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乘客擅開飛機應急滑梯被拘12天 或被索高額賠償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去年3月25日,南航CZ3456航班上,一名乘客打開應急滑梯,導致航班延誤。隨後,這名乘客被機場警方控制,接受進一步調查。

  6月12日中午,首都機場一架待飛的航班上,一名女乘客擅自開啟飛機艙門處的應急滑梯,這一行為導致航班取消,首都機場警方稱,該乘客因擅自移動航空設施被處行政拘留12日。

  昨日,廈門航空相關負責人透露,被誤放的是B757飛機翼上滑梯,即使滑梯氣囊沒有損壞,最低維修成本也要10萬元左右。如果氣囊損壞報廢,直接損失估計要45萬元人民幣。

  新京報記者諮詢航空法專家了解到,根據相關規定,除了拘留,該乘客或將被航空公司追索高額的經濟賠償。

  聽到警告後 乘客好奇拉開應急滑梯

  6月12日下午,有航空自媒體發布消息稱,首都機場一航班,因被旅客開啟應急滑梯導致延誤。現場圖片顯示,停機坪一架民航飛機左側機翼上,一張銀灰色滑梯延伸至地面。

  隨後,消息被迅速轉發,有網友透露,這名旅客是聽到乘務員提醒「只能在緊急情況下才能觸碰」後,想嘗試一下,「是在正常情況下開啟的」。

  6月13日,航班所屬公司廈門航空相關負責人向新京報記者證實了此說法。據其介紹,6月12日11時30分左右,廈航MF8118航班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準備飛往廈門,旅客上機後,乘務員按客艙安全管理規定向應急出口的48排旅客介紹安全須知:「正常情況下,請不要觸碰應急出口」。49排靠窗的一位女性旅客進入座位後,直接伸手拉動邊上的應急滑梯手柄,乘務員立即大聲制止,然而翼上應急滑梯已經充氣放出。隨後,這名旅客被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上述負責人稱,該旅客表示自己是好奇,想試試這個不讓觸碰的手柄動了會怎樣。事發後,該航班被迫取消,機上113名旅客,分兩批轉籤到當天下午的其他航班。

  13日下午,探員從首都機場警方處獲悉,該乘客因擅自移動航空設施被處行政拘留12日。

  航空公司損失或在10萬元左右

  國內一家航空公司機長告訴記者,應急滑梯是民航飛機的必備安全設備,該裝置用於機上人員進行陸地撤離和水面撤離,一旦誤放則影響飛行安全,航空公司對開啟條件也有嚴格要求。

  「滑梯是充氣的,打開後像皮划艇一樣,能幫助旅客在危險情況下撤離。」滑梯安置在艙門上,像包囊一樣,有特定的開啟裝置,正常情況下不能擅自開啟,乘務人員會特意叮囑旅客注意。

  有報導稱,飛機放一次滑梯的成本在10萬元左右,航空公司或會要求該乘客賠償經濟損失。因此,女乘客私自開啟滑梯的行為被網友戲稱為「最貴的嘗試」。

  昨日,廈門航空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如果充氣過程中滑梯氣囊沒有損壞,那滑梯氣囊、氣瓶、觸發開關送修成本最低成本也要10萬元左右。如果氣囊損壞報廢,就要更換新的,總成本估計要45萬元人民幣。目前,此次事件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還在進一步評估。

  ■ 焦點

  1 應急滑梯開啟 造成多方面損失

  一名航空公司機長稱,在執飛中,對機組人員而言,應急滑梯的管理尤為重要。

  他透露,裝有應急滑梯的艙門上,有明顯的紅色標識,提示「正常情況不能觸碰」,乘務員也會在起飛前,對此裝置特意說明。此外,應急滑梯邊上的位置一般不會安排給老人和小孩,登機後,乘務員也會專門查看,要保證該位置安排給有意願和有能力處置應急裝置的乘客。「只有在機長或乘務長發現並判定險情,並下達撤離指令的情況下,應急滑梯才能被開啟,乘客不能擅自開啟。」

  涉事乘客被警方帶走。

  對於網傳應急滑梯開啟成本高的說法,上述機長表示認可。他稱,滑梯開啟後,短時間內不能繼續使用,必須換下返回廠家檢修,重新安裝,雖然不同機型安裝的滑梯類型不同,但保守估計,一次開啟費用都在萬元以上。他提到,為此,航空公司對乘務人員也有相關的處罰規定,「如果乘務人員誤放滑梯,甚至會面臨被解僱的處罰。」

  據廈門航空相關負責人介紹,被旅客誤放的是波音757飛機機翼上的應急滑梯,滑梯被釋放後,要到專業的廠家去進行檢查、測試、摺疊、定型、安裝,加上拆裝、運輸,都需要成本。一個滑梯從飛機上的拆裝更換,至少需要4個工程師5小時以上才能完成。「這只是直接損失,還有航班減員、調機、旅客安置、後續航班影響等帶來的間接損失。」

  航空法學專家張起淮表示,旅客擅開飛機應急滑梯帶來的損失主要有幾個方面:第一,危害航空安全和公共安全;第二,修復滑梯等工作帶來的時間成本、經濟損失以及給其他旅客帶來的不便和損失;第三,造成航班延誤,擾亂航班正常秩序。

  2 擅開應急滑梯或擔民事刑事責任

  張起淮認為,對於擅自拉開應急滑梯的行為,我國《關於維護民用航空秩序保障航空運輸安全的通告》、《合同法》、《侵權責任法》、《治安管理處罰法》以及《刑法》對此都有相關處罰、賠償和懲戒規定。

  我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航空器內禁止盜竊、故意損壞或者擅自移動救生物品和設備,禁止危及飛行安全和擾亂航空器內秩序的其他行為。因此,根據該《條例》第三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的,除依照本章的規定予以處罰外,給單位或者個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的規定,航空公司可以向涉事旅客索賠。

  6月12日,被誤放滑梯的廈航B757飛機。

  航空安全與法律專家刁偉民律師告訴探員,乘客擅自開啟飛機應急滑梯,根據情節輕重,將會面臨行政處罰甚至涉嫌刑事犯罪,同時還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 延伸

  此前有乘客開滑梯被判賠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有很多關於乘客私自打開艙門和應急滑梯的事件報導,但似乎航空公司起訴索賠的案例並不多。張起淮表示,前些年,國內航空公司對此類事件處理沒有形成主張賠償的法律意識,這類問題需要航空公司提供相應的證據,案件審理過程比較繁瑣,不少公司怕麻煩也就沒有積極主張;法院對此類案件的判例也比較少。近幾年,隨著專家學者、律師的不斷呼籲,航空公司開始對此類行為提出索賠並付諸訴訟,並且隨著此類事件的不斷發生,航空公司的賠償維權案例也會越來越多。

  記者注意到,去年12月23日,吉林省延吉市人民法院對我國首例擅開飛機應急艙門案當庭宣判,認定由此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數額為人民幣3.4萬元。而2015年1月,在西部航空PN6272航班上擅自開啟應急艙門的旅客,承擔了人民幣3.5萬元的經濟損失。

  航空公司提出索賠,可以有協商、和解、調解、訴訟等多種方式。航空公司提起民事訴訟需要滿足條件包括:第一,航空公司需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係;第二,有明確的被告;第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第四,需要按照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

  張起淮表示,如果旅客違法違規打開應急滑梯的行為造成航班延誤,其他旅客就因此發生的損失和費用應先行向航空公司主張。航空公司可選擇是否向擅自打開應急艙門的旅客索賠。(記者 李明 王巍)

相關焦點

  • 誤放飛機應急滑梯的那些事
    近年來,乘客在非緊急情況下打開應急艙門誤放應急滑梯的事件頻繁發生。2017年6月12日,首都機場一架待飛的航班上,一名女乘客擅自開啟飛機艙門處的應急滑梯,涉事女性旅客被警方帶走並被處行政拘留12日。根據相關規定,該乘客還將被航空公司追索高額的經濟賠償。
  • 她在飛機上不聽警告做了這個動作,正面臨天價賠償
    ▲擅自拉開應急滑梯的女乘客被警方帶下飛機。滑梯安置在艙門上,像包囊一樣,有特定的開啟裝置,正常情況下不能擅自開啟,乘務人員會特意叮囑旅客注意。 有網傳說法稱,據統計表明,飛機放一次滑梯的成本在10萬元左右,航空公司或會要求該乘客賠償經濟損失。因此,女乘客私自開啟滑梯的行為被網友戲稱為「最貴的嘗試」。
  • 繼坐飛機丟硬幣祈福之後,為「方便」乘客打開應急艙門
    以前我們看到過為祈禱平安,登機前向飛機發動機丟硬幣的 最近,一名乘客在搭乘南航CZ2047航班時,擅自打開了飛機應急艙門,造成應急滑梯彈出。
  • 三亞:女乘客誤開逃生門 飛機滑行途中滑梯滑落
    」3U8759航班,飛機在滑行時,一名女乘客誤將逃生門當廁所門打開,致飛機不能正常飛行。該事件讓機上乘客驚魂的同時也驚動很多網友的心,網友紛紛質疑:為何飛機在滑行時逃生門還能被輕易打開?  目前,事件具體原因警方已介入調查。截止記者發稿,誤將逃生門打開的這名重慶籍女乘客仍在三亞接受進一步調查,等待責任認定和事件處置。
  • 乘客誤開艙門放滑梯 十幾萬沒了
    最近飛機乘客誤開艙門放滑梯的事件屢見不鮮,這不,今天南航就又碰見一個。據新京報報導,下午3時許,南航CZ3456航班登機完畢後,一名乘客將廁所旁的艙門打開放出應急滑梯,導致航班延誤。目前,該乘客已被機場警方控制,正在接受進一步調查。乘客王先生表示,事情發生在登機後等待塔臺通知起飛期間。
  • 重慶再現飛機安全門被開事件 乘客開門原因不明(圖)
    12日晚8時30分,新浪微博用戶@空姐網發出一條微博「2015年第一放。西部航空中招,可憐我乘務員」。微博配圖中,一架飛機的安全門被打開,機艙裡明亮的燈光從安全門出口折射出來,飛機應急滑梯全部滑了下來。  昨天上午,重慶晚報記者聯繫到西部航空相關負責人。
  • 飛機滑行中大學生強拉應急艙門:想看會不會開
    ↓↓↓7月31日9時許,廈門機場公安分局機場派出所接到報警稱,有乘客擅自拉動航班應急艙門,引發飛機報警裝置。民警白興平接警後立即趕到現場,經查該旅客名江某,是一名大三學生。因為好奇將應急艙門的透明蓋子取下,並扳動艙門的紅色把手,想看應急艙門會不會開。經過機組人員檢查,機艙內15排和16排座位旁的兩個應急艙門把手的保護蓋竟然都被拆了下來。
  • 迷糊旅客誤開飛機應急艙門被拘留,乘飛機這個注意事項要記牢
    ,造成應急滑梯彈出。經查,旅客金某,女,21歲,河南省內鄉縣人,坐在應急艙門旁邊,此次乘機目的是回老家奔喪。飛行時,航班乘務員按照規定向她出示了《安全須知卡》,告知其不要隨意碰觸應急艙門,以及緊急情況下應急艙門的開啟方法和注意事項,由於是第一次坐飛機,金某對乘務員的話產生了誤解,誤以為乘務員的意思是讓她幫助打開艙門方便乘客下機,遂在航班落地停穩後,直接將艙門打開,導致應急滑梯彈出、後續航班延誤、航空公司經濟受損等一系列後果。
  • 飛機滑行中大學生強拉應急艙門,原因讓人無語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楚天都市報」(ID:ctdsbgfwx)】 飛機剛落地還在滑行,應急艙門警報卻突然響起怎麼回事?!原來有人出於好奇,在飛機還沒停穩時徒手拉門,幸虧沒拉動,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據楚天都市報今日報導,7月31日9時許,廈門機場公安分局機場派出所接到報警稱,有乘客擅自拉動航班應急艙門,引發飛機報警裝置。
  • 開一下飛機應急艙門多少錢?一出手最少10萬,另一類行為更可惡
    最近,一名河南內鄉縣的乘客,在搭乘南航CZ2047航班時,聲稱出於好心,在飛機降落後打開了座位旁的應急艙門,造成應急滑梯彈出。請注意了「至少」這個字,因為在實際上操作中,因機型的不同,賠償金額會遠遠高於這個數字。
  • 女子首次坐飛機誤開應急艙門被拘!
    最近一架從廣州飛往南陽的航班在抵達南陽姜營機場時應急出口艙門被一名乘客打開了而這次乘客打開艙門的原因竟然是8月22日上午8點40分河南省公安廳機場公安局南陽機場公安分局接到CZ2047航班機組報警稱一名乘客在航班上擅自打開了飛機應急艙門
  • 飛機還在滑行,一大學生竟突然強拉應急艙門把手
    飛機剛落地還在滑行,應急艙門警報卻突然響起,怎麼回事?!原來有人出於好奇,在飛機還沒停穩時徒手拉門!幸虧沒拉動,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到底怎麼回事?↓↓↓7月31日9時許,廈門機場公安分局機場派出所接到報警稱,有乘客擅自拉動航班應急艙門,引發飛機報警裝置。
  • 別再好奇拉飛機應急艙門了!這裡有份代價清單
    飛機剛落地還在滑行,應急艙門卻突然響起警報是怎麼回事?7月31日9時許,廈門機場公安分局機場派出所接到報警稱,有乘客擅自拉動航班應急艙門,引發飛機報警裝置。民警接警後立即趕到現場。眾所周知,飛機在空中飛行的過程中是沒有任何著力點的,因此平衡重心對飛機的穩定性、可控性以及飛行安全十分重要。旅客的座位安排方式、機上人員的走動等因素都可能影響飛機載重的平衡,尤其是在起降階段。因此,從飛行安全的角度來說,旅客最好不要隨意調換座位。但這還沒完,在飛機落地滑行時,該乘客竟然去拉應急艙門的把手。
  • 女大學生首次乘飛機 誤開艙門被拘
    飛機是我們日常旅行、出差的便捷交通方式之一,飛機也以安全係數高而獲得青睞。近日,一名女大學生乘坐飛機,卻將飛機的應急艙門打開了。據了解,這名大學生是第一次乘坐飛機,乘務員告知了她有關注意事項,並向她出示安全須知卡,這名大學生卻稱誤解了乘務員的意思,在航班落地後,擅自打開了應急艙門。據當地警方通報,金某被處以拘留10日的行政處罰,這件事情也引發了網友的關注,有的說,小金第一次坐飛機,情有可原,有的說,小金的行為的確違法了,應該受到懲處。
  • 乘客攔飛機事件:航空公司事後賠償每人1000元
    東方網4月12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昨天中午11時許,20餘名憤怒的旅客站在浦東機場跑道的滑行道道口,他們面前200米處,一架剛剛降落的艾提哈德航空公司航班硬生生被逼停了。這些旅客原計劃在4月10日乘深航航班飛往哈爾濱,但因南京、上海兩地雷雨,航班一直延誤到昨天中午,旅客一時衝動衝進了機場滑行道,攔停了飛機。  事後,這些攔停飛機的乘客非但沒有受到任何處罰,航空公司還賠償了包括他們在內每位延誤旅客1000元,部分旅客改籤了昨晚的飛機直飛哈爾濱,另一部分旅客改籤今天的航班。衝入滑行道反而得到賠償?這一舉動讓業內專家連呼無法理解。
  • 國慶出行乘飛機請注意!應急安全門不能說開就開
    9月23日,網曝一大媽乘廈門航空,因太悶將飛機安全門打開。24日,廈航工作人員稱,該乘客落座時,乘務員已提醒勿觸碰應急手柄,但乘務員轉身後,該乘客仍舊觸碰開關。隨後該乘客被警方帶走,航班延誤約1小時。
  • 一男子下機時覺得機艙悶熱打開應急艙門,被行拘15天
    4月27日,8L9720三亞至綿陽航班到達綿陽機場後,在下客過程中,一名陳姓男子覺得機艙悶熱,順手打開了飛機左側應急艙門,導致飛機懸梯滑出受損,其行為已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目前該男子已被綿陽機場公安分局依法行政拘留15天,航空公司正在研究對該旅客追討賠償的相關事宜。
  • 透視丨昆明乘客擅開飛機緊急出口事件:維權何以變成危險鬧劇?
    張吉林還表示,國家旅遊局高度關注事件進展,堅決支持民航公安機關依法對導遊和旅客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天氣原因引發的航班延誤是個世界性難題,但這起遭遇航班延誤後引發的鬧劇卻著實有「中國特色」。乘客維權緣何成為一場危險鬧劇?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展開了調查。
  • 飛機上的這個小動作可能讓你賠10萬!廈航這位女乘客被好奇心給害慘了…
    6月12日中午11時50分,廈門航空一架757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過站短停期間,左側翼上逃生滑梯被旅客誤放。據悉,涉事乘客剛聽完乘務員的提醒就想試試,結果誤放逃生滑梯。據網友@歡樂的雲端之上 介紹,事件的經過是:坐在他後兩排的乘客,聽到乘務員說只能在緊急情況下才能觸碰,於是就想試試正常情況下碰了會怎樣……(這位女乘客可能更需要靜靜)
  • 廈航一北京至廈門航班滑梯遭乘客誤放 致無法正常起飛
    據悉,事發時正處於飛機上客階段,當乘務員提醒座位是48A、B、C的旅客「正常情況下,請您不要觸碰應急出口手柄」時,位於49排靠窗的一位女性旅客聽到乘務員簡介內容,直接伸手拉動身旁的應急滑梯手柄,雖乘務員立即大聲制止,但翼上應急滑梯已經充氣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