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故事|紅嘴鷗:行遷徙之旅 憩寧夏驛站
在寧夏,紅嘴鷗是一個使者,在往來遷徙中,播撒生態文明的種子。相伴起舞。(圖片由受訪者徐明才提供)跟著候鳥去旅行「銀川北塔湖,南遷的紅嘴鷗不想走了。」11月25日,寧夏觀鳥協會秘書長李志軍更新了一條微信朋友圈動態。他配發的短視頻裡,一排紅嘴鷗在湖岸踱步巡視,身後的隊友——一個個小白點,爭渡,爭渡,浮於湖光深處。
-
寧夏溼地保護中心組織人員到哈巴湖管理局開展秋季水鳥遷徙監測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0月28日訊 近期,寧夏溼地保護中心組織人員到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監測溼地水鳥遷徙情況。監測組首先了解保護區溼地候鳥棲息區域,候鳥種類和數量變化情況。隨後前往駱駝井管理站苟池西畔溼地和二道湖管理站北馬坊溼地進行候鳥監測。在苟池溼地監測到的水鳥有翹鼻麻鴨、反嘴鷸、黑翅長腳鷸等,其中以翹鼻麻鴨數量最多,約有200多隻。在北馬坊溼地監測到大量遷徙至此棲息的灰鶴。灰鶴是大型涉禽,主要棲息在北馬坊溼地周邊的開闊平原、草地、沼澤、灘涂、湖泊及農田地帶。每年於3月下旬開始繁殖地遷徙,9月末10月初遷往越冬地。
-
紅嘴鷗:行遷徙之旅 憩寧夏驛站
在寧夏,紅嘴鷗是一個使者,在往來遷徙中,播撒生態文明的種子。跟著候鳥去旅行「銀川北塔湖,南遷的紅嘴鷗不想走了。」11月25日,寧夏觀鳥協會秘書長李志軍更新了一條微信朋友圈動態。他配發的短視頻裡,一排紅嘴鷗在湖岸踱步巡視,身後的隊友——一個個小白點,爭渡,爭渡,浮於湖光深處。
-
行走在神農架國家公園觀鳥節的途中1
生態攝影師一遠徵 2020年10月11日,寧夏遷徙候鳥遷徙監測第14天。秋雨跟著遷徙的水鳥一場足牽著一場,寧夏的空氣潮溼了很多,銀川的黃河邊、沙湖和青銅峽庫區候鳥的遷徙臨近小高潮。它們多是攜家帶口而來,今年春夏季監測,在平羅的黃河邊也監測到,估計是要在寧夏繁殖了,只是適合的棲息地破碎化了,垂釣的人群、溼地公園建設、過渡放牧幹擾和景觀大水面化建沒,想留住它們卻是不易。
-
神農架國家公園觀鳥筆記2
2020年10月11日,寧夏遷徙候鳥監測的第14天。每年遷徙期間,大量候鳥於此經停休整、補給營養後,前往溫暖的越冬地或北方繁殖地。豐富的鳥類資源除吸引了大批學者於此開展相關研究外,伴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神農架國家公園也吸引了廣大觀鳥愛好者前來觀鳥、攝影,成為了國內著名的觀鳥聖地之一。為了這觀鳥的勝地,我們報名參加了神農架景區第二屆觀鳥節活動。
-
候鳥遷徙途中一道溝和自然的決裂!
2020年9月15日,今天是2020年秋季寧夏遷徙候鳥監測第7天,帶領來到的是閱海公園拐過路口我到了閱海苑小區西岸的擋浸溝,第四汙水處理廠排水乾溝,以前這裡秋冬季遷徙期幾百隻斑嘴鴨長遊在其中,儘管水的臭味有點濃些,鳥不在意,人也不多理會。今天溝裡的水略有些味道,溝卻已不是原來的溝,潔淨了,自然被理成了禿子,誰也不採誰,水是水,生態是生態,各自的路各自走。
-
寧夏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繼續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
中國林業網3月9日訊 根據《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關於進一步強化應急期間陸生野生動物管理的緊急通知》要求,寧夏沙坡頭管理局對保護區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科學部署,嚴密防範,繼續加強做好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 當前,正值野生動物遷徙繁殖重要季節,也是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高發期。
-
"鳥類大熊貓"現寧夏 系當地監測種群數量最大
12月1日,16隻被稱為「鳥類大熊貓」的黑鸛現身寧夏吳忠黃河國家溼地公園。作為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16隻黑鸛同時出現在吳忠黃河國家溼地公園,是近幾年當地監測到的種群數量最大的一次。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繫到吳忠市溼地保護管理中心助理、林業工程師李學明。
-
走馬觀鳥,寧夏遷徙侯鳥監測第10天!
中秋十一將近,早晨7點我走進銀川市興慶區麗景湖公園。公園裡染上晨輝的荷葉挺挺玉立,那有點淡黃的朝陽從樓宇間透出來,一點一點粘滿凝粘著露水的青草,溫馨的熱度很近也很遠,這時的麗景湖是新生的,城市從這裡開始甦醒。
-
走馬觀鳥,寧夏遷徙侯鳥監測第10天!
中秋十一將近,早晨7點我走進銀川市興慶區麗景湖公園。麗景湖公園裡散步的人群,跑步的青年像湖裡一群一群的魚潮,沿著湖畔的健身步道起起落落,北門口、西門口健身舞跳得起勁,走馬觀鳥,看盡人間的繁華後,我要去尋覓秋天正在遷徙的侯鳥
-
候鳥南飛來「歇腳」,觀鳥地圖請收好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副總工程師宋玉成介紹,現在候鳥集中在採桑湖和大小西湖,主要有小天鵝、豆雁、小白額雁、白額雁、灰鶴、白琵鷺、反嘴鷸、白鷺等種類,「數量還不算多,下周做完調查才知道具體情況。到最冷時,候鳥數量會達到高峰。」李劍志告訴記者,今年洞庭湖水位相對偏高,目前還未到候鳥棲息的最理想狀態,第一批抵達的候鳥主要棲息在水位相對較低的採桑湖以及周邊的稻田裡。
-
雲直播候鳥天堂,「五一」假期這個觀鳥節以群鳥視角,雲端暢遊
4月25日,候鳥在沙湖景區上空飛翔。 位於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境內的沙湖景區是候鳥的重要遷徙繁殖地之一,堪稱寧夏最美觀鳥地,每年3月至10月間,眾多候鳥在此棲息、繁衍。新華社新華社4月25日電 第九屆沙湖國際觀鳥節將於五一假期拉開帷幕,以「雲端」觀鳥的形式為遊客帶來新的體驗。
-
又到觀鳥季!候鳥遷徙美麗深圳灣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磊每年12月到來年1月,是遷徙的候鳥會聚深圳灣的季節。12月7日,在深圳灣的灘涂上,遠遠望去密密點點,那些都是候鳥。候鳥來了,深圳灣又到了觀鳥的季節!深圳灣的灘涂上密密點點是候鳥在覓食飛行中的琵嘴鴨白鷺「打鳥」的攝影師們已經鎖定目標蒼鷺捉到一隻大魚蒼鷺張開雙翅起飛琵嘴鴨聚集在一起
-
寧夏王窪煤業有限公司2020年監督性監測報告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信息公開目錄 > 社會公益事業建設 > 生態環境保護 > 重點汙染源監測
-
探訪寧夏最大的黃河青銅峽生態溼地
觀景亭(央廣網記者 廉軍 攝) 央廣網銀川8月2日消息(記者廉軍)近日,記者來到久負盛名的寧夏最大的溼地黃河青銅峽水庫區自然保護區採訪,了解到經過多處的保護和生態修復,這裡已成為黃河流域生態福地和鳥類天堂。 據了解,上世紀60年代黃河青銅峽水利樞紐建成後結束了寧夏灌區兩千多年無壩引水的歷史,水庫壩高42米,總庫容6億立方米,擴灌面積550萬畝。
-
寧夏沙湖,十一旅遊可別錯過了!
寧夏沙湖自然保護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境內,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南沙北湖,湖潤金沙,沙抱翠湖,湖水如海,柔沙似綢,天水一色。寧夏沙湖是大自然的傑作,湖光沙色,候鳥成群,蘆叢如畫,風光旖旎。沙湖是鳥的天堂,位於湖中心的"百鳥樂園",又稱"觀鳥臺",是候鳥繁衍,棲息的理想之地,百萬隻鳥類在這裡流連,成為沙湖景色一絕。
-
「生態文明@溼地」寧夏銀川閱海溼地公園造就「塞上西湖」
溼地氣候溼潤、風景秀麗、水域廣闊,是中國西部乾旱帶重要的湖泊溼地類型,同時也是銀川市面積最大、原始地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塊溼地,生態系統完整,享有「銀川之腎」、「城市綠肺」美譽,同時作為東亞-澳大利亞和中亞—印度鳥類遷徙路線重疊區,每年113種鳥類,數十萬隻候鳥在此遷徙繁衍。
-
觀鳥鄱陽湖,讓心與候鳥一起飛
可快速關注我們本文內容摘自《中國測繪》2020年第3期「「鄱陽鳥,知多少,飛時遮盡雲和日,落時不見湖邊草。」夏候鳥,夏季在某地繁殖,秋季離開到南方更溫暖的地方過冬,第二年春季又返回繁殖地繁殖的候鳥,就該地區而言,稱為夏候鳥。冬候鳥,冬季在某地越冬,春天飛到北方繁殖,到秋天又飛回越冬地過冬的鳥,就該地區而言,稱為冬候鳥。旅鳥,候鳥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遷徙時,途中只是經過某些地區,但不在該地區繁殖或越冬,這種鳥類就稱為該地區的旅鳥。而終年不遷徙,一直待在同一個地域的稱為留鳥。
-
寧夏沙湖遊玩攻略超詳
▲圖:寧夏沙湖旅遊區沙湖鳥島是我國最好的觀鳥地之一。沙湖是鳥的天堂,這裡有鳥類198種,100多萬隻,佔寧夏鳥類總數的36.14%。▲圖:沙湖觀鳥沙湖鳥類中,數量最多的是候鳥,年遷徙100萬隻以上。而且時間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5月、9-10月兩個時期。
-
北京監測到140餘萬隻遷徙候鳥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供圖中新網北京4月1日電 (記者 於立霄)正值候鳥過境北京的時節,記者4月1日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88個候鳥監測站共監測到遷徙候鳥140餘萬隻,包括天鵝、東方白鸛、青頭潛鴨、震旦鴉雀、黑鸛等不少「稀客」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