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實踐丨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三明醫改答卷​​​​​...

2020-12-25 澎湃新聞

三明實踐丨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三明醫改答卷​​​​​​​

2020-12-23 1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2年以來,福建省三明市統籌推進醫藥、醫保、醫療「三醫聯動」綜合改革,推行一系列創新實踐舉措,構建起面向公眾的健康管護體系,為破解醫改難題提供了三明答卷。

73歲的三明市民陳瑞幫是十幾年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他跟記者算了一筆帳:相比2012年三明醫改前,去年吃藥少花了8600多元。

陳瑞幫:以前阿卡波糖片一盒都要七十多塊錢,現在醫療改革完以後只剩下八九塊錢,基本上國家全報了。

2012年起,三明市通過改革藥品耗材採購配送結算機制,建立跨地區藥品耗材聯合限價採購「三明聯盟」,同時採購目錄實行動態調整,第一時間將國家談判和集採藥品納入目錄。

三明市醫保局四級調研員劉鵑:從2015年我們啟動「三明聯盟」,現在有16個省將近1億人口做帶量採購,聯盟成員單位採購主體通過對價格互享以後,報量過來。匯總成一個量,向生產企業進行採買。

據統計,8年來三明全市藥品耗材費用相對節約了95.7億元。

2016年7月三明在全國率先成立醫保局,2017年底在全市範圍內將縣域內所有縣、鄉、村公立醫療機構整合為一體,組建了10個縣級總醫院、2個市區緊密型醫聯體,打通群眾就醫「最後一公裡」。

2017年起,三明還推動各總醫院醫療人才、診療病種、衛生資源等下沉到鄉村,推行醫生下鄉村計入薪酬工分、年度考核和職稱評定。

尤溪縣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詹德尚:除了管理日常病人,我可以到分院巡診、坐診、查房獲得工分,這邊有一個在線的平臺,可以在線慢病指導,將更多時間花在疾病預防,也可以獲得工分。

2019年三明全市公立醫院薪酬總量14.1億元,為改革前的3.7倍。

隨著三明醫改持續深化,2019年三明人均醫療費用1734元,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6%,而人均預期壽命達79.82歲,高出全國2.5歲。三明市醫保局局長徐志鑾說,目前三明醫改正主動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徐志鑾:醫改的目的實際上是要讓老百姓能看好病,少花錢,講白了,老百姓就是要健康,比如醫院現在推行開兩個處方,一個是藥物處方,一個是健康處方。

8年來全市先後制定實施了200餘項醫改政策,醫保基金扭虧為盈,改革後連續8年保持盈餘,2012年至2019年職工醫保統籌基金累計結餘7.14億元。三明的「三醫聯動」、組建醫保局等做法也已上升為國家醫改頂層方案。

來源: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生態建設丨新時代的幸福縮影——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三明實踐(上)
    新時代的幸福縮影——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三明實踐(上) 在重要囑託指引下,三明堅定不移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全國率先拉開醫改、林改、金改等一系列改革序幕,奮力書寫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二十幾年來,在實踐的檢驗中,在歲月的洗禮中,新的發展理念日漸深入人心,逐步凝練成這座城市乃至這個國家的精神血脈,推動中國發展抵達嶄新高度。 「林深,水美,茶飄香,人長壽。」
  • 中央媒體集中報導三明實踐
    有溫度的發展,給群眾帶來有質感的幸福,人民至上的情懷,滋養出「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如畫三明。三明明確方向,每一項改革措施,無不聚焦「人民」二字。全面深化改革,三明走出了一條治理有序、文化昌盛、山清水秀、人民幸福的發展之路。
  • 新時代的幸福縮影——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三明實踐(上)
    在重要囑託指引下,三明堅定不移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全國率先拉開醫改、林改、金改等一系列改革序幕,奮力書寫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二十幾年來,在實踐的檢驗中,在歲月的洗禮中,新的發展理念日漸深入人心,逐步凝練成這座城市乃至這個國家的精神血脈,推動中國發展抵達嶄新高度。  「林深,水美,茶飄香,人長壽。」
  • 除了沙縣小吃還有三明醫改,福建擬全省範圍推廣「三明模式」
    坐落於福建省西北部丘陵地帶的三明市,雖然是新興工業城市和福建省區域中心,但其在全國的名氣遠不如其下屬沙縣。現在這種狀況正在改變。相比遍布全國大街小巷的沙縣小吃,另一件事關民生的大事情正在三明市發展壯大,並渴望輻射全國。 什麼是三明醫改?
  • 三明答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福建三明踐行記...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通過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等方式,一如既往關注三明發展,牽掛著三明人民。三明人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和期望,一以貫之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前進道路上不斷書寫更加優異的答卷,樹立起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地方樣本。老區何以煥發新貌?
  • 一個地級市的自救如何上升為國家戰略——三明醫改始末
    但也因此,這個看似「不複雜」的醫改遭到各方壓力、幾近夭折。除夕夜的那通來電,讓三明醫改絕路逢生,徹底改變了故事走向。詹積富進京匯報之後,三明醫改的道路越走越寬。多方護航下,這個山區小城趟出的道路正逐漸上升為國家戰略。一場「自救」:不改革就崩盤了解三明醫改的人都說,「這是一場倒逼的改革」。
  • 人民日報:三明醫改的事實真相
    斬斷醫藥與醫院之間的利益鏈條,正是「三明醫改」的改革方向與目標。2012年初,福建省三明市開始「斷鏈」,其後受到廣泛關注,其模式被稱為「三明醫改」。如今「三明醫改」獲得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銀行關注與肯定。
  • 評論員文章|「三明實踐」的啟示
    長期以來,三明人民始終牢記重要囑託,一以貫之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形成了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展現了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生動畫卷。
  • 青年說丨三明憑什麼成為「寶藏城市」?
    一時間,「三明實踐」成為全國熱點話題,央媒報導焦點。 三明能稱為「寶藏」城市,不在於外表。作為「中等生」,為民生兜底,是三明的顯著特徵。醫改之後,三明市民告別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2019年,三明全市人均醫療費用還不到全國人均水平的一半,政府財政支出全力向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傾斜,三明市民的幸福感自然高漲。
  • 讀懂三明實踐的樣本意義
    三明的道路選擇與發展氣象,都可以在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家發展的恢宏布局中找到對應的線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人民為中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無一項在三明找不到呼應,無一項在中華大地聽不到迴響。三明的蝶變,有力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改革和發展理念的前瞻性和科學性。
  • 流淌的文化記憶 持久的奮進力量——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三明實踐(下)
    流淌的文化記憶 持久的奮進力量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三明實踐(下) 西倚武夷山,東靠戴雲山,沙溪河自西向東奔流其間,晝夜不息。 仍處於進行時態的三明實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樣本。站在承前啟後的時間節點,三明拿出的答卷自然也被賦予更多的意義和期待。 紅色回聲嘹亮 數百根通電光纖呈正方形從天花板傾瀉而下,站在1米開外看足像一個充滿科幻感的時空隧道。穿過密集的光纖帶,不難辨識出裡面的兩個紅色數字:11200、76。
  • 「三明實踐」受全國矚目!
    「三明實踐」受全國矚目!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通過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等方式,一如既往關注三明發展,牽掛著三明人民。三明人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和期望,一以貫之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前進道路上不斷書寫更加優異的答卷,樹立起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地方樣本。
  • 流淌的文化記憶 持久的奮進力量——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三明實踐...
    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 大力弘揚「三明實踐」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
    「三明實踐」,充分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厚的實踐底蘊和真理偉力。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先後11次深入三明調研,16次作出重要指示,為三明改革發展指引方向、明確路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三明老區蘇區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殷殷關懷催奮進。
  • 人民日報聚焦福建三明探索實踐:善用改革開新局
    善用改革開新局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下)  福建三明,八山一水一分田。2011年,三明城鎮職工醫保住院次均費用達6553元,2019年降至6429元,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直面問題,改革創新在各個領域推進。為變「黑」河為清河,大田縣在福建省率先實行河長制;為重建因洪災而毀的萬安鎮,將樂縣探索成立建設發展公司,統一進行土地收儲、開發,讓萬安實現了由「寨」到「鎮」的變化。
  • 中國醫改的昨天,今天,明天|醫防融合|三明醫改|醫療改革|醫藥衛生...
    當然這是一場得罪既得利益的改革操作,所以在2013年開始,各大利益受損方通過各界的聲音對三明醫改竭盡所能的污衊和詆毀,蔑稱三明醫院沒藥可用,只有廉價藥,患者外流,醫生辭職......這個聲音到現在還深深存在醫療衛生行業尤其是醫療專家的腦海中。但是三明醫改的運行數據通過三明醫療保障中心持續透明向社會公布,使得以社科院朱恆鵬教授為代表市場派改革人物否定三明醫改的言論不斷被事實擊敗。
  • 關注|聚焦「三明實踐」!光明日報刊發《一心一意是三明》
    大家的目光都盯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進度和力度,也就是「醫改」。這是個全球性的難題。各方利益主體攪和在一起,相互纏繞,一團麻。試著理順一下吧,「線頭」都尋不見! 醫改掣肘,三明出手。 病人到底是誰?是用來「開發」的?是可以「製造」的? 醫生到底是誰?
  • 善用改革開新局——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下)
    2011年,三明城鎮職工醫保住院次均費用達6553元,2019年降至6429元,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直面問題,改革創新在各個領域推進。為變「黑」河為清河,大田縣在福建省率先實行河長制;為重建因洪災而毀的萬安鎮,將樂縣探索成立建設發展公司,統一進行土地收儲、開發,讓萬安實現了由「寨」到「鎮」的變化。
  • 萬壽巖保護背後的典範力量——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三明實踐 (中)
    清流古人類化石遺址、「南方周口店」、永安安貞堡……一件件文物講述著文化交融演進的三明故事。  以萬壽巖遺址保護為契機和示範,以「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為指引,三明悄然開啟了文物遺存保護在一個市域範圍內的大膽探索,呈現出蓬勃的文化活力。
  • 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三明實踐」喝彩|長城評論
    一字字、一句句,說到了鄉親們的心坎裡,是三明人心裡念著的,更是三明人點滴實踐著的。三明人牢記總書記囑託,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畫出了一幅靚麗的「山水畫」,探索出具有三明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之路。這是11月17日拍攝的福建省三明市三鋼集團中板廠生產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