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聽過《濟南》這首歌,不知你在哪兒知道的濟南這座城,不知你是否有過大明湖畔夏雨荷的情思。或許「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外鄉人對濟南的印象,也確實,濟南泉水眾多,幾乎可以用家家泉水,戶戶垂楊來形容。其實濟南不只是一座泉城,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在濟南生活過幾年的濟南姑娘今天就來說一說濟南。
趵突泉、黑虎泉、泉城廣場想必大家都了解得透透得了,今兒不說「泉」,咱說濟南的建築。在泉城路北邊有一條鞭指巷,從路口進去就會看到一座與現代城市格格不入的老建築,大門上邊寫著「泰運昌辰」,這是濟南的著名鹽商關友聲的老住所。這所舊址把民國時期的西洋風格和中國傳統的四合院風格相互結合,現在在濟南很少能找到這樣的建築風格,不過這裡目前大門緊鎖不對外開放。
再繼續往北走走就是將軍廟街了,這條街上有濟南最早的天主教堂,單從外形看,它結合了中西方的建築特色,體現了老濟南在近代的建築特點。教堂內部的壁畫帶有濃重的宗教色彩,下筆精巧,顏色經過歲月的洗滌依然沒有褪去,目前教堂允許參觀遊覽,閒來無事可以去聽一下舉辦的課堂教學,感受宗教的薰陶。
下一站是老舍故居。老舍故居在一個狹窄的胡同裡,是一座裝修簡單的四合院,經過修葺,外牆塗著紅色的顏料,豔麗卻不俗氣,門上掛著一塊顯眼的匾額:濟南老舍紀念館。老舍曾在濟南租住過三年,後來返回北平與其愛人完婚。據記載,當時的院中栽滿花花草草,並且有一個水井,寫作累了的時候老舍就給花草澆水施肥。還記得小學語文裡《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嗎,有多少人是因為它而來的濟南?
再看西方文明與老濟南的碰撞—洪家樓教堂。教堂的建築風格是哥德式的,整體感覺氣勢威嚴、宏偉高聳,基本上是歐洲的特色。與舉世聞名的巴黎聖母院很是相像。拱門上的裝飾精雕細琢,若非能工巧匠做不出如此細微的工藝活。教堂頂部有四個高高的尖塔,由青磚石料砌成,挺拔峻峭,讓整個教堂更加的雄偉壯觀。教堂內部寬敞明亮,四周牆壁和穹頂處都有花紋裝點,色彩繽紛卻不亂人心魄,充滿神秘的宗教氣息給人一種莊嚴、肅穆之感。
來濟南玩怎麼能少得了美食呢,濟南的美食街當屬芙蓉街和寬厚裡了。濟南各個景點距離美食街都不算太遠,從景區出來就可以享受美食去了,在芙蓉街你可以邊走邊吃,各種各樣的美食應有盡有,但是要注意芙蓉街的人特別多,簡直就是摩肩接踵,所以可以選擇不是飯點的時間過去,當然,那個時間段人也不少。要說濟南比較有名的自然還是米飯把子肉了,這是老濟南人的最愛,隨便一家餐館味道都挺正宗的。要想吃魯菜的話找一家魯菜館就可以嘗到正宗的魯菜了,基本上只要是本地人做的飯菜都應該算是魯菜吧。
不建議夏天來濟南遊玩,因為濟南的夏天是真的熱,走在大街上衣服都是溼的,毫不誇張地說在沒有空調的屋裡睡覺,本該舒適綿軟的床會變成火爐,徹夜難眠。
這是濟南的一部分,了解一座城最起碼要從它的老建築說起,不知道你還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呢?歡迎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