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喀什旅遊譜寫新篇章 絲路古城煥發新魅力
漫步在充滿民族風情的喀什老城中,參觀全國最大清真寺;爬上高臺民居,沿錯綜複雜的小路尋傳統手工藝;帕米爾高原自駕,一路雪山相伴;金湖楊國家森林公園中,欣賞千年不倒的秋色胡楊林……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新疆喀什地區旅遊市場火爆,接待遊客超過17萬人次,同比增加19.6%;旅遊收入為1502.84萬元,同比增加22.3%。
自「十二五」以來,廣東省切實把旅遊援疆作為構建「一個龍頭、兩翼齊飛」援疆格局的重要抓手,將旅遊業作為喀什全地區戰略性支柱產業,全方位推動產業項目援疆、人才智力扶疆和輸送客源進疆,旅遊援疆成效顯著,還被評為「旅遊援疆突出貢獻單位」。如今的喀什不僅擁有壯美自然風光,自駕遊、歷史遊、戶外遊、度假遊、鄉村遊等多種選擇可讓遊客獲得最佳旅遊體驗。
嵌在冰山和沙漠中的明珠
世界上恐難再有一處地方如同喀什,擁有如此優質而豐富的旅遊資源。無論是戶外登山或探險,還是在祖國邊疆欣賞雪山、戈壁、冰川等壯美景色,或者是純粹想體驗民族風情來場放鬆度假……喀什可以滿足你關於旅行的所有想像。
喀什古城(圖片來源 喀什地區旅遊局)
澤普金湖楊(圖片來源 喀什地區旅遊局)
這片鑲嵌在千仞冰山和萬裡沙漠中的綠洲,擁有高原、沙漠、戈壁、綠洲、湖泊等眾多自然景觀;同時還是數千年來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遺存大量歷史古蹟,文化底蘊深厚;加上全區九成以上都是維吾爾族,少數民族風情濃厚,形成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民俗風情交相輝映的旅遊資源格局,是絲綢之路上最值得遊覽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對於登山愛好者而言,喀什是不容錯過的勝地。喀什境內海拔超過8000米的雪山就有5座,冰川發育完全,規模巨大。其中,最負盛名的是世界第二高峰K2和號稱「冰川之父」的慕士塔格峰。這裡是國內外登山愛好者的天堂,每年5月至10月,來自世界各國的登山愛好者不遠萬裡來到喀什,挑戰極限、挑戰自我。
慕士塔格峰所在的帕米爾高原還是電影《冰山上的來客》拍攝所在地。一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體現了帕米爾高原的雪域高原神韻與塔吉克族的民風民俗。
這裡還是沙漠觀光探險的理想目的地。喀什位於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幹大沙漠邊緣,是中英聯合沙漠探險的始發地,除了沙漠風光,遊客還可體驗沙漠駝鈴、沙漠卡丁車所帶來的刺激感。
如今正值喀什黃金季節,秋色將澤普縣金湖楊國家森林公園內上萬畝胡楊林染成了一片金黃,燦爛的樹影倒映在葉爾羌河的水中,湛藍無雲的天空成為最美的背景。景區內還設有沙棗林、農家樂區,觀看美景的同還可獲得鄉村遊的樂趣。
絲路文化與民族風情交相輝映
喀什歷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坐擁遺址、古城等人文景觀,旅遊資源優勢十分明顯。喀什是「喀什噶爾」的簡稱,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有2000多年。早在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後,西漢成立了西域都護府,喀什正式列入祖國的版圖,千百年來它一直是絲綢之路和帕米爾高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
15世紀海路開通以前,喀什是古代絲綢之路中國段中道、南道的交匯處,被譽為「絲路明珠」和「東方開羅」,古代中原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希臘文化、羅馬文化以及維吾爾民族文化在此碰撞與交融,形成了獨特的喀什本土文化。與西域地區其他絲綢之路古城不一樣的是,喀什老城自建城以來,經歷千百年風雨的考驗,依然保持著其鮮活的生機和鮮明的個性。
同時,喀什還是維吾爾民族文化的發祥地,這裡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樂曲「十二木卡姆」和舞蹈刀郎「麥西來甫」,還有全國最大的伊斯蘭教清真寺——艾提尕爾清真寺、莫爾佛塔等眾多遺產。遊客可以在中亞第一大巴扎——中西亞國際貿易市場中購買手信,去新疆民族樂器村了解樂器製作歷史,穿巡在有600多年歷史的高臺民居中,沿著迷宮般的小巷,尋找各種「活著」的維吾爾族民俗和藝術。
美食玉石不可錯過
作為「吃貨」,當然不能錯過「瓜果之鄉」和「風味小吃之鄉」的各色美食。走在喀什的大街小巷,色香誘人的抓飯、各色烤羊肉、味道鮮美的拌麵、當地特產酸奶、香甜可口的瓜果……讓人挑得眼花繚亂的同時,一場饕餮之旅也正式展開。正宗的羊肉一定不能錯過,當地人戲稱:「這裡的羊聽的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十二木卡姆的音樂,跳的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麥西來甫的舞步,喝的是高原聖水,吃的是無公害的天然飼料。」所以,羊肉腥羶味不大卻無比鮮嫩,無論是物美價廉的烤羊肉串,還是全羊宴,都是會令人充滿幸福感的美食。
在喀什城鄉,悅耳悠揚的熱瓦普琴聲隨處可聞,熱情奔放的民族歌舞隨處可見,你可以一邊聽著納格拉鼓的響聲、看著漂亮的姑娘小夥跳著激情奔放的民族歌舞,吃著烤肉串,嘗著香甜可口的新鮮瓜果,欣賞中世紀維吾爾族的建築及其藝術風格,觸摸精雕細刻的民族手工藝品,感悟濃鬱的伊斯蘭文化氛圍和當地風情。
如果喜歡手工藝品,那麼這裡一定會成為「購物天堂」。喀什民族手工藝品價廉物美、種類多樣。手工絲毯、毛毯款式多樣,光滑柔軟、做工精細;手工製作的皮革製品、民族服飾、土陶、英吉沙小刀、農民畫、木雕、銅器和民族樂器等,也是獨具特色的旅遊紀念品。
玉石則是喀什的另外一張名片,喀什噶爾在維語中就是「玉石集散地」或「玉石一般的地方」之意,正是由於這裡盛產玉石或玉石買賣興盛而得名,現在北京故宮所收藏的巨型玉雕「大禹治水」就產自喀什。如果有時間還可以去喀什的河床裡「尋寶」,這裡出產各種奇特的石頭和玉,運氣好的話也許你會撿到一塊品質上乘的籽玉。
在發展旅遊業的過程中,當地少數民族同胞收入不斷提升,農家樂等項目遍地開花,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去年旅遊數據顯示,喀什全地區接待遊客410萬人次,旅遊收入35億元,共有5A級景區2個,星級飯店37所,星級農家樂66個。目前,喀什正朝著「2020年接待國內外遊客分別達到830萬人次、1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力爭達到210億元」的目標而努力。
(張婧)(本文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