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十一將近,早晨7點我走進銀川市興慶區麗景湖公園。公園裡染上晨輝的荷葉挺挺玉立,那有點淡黃的朝陽從樓宇間透出來,一點一點粘滿凝粘著露水的青草,溫馨的熱度很近也很遠,這時的麗景湖是新生的,城市從這裡開始甦醒。
麗景湖公園裡散步的人群,跑步的青年像湖裡一群一群的魚潮,沿著湖畔的健身步道起起落落,北門口、西門口健身舞跳得起勁,走馬觀鳥,看盡人間的繁華後,我要去尋覓秋天正在遷徙的侯鳥。
麗景湖裡最有名的鳥當屬小闢鵜,春天四五月份它選擇在喧鬧的北門荷花池邊做巢,離岸邊僅有6一7米,它衍草、築巢,孵化和育雛的生活被休閒的市民窺視、笑談和嘖贊,我是親眼目睹過的,迷了一個早晨。如今秋季遷徙的日子己經到來,湖裡小闢鵜已長成了小夥子,不再圍繞著爸爸媽媽身邊討魚吃,潛水、捉魚,它們的本領越來越出色了,這批城市的居民已擁有了銀川的戶口,或許這令仍沉靜於城市喧鬧的繁華裡不願離去,秋色漸深,麗景湖的今天色彩更美了。
離開城市核心區域,我到了金鳳十六街國賓一號西側的七子連湖,這裡己成了遷徙候鳥理想的取食地。湖區的水位漸淺,眼子菜,狐尾藻和菹草等水生沉水植物越來越多,這吸引了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_白琵鷺,三有動物_蒼鷺,白鷺,赤嘴潛鴨、鳳頭鸊鵜、骨頂雞等。七子連湖適合各種類型的遷徙水鳥駐足,蘆葦沼澤映稱於賀蘭山下,水草搖曳在清澈的湖中,蘆葦高過頭頂,蒲草順著水叉一路延伸,這就是七子連湖野性之美。
看過了城市飛鳥,追著太陽問西,在賀蘭山西乾渠西堤是西夏區第五洩洪區溼地。溼地水域漸退,能吃的食物己匱乏了,但這塊溼地在賀蘭山的守護下,安祥、自在,無人幹擾的自然生活仍吸引了一些過境的候鳥在此停息、取食。
生活各有各的色彩,車來車往,鳥聚鳥散,目標很遠,努力的日子走著走著就到了盡頭,走馬觀鳥,遷徙的季節,我們是否還能有另外一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