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戶曉的大別山 主峰名字特殊不說 據說與「中華第一佛寺」有關

2020-12-12 騰訊網

說起赫赫有名的「大別山」,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中國革命戰爭史上的偉大戰略轉折——千裡躍進大別山。作為我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同時也是中國長江和淮河的分水嶺,它的名字可謂是家喻戶曉。我國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曾登上大別山主峰,見山的南北兩側風景截然不同,於是發出「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山大別於他山也!」這樣的感嘆,大別山也因此得名。既然說到了大別山的主峰,那麼它的主峰究竟是哪呢?

大別山位於中國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三省交界處,橫跨鄂豫晥三省,以地形豐富多樣、峽谷縱橫、湖泊映天、瀑布遍地、山高水長而聞名。大別山知名山峰眾多,很多人會想,既然是主峰肯定是海拔又高又有名氣。是海拔1729.13米,被譽為「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的天堂寨?還是海拔1488.4米,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的天柱山?還是以「雲中公園」而聞名中外的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的雞公山?答案好像都不是,而是相比之下,名氣不夠響亮的「白馬尖」。

白馬尖,海拔1777米,是大別山的最高峰(主峰),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太陽鄉金竹坪村和安慶市嶽西縣的交界處。很多人都會覺得,「大別山」的名字已經夠特殊了,它的主峰名字更怪,居然叫什麼「尖」。不僅如此,大別山主峰附近的主要山峰,只要是列入前十位的高峰都以「尖」來命名,像多雲尖、天河尖等等。至於為什麼以「尖」命名?據說是與宗教裡對天的嚮往和崇拜有關。而為什麼叫「白馬尖」?相傳是與「中華第一佛寺」——洛陽白馬寺有關。

相傳佛教傳入中國後,永平十一年,漢明帝為紀念天竺高僧攝摩騰、 竺法蘭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到中國傳播佛教,於是在洛陽興建了白馬寺,這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都說「山無寺則無名,寺無山則不靈」,自古以來,寺廟的選址通常都喜歡建在人煙稀少的山林深處,以此來表達僧人遠離塵世、養心修行的精神追求。可是白馬寺卻根據諭旨建在鬧市之中,並未遵循依山而建的常規,無奈之下,印度高僧只好設想在中華大地上尋一座山,作為理想中和白馬寺相依而建的山,以便於更好的弘揚佛法。

高僧認為,中華民族起源於兩河流域,既然白馬寺建在黃河流域,那麼理想中的白馬山就該在長江流域尋找,於是印度高僧以金瓶掣籤的方式,甑選出了符合條件的大別山,並命名大別山主峰為白馬尖,之所以稱為「尖」而不是「山」也不是「峰」,是因為叫白馬山怕亂了主次,而叫白馬峰又顯得俗氣與白馬寺不相配,此外叫「尖」還可表達佛教對造物上蒼造物的膜拜,因此就取名為「白馬尖」,自那以後就有了「北有白馬寺,南有白馬尖」一說。

白馬尖成山於燕山運動晚期,為花崗石山體,山峰形似白馬,高峰聳峙,氣勢磅礴,山上原始生態保存完好,飛瀑流泉,茂林修竹,鳥鳴聲聲,松濤陣陣。登頂遠眺,極目四周,令人心曠神怡,有「一覽眾山小」之感,是遊客登高探險,避暑休閒的絕佳去處。

相關焦點

  • 安徽一個國家級生態縣 大別山主峰和次主峰都在境內 知道的人不多
    在安徽西部、大別山腹地、淮河一級支流 淠河上遊,有這樣一個國家級生態縣。它地理位置優越,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有「屏障東南水陸通,地控江淮四面雄」之勢。境內群山逶迤,峰巒疊翠,「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地貌特徵,成就了其典型的山區特徵和風景,家喻戶曉的大別山的主峰和次主峰都在其境內。
  • 橫跨鄂豫皖三省的大別山,其主峰究竟在哪?它又有什麼值得稱道?
    關於大別山給很多人的印象,似乎都是來自學生時代的歷史課本上,當年劉鄧大軍「千裡躍進大別山」,開啟了中國革命戰爭史上的偉大戰略轉折。大別山作為我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它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可謂是家喻戶曉。不過既然作為名山,那自然要把其主峰拿出來說一說。
  • 大別山主峰所以稱作白馬尖據說和佛教有關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大別山主峰所以稱作白馬尖據說和佛教有關,佛教傳入中國後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漢明帝劉莊為銘記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到中國傳播佛教,在洛陽興建了白馬寺,也稱為佛教中國第一古剎,這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
  • 坐落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 家喻戶曉的大別山 獨一省佔領風景最多
    導讀:家喻戶曉的大別山,我們最為熟悉的是它綿延數百公裡,橫跨鄂豫皖三省。關於大別山,我們之所所以能夠家喻戶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它的重要地理位置,也正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歷史上也發揮著極大的作用。
  • 安徽最「尷尬」的一座山 海拔1777米為大別山主峰 名字卻鮮為人知
    我們知道大別山,塑造的眾多自然景觀,其中不乏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的天柱山、被譽為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的「天堂寨」、素「江北黃山」之美譽的銅鑼寨等等,但是最「尷尬」的事情是我們卻很少會有人知道大別山脈的主峰有多高?主峰在什麼地方?
  • 橫跨鄂豫皖三省,家喻戶曉的大別山,獨寵一座城賦予它最好的風景
    導讀:關於大別山,我們都知道它橫跨湖北、安徽、河南三省,綿延數百公裡,是一座家喻戶曉的名山。如果問你是怎樣認識大別山的,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的人認識大別山,就是因為自己剛好生活在橫跨鄂豫皖三省的大別山腹地;有的人認識大別山,是因為在上學時期,地理課本上的知識點,綿延數百公裡,橫跨三省的大別山是長江和淮河的分水嶺;有的人認識大別山,是通過一些歷史文獻或者影視資料,因為它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是當年劉鄧大軍千裡躍進大別山重要的地理前提。
  • 大別山的最高峰海拔1777米,知道它名字的不多皆是因為太難爬
    導讀:橫跨鄂豫皖三省,綿延數百公裡的大別山,可謂是家喻戶曉。暫且不說它的風景,先來說說它的地理位置在抗戰時期的重要戰略意義。大別山,是長江與淮河的分水嶺,登陸大別山主峰,西望武漢,東守南京,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對民國首都南京和中心城市武漢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獨特的地理位置易守難攻也是當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全國性大進攻序幕的地理前提。是的,對於大別山,我們大多數了解它都是從我國著名的革命老區開始的。
  • 海拔1777米為大別山的最高峰,知道它名字的不多皆是因為太難爬
    導讀:橫跨鄂豫皖三省,綿延數百公裡的大別山,可謂是家喻戶曉。暫且不說它的風景,先來說說它的地理位置在抗戰時期的重要戰略意義。大別山,是長江與淮河的分水嶺,登陸大別山主峰,西望武漢,東守南京,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對民國首都南京和中心城市武漢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獨特的地理位置易守難攻也是當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全國性大進攻序幕的地理前提。是的,對於大別山,我們大多數了解它都是從我國著名的革命老區開始的。也是從我國革命老區開始,我們更加熟悉橫跨鄂豫皖三省的大別山。
  • 好玩的景點推薦:安徽大別山白馬尖,皖南古村落—西遞
    安徽大別山白馬尖大別山的最高峰(主峰)稱為白馬尖(海拔1777米),次主峰叫多雲尖(海拔1763米),第三高峰是天河尖(海拔1755米),三峰成品字型三足鼎立。大別山主峰附近的主要山峰的名字很有特點,只要是列入前十位的所有高峰均以「尖」命名,據說與宗教裡對天的嚮往和崇拜有關。大別山主峰所以稱作白馬尖據說和佛教有關,佛教傳入中國後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漢明帝劉莊為銘記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到中國傳播佛教,在洛陽興建了白馬寺,也稱為佛教中國第一古剎,這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
  • 劉孝田一行走進大別山主峰太陽鄉採風
    為加快完成歷史長卷《千裡大別山》創作任務,中國當代畫家採風團黨委書記劉孝田等30多位書畫家走進大別山主峰寫生創作,本次寫生由中國當代畫家採風團黨委書記、中國美術家協會劉孝田帶隊,中國美術家協會安徽省分會、中山畫院院長王順如,
  • 景點介紹--大別山主峰
    後來一座大山用它對脊梁把蒼天高高撐起,從此天地分開,生靈才獲光明,是這座山分出了天和地,分出了白天和黑夜,使天地有別,故名大別山。據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所工程師溥論證,在遠古時代,大別山曾是一片汪洋,之後於20億年前,當秦嶺、祁連山、崑崙山還是水鄉澤國時,大地母親生育了大別山,並已拱起了它的脊梁。所以董仁溥的論點是,大別山比崑崙山大18億多歲,大別山是崑崙山的「爺爺」。
  • 大別山第一高峰,不是天柱山、天堂寨,而是一片未被開發的處女地
    原文:大別山跨越三省,是革命老區,但在最高峰卻是一座未被開發的處女地。大別山這個名字一聽就覺得與眾不同,為什麼叫大別山名稱來源於我國第一部地理著作《尚書·禹貢》,《禹貢》中兩次提及大別(大別山)。這座山在我國可謂是家喻戶曉。
  • 安徽大別山主峰現凍雨
    近日,大別山主峰白馬尖出現凍雨天氣,呈現「千巖琉璃,萬樹晶瑩」的美麗景象。圖為被凍雨覆蓋的樹木。(攝:陳建)近日,大別山主峰白馬尖出現凍雨天氣,呈現「千巖琉璃,萬樹晶瑩」的美麗景象。圖為凍雨形成的冰凌。
  • 大別山腹地一座快被遺忘的縣城,境內旅遊資源眾多,卻鮮為人知
    導讀:綿延百數公裡的大別山,橫跨安徽、河南、湖北三省,可謂是家喻戶曉。因為橫跨鄂豫皖三省的交界處,所以在大別山腹地也有很多知名的縣城,當然也因為大別山橫跨地域太廣泛,如果一些縣城沒有一些值得拿得出手的地方,知道它們名字的人也不會很多,甚至幾乎到了快被遺忘的狀態。
  • 「大別山·東環線」環大別山主峰白馬尖 四日遊
    大爺儘量分別整理大別山三條小環線推薦給大家(東環線打卡霍山繞大別山主峰白馬尖、北環線打卡金寨繞馬丁公路天堂寨、東南環線打卡潛山境天柱山等)。其中東環線大別山主峰為位於安徽六安市霍山縣內的白馬尖(海拔1777米),這次我們就以大別山主峰為中心繞東邊小環線開啟大別山賞秋之旅!
  • 大別山主峰白馬尖,海拔1777米,堪稱「安徽最難爬的山」
    ,其名字最早出現在我國首部地理著作《尚書·禹貢》中,書中有兩次提及大別山,它不僅風光秀美,更是我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且都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深受遊客的喜愛,而海拔1777米的白馬尖雖然是大別山的主峰,且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但它的知名度並不高,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白馬尖到底在哪裡。
  • 都知道大別山坐落於三省交界處,卻少有人知它的主峰多高?在哪?
    與「天下第一奇山」與「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華山名列為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的天柱山、橫跨安徽與湖北兩省被譽為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風景區、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的河南雞公山等等。我們知道太多關於大別山的故事,也去過大別山塑造的自然景觀,但是我們卻很少有人知道大別山的的主峰有多高?它的主峰到底是安徽、湖北、河南三省的哪個地方?
  • 大別山主峰白馬尖
    大別山白馬尖景區位於安徽六安市和安慶市之間,主峰高1777米,也是大別山的最高峰。早上我們是最早到達景區的,買了景區的門票80元一人,從大門進入沒多遠就開始爬山了,一開始以為主峰只有1777米不算高,可當我們真真在爬的時候覺得這山有點不好走,剛開始裡面的景色還一般,不過隨著後面的山越來越高。裡面的景色也是越來越漂亮。山谷之中怪石林立。從山上衝下的水流衝擊著石頭散發出陣陣的響聲,山坡上各處開放著不知名的野花,非常的好看。
  • 嶽西大別山主峰國際旅遊度假區項目成功籤約
    7月28日,大別山主峰國際旅遊度假區項目籤約儀式舉行,上海金茂集團董事、總經理唐詠,安徽省投資集團總經理助理張漢東,縣委副書記、縣長江春生,安徽天鵝集團董事長儲榮生代表四方進行籤約。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昌群,縣委副書記查盛生,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程謙出席儀式。
  • 來大別山迷魂溝谷驗證身材,登主峰白馬尖看風景,一覽其誘人神秘
    來大別山迷魂溝谷驗證身材,登主峰白馬尖看風景,一覽其誘人和神秘大別山這個名字我是一隻都如雷貫耳,相比起來它所在的安徽六安可能就略差一籌了,雖然寫出來是六安其實念(lu 安),我對於大別山的憧憬不只是因為它的特殊貢獻和歷史記憶,這一處同樣是祖國大好河山裡的美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