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售價13.75元/杯的拿鐵,以20%利潤計算,瑞幸需要售賣4.4億杯咖啡,才能還完這筆巨款。
作者 | 易簡財經 簡小編
罰款12億元
12月17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發布消息稱,與瑞幸咖啡達成和解,瑞幸針對造假指控支付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罰款。
公告附帶的起訴書稱,至少在2019年4月到2020年1月之間,瑞幸咖啡銷售造假,捏造了3億美元的零售額。
SEC周三提起訴訟,指控瑞幸咖啡違反美國聯邦證券法的反欺詐、上報、帳簿和記錄以及內部控制條款。瑞幸咖啡並未承認或否認,同意達成交錢和解。
要賣4億杯才能還完
瑞幸咖啡融資計劃書顯示,瑞幸咖啡平均單品售價為13.75元/件,以毛利20%也就是2.75元計算,需要售賣4.4億杯拿鐵,全國4000家門店,平均每家需要買11萬杯才能還完。
還將面臨大量投資者集體訴訟
很多網友以為,在與SEC和解後,瑞幸這也算是花錢消災了,但其實並不是。
美國對於財務造假,採用的是行政+市場化的懲罰方式,而且金額巨大,目的在於讓上市公司不敢輕易造假。
多位併購律師對易簡財經(ID:ejfinance)指出,目前與SEC和解,解決的是行政處罰的問題,接下來如果瑞幸還想在美國繼續上市,還需要解決投資者集體訴訟的問題。
SEC在12月17日的公告中,給瑞幸咖啡算了一筆帳,稱該公司於財務造假期間,從證券和債務投資人處累計獲得超過8.64億美元融資。也就是說,如果要與投資者達成和解,怎麼也得上億美元。
之前,阿里巴巴就曾因為工商局《白皮書》事件,涉嫌隱瞞重要信息,在美國遭到集體訴訟。
2015年阿里巴巴剛剛登陸美股時,原國家工商總局發布《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顯示阿里巴巴旗下淘寶的樣品正品率最低,僅為37.25%。後來,原國家工商局又公布了《白皮書》,指出阿里系網絡交易平臺存在5大突出問題。隨後原國家工商總局澄清,這份「白皮書」沒有法律效力,並迅速刪除。
受此影響,當時阿里巴巴股價大跌8.78%,創下上市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市值也因此蒸發約220億美元。
於是在2015年1月31日,阿里巴巴以及高管團隊馬雲、蔡崇信、陸兆禧和武衛四人遭遇集體訴訟,被Christine Asia公司和威廉姆·泰訴至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
這場官司一直打了4年,直到2019年,雙方才達成和解,阿里巴巴支付2.5億美元給原告。
重罰程度遠超A股
2001年美國安然公司財務造假曝光,美國證監部門按順序處罰決定如下:
1.安然股票停止交易,直接被摘牌處理;
2.CEO判刑24年並罰款4500萬美元;
3.財務策劃者被判6年徒刑並罰款2380萬美元;
4.全額賠償投資者損失高達71.4億美元;
5.安然公司宣告破產倒閉;
6.連帶責任,對安然公司會計事務所重罰,永久性退出審計行業。
對瑞幸而言,12億僅僅是個開始,後面還有美國投資者的集體訴訟,以及更高金額的罰單,瑞幸很可能跟安然同樣的下場。
與此同時,中國官方也在陸續公布對瑞幸咖啡造假的調查和處罰結果。
10月12日,市場監管總局宣布,對瑞幸咖啡作出行政處罰,罰款人民幣200萬元整。
200萬對12億,顯然國內的處罰力度對比美國輕了太多。美國證券市場對於財務造假,基本是往死裡打,因此威懾其他上市公司不敢造假。相比之下,中國A股上市公司面臨的監管環境溫柔多了。
獐子島2016 年度虛增利潤 1.31億元、2017年度虛減利潤2.79億元,做出對獐子島的行政處罰是60萬元,康美藥業的財務造假,也是被處以60萬元罰款。即使根據《新證券法》,其中對欺詐發行的最高判罰也只有2000萬,這對比國外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我們本輪的註冊制改革,強化退市制度,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在集體訴訟和懲罰力度兩個方面,還明顯有短板,A股市場對於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過於寬容,總是考慮傾向於保護投資者和員工利益,這其實是為了短期利益犧牲整個市場長期的公平和效率。
END
僅供參考,以上轉載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公眾號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