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施壓經濟,新加坡大選「成全」反對黨?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北京商報

全文共2666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

結局並不意外,李顯龍領導的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再次贏下新加坡的大選,蟬聯執政。但沒有懸念的大選背後,看點卻不少,比如在長久的一黨獨大局面下,反對黨在國會贏下的席位數卻創下新高,李顯龍自己也承認,「這不是一次感覺良好的選舉」。特別是在疫情影響之下,當疫情防控和保障就業成為民眾普遍關注的重點,大選背後反應的經濟議題也越發明顯,哪怕對於全球競爭力數一數二的新加坡來說,經濟也是一道不小的考題。

7月10日,戴著手套的新加坡選民在一處投票站投票。(圖片來源:新華社)

01

不如預期

人民行動黨依然是新加坡大選最大的贏家。新加坡《聯合早報》11日報導稱,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在該國大選中取得61.24%的總得票率,並在93個國會議席中拿下83個席位,成功蟬聯執政,另外10位議席則由主要反對黨工人黨獲得。

看起來,人民行動黨已然穩操勝券,但總有些細節顯示,這並不是執政黨的一次完勝。在得票率方面,61.24%的數字已成為新加坡自獨立以來倒數第二差的表現,僅比2011年大選時獲得的60.14%略高一點。

那一年,長期佔據統治地位的人民行動黨雖然再次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並取得了81個議席,但卻有9名反對黨加入了新加坡國會,其中工人黨拿下6個議席。也是因此,人民行動黨秘書長、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將其稱為「分水嶺式的大選」,並稱「人民行動黨將會對執政進行反思」。彼時,有些低收入的選民評論稱,執政黨為了經濟增長不惜代價。

如今,歷史重演,「分水嶺」再度出現,在這次選舉中,與人民行動黨得票率下滑並行的是,工人黨議席數和得票率均上屆大選均有上升。「普選支持的比例並不像我希望的那樣高」,「選舉結果反映了新加坡人在這場危機中感受到的痛苦和不確定性……這不是一次感覺良好的選舉。」在11日的記者會上,李顯龍如此說道。不過,他也提到,成績雖不如預期理想,但成績顯示行動黨獲得選民廣泛的支持,選民了解選舉的重要意義,國人須團結捍衛國家利益。

對於反對黨的情況,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稱,從新加坡的選民結構來看,年輕人居多,他們更希望改變,希望對執政黨有更多的監督和制衡,希望政府施政更加透明更加傾聽民意,所以選舉的結果也能夠反映出以年輕人為代表的選民的一些呼聲。預計未來新一屆國會可能會設置反對黨領袖的職位,來增加反對黨的聲音。

據了解,新加坡國會實行一院制,議員任期5年,佔國會過半數議席的政黨執政。人民行動黨自新加坡1965年獨立以來連續執政,是目前為止新加坡的唯一執政黨。

02

特殊的大選

如果沒有疫情,這次大選背後所傳遞的時代更迭信號本應是最大的看點。此前,李顯龍曾明確表示,他將在這屆大選後適時退居幕後。在11日的開場致辭中,李顯龍也提到,這一次選舉攸關執政黨領導的順利交棒,他從很多年前就開始準備第四代領導層的接班事宜,卻「沒料到會在今年碰上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和經濟危機」。

現在看來,後一句似乎才是重點。作為總理,李顯龍可能比任何人都能理解新加坡當下的局勢。在此前的競選中,人民行動黨打出的競選口號就是「守護生命、保障工作、共創未來」,李顯龍在給選民的信中也坦言,雖然到目前為止,政府尚能把裁員率和企業倒閉的情況控制在低水平,但危機遠遠還未結束。

疫情之下大選,一切都轉變了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在最開始,嚴格的防疫措施一度讓新加坡被稱為世界範圍內的抗疫「模範生」,但後續的情況就有些超出控制範圍,先是歐美的輸入性病例層出不窮,後是新加坡因外籍勞工宿舍發生聚集性感染導致病例陡增。

7月12日,新加坡衛生部還宣布,截至當天中午12時,新加坡新增17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45961例。其中新增的病例中社區感染病例為1例,境外輸入病例1例,其餘發生在外籍勞工宿舍區。

新加坡人力部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不包括外籍女傭,新加坡今年一季度的就業人數銳減25600人,是新加坡有史以來勞動力市場最大的季度萎縮,就業形勢十分嚴峻。而為幫助民眾和企業應對疫情衝擊,新加坡政府推出了總額約1000億新元的四個財政預算案,其中包括200多億新元的薪金補貼,間接幫助企業僱員保住工作,個體經營者也可從中獲得額外補助。

03

經濟考題

受益於全球化,在李顯龍的父親李光耀的帶領之下,這個資源匱乏的城市國家逐步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但與外界的高度聯繫也讓新加坡在這一輪全球疫情風暴之下深受內傷。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近日發布的經濟師調查報告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新加坡經濟今年二季度將萎縮11.8%,全年預測從此前的增長0.6%轉變為萎縮5.8%。

「疫情對新加坡的經濟衝擊還是很大的」,許利平稱,新加坡經濟體系比較開放,疫情導致很多國家封國,進而影響了新加坡的對外貿易以及服務業。而且在疫情來臨之前,受全球貿易保護主義以及逆全球化的影響,新加坡經濟受到全球經濟的影響也比較大,李顯龍執政的這些年,特別是最近幾年,新加坡經濟也受到了較為嚴峻的挑戰。

今年2月,新加坡貿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受製造業產值萎縮1.4%所累,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GDP)2019年全年增長0.7%,為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低。

不過,商務部研究院區域合作中心主任張建平則認為,在全球競爭方面,新加坡創新能力和經濟成長性是得到世界公認的,所以總體上看,新加坡經濟基礎和基本面,特別是其營商環境以及對世界人才的吸引,使得新加坡的經濟活力和動力都比較充足。短期來看,新加坡比較容易受到全球經濟形勢的衝擊,特別是全球經濟衰退對其拖累會比較嚴重,而疫情形勢也對新加坡也有了雙重的負面下拉作用。但相對來說,這種影響是短期的,中長期來講新加坡的經濟前景還是比較樂觀。

不久前,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布的全球經濟體最新競爭力報告顯示,新加坡蟬聯第一名,且連續兩年排名第一。而新加坡被認為最具吸引力的五大特徵依次是:政策穩定性及可測性、親商環境、政府的能力、有效的法律環境及可靠的基礎設施。

但也是在那個時候,新加坡貿工部部長陳振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卻提到,我們正處於非常動蕩的環境中,對此排名不能也不應感到自滿。新加坡賴以維持競爭力的一些因素可能很快會出現改變,包括國家的穩定、政策一致性、人民團結以及跟其他國家的互聯互通等。如果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稍不謹慎,情況就可能改變。

至於逆全球化的問題,張建平稱,這只是個別國家採取的單邊行動和保護措施,逆全球化確實對全球經濟增長包括對全球貿易投資帶來負面影響,但這種影響並不是決定性的力量,主流還是全球化,畢竟現在全球供應鏈體系、價值鏈體系是過去半個世紀一點點搭建起來的,短期的結構性改變不會導致全球化出現實質性的改變。

相關焦點

  • 新加坡大選2020戰況激烈,反對黨創紀錄,執政黨痛失部長
    中新社·華輿訊 據新加坡眼報導 剛剛,新加坡大選結果公布!最終,在31個選區93個國會席位中,人民行動黨獲得83個席位,反對黨工人黨獲10個席位。在前黨魁劉程強缺席情況下,工人黨這次拿下2個集選區和1個單選區。盛港集選區工人黨以53%得票率,擊敗該區競選的人民行動黨三位部長。
  • 疫情中的新加坡大選:李顯龍坦承得票率沒有達到預期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疫情中的新加坡大選丨南洋飛語新加坡第十三屆大選於7月10日進行了投票,人民行動黨贏得了93個議席中的83席,繼續執政。選舉結果折射出的新加坡政治生態和發展前景都十分值得關注。新加坡大選不像美國大選那樣能攪動世界風雲,受到的關注度不算高。每次的競選期很短,只有十天左右,結果也都比較確定,都是人民行動黨獲勝。人民行動黨雖長期執政,但是認為選舉競爭對於黨的發展是必要的,十分重視選舉。
  • 新加坡大選在即,馬來西亞「閃電大選」最佳時機來臨?
    根據馬來西亞《透視大馬》和《當今大馬》報導,馬來西亞現任總理、土團黨主席慕尤丁在6月4日黨內最高理事會會議討論並通過舉行閃電大選的可能,避免再被反對黨或人民抨擊為不受人民委託的「後門政府」;巫統和伊斯蘭黨等國民聯盟成員黨亦開始備戰大選,並就議席分配展開討論,以對抗由馬哈蒂爾領導、暫時推舉沙菲益成為反對黨陣營總理人選的前土團黨派系、民行黨、誠信黨及沙巴民興黨組成的陣營,和推舉安瓦爾成為總理人選的公正黨
  • 新加坡大選,李顯龍又贏了,但是……
    新加坡國會選舉結果11日揭曉,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獲得國會93個席位中的83席,反對黨工人黨獲得10席。不過,根據選舉局公布的數據,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為61.24%,低於上屆大選時的69.86%。在全國31個選區中,行動黨贏得28個,比上屆大選減少1個。
  • 範磊:一場事關新加坡「未來」的大選
    雖然本屆大選工人黨再次拿到一個集選區,成為自集選區設立以來唯一一家攻下兩個集選區的反對黨,但是,新加坡社會卻並沒有像2011年工人黨攻下阿裕尼集選區那樣驚呼「分水嶺」。2019年3月底才註冊成立的新加坡前進黨在本屆大選中出徵9個選區,得票率普遍高於其他多家老字號的反對黨,可謂全線飄紅,雖敗猶榮,為下一屆大選奠定了良好基礎。就連低迷多年的新加坡民主黨在兩個選區的得票率也有了較大的提升。同時,2020年大選更是新加坡選民的勝利。
  • 新加坡大選即將開始投票 疫情期間選舉備受關注
    7月10日是新加坡第13屆大選投票日,新加坡全國超過265萬選民將投票選出新一屆國會議員。根據新加坡選舉局作出的安排,本次大選的提名日和投票日分別定在6月30日和7月10日。共有192人獲得提名參選,角逐本屆國會的93個議席,其中包括來自人民行動黨和10個反對黨的候選人以及1名獨立參選人。
  • 新加坡執政黨贏得大選
    北京商報訊(記者 楊月涵)據央視新聞,7月11日,新加坡選舉局計票數據顯示,在第13屆新加坡大選中,執政黨人民行動黨贏得新加坡國會93個議席中的83席,蟬聯執政。根據選舉局公布的數據,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為61.24%,低於2015年大選時的69.86%。主要反對黨工人黨獲得10個議席,議席數和得票率較上屆大選均有上升。本次大選共有192名候選人參選,他們來自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包括工人黨在內的10個反對黨,還有1名無黨籍人士。
  • 疫情下的新加坡大選 執政黨蟬聯 李顯龍籲同奮鬥
    執政黨、反對黨均處在世代交替階段  李顯龍:「把完好無損的新加坡」交給下一代團隊  第13屆全國大選選戰意義之非凡,也在於執政黨和數個反對黨,都處於世代交替的階段。其中,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不再參選,李顯龍總理也曾表示,他將在這屆大選後適時退居幕後。
  • 新加坡2020年大選:大選成績開箱與分析
    新加坡2020年大選:大選成績開箱與分析選民在投票站投票,圖源:Today Online (左),海峽時報(右)7.11新加坡大選在7月10日終於圓滿落幕,歡迎看過我們上一篇介紹推送的讀者們回來緊追新加坡大選結果。
  • 疫情下的新加坡大選:無懸念,有看點
    分析人士認為,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獲勝毫無懸念,但由於新加坡新冠疫情仍在延續,而且這也是人民行動黨推出第四代領導團隊後的首次大選,因此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將更多反映出選民對政府抗疫表現的滿意度,以及對未來領導團隊的信任度。
  • 獅城選戰丨PAP「躺贏」大選?新加坡選舉制度沒那麼簡單
    然而2020年的國會選舉也是人民行動黨自新加坡1965年獨立以來第二次在改選全部國會議席的大選中迎接反對黨的挑戰。面對大選,執政黨與反對黨陣營都拿出了全力以赴的姿態。為何人民行動黨能在新加坡保持長期執政?這次選舉人民行動黨還能「躺贏」嗎?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為此梳理新加坡選舉制度的特點如下。
  • 新加坡大選開始投票 將選出新一屆國會
    今天8時,新加坡第13屆全國選舉投票正式開始,265萬合格選民將投票選出新一屆國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選民在進入投票站時須測體溫、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投票時戴上手套。同時,為避免人群聚集,增加病毒傳播風險,選舉局也在本屆大選實行新制度,為每一名選民分配投票時段。屬於重症高風險群的65歲及以上選民,被分配於上午8時至12時之間投票,但是如果年長選民只能在其他時段去投票站,仍可優先投票。其他選民則被分配到中午12時至傍晚7時的時段。身體抱恙或在家履行居家隔離的選民,則可在晚上7時至8時的特別時段投票。
  • 2015新加坡大選:變天尚早,來日可追
    撰文/王江雨 (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新加坡執政黨贏得大選新加坡歷時九天的大選於2015年9月12日凌晨揭曉全部結果,執政黨人民行動黨以大比分勝出,總得票率接近70%,大大超出上一屆的60.14%,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 新加坡大選結果,恐打亂總理李顯龍退休計劃
    新加坡10日舉行國會大選,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在雖贏得絕對多數席次,但支持率卻逼近新低紀錄。在此同時,反對黨拿下史上最多席次。選舉結果出爐後,總理李顯龍暗示將延後退休計劃。人民行動黨在國會93個席次中取得83席,但反對黨工人黨贏得前所未見的10席,超越2015年的7席紀錄。李顯龍在記者會中表示,大選結果顯示,民眾顯然渴望多元聲音。「新加坡人民希望人民行動黨籌組政府,但選民也希望國會有更多反對派的聲音,特別是年輕的選民。」
  • 2020新加坡大選詳情出爐!李光耀兒子竟加入反對黨
    萬事通說 疫情當下,大選在即,安全第一! 但由於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將成為首次不允許政黨舉行競選群眾大會的一年。李光耀次子李顯揚已確定加入新加坡前進黨。
  • 新加坡大選:民主「成人禮」
    五年一次的新加坡大選選情前所未有的激烈,新加坡民主進一步走向成熟。良性的競爭可推動政治的健康發展,而這正是民主的意義所在  46歲的黃文強,出生在新加坡國家獨立的1965年。按他的話說,恰好一腳踩在第二代新加坡人——「65後世代」的開端。
  • 蓋亞那反對黨同盟贏得大選
    原標題:蓋亞那反對黨同盟贏得大選  新華網金斯敦5月14日電(記者朱慶翔)喬治敦消息:蓋亞那議會和總統選舉結果14日出爐,反對黨同盟擊敗連續執政23年的人民進步黨贏得大選,其領導人戴維·格蘭傑將出任總統。   現任總統拉莫塔爾表示不接受選舉委員會公布的結果,稱有人操縱選舉,要求重新計票。
  • 新加坡反對黨:李光耀最大的敗筆是該退的時候未退
    編者按:1970年出生的吳明盛先後在兩個新加坡反對黨(工人黨、國民團結黨)擔任過要職。他說李光耀曾是他的偶像,但直到他在大學讀了經濟學後,發現「所有光環都在這個能言善道的人身上,所以從那時開始我對他有點不服了」。他覺得,不管李光耀在不在,新加坡已經在變。
  • 新加坡大選落幕:「李家」穩住基本盤,可「龍的傳人」有點懸
    但在李光耀落幕後,執政黨的政治基礎雖依然穩固,民間求變呼聲卻漸起,反對黨逐漸起色。7月10日,新加坡民眾以社交距離排隊投票。根據新加坡選舉局今晨公布的數據,執政黨人民行動黨贏得國會93個民選議席中的83席,蟬聯執政。主要反對黨工人黨獲得10個議席,較上次選舉增加4席。國會席位看似變動不大,但得票率的反差遠未如此明顯。
  • 新加坡國會大選大勝。李顯龍:成績不如預期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中)和夫人何晶(右)在十一日凌晨大選開票期間於臉書直播演說後離開人民行動黨辦公室。 新加坡十日舉行國會大選,執政逾半世紀的人民行動黨再度勝選,雖得票率下滑至六成一,但取得國會九十三席中的八十三席。最大反對黨工人黨取得十席,其他小黨全軍覆沒。新加坡媒體分析,選民對疫情的恐懼,不如對政治多元化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