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HAPPY LANTERN FESVITAL
宵
2018.02.19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老人們說,過完元宵才算過完春節,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元宵節這一天,民間的十種民俗活動。
一,鬧元宵。在元宵節的當天以及前後幾天,老百姓們敲鑼打鼓,喜氣洋洋,民間組織自行舉辦各種各樣的燈會、燈展,人們結隊遊行鬧元宵,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熱鬧非凡,人們互相慶祝,興高採烈,也是慶賀春節的延續。
二,猜燈謎。元宵節猜燈謎,是我國特有的富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娛樂形式之一。元宵節期間,很多地方都舉辦專門的燈謎會,提供獎品,鼓勵人們參加。人們在張掛燈籠的時候,燈上或者燈下,往往會附有謎語,給路人提供猜謎遊戲,提高娛樂氛圍。
三,放煙火。這個習俗源自宋代。在元宵節這一天晚上,尤其是在農村,都會燃放大量的煙火加以慶祝,規模很大,各種煙火應有盡有,形形色色,火光璀璨奪目,炮聲隆隆不息。
四,吃元宵。「元宵」作為一種吉祥食品,在我國由來已久,後來又稱作「湯圓」、「湯糰」,與「團圓」字音相近,取闔家團圓、美滿幸福的意思。
五,耍龍燈。中國人民自古就崇尚龍,把龍看作是吉祥的象徵。在元宵節期間,隨著鑼鼓聲、鞭炮聲,各個民間的「舞龍」隊,也都開始大顯身手了,使得節日的氣氛更加濃烈,萬人空巷,熱鬧非凡。
六,舞獅。這也是我們傳統民間活動之一。古人認為舞獅可以驅妖避邪,因此在元宵節以及其他重要慶典的時候,民間都會舞獅助興,以祈求生活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七,祭門、祭戶。周代設立七種祭祀,這是其中兩種,後來演變為民俗,流傳很廣。祭祀的方法,就是把楊樹枝插在門的上方,將酒肉放在門的前面。
八,走百病。這是明清時期沿襲下來的,一種民間祈求平安健康的禮儀活動。目前天津還保留這種民俗,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夜間,婦女們相約外出行走,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江南一帶稱為「走三橋」。
九,逐鼠。這項活動主要是針對養蠶人家的。養蠶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黏黏糊糊的粥,把粥盛在碗裡,放到老鼠出沒的地方,老鼠吃了米粥,就不去吃蠶了。
十,迎紫姑。紫姑也稱廁姑。傳說紫姑本人是大戶人家的小妾,正月十五被正房太太害死在廁所,天帝憐憫之,封為廁神。民間女子在這一天,都會在廁所祭祀紫姑,祈求她能保佑家人平安。
弦管千家沸此宵
花燈十裡正迢迢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節
祝您和和美美、圓圓滿滿
元宵節原本叫上元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
它在中國傳統節日中稍顯另類
主要民俗活動都在夜間舉行
後來節日名稱也就演化為「元宵節」
這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今年「十五月亮十五圓」
還將迎來「年度最大最圓月」
最圓時刻出現在19日23時54分
我國凡是天氣晴朗的地方
皆可賞一輪皓月當空照
月滿冰輪,珠圓玉潤大街小巷張燈結彩
賞花燈、猜燈謎、放煙火
耍龍燈、踩高蹺、舞獅子
都是世代相沿的傳統習俗
通宵達旦,熱鬧非凡
今夜故宮首次面對公眾開放夜場「紫禁城上元之夜」即將上演
燈光映照下的東西雁翅樓雄姿壯美
掛滿燈籠的東城牆更顯古韻悠長
江蘇淮安清江浦上紅燈十裡帆檣滿
燈光與流水相互映襯
璀璨閃耀,異彩紛呈
在浙江杭州燈芯巷上千條涵蓋各式內容的燈謎
將與紅彤彤的燈籠一起亮相
等待市民爭相競猜
非物質文化遺產「火龍鋼花」表演已經在山東濟南震撼登場
高溫鐵水被拍打成「鋼花」漫天飛舞
舞動的巨龍奔跑騰躍、上下迴旋
「人在龍中舞,龍在火中飛」
元宵節自然是要吃元宵元宵,在南方稱之為湯圓
寓意團團圓圓
元宵在中國各地的做法、成份、風味有別
但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的寓意
卻是相同的
今晚的中國火樹銀花,通宵歌舞
人們將在燈火璀璨中
度過今年春節最後一個高潮
過了今天,年就算過完了帶著親友的美好祝願
你是否已經做好準備
擁抱美好、真實又多元的新一年
成為積極、自律、有夢想的人
祝大家元宵快樂
諸事順事!
綜合人民日報及網絡
鄱陽縣融媒體中心
PYRMTZX
美在鄱陽
中共鄱陽縣委宣傳部官方微信平臺
編審:蔡瑛 審核:操海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