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奕拒絕給女兒買瑞士軍刀:有錢人帶孩子不捨得花錢?

2021-01-09 騰訊網

前段時間:一則黃奕拒絕女兒攀比式購物的視頻衝上熱搜。

視頻中,黃奕的女兒鐺鐺提出想要兩把瑞士軍刀,原因是其他小朋友都買了。

黃奕直接拒絕了女兒,面對一旁委屈的女兒,又說到:

「買東西是自己需要才買。你今天是自己賺錢了,還是自己努力了?再跟別人比,你什麼都不要了。」

雖然以黃奕的經濟條件,購買一把瑞士軍刀是完全不需要考慮的,但是她的話裡卻表明了一個態度:孩子因為「人有我無」的心態,想要得到一個東西,並不能直接去滿足她。黃奕的做法引來網友的一致稱讚!

這是一種不健康的消費觀,要讓小孩知道掙錢不容易:

不是說一句我想要,就可以得到那個東西。爸爸媽媽都是要努力掙錢,才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有錢了也不是想買什麼買什麼,而是需要看這個東西合不合適、需不需要。

這些,就是父母對孩子的金錢教育。

教育家默克爾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明智的父母,都會向孩子傳達健康的金錢觀。

有必要和孩子談錢嗎?

在孩子們的眼裡,什麼都可以拿出來比較。

從文具、衣服到出門的交通工具,都會跟自己的對比。但是這些物質的背後體現的是父母甚至長輩們的經濟實力,辛辛苦苦積攢的財富體現。

孩子不懂錢對家庭來說意味著什麼?

9歲女孩刷爆媽媽的卡,只為打賞網絡主播,等到媽媽發現,卡裡只剩2毛錢。

家長苦苦維權。

從小跟著爺爺長大的12歲男孩,用不到1個月時間,把老人10萬元積蓄全花光,用來買遊戲裝備。

爺爺在講述的時候聲音止不住地顫抖,哭到聲音沙啞。

大人省吃儉用、節衣縮食,孩子大手大腳、揮金如土,類似的事情,越來越多。

孩子的世界裡想要什麼,不過是說話的事情,他們怎麼會懂得父母掙錢有多不容易。

董卿說過一句話: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掙錢,不去管教,等孩子長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都敵不過他敗家一年。

父母覺得孩子小,一切要以學習為主,和孩子談錢根本沒有必要;等孩子大了,父母掙錢的速度趕不上孩子敗家的速度,才後悔莫及。

所以,父母不僅要和孩子講錢,還要在孩子開始理解錢的時候就開始講。

讓孩子懂得錢的意義

金錢教育的第一步,是讓孩子知道錢與勞動的因果關係:金錢來源於勞動,而不是父母的錢包。

絕對富二代霍啟剛也深刻實踐,周末帶著孩子洗車掙取零花錢的方式讓孩子懂得「金錢來之不易」,學會珍惜每一分每一毫!

只有建立了勞動與掙錢的關係,孩子才能領會:花父母的錢並不是理所當然。

相信很多家長不是不會跟孩子說,錢是辛苦掙來的,但是千句萬句囑咐也遠比不上親身體驗來的實際,只有孩子真正體驗過,才可能正確認識金錢、理解賺錢辛苦。

有位媽媽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經驗。

孩子6歲,因為是家中獨子,爺爺奶奶是寵得不行,可以說孩子要什麼,他們就二話不說給什麼。可是孩子對於輕易得到的東西,哪會珍惜?往往很多東西拿到的第二天就厭舊了。

眼看著這樣下去不行,就著我們做賣菜的機會,也讓孩子體驗了一把!

媽媽真的就是讓孩子完全跟著賣菜的時間點做事情:6點起床,洗漱吃早飯,接著就把菜整齊地擺好,還要幫忙理菜,菜乾了去灑水,菜蔫了要摘掉...

一天下來孩子,晚上吃飯,孩子直接吃了一大碗飯。

睡前趁熱打鐵,告訴孩子「賺錢真的很辛苦」,爸爸媽媽的錢都是通過勞動掙來的,不能夠隨便亂用和浪費。

幾句簡單的交流,卻能夠獲得孩子無限的認可,看著孩子點頭,就證實了親身經歷的觸動永遠比聽道理來得強烈。

父母讓孩子通過身體力行去體會掙錢的不易,與只是對著孩子訴說父母的不易,有著雲泥之別。

我們可以定期鼓勵孩子用勞動換取報酬,同時給出完成標準,適當也讓孩子知道社會上同類型工作的薪資水平。

一方面,孩子能體會到掙錢不易,父母工作不易;另一方面,孩子通過努力掙到了錢,更有成就感,也更能理解金錢的意義。

讓孩子學會理性花錢

掙錢是一種能力,花錢是一種技術。

現實社會的現狀是:很多人掙錢的能力有限,花錢的技術卻很高。

去年滙豐銀行發布了一組數據:90後一代人的債務收入與收入比高達1850%,人均債務達到12.79萬元。

央行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止三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906.63億元。

觸目驚心。

更多人習慣了提前消費,導致負債纍纍。如果孩子從小花錢不知道控制,二十年後,很可能就會因為自己的無節制而陷入債務泥潭。

在這個消費變得觸手可及的時代,父母正確引導孩子學會理性花錢,迫在眉睫。

美國個人理財專家蕾切爾克魯茲,家庭內部市場討論錢的價值,她的父母也一直堅持讓孩子用他們的錢去犯錯誤,積累經驗。

蕾切爾小時候,一次全家去納什維爾的一座主題公園遊玩,公園裡有非常多孩子喜歡的遊樂項目。

爸媽定了一條簡單的規則:如果你想玩嘉年華遊戲,得花自己的錢。

拿到爸媽給的錢,馬不停蹄就去玩項目了,哪有時間去思考規則。

就這樣遊走在一個個項目,玩了一段時間後,蕾切爾將手再次伸向自己的口袋,這次只摸到了棉絮。

她發現了這個可怕的現實:她把錢都花光了。

蕾切爾回憶說:我們還得在主題公園玩一天呢,而我,在一開始就把自己的錢揮霍光了!

當她還戀戀不捨,請求爸媽再給自己更多錢的時候,爸媽就告訴她:錢花沒了,就是沒了。

許多成年人會犯很多昂貴的錯誤,是因為在孩童時代,他們從沒有機會犯低級的錯誤。

而事實上,孩子時期因為犯錯掉下的眼淚,能節省將來大把的眼淚。

在教育孩子理性消費這件事上,父母所要做的,就是允許孩子把孩子自己的錢,花在一周後就會後悔的東西上面。允許孩子犯錯,然後,讓孩子自行承擔後果。

結語

作家連嶽曾經說過:財富教育是基礎教育中最缺失的一塊,多數人只能成年後進入社會自行學習,那時候,遲了一點,許多對財富的偏見過深,很難糾正,將極大的阻撓自己得到財富。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不避諱談錢,主動和孩子談錢,並且教給孩子健康的金錢觀。孩子長大後,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啃老、月光,甚至陷入消費無度,無法自拔的可能性。

能正確對待金錢的孩子,擁有比一般孩子更強的自制力,對人生的掌控力也會更強。

正如教育家盧勤說的那樣:不要把財富留給孩子,要把孩子變成財富。

我們做父母的總是竭盡全力把認為最好的東西,給予自己的孩子。而比這更偉大的使命是:引導我們的孩子成為更好的個體,讓孩子成為財富本身。

相關焦點

  • 黃奕拒絕為女兒買「瑞士軍刀」,獲得網友稱讚,攀比教育何時是頭
    黃奕人設「回暖」,拒絕給女兒買「瑞士軍刀」,別再給娃攀比教育如今當了媽媽的黃奕與自己的女兒鐺鐺一起生活,前幾年黃奕被前夫黃毅清各種「黑」,離了婚也沒有放過黃奕,在網上各種「開撕」黃奕,直接導致黃奕近幾年很少露面在公眾的視野中。
  • 「同學有的我也要有」,黃奕拒絕女兒攀比式購物,教育觀獲好評
    黃奕拒絕女兒攀比購物獲好評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是會向父母提出各種購物要求,比如孩子經常說"同學有的我也要有",而很多時候父母為了讓孩子高興,所以會無條件的去滿足孩子的要求。而黃奕和女兒Alice一段對話視頻也引起了網友的關注和討論。
  • 女兒攀比購物理由是別人有,黃奕:你自己賺錢了還是努力了?
    這兩天,被黃奕教訓女兒的一段視頻圈粉了。雖然黃奕本人頗有爭議,但她教育女兒的三觀還是很正的,算是娛樂圈裡少有的正面典型。 視頻中,黃奕和女兒坐在車上,女兒說很想買兩把瑞士軍刀,理由是別人有。
  • 黃奕教育女兒不要「攀比式購物」:培養正確的消費觀,很重要!
    近日,演員黃奕和女兒的一段對話曝光,引發了網友的討論。 鐺鐺說自己好想買兩把瑞士刀,原因是別人有,所以自己也想要。 黃奕拒絕並嚴肅教育道,「買東西是要自己需要才買,人家的東西是人家的,為什麼人家有你就一定要呢。 你今天是自己賺錢了?還是自己努力了?」
  • 孫儷衣服穿十年,小S不讓女兒買名牌,明星都開始省錢了?
    這兩天,被黃奕教育女兒的一段視頻圈粉了。 在最新的綜藝中,黃奕帶女兒體驗音樂之旅,但是在乘車途中,女兒向媽媽提出購物請求,希望買兩把瑞士刀。
  • 為何日本人不捨得花錢買水果、吃大餐,卻捨得花錢買奢侈品?
    很多人應該都會有自己的消費觀念,比如有些人平時花錢很節約,喜歡存錢用到該用的地方。有的人平時花錢大手大腳,喜歡吃什麼,買什麼直接就花了。但是日本人卻有一個很普遍的消費觀念,就是很多的日本人不捨得花錢買水果、吃大餐,卻捨得花錢買奢侈品。
  • 瑞士軍刀也能當解剖刀,還有這種操作?
    突然,飛機裡一名乘客的孩子不小心被一粒糖卡住了喉嚨,情況十分危急,在這個千鈞一髮、命懸一線的時刻,乘客中的一名醫生挺身而出,決定對小孩子進行緊急手術。可是,急救箱中並沒有解剖刀。就在這個時候,在空姐的廣播呼籲下,一名乘客提供了一把乾淨、鋒利的瑞士軍刀,醫生立即用它替小孩子施行了氣管切口手術。就在孩子快要窒息的一瞬間,這位機智且勇敢的醫生用一把維氏瑞士軍刀救了孩子的性命。
  • 瑞士軍刀和"中國瑞士軍刀"打官司啦
    【觀察者網編譯】「瑞士軍刀」以其「紅底十字」標誌為國人熟知。但是在軍刀之外的周邊產品中,如箱包市場上,分屬威戈(Wenger)、「Swissgear」等多個品牌的紅底十字標誌更是如過江之鯽,讓人眼花繚亂,分不清誰是正主。這些年來這些品牌之間似乎也相安無事,不過,現在這一份寧靜已經被打破了。
  • 捨得為你花錢的人不一定愛你,不捨得為你花錢的一定不愛你
    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後來聽說是她受夠了男人對錢太過於斤斤計較。女兒有工作的時候,她和男人相處的還算相安無事,夫妻共同承擔著家庭開支,雖然老公有些摳門,也從來沒有給她買過一件像樣的東西,她從來沒有抱怨過,安慰自己是家裡不富裕,男人不解風情。直到女人失業之後,她老公還要為難他,讓她拿錢出來。
  • 「一念旅程」黃奕母女的暑期音樂之旅: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旅行和其他很多媽媽一樣,黃奕也會安排和女兒的假期旅行。作為一個演員,這種假期旅行往往要放下很多工作的機會。這次旅行的計劃來自於一年前,她答應女兒,如果她可以完成一首作品的演奏,就帶她到瑞士參加音樂節和比賽。
  • 要說娛樂圈的虎媽還得數她們兩個,人狠話不多的代表人物!
    但其實不是,還是有一些明星是比較言傳身教地教育小孩,要說娛樂圈的虎媽還得數黃奕和徐熙娣,人狠話不多的代表人物!就像是黃奕的女兒向黃奕提出要買瑞士軍刀。 買東西是自己需要才買,我覺得你沒有這個需要。大家可以看到黃奕的女兒這時候已經把頭低下去了。
  • 情人節花錢報告出爐,捨得為女方花錢的幾個城市,你在其中嗎?
    而就在昨天,一則情人節花錢報告出爐,名為《七夕節哪些城市的男人最捨得為女人花錢》,在眾多城市當中,汕頭以4041元一馬當先,其次是無錫的3719元,而上海則以3424元位列第三名。其實,說是過節,倒不如直接說是帶媳婦周末出去放鬆一下。整個七夕,一共花費了640.5元,其中看電影加買爆米花用了25.5元,午餐吃了一頓烤魚,花費94元。電影算是最近剛出的動畫片《哪吒》,而午餐也是媳婦最喜歡吃的魚。到了七夕當天,小胖則專門給媳婦發了520元的紅包,錢不多,只能說代表一個心意。
  • 瑞士軍刀的前世今生
    為使每一把瑞士軍刀都能讓人受用一生,製造商們不僅保留了一些手工工序,同時還應用了加工工 藝,一把普通的軍刀其製作工序在200道以上,而象維諾斯(Victorinox)牌子中的「瑞士冠軍」這把刀, 其 工序就達450多道。正是這樣的質量保障工藝,才有正宗的瑞士軍刀。
  • 瑞士軍刀生產流程都是公開的,為什麼卻仿造不出來?
    瑞士軍刀簡稱瑞士刀,也可稱作萬能刀,是許多功能不同的刀的集合體,由於這種刀是給瑞士士兵佩戴的所稱為瑞士軍刀。不就一把刀,挺簡單的而且製作流程都已公開,為什麼仿造者卻沒有辦法仿造出來呢?其他的東西比這個複雜多的都能夠仿造出來,為什麼這個仿造不出來呢?這是什麼原因呢。
  • 探險必備--瑞士軍刀
    在19世紀末,瑞士的鐘表業處於興旺發展的時期,在這樣的工業基礎上,瑞士的工匠們開始將普通刀具進行了創意,在一把軍刀上將一些常用的工具組合在一起,如開瓶器、拔木塞鑽、牙籤、錐等。這種多功能的小刀一問世很快受到世人的喜愛,並被瑞軍隊採購作為士兵及軍官必帶的工具之一。二戰後美軍大量的購入使用,並由於美軍的分布廣,從而使瑞士軍刀走向了世界,並以此名稱沿用至今。
  • 適合商務人士的瑞士軍刀
    可是自911事件之後,原本可以攜帶上飛機的瑞士軍刀不再收到航空部門的歡迎,機場候機廳裡也不可以再售賣瑞士軍刀了(有個例外:如今,如果你是從瑞士的機場起飛,飛往歐洲國家,是可以允許攜帶58mm左右的小款瑞士軍刀的)。當然,就算不能隨身攜帶瑞士軍刀登機。我們還是可以將瑞士軍刀託運進行李陪伴我們的旅程。不過今天,食嘗君向大家介紹一款專門為商務人士準備的就算不託運,大多數情況下也能隨身攜帶的款式。
  • 捨得花錢:開學在即 家長買書整套往家「搬」(圖)
    有獎評新聞   教育界人士指出,不一定買全的、貴的,要買適合孩子的輔導書  新快報訊(記者 尹來 實習生 朱小琴) 馬上就要開學了。
  • 瑞士軍刀品牌哪個正宗,維氏瑞士軍刀菁英怎麼樣
    應該說,每個男人都有一個軍刀的夢,作為軍刀的翹首,瑞士軍刀一直以功能強大、方便耐用而著稱,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維修檢測,還是野外旅遊,甚至危險關頭,一把優秀的瑞士軍刀都可以滿足使用要求,不會在關鍵時候出現「掉鏈子」的情況,所以在全世界贏得了很多人的信賴。
  • 瑞士軍刀最經典款式,維氏瑞士軍刀照明瑞士卡質量好嗎測評
    維氏在1997年推出了瑞士卡,在有百年歷史的瑞士軍刀產品中是一個年輕的產品系列,但也可以說是維氏瑞士軍刀歷史上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產品,瑞士卡改變了維氏瑞士軍刀的基本形狀和結構,比傳統瑞士軍刀更加便攜,外觀還更顯時尚。
  • 黃奕女兒這樣說,我愛媽媽像天空一樣藍,比像大海一樣深
    說到黃奕大家都不陌生吧,首先可以想到的是電視裡常放映的《上錯花轎嫁對郎》以及《還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間》,就是這樣一個美好的女子也經歷兩段失敗的婚姻,或許你不知道她的過去。鐺鐺是黃毅清和黃奕女兒的名字。2016年鐺鐺三歲,黃毅清臨時要求探視女兒,隨後把鐺鐺偷帶出境,隨後黃奕報警。2016年1月16日,黃毅清在微博寫下了:「其實等候將會見到女兒就是甜蜜」,稍晚些,他又更新了一條「今年的生日願望一定會實現」的微博,評論猜測他的生日願望是和鐺鐺一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