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近日開始對屢屢發生動力故障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進行審查,這款戰艦一直因動力問題、生存力問題、設計缺陷等問題而飽受詬病。美媒甚至用「漂浮垃圾堆」來形容這款戰艦目前尷尬的處境。
眾所周知,美國一直以來就比較重視美國的國防以及軍事力量。美國軍隊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由美國陸軍、美國海軍、美國空軍、美國海軍陸戰隊以及美國海岸警衛隊所構成。美軍現役部隊人數超過142萬人。
另外,因為美國地理位置,東西兩岸分別是大西洋和太平洋,美國也非常重視海上軍事力量,擁有7支實力不俗的艦隊。但是近期,美國的一款戰艦飽受爭議。據美國「任務與目標」網站12月17日報導,美國海軍目前正在調查其造價高達5億美元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潛在的設計缺陷,而一問題是這款飽受詬病的水面戰艦遇到的最新問題。
據了解由於「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是一種全新艦艇,所以製造時並沒有可以直接參照的對象。根據美國海軍2021財年的預算請求,目前美國海軍艦隊中有10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在役。另有7艘正在建造中。根據美國國會研究機構的一份報告,每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成本約為5.2億美元。
製造費用高,並沒有讓這艘戰艦的使用變得更順心。據報導,在去年10月,「底特律」號瀕海戰鬥艦的聯合傳動裝置出現問題,使得該艦被迫返港。在最近幾個月,同樣的問題也困擾著「小石城」號瀕海戰鬥艦。報導稱,多年來美國海軍的瀕海戰鬥艦已經「贏得」了「小破船」的名聲。「防務新聞」的報導表明,美國海軍官員對這款戰艦的實際能力的信心只會進一步崩潰。
但儘管存在這些缺陷,根據最新的審查結果,美國海軍沒有測試這些戰鬥系統,也沒有計劃對瀕海戰鬥艦進行進一步的作戰測試。美國海軍實際上「已經接受了他們在還沒有進行戰鬥系統作戰測試的情況下繼續作戰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