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的財務造假案終於有新進展了!北京時間12月17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布,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約11.8億人民幣)和解對其會計欺詐指控。
11.8億天價罰單
達成和解
瑞幸咖啡官方微博今日發表聲明,稱瑞幸咖啡與美國證交會已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門店運營穩定、運營正常。
今日早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布,瑞幸咖啡此前嚴重虛報公司營收、費用和淨運營虧損,以此欺騙投資者,試圖使其看起來像是實現了快速的增長和提高了盈利能力,並達到該公司的盈利預期。面對這項指控,瑞幸咖啡則同意支付1.8億美元的罰款以和解委員會的這一指控。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起訴書中指稱,至少在2019年4月到2020年1月之間,瑞幸咖啡通過三個獨立的購買計劃,利用關聯方對銷售交易進行造假,故意捏造了超過3億美元的零售額。起訴書稱,瑞幸咖啡的某些員工試圖通過將公司費用誇大逾1.9億美元以創建一個虛假的運營資料庫,並篡改會計和銀行記錄來反映造假的銷售額,藉此掩蓋其欺詐行為。
事件起始源於瑞幸咖啡的「自爆」事件。今年4月,瑞幸咖啡暴雷,上演了一出史無前例的自爆,公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間存在偽造交易行為,涉及銷售額約22億元。公司董事會已成立特別委員會,負責對2019年財年財報審計期間的問題展開調查。隨後瑞幸咖啡的股價以最快速度閃崩,40分鐘5次熔斷,股價暴跌78%,逾300億市值蒸發。當時,美國多家律所也對此發起了集體訴訟,以控告其違反了美國證券法,作出虛假和誤導性陳述。
6月29日,瑞幸咖啡正式在納斯達克交易所停止交易,進入退市程序,結束了400多天的上市之旅,瑞幸咖啡的股價定格在了1.38美元/股,相較上市時17美元的發行價縮水了90%。
7月1日,瑞幸咖啡在其官網宣布,公司內部調查基本完成,董事會特別委員會發現,財務造假始於2019年4月,公司2019年淨營收被誇大約21.2億元人民幣,成本和費用在2019年被誇大了13.4億元。7月底,官方也正式披露了對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的調查進展,檢查發現,自2019年4月起至2019年末,瑞幸咖啡公司通過虛構商品券業務增加交易額22.46億元,虛增收入21.19億元,虛增成本費用12.11億元,虛增利潤9.08億元。
護城河並未崩塌
意料之外的風評
在今年瑞幸咖啡的造假事件曝光後,瑞幸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但事實上並沒有出現想像中瑞幸門店紛紛關閉、粉絲怒而取關公司大幅度裁員瀕臨破產的情況。然而在暴雷事件發生的8個月中,身邊的大部分的瑞幸咖啡門店還正常運行著,App也可以正常下單,現在許多門店外,也可以看到瑞幸的聖誕萌咖海報。可見,瑞幸的門店運營看起來一切正常。
瑞幸公司內部也上下井井有條。全國4000多家瑞幸門店照常營業,3萬多名員工也按時上崗,新增用戶也不斷地增加。瑞幸的管理人員預測2021年將實現整體盈利。
轉至消費者這方面,似乎瑞幸暴雷一事,消費者對此並不「感冒」。雖然瑞幸咖啡在資本市場被譴責為騙子,但也無法撼動瑞幸咖啡在消費者心目中「咖啡性價比第一」的地位。自報導出財務造假事件以來,瑞幸的重心便轉移到運營用戶和專心研製產品上,同時也玩起了社群營銷,定點分享優惠券,激活了不少新老用戶,提高了用戶的粘性。
在今日瑞幸咖啡官方微博發表聲明時,網友的評論紛紛也是「站隊」瑞幸。
有些網友還紛紛在評論裡推薦瑞幸咖啡的產品。甚至有些網友還表示,「咖啡好喝就完事了,消費者並不會管這些事情。」 可見,瑞幸在資本市場的暴雷並沒有影響消費者對它的風評,甚至還為它加油打氣。瑞幸這次造假事件,或許讓它能夠回歸初心,沉下心來研發新的產品,專注於消費者,為消費者持續創造價值。看來,這次瑞幸「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對國內市場的警示
雖消費者對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並不「感冒」,但這次SEC對瑞幸的天價罰單,對國內資本市場敲響了警鐘。近年來,與A股的康美藥業、康得新造假相比,瑞幸咖啡的自爆行為似乎還算是「小兒科」。似乎造假、欺詐這些詞彙,對於中國資本市場來說並不罕見。
在美國,對財務造假者可處以500萬美元罰款和25年監禁。相對於國內,對於造假的懲罰力度便溫柔許多,在新證券法中,尚未發行證券的,處以二百萬元以上二千萬元以下的罰款;已經發行證券的,處以非法所募資金金額百分之十以上一倍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一百萬元以上一千萬元以下的罰款。
這樣一對比,A股市場屢禁不止的上市公司虛假披露,不是沒有原因的。此次瑞幸暴雷事件,也為國內的上市公司,以至於整個國內整個資本市場起到了警示作用。
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