為顯赫的家世、姣好的面容以及卓越學識,很快就成為了上海名流圈中眾多男性的目標,張學良晚年曾親口說道:「當年,若不是已經有了太太,我肯定會猛追她的」。
1922年12月,哥哥宋子文在上海莫裡哀中山公寓舉辦了一場晚宴,邀請了眾多名流赴宴,就在這場晚會中,老蔣被眾星捧月的宋美齡深深吸引。老蔣發誓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把宋美齡追到手,並很快展開了猛烈攻擊。在兩個人的愛情路上,二姐宋慶齡並不贊同,只有大姐宋靄齡極力支持,並從中牽線搭橋。
終於在1927年3月,老蔣率北伐軍進入上海,當時的老蔣已經身居高位,姐姐宋靄齡歷數嫁給老蔣的各種好處,在權欲的誘惑下,宋美齡終於答應,並成為了名符其實的"民國第一夫人"。
即使兩個人的婚姻被摻雜了眾多因素,老蔣也確實是真心愛宋美齡的。在婚禮中老蔣曾情緒激動的說:"平生未有之愛情,於此一時間並現,不知餘身置何處。"宋美齡喜愛法國梧桐,老蔣就命手下在南京種滿法國梧桐樹作為禮物。
而在西安事變,老蔣身處險境之時,宋美齡也第一時間親赴西安,解救老蔣。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夫人展風採
宋美齡雖然熱衷於權欲,但絕不是一個權欲薰心的人。她跟隨老蔣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參與了很多活動,並扮演了重要角色。宋美齡最早建立了空軍,組建了"飛虎隊",被譽為"中國空軍之母",並且利用自身人脈和影響力在上海,南京等當時的幾座重要城市開通了民用飛行航線,促進了中國民用航空事業的發展。
同時,宋美齡是老蔣和美國之間的重要紐帶。1943年,宋美齡作為第一個站在美國國會演講的國人,呼籲美國重視亞洲戰場,可以說老蔣能夠在戰爭時期取得美國的物資軍備支援,宋美齡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宋美齡還出使多國開展外交活動,1937年與老蔣同時膺選為《時代》周刊的年度風雲人物。
退居臺灣,攪動風雲
在國民黨戰敗後,宋美齡跟隨老蔣前往臺灣。在臺灣宋美齡並沒有因為丈夫老蔣的失敗而一蹶不振,在臺灣,宋美齡成立了以她為核心的"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並藉助此為跳板把好幾個部門和她聯繫在一起,逐漸擴大權力發展成為"夫人派"。開展外交,試圖通過外交阻止新中國重返聯合國。
在1965年,宋美齡與老蔣之子蔣經國共同訪問美國,企圖勸說美國當局政府攻擊中國大陸。
然而在20世紀70年代初,當某些國家想要支持臺灣脫離中國大陸自立國家時,宋美齡卻在臺灣當局最高會議上第一個站起來反對,嚴正說道"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宋美齡表明態度,夫人派群起附和,連主席位上的老蔣都保持沉默,面容苦澀。此時的宋美齡對於權欲的渴望可以說是達到了頂峰。
1975年4月老蔣病逝,蔣經國和宋美齡之間裂縫增大,臺灣內部出現兩大派系,一派支持蔣經國,一派支持宋美齡,最終矛盾激化,在老蔣逝世後,兩方派系明裡暗裡相互較量,蔣經國身為老蔣的嫡長子,無疑地位更加正統,最終成為了新任國民黨主席。很快宋美齡就遭受到了排擠和打擊,最終無奈離開臺灣,奔赴美國生活。
恬淡晚年,親人相繼離去
1975年9月,宋美齡到達美國後住進紐約長島蝗蟲谷。這時的宋美齡已經77歲了,步入晚年生活的宋美齡恬淡充實,並不為經濟發愁,平時會驅車到藝術館參觀畫廊和藝術館,有時會去教堂做彌撒。
由於蔣宋兩家的親友多居住在美國,所以每年過生日時,都會有很多人來看望她,給她過生日。然而時間一點點流逝,親人也相繼離去,兒子、孫子、外甥相繼去世,這對宋美齡打擊很大。老人開始追憶以前,並對自己以前渴望極大的權欲而十分懊悔。
2003年,此時的宋美齡已經106歲了。有一天,她在外甥女孔令儀的陪伴下來到了紐約的芬克裡夫墓園,姐姐宋靄齡、孔祥熙夫婦、孔令偉以及哥哥宋子文都葬在這裡。
在哥哥宋子文的墓前,宋美齡突然情緒激動,大呼道:"沒有想到當年的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和外交部長,如今死後都葬在異國了,哎!咱們宋家人為什麼會葬在這裡?"一時間老淚縱橫。
原來哥哥宋子文自小最疼愛宋美齡,然而在哥哥去世時姐妹三人由於種種原因都未能參加葬禮,宋美齡一直很愧疚,而且不管是宋子文還是宋美齡都希望能在死的時候魂歸故裡,希望能葬在故鄉南京紫金山腳下,可惜都葬在了遠在千裡的異國他鄉,無法落葉歸根這在當時尤其是一些大家族,是一件極其糟糕的事情。
從芬克裡夫墓園回來後不久,這位跨越了三個世紀的傳奇女性去世了。
結語
陳謙平說:"宋美齡的去世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張學良也曾說過:"宋美齡絕頂聰明,是"近代中國找不出第二個來"的人物。西安事變之後,我之所以沒有被殺,是因為蔣夫人保護了我"。這位傳奇女性的一生我們應該永遠銘記,絕不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