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南到中國旅行的第四個月,我從內蒙古飛往寧夏,離開鄂爾多斯市鄂託克前旗的上海廟鎮,過了濱河黃河大橋、銀川,進入銀川市內的時間是下午5點半左右,正好配合上班時間堵車很明顯, 但我印象深刻,一定要炫耀的是,這裡的路真寬, 除了非機動車道,市內的道路竟然多達12條車道!
特別是如果不是交通量大的道路,行駛很舒適很有精神, 結果,在中國的大部分地方自駕遊,我幾乎不碰12車道的道路,心情變了, 第一次來銀川時,正好是嚴重汙染的天氣,那天晚上的霧壓倒了我,當地很多人都帶著口罩, 我以為在第二天的行程中也看不到什麼好景色,但白天的銀川還是給了我一個驚喜, 和想像中的西北沙漠景色相去甚遠!
天氣太冷了,可能不是旅行的季節, 和我一樣在室外閒逛的人很少,所以整個銀川市看起來有點安靜, 與典農河的意外相遇,使我改變了對這個城市的固有想像, 這可能就是旅行的意思, 只有真正走過一個地方感覺過,才能有自己的客觀看法,本來銀川的柳樹就這麼美,即使旁邊的植物冬眠、枯萎、蒼白,河邊的柳葉也是金色的, 西北的大風,比其他地方更狂放,這也使溫柔的柳樹具有男人的性格,即使在低溫下也能堅持柔美, 但是,在金柳和河流的號召下,讓我們看到了銀川不知道的纖細的一面。
旅行途中,每天都要遇到新的東西,每天要適應大的溫差,但這不能妨礙我感受所有城市的真正溫度, 即使冷得失足,我也繞了市區一周, 作為寧夏的首府,銀川有很多關於寧夏的學習資源和文化展示, 人民廣場附近聚集了寧夏博物館、寧夏人民劇場和寧夏圖書館,看,我在博物館外面抓到了蒲公英, 很可愛, 真美啊, 躲在路下面的那個,終於躲過了暴風,我當然也捨不得把它吹走, 不能說拿那個,我想帶它去,一起去旅行。
下午離開銀川市,前往吳中和中寧方向, 中途經過銀川大學時,看到校園主幹道上種著柳樹,再次在以暗黃色調為中心的環境中看到「萬條下垂綠絲絛蟲」的情景,我還是有點佩服,突然想起來了, 這裡有「堵住江南、魚米之鄉」的美稱,旅行,最不可或缺的是找到美麗的眼睛, 銀川是春天晚夏天短,秋天早冬天長,晝夜溫差大的地方, 夏天除了能擁有那一點點死亡的綠色以外的季節很暗,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像仁存渡口一樣冷。
看了小編的這篇文章,是不是心動了呢?你對此有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