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開始徹查瀕海戰鬥艦故障根源,造價5億的戰艦怎麼了?

2020-12-25 思遠觀察
圖為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

最近美國海軍戰艦又出大問題了,造價5億的戰艦竟然成為垃圾堆?對此美國海軍已經追悔莫及,原來美國海軍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故障頻發,嚴重影響了這款戰艦的任務能力,這個慘痛的教訓也讓軍方震怒,要求徹查到底,目前美國海軍已經開始徹查瀕海戰鬥艦故障的根源,那麼這款造價高達5億的戰艦到底是怎麼了?

圖為瀕海戰鬥艦

瀕海戰鬥艦是美國海軍的特產,因為在其他國家海軍中,目前還沒有這種軍艦誕生,與瀕海戰鬥艦比較類似的是護衛艦,但自從佩裡級護衛艦全面退役之後,美國海軍在護衛艦領域一度後繼無人,所以許多人認為瀕海戰鬥艦就是美國海軍新一代的護衛艦,實際上兩款戰艦還是存在明顯區別的,瀕海戰鬥艦主張在近海水域執行任務,它主要被用於巡邏警戒,具備高航速,耐波浪性能,而護衛艦依然以海戰作為主要設計思路。

圖為瀕海戰鬥艦

之所以出現這種戰艦,跟美國海軍獨孤求敗存在必然關係,冷戰結束之後,美國海軍失去了最強大的對手,從此在公海大洋上沒有哪個國家海軍能夠挑戰美國海軍,這也讓美軍不得不將作戰重點放在了近海水域,瀕海戰鬥艦的排水量普遍比較輕,自由級的滿載排水量只有3000噸,這也是為了適應近海航行的需求,避免吃水過大而擱淺。

雖然瀕海戰鬥艦的造型比較科幻,採用非常良好的隱身設計外加模塊化設計,同時具備造價低的特點,讓瀕海戰鬥艦得以大批量建造,但其真實戰鬥力卻值得商榷,由於火力孱弱,早期瀕海戰鬥艦甚至沒有反艦能力,唯一的攻擊火力就是一門艦炮,所以海軍的056輕型護衛艦如果在海上遭遇瀕海戰鬥艦,都能夠輕鬆碾壓對方。

圖為瀕海戰鬥艦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美國海軍在艦艏位置強行安裝上了反艦飛彈,但卻讓軍艦的總體布局顯得突兀,現在瀕海戰鬥艦又面臨可靠性問題,對於武器裝備而言,性能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可靠性,就算再先進的裝備,到了戰場上一旦撂挑子,那麼也跟一堆廢鐵沒有任何區別,如今瀕海戰鬥艦所面臨的情況也一樣,估計美國海軍現在要喊一句便宜沒好貨了,但昂貴就一定好嗎?造價70億美元的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最有發言權,因為它現在的處境比瀕海戰鬥艦好不到哪裡去。

如今美國海軍還在繼續建造瀕海戰鬥艦,但其實這個國家已經對它失去了希望,畢竟新一代的護衛艦方案,已經開始醞釀了,看來美國海軍還是不得不重新拾起護衛艦,但經過數十年的荒廢,美國造艦能力已經明顯下降,新護衛艦造出來後,美國海軍就能保證它們不會面臨跟瀕海戰鬥艦一樣的處境嗎?

相關焦點

  • 美海軍開始徹查瀕海戰鬥艦動力故障根源 美媒送新綽號:漂浮垃圾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美國海軍近日開始對屢屢發生動力故障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進行審查,這款戰艦一直因動力問題、生存力問題、設計缺陷等問題而飽受詬病。美媒甚至用「漂浮垃圾堆」來形容這款戰艦目前尷尬的處境。
  • 造價5.2億美元的瀕海戰鬥艦,頻頻陷入癱瘓狀態
    近日據媒體報導稱,美國海軍開始展開對「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相關審查。今年11月份,4號艦「底特律」號因故障失去動力則被直接拖回了美國本土。而這並非是該級戰艦首次出現此類問題了。在這之前,已有數艘曾因機械故障致使其陷入癱瘓狀態。現如今,每艘造價高達約5.2億美元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更是被美媒稱作是「漂浮垃圾堆」。
  • 「面子工程」倒塌,造價持平052D的瀕海戰鬥艦,因故障被拖回
    據觀察者網11月9日報導,美國海軍一艘服役僅4年的LCS-1"瀕海戰鬥艦"因動力系統技術故障的原因,在回到港口之後,不得不提前"退役"。隨著這艘艦的"提前退役",它也就正式成為美國海軍戰後"最短命"的戰艦。
  • 美媒:5億美元打造「漂浮垃圾堆」?美海軍承認瀕海戰鬥艦存在設計缺陷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任務與目標」網站12月16日報導,近日,美國海軍承認,目前相關職能部門正在對現役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設計缺陷進行調查。他們表示,為了解決該型軍艦飽受詬病的種種問題,美海軍需要「大刀闊斧」進行修復。據悉,每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造價在5億美元左右,卻被美媒稱為「漂浮垃圾堆」。
  • 瀕海戰艦使用曝高風險,美國海軍官員幾近絕望
    美國海軍近日開始對屢屢發生動力故障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進行審查,這款戰艦一直因動力問題、生存力問題、設計缺陷等問題而飽受詬病。美媒甚至用「漂浮垃圾堆」來形容這款戰艦目前尷尬的處境。眾所周知,美國一直以來就比較重視美國的國防以及軍事力量。
  • 美軍瀕海戰鬥艦故障頻發,美媒直接叫它「漂浮垃圾堆」
    「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是美國海軍的一型護衛艦。令美軍崩潰的是,這型瀕海戰鬥艦服役以來,故障頻發,其綽號已從「小破船」變成「漂浮垃圾堆」。據環球網12月18日報導,美國海軍近日開始對屢屢發生動力故障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進行審查,這型戰艦一直因動力問題、生存力問題、設計缺陷等問題而飽受詬病。美媒甚至直接叫它「漂浮垃圾堆」。據悉,在去年10月,「底特律」號瀕海戰鬥艦的聯合傳動裝置出現問題,使得該艦被迫返港。在最近幾個月,同樣的問題也困擾著「小石城」號瀕海戰鬥艦。
  • 故障頻發,美海軍展開聯合調查,瀕海戰鬥艦項目不容樂觀
    圖為在加勒比海航行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 【南方+12月18日訊】據美國媒體近日報導,由於瀕海戰鬥艦頻繁發生動力系統故障,美國海軍聯合建造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針對
  • 美海軍「查爾斯頓」號瀕海戰鬥艦服役
    新華社華盛頓3月2日電(記者劉陽 徐劍梅)美國海軍2日在東部南卡羅來納州為瀕海戰鬥艦「查爾斯頓」號舉行服役儀式,至此美軍共有16艘瀕海戰鬥艦服役。美國海軍部長斯潘塞在此前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說,「查爾斯頓」號可以幫助美軍維護航道並應對不穩定局勢。
  • 新型科幻戰艦,顏值逆天的瀕海戰鬥艦,當真是美軍的失敗之物?
    (航行中的瀕海戰鬥艦)由於近來國際形勢的轉變,美國海軍逐漸將海上縱深的軍事戰略力量轉變為近海,於是,美軍計劃發展了DD(X)計劃、CG(X)計劃與LCS計劃,其中,DD(X)計劃發展出了我們之前曾說到過的
  • 攻擊防守均不足,戰力不及056,美海軍為何仍大量裝備瀕海戰鬥艦
    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美海軍為何仍在持續服役瀕海戰鬥艦?獨立級瀕海戰鬥艦裝備反艦飛彈此外,這兩款瀕海戰鬥艦的防空能力十分薄弱,對現代化反艦飛彈的防禦能力有限,雖然性能一般,從可靠性、作戰能力等全方位來考慮甚至都不如056護衛艦,但這兩款瀕海戰鬥艦的造價卻不低
  • 無奈的美國海軍,從未來戰艦到人嫌鬼厭,瀕海戰鬥艦為何走向衰亡
    因此美國海軍需要的是一系列的低成本的用於封鎖他國,領海的快速機動艦艇,陸基航空兵與艦載航空兵需要的是低成本的隱身戰鬥機,而不是一連串的各種專業化的戰機。生不逢時的獨立與自由因為90年代的錯誤的戰略預判,美國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喜提f35,美國海軍喜提最大火力僅僅是一門57毫米速射炮的瀕海戰鬥艦。
  • 俄專家稱美國快退役的4艘瀕海戰鬥艦,或將轉賣東南亞
    (獨立號濱海戰鬥艦)一開始瀕海戰鬥艦為500噸的小型戰艦,造價並不高。但是隨著軍方不斷增加要求,讓這種小船的體積層層加碼,最終設計出來了一型噸位和中型護衛艦噸位相當的戰艦。由於要在近海作戰,瀕海戰鬥艦皆使用了吃水很淺的設計,船身大量使用鋁合金等輕量化材料。
  • 美海軍為第二艘星座級護衛艦命名「國會」號 將取代瀕海戰艦
    報導稱,FFG(X)飛彈護衛艦計劃是美海軍試圖重振護衛艦(本質上相當於小型驅逐艦)的努力。美海軍希望採購20艘新型護衛艦,其中第一艘將在2020年底採購,前者要求2020財年的國防預算為這艘護衛艦撥款13億美元。美海軍尚未敲定設計方案,不過有5家美國和歐洲的造船廠已經提出了各自的設計方案,其中包括三體護衛艦和排水量六七千噸的大型護衛艦。
  • 從「自由」級到「獨立」級,一文了解美國瀕海戰鬥艦
    2005年3月,美國海軍提交了《未來30年部隊結構發展計劃》,表示將在未來30年裡縮減大型艦艇的數量,大力發展以瀕海戰鬥艦為代表的小型戰艦。在不斷調整發展戰略的同時,美國海軍也在不斷修改造艦計劃。1994年9月,美國海軍通過了《21世紀水面作戰艦艇(SG-21)任務需求方案》,1997年將SG-21更名為DD-21。
  • 瀕海戰鬥艦集體趴窩,最高航速被限制在10節,海軍高層感到失望
    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小石城」號和「底特律」號的推進系統反覆出現故障,引發了對等級級設計缺陷的擔憂,這可能引發對海軍17艘瀕海戰鬥艦的關鍵部件進行返工,這將是一筆不菲的花銷。在瀕海戰鬥艦計劃中,有一長串問題,其中最新的一個是17艘艦艇的推進系統可能出現的相同問題。海軍高層曾多次試圖將建造計劃帶入正軌,但卻面臨著一系列棘手的挑戰,從不可靠的工程設備到開發進展緩慢的傳感器包,這些都限制了瀕海戰鬥艦的可靠性。
  • 美海軍真壕 耗費20年花2000億研製戰艦 順手就送給了別人
    我們都知道美國軍費算得上全球第一了,所以美軍在更新武器裝備上更新換代是非常快的,而且武器裝備的造價都是很高的。就拿瀕海戰鬥艦來說,美軍先先後後花費了20年,耗資2000億美元。但是由於這款戰艦不僅成本高,而且妥善率也是很低的。
  • 「先進」的瀕海戰鬥艦要草草謝幕了
    美國海軍決定要將最早的四艘瀕海戰鬥艦(LCS)退役了,分別是「自由」級的一號艦「自由」號、二號艦「沃斯堡」號,「獨立」級的一號艦「獨立」號、二號艦「科羅拉多」號,艦齡最長的「自由」號12年,「科羅拉多」號僅6年。
  • 美軍自由號瀕海戰艦動力故障 出港不久即返航
    資料圖:美軍瀕海戰鬥艦抵達新加坡開始部署任務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5月22日報導,美國海軍的第一艘瀕海戰鬥艦「自由」號日前因遭遇「引擎故障」而被迫返回新加坡港口。「5月21日(夏威夷時間5月20日)起航後,『自由號』在船員發現潤滑系統存在沉積物大約8小時後返回樟宜海軍基地,」詹姆斯介紹道,該艦僅憑「自身動力」返回港口,全體船員在全程中都未遇到危險。「船員正在與新加坡維修技術人員確定問題的根源,並完成所有所需的修理工作。」詹姆斯補充道,「雖然我無法詳述具體維修時間表或操作計劃,但技術人員正努力儘早解決問題。」
  • 科幻戰艦裡別忘了它——獨立級瀕海戰鬥艦
    軍迷朋友們肯定都聽過一句話,厲害的武器一般都有很漂亮的外形,有一艘造型科幻的戰艦大家一定見過他的圖片,他就是美國的獨立級瀕海戰鬥艦。
  • 美軍瀕海戰鬥艦怎麼呢
    白宮管理與預算辦公室(OMB)2019年12月份的備忘錄稱,美國海軍計劃提前10多年淘汰「自由」號,「獨立」號,「沃思堡」號和「科羅納多」號等四艘瀕海戰鬥艦。目前這些戰艦平均還有「12至17年的艦體計劃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