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掌握著「港潮文化」的I.T集團,真的再也沒有出頭之日了嗎?

2020-12-13 不懂潮流

說起「港潮」,大多8090後都感慨頗多,二三十年前的香港潮流就是風向標一般的存在,香港潮人們總能比內地的潮人更早接觸到更多新鮮的潮流資訊。無論是陳冠希的穿搭,或是餘文樂的志明風,再或是麥浚龍的自成一派,香港的潮流圈從來不缺少有潮流先鋒人物和弄潮兒們,各種不同的穿搭風格在中國香港潮流圈中蔓延開來,引起內地潮人的效仿。架起港潮和內地小青年之間聯繫的,或許,很多人還會第一時間想到I.T。2002年,第一家I.T在上海新天地開幕,那家集合了各類走在潮流前沿的潮流品牌成了內地潮人魂牽夢縈的地方。

今天人們再提起「香港潮流」,豔羨的目光卻變成了唏噓的聲音。香港的零售問題尚未解決,2020年又一波三折,曾經的潮流文化掌權者I.T,已經被逼到懸崖邊緣,無論是營業額和淨利潤都有一定的下跌,關店、裁員等一系列大變動接踵而來。這些消息卻像小石頭丟進大海,難以在內地的潮流圈激起什麼水花。曾經在中國潮流行業出盡風頭的 I.T ,現在影響力似乎越來越有限了。

二三十年前是香港文化市場最繁榮的時候,文娛、時尚行業輻射往全亞洲,是繼歐美和日本之後又一個孵化潮流文化的溫床,一些潮牌即使有著幾倍差價都常常賣到脫銷。那個時候,I.T創始人沈嘉偉才二十出頭,在香港代理馬丁靴和 Levi’s 牛仔褲等「水貨」起家。對潮流敏感的沈嘉偉,抓住了這個機遇。他專門去結識了不少空姐,託她們幫忙從國外帶貨,將大量歐美潮牌引進店內,他那位於銅鑼灣的潮牌集合店Green Peace就是I.T的前身。

直到現在,你在香港的小巷裡依然能看到很多類似Green Peace的潮牌集合店,它們集中在波鞋街,或者銅鑼灣各個不起眼大廈的負一層,裡面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潮牌和球鞋。老闆都拿他們當普通衣物來賣給遊客或者年輕人,但是有野心的沈嘉偉,不僅僅是想開個小店養家餬口而已。他抓住一切機會擴充業務,同時爭取時尚品牌的代理權,生意越做越大,小店Green Peace逐漸變成了時裝帝國I.T。

大I.T主要出售單價數千到上萬元的輕奢品牌,從A.P.C., J.W.Anderson, Jacquemus,到經典的COMME des GARONS,Maison Margiela都可以在大I.T裡找到。小I.T裡,則是相對平價的牌子:Journal Standard, BEAMS,PAGEBOY, STYLENANDA。他一口氣在銅鑼灣開了10家店,搶先一步成為香港最具規模的時裝品牌零售店之一,當然了,如果你也能娶到香港所有男人的夢中情人邱淑貞,說不定你也可以這麼拼。

1999年,沈嘉偉迎娶了正當紅的邱淑貞。據說邱淑貞時尚品味獨到,眼光好,經她挑選的牛仔褲在I.T都是熱門款。老闆娘親自做買手在歐洲挑的貨,都能大賺。而沈嘉偉作為邱淑貞老公知名度也成功出圈,I.T的影響力也很快波及到了內地。在I.T的促進下,外來的時尚品牌和香港本土的文化結合,屬於香港這個地域特色的時尚風格——「港風」誕生了。在一眾香港明星和初代潮人的帶領下,「港潮」成為了「港風」的又一分支。那時候,「港潮」絕對是一個光芒萬丈的詞,內地大部分城市都只能買到Adidas、Nike這類常見的運動時尚品牌,或是本土的美特斯邦威、海瀾之家,買手店的概念還未被人所知,時尚和潮流還只是小眾得不能再小眾的新鮮玩意兒,這和香港走在潮流最前端的環境是沒有辦法比的。

如果說香港是中國內地接受潮流資訊的窗口,而I.T就是將潮流輸往內地的橋梁。2002 年,I.T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以「港潮」和「日潮」為主的風格很快引領了一線城市年輕人的潮流。人們留戀於香港電影裡的時尚被滿足,每次路過上海新天地的旗艦店都忍不住進去看看,最近的流行是什麼,I.T就像是「香港夢」的另一個縮影。

時至今日,I.T如今不僅是最有影響力的亞洲潮牌公司,也是規模最大的潮品牌公司。集團不僅囊括了izzue、FIVE CM、b+ab等十個自營品牌,還有OFF-WHI.TE 、 NEIGHBORHOOD、Undefeated、Stone Island、KENZO、Maison Martin Margiela、COMME des GARCONS等300多個國際品牌,覆蓋了潮牌、工裝、高街或是休閒等多種風格。那個做空姐代購起家的小販,就這樣成為了名震兩岸三地的潮流教主。30多年來,I.T有過很多高光時刻。2011年,I.T收購了日本裡原宿龍頭品牌A BATHING APE ,讓處於低迷階段的 A BATHING APE 重回鎂光燈之下,內地潮人們獲得了親身體驗潮牌文化和朝聖nigo的機會。

2013年,與法國時尚地標Galeries Lafayette 聯手合作,在上海開設首家直營店。2014年,I.T與在時裝界人氣頗高的OFF-WHI.TE c/o VIRGIL ABLOH 達成合作,聯手在北京、上海以及香港三地連續開設了5家專賣店。

2018年,北京三裡屯的一座水晶盒子裡面聚集了全國各地到來的潮人,見證了川久保玲的買手店DOVER STREET MARKET BEIJING在中國的揭幕,看著 I.T又為中國時尚又立下了一塊裡程碑。

曾幾何時,香港一直是中國內地接受潮流文化的窗口,I.T則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如今人們發現,I.T的影響力,確實不及當年。越來越多人被HM、zara這類平價的歐美快時尚吸引,I.T不得不以季度折扣優惠來與之競爭。除此之外,17年的時候I.T還創立了一個性價比更高的集合店zI.Ti zI.Ti,出售比小 I.T 主力品牌均價更低的產品,在三四線城市都開設了分店。

但是價格越來越接近快時尚的I.T,真的打出了優勢麼?I.T的忠實粉絲表示,他們想要的不是便宜的衣服,而是最新的、最潮的、能給他們新鮮感的東西。陳冠希的CLOT、餘文樂的MADNESS等為代表的明星潮流品牌形成的聲量,也就輕易地奪走了消費者的注意力,成為了比I.T人氣更高的「港潮」代表。

很快I.T又迎來了新一波的衝擊,那就是電商的崛起,某寶店鋪以更接地氣的姿態讓I.T措手不及。起初I.T並不重視電商,雖然早在12年的時候就已經入駐某貓,但是I.T並不認為某寶消費者是目標用戶,因此商城內大部分商品都是過季的存貨,配上適當的折扣清清庫存罷了。然而幾年過去,時尚行業的銷售渠道發生了天翻覆地的變化,就連奢侈品們如Gucci、Givenchy、Dior等奢侈品都相繼入駐,哪裡有錢賺就去哪裡,但是I.T的電商策略姍姍來遲。

潮牌從邊緣走向中心,成為最賺錢的生意。但遺憾的是,是I.T卻沒有迎來它的又一黃金時代。近五年是潮牌賽道最擁擠的五年,I.T向來是以日系和港系時尚為主的,而歐美潮流文化正不斷搶奪日韓潮流文化的話語權。中國的潮流中心也慢慢從香港傳到了內地,國潮品牌不斷崛起,年輕人成為購買國潮的主力,李寧、太平鳥等國產品牌紛紛向潮流服飾轉型,並走上國際T臺。年青一代也已不再盲目追隨國際潮牌,國產潮牌同樣滿足了他們對個性化服飾的需求。I.T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不斷湧現的對手,更是「善變」的年輕人。

談及如今的潮流,沈嘉偉是這麼說的:「二十年前,你需要花時間去探索研究一樣東西,這樣的虛擬距離產生了很多神秘感。但現在只要上網,你可以從網絡得到很多信息,所以很多信息就變得很透明,導致時尚圈的循環周期也變得極其短暫,大眾變得趨之若鶩。「而二十年前,時裝還是僅限於真正喜歡它的人。同時因為你的資訊不夠豐富,你會去專研去尋找一些品牌以及一些故事。 」

這麼說也沒錯,但是我認為,以前的潮流需要靠引導,現在的年輕人則更有自己的想法,比起二三十年前穿衣只管整潔體面,人們的對於潮流和時尚的認知肯定更為多元,他們需要一種「吸引力」。I.T似乎還沉浸在於90年代那段自帶光環的時代,似乎只要把店開在那裡,必定有虛心接受」時尚教育「的年輕人去朝聖。

但是隨著潮流資訊的逐步對稱,隨著中國潮流市場的迅速發展,「港潮」這個詞也失去了一開始的光環,年輕人也似乎不再需要I.T的港風穿搭模版了。可是失去了「港潮」光環的I.T,還要繼續走下去。「I.T曾給過你什麼樣的潮流啟蒙?」

from 蟬市。

相關焦點

  • I.T集團為什麼涼了?
    5月27日,I.T集團低調公布了其截至2020年2月29日止年度末期業績,其2019至2020財年業績表現並不理想:總營業額同比減少12.6%至77.194億港元,包括地區分部收入和品牌分部收入在內的多個重要指標數據下滑,淨虧損達到7.458億港元。
  • 而立之年的I.T集團 未來如何對品牌老化say NO?
    I.T這個天然自帶「港味潮流」的集團,在當時開拓內地市場,藉助「買手店」模式一次性引入了大量品牌:「大I.T」經營的時裝品牌大部分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師級作品,「小i.t」則以售賣歐、日、韓年青潮流牌為主。這種經營方式,在兩極化發展提供了另一種方向。   而數百個海外品牌和自有品牌,也一度讓I.T 集團打出不同的品牌組合門店來迅速佔領內地市場。
  • 廣州太古匯i.t嘉年華,繽紛木馬夢樂園
    【摘要】 2012年4月6日,廣州 – I.T集團攜旗下i.t, izzue 及:CHOCOOLATE三家店鋪於2011年底進駐廣州太古匯商場,開業以來成為年輕有型人士的購物新
  • I.T 集團退市,潮流不再後繼有人?
    (圖片來源:insideretail)   12月6日,I.T(需求面積:500-1500平方米)集團在官網上發布其私有化公告,決定撤銷I.T Limited的上市地位。   然而,從I.T集團的業務佔比來看,從2016年開始,中國市場就已成為了集團最大的收入來源。此外,目前集團全球800多家門店中,位於中國大陸的門店已超過500家。近年來,I.T集團沒有更好地適應中國消費趨勢,缺少對中國市場精準的把控或許也是本次退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 人生再難,掌握三件「法寶」,熬過去,必有出頭之日
    要相信,人生再難,掌握三件「法寶」,熬過去,必有出頭之日要看到人生中積極的一面,希望一定會有。相信大家去爬山的時候,一定會感嘆生命力的頑強。比如,在石縫中長出的小草,在懸崖峭壁上努力生成的小樹。它的網可能還沒有織好呢,一陣大風吹過來,它就要再一次重新來過。但是蜘蛛從來沒有放棄過,它永遠都有再來一次的決心。動物界的小生物尚且有如此決心,為什麼人不可以呢?相信從前的你也經歷過不少難關,也許以前你也會想,感覺自己過不去了,想要逃避現實。但是最後,自己不也支撐過來了嗎?未來的你,一樣也可以。
  • 快時尚Free People首進中國 港匯廣場I.T開店中店
    Free People營運長David Hayne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這是Free People首次在中國開設店中店,該店位於上海徐匯區的港匯廣場i.t賣場內。從10月起,Free People將進駐北京、上海、成都、廣州的7家i.t店鋪。   Free People的國際化之路主要通過在梅西百貨等賣場開設「店中店「或者尋找零售代理商來實現。利用別人的銷售渠道開設店中店,是Free People試水國際市場的常用手段。2012年,Free People通過授予World Co., Ltd獨家行銷權而進入日本市場,並正式啟動其亞洲戰略。
  • 賣不動潮牌搬來美妝當「救兵」,「香港潮流鼻祖」I.T集團內地「不...
    「香港潮牌鼻祖」I.T集團在內地多品牌集合探索上又邁出了一步。近日,藍鯨財經注意到I.T集團旗下i.t在內地門店引入韓國美妝品牌3CE。這也是I.T集團在香港以外地區營運非鞋、服領域品牌的一次重要「試水」。
  • 雙奢品牌代言人吳亦凡成為I.T集團首位全球代言人
    I.T(需求面積:500-1500平方米)作為香港最具規模的時裝品牌零售店之一,隨著其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域的陸續開業,為不同地域的時裝文化提供交流的平臺,更是成為集世界一線時裝代理品牌跟自營品牌於一身的高級時裝品牌。   8月15日凌晨I.T官微宣布吳亦凡成為首位集團全球代言人 。
  • 潮流帝國I.T的沒落
    對此業內人士並不意外,I.T集團在泥潭中掙扎已久,令人唏噓的是,該零售商本應是潮流文化黃金時代到來的直接受益者。鑑於業務愈發多元,I.T集團把旗下業務分為「I.T」和「i.t」兩條線,一個發售Alexander Wang、Balenciaga等定位高端的奢侈品牌和設計師品牌,另一個則主打STYLENANDA、IZZUE等較為年輕的日韓潮牌,在全國30多個一二線城市一度擁有超過500家直營零售店。
  • 掌握英語:I didn't sleep a wink
    掌握英語:I didn't sleep a winkI didn't sleep a wink是什麼意思?有人覺得今天在這裡學習英語I didn't sleep a wink,目的就是為了用中文懂得它的意思,然後再為了明天能跟人用上它:學為了用。可是,今天用中文學了如果明天「沒機會用」是會怎樣:英語沒學好,英語「也沒用,白學」。
  • 潮牌鼻祖I.T私有化:耗資13億港元現金 邱淑貞為老闆娘
    營收的增長把集團推向成功的高峰,亦令I.T這品牌成為潮流時裝的代名詞。當前,擁有眾多品牌及多層次銷售一向是IT引以為榮的經營理念。集團除了網羅眾多世界知名的時裝品牌,亦擁有不少時尚質優的自家品牌。I.T, i.t, ete!
  • 深度|潮流帝國I.T的沒落
    鑑於業務愈發多元,I.T集團把旗下業務分為「I.T」和「i.t」兩條線,一個發售Alexander Wang、Balenciaga等定位高端的奢侈品牌和設計師品牌,另一個則主打STYLENANDA、IZZUE等較為年輕的日韓潮牌,在全國30多個一二線城市一度擁有超過500家直營零售店。
  • i.t新加坡第三家店登陸orchardgateway商場
    聯商網消息:繼去年於新加坡Wisma Atria和Bugis Junction購物區開設兩間i.t後,第三間i.t專門店剛於上星期正式登陸新加坡orchardgateway商場,並舉行揭幕派對,特別邀請人氣偶像歌手蔡卓妍飛抵當地作活動嘉賓,與新加坡歌迷近距離接觸。
  • 香港潮流教主I.T大裁員,或將交由二代打理
    最早在中國市場布局潮流生意的I.T集團,2018年收入近90億但才賺4億港元香港零售問題尚未解決,2020年伊始又迎面撞上黑天鵝,曾經的潮流文化掌權者I.T已被逼至懸崖邊緣。作為中國潮流文化的重要啟蒙者,I.T的現狀與過去形成鮮明對比。I.T集團執行長沈嘉偉和其姐姐沈秀慧最早於1988年在香港銅鑼灣伊莉莎白大廈開設了一家僅200平方米的小店Green Peace。
  • 麥可傑克遜mp3經典歌曲 I Just Can't Stop Loving You
    angels sing you know how i feel this thing can't go wrong i can't live my life without you i just can't hold on i feel we belong my life ain't worth living if i can't be with
  • 99年王俊凱替下90年吳亦凡 香港潮牌公司I.T有救了?
    按照業務劃分,I.T集團旗下由「大I.T」「小i.t」組成,前者包括Alexander Wang、Balenciaga等奢侈品牌和設計師品牌,「小i.t」業務線主要覆蓋STYLENANDA、Izzue等年輕日韓潮牌。作為香港地區規模最大的時裝品牌零售商之一,I.T集團只擁有少量代言人。I.T集團自2017年8月才開始聘請代言人,集團第一位代言人吳亦凡。
  • 99年王俊凱替下90年吳亦凡,香港潮牌公司I.T有救了?
    按照業務劃分,I.T集團旗下由「大I.T」「小i.t」組成,前者包括Alexander Wang、Balenciaga等奢侈品牌和設計師品牌,「小i.t」業務線主要覆蓋STYLENANDA、Izzue等年輕日韓潮牌。作為香港地區規模最大的時裝品牌零售商之一,I.T集團只擁有少量代言人。I.T集團自2017年8月才開始聘請代言人,集團第一位代言人吳亦凡。
  • 香港多品牌時裝零售商I.T大裁員 或將交由二代打理
    香港多品牌時裝零售商I.T大裁員 或將交由二代打理來源:聯商網2020-02-22 09:42香港零售問題尚未解決,2020年伊始又迎面撞上黑天鵝,曾經的潮流文化掌權者I.T已被逼至懸崖邊緣。I.T集團旗下業務主要分為「大I.T」和「小i.t」兩條線2005年,這個多品牌零售商正式登陸香港證交所上市。
  • 邱淑貞老公事業遇三十年來大危機,I.T集團要涼了?
    畢竟,沈嘉偉的妻子正是有香港第一「性感女神」之稱的演員邱淑貞。兩人婚後還育有3個女兒,因為邱淑貞很喜歡星空,所以沈嘉偉將自己的3個女兒取名沈月、沈日、沈晨。 I.T集團的業務線分為兩條,其中大I.T主打奢侈品牌和設計師品牌,發售如Alexander Wang、OFF-WHITE、Comme des Garcons等;小i.t則走年輕日韓潮牌路線,售有iZZUE、Fred Perry、:CHOCHOOLATE等。無論是針對中高端收入人群,還是追求時尚的年輕人群,I.T集團總能滿足「潮流消費者」的需求。
  • 抖音中再也沒有是誰的歌 再也沒有原唱是誰歌詞歌曲介紹
    在玩抖音的時候,偶爾間聽到了一首「每天都沒有著存在,不知道要做些什麼」的歌,覺得這個情歌聽著真有感覺,下面我就把這首歌的作者和歌詞分享給大家吧!  抖音中再也沒有是誰的歌  《再也沒有》 是Ryan.B創作的一首慢板情歌,整首歌充滿了悲傷的色彩,Ryan.B的聲音如泣如訴、引人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