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消息,根據去哪兒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元旦酒店預訂量是去年的1.8倍,同比增長達到8成。
從熱門目的地的酒店預訂情況來看,長沙、北京、廣州、杭州和廈門位列排行榜前五名。而南京、上海、重慶、西安和三亞也成為了元旦遊客的好去處。
截至目前,去哪兒平臺顯示,12月31日至1月3日入住的國內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80%。同時,廣州、三亞和西安元旦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超過100%。三地酒店平均支付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上漲,其中廣州高星酒店均價同比增長26%,三亞同比增長19%,西安增長7%。
近年來,伴隨著一系列利好因素,中國酒店行業發展的情況較為可觀。
2020年中國酒店業發展政策驅動因素:行業政策
為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與旅遊領域深度融合,自2016年以來,中國政府相繼出臺了多項推動旅遊業發展、促進消費升級的旅遊政策。
2020年中國酒店業發展經濟驅動因素:旅遊經濟
2019年,中國國內旅遊人數同比增長8.40%至60.06億人次,全年實現總收入為6.63萬億元。入境人數為1.45億人次,較上年同比增長2.90%,其中,外國人入境為3188萬,同比增長率為4.4%,入境過夜人數同比增長4.5%至6573萬人次。
2020年中國酒店業發展技術驅動因素:新興技術
當下新興的人工智慧、大數據挖掘技術也在推動單體酒店產業的數位化變革,特別是在酒店的運營、管理方面,作用尤為顯著。
然而,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卻使酒店行業的發展步伐有所停滯。其中,在總營收、酒店入住率方面的影響較為突出。
受疫情影響,酒店入住率大幅下降,中高端酒店房價下降更明顯
ADR方面,首旅如家中高端受衝擊最強,錦江經濟連鎖板塊下降幅度較小;Occ方面,經濟連鎖板塊酒店和中高端板塊在入住率方面均受較大影響,下降集中在35個百分點上下。
超八成酒店商家表示疫情期間業務量大幅下降
2020年第一季度,85.3%表示下降幅度巨大,僅有1.4%的受訪商家表示業務量上升;疫情影響下酒店商家運營困難,生存壓力陡增。
但隨著疫情好轉,酒店行業再次恢復生機,加上節假日出行需求增多,酒店行業更是迅速升溫。以五一為例,2020「五一」期間中國國內旅遊接待人數達1.15億,實現旅遊收入475.6億元,同比下降41.0%和59.6%;雖受疫情影響,「五一假期」旅遊市場接待人數達到去年同期近六成,超過市場預期,為旅遊業復甦釋放良好信號。而旅遊業的回暖也為酒店行業的發展賦予更多動能。
酒店行業的回溫是值得欣喜的,但其發展依然存在這許多問題。數據顯示,2019Q3,三星級及以下飯店每間客房平攤營業收入不及平均水平,四星級飯店略超平均水平,五星級飯店收益良好。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缺乏品牌標準和系統化管理的單體酒店無論在客源、成本、運營還是衛生服務方面都面臨一系列難題,這些都極大地束縛著中小酒店、民宿的發展。
此外,馬蜂窩平臺數據涉及造假問題令其再次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數據顯示,餐飲點評中,馬蜂窩平臺的抄襲帳號佔比近八成,酒店點評抄襲帳號佔比為93%。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此次風波反映出OTA及UGC平臺普遍存在的數據造假問題,甚至牽涉出OTA造假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