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老人家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前兩天咱剛品嘗了香糯甜美的臘八粥,春節的腳步緊跟著就來了。您還記得老北京流傳的春節民謠麼?版本眾多,其中有一版是這麼說的——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燉羊肉
二十七,殺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去拜年
今年春節,對咱們首厚·大家(友誼健康社區)意義重大,我們將和住戶們在這裡度過第一個春節!社區就是家,在這兒您照樣可以體驗到最濃厚的年味兒、最溫暖的春節。
這幾天,客服部正在緊鑼密鼓地採購對聯、福字、窗花……準備趁著過年把裡裡外外、上上下下好好布置布置。我們也去餐飲部看了看,師傅們正在籌辦糖瓜、餃子等春節必吃的美食……
這個春節非常值得期待!
另外,作為文化底蘊深厚、且位於老北京人文薈萃之地的首厚·大家(友誼健康社區),十分重視傳統文化習俗,特別是春夏秋冬重要的節氣——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這些節氣是咱們老祖宗幾千年來對中華大地的氣候進行觀察的珍貴總結,即便到今天準確率也非常高,它們和健康、養生、長壽、甚至情緒變化都有很密切的關係。咱們社區的營養師和星級主廚團隊,根據節氣特點和重要節日,開發出了特色四季養生美食系列,讓住戶們傳承祖輩文化的同時,修身養心、健康長壽。
咱們按接下來的順序分享一下——
小年(2019年1月29日):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傳說這天灶王爺馬上要上天匯報工作了,人們想用糖瓜粘住他的嘴,讓他別在天庭說人間的壞話。
節令美食:糖瓜、餃子
除夕/立春(2019年2月4日):今年除夕和立春竟然在同一天過,真是巧了。
節令美食:餃子/春餅
初一/初五(2019年2月5/9日):餃子是一種神奇的食物,在老傳統裡,除夕要吃餃子,初一要吃餃子,破五要吃餃子,入伏、立秋、冬至也得吃餃子,簡直是上天為了考驗廚師水平專設的規矩,嘻嘻~
節令美食:餃子
正月十五(2019年2月19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稱為元宵節,傳統習俗有賞月、猜燈謎、吃元宵等。
節令美食:元宵
端午(2019年6月7日):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過端午節,划龍舟及食粽等活動已成為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
節令美食:香糯粽子
頭伏(2019年7月12日):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裡正式開胃解饞的食物。
節令美食:特色餃子
二伏(2019年7月22日):北京有句老話: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在這個節氣裡最適合的就是吃麵了。有人會認為這些都是老黃曆了,不用去遵守,其實這些前人們總結出來的東西,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伏天是一年裡最熱的節氣,在這種天氣裡,人們的食慾和免疫力都會有所降低,甚至連腸胃的功能都有所紊亂。麵條被煮得爛爛的,又不費牙,又容易消化,這麼熱的天氣裡。來上一大碗,既能給身體補充能量,又不會給腸胃增加負擔,確實對我們有好處。
節令美食:美味麵條
三伏(2019年8月11日):相比頭伏餃子和二伏麵條,這烙餅攤雞蛋算得上是營養科學的膳食搭配。在漫長的中伏,人們的身體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勞、沒胃口,近日立秋了,天氣也開始涼快些了,在忍受一個夏季的酷熱折磨後,烙餅攤雞蛋簡單方便,已成為最受歡迎的食物。
節令美食:烙餅攤雞蛋
立秋(2019年8月8日):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過去民間對節氣有許多講究,多數又與吃和防病有關,這與人們關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無關係。「民以食為天」,立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人們當然忘不了吃。所以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貼秋膘」。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節令美食:貼秋膘
中秋(2019年9月13日):月餅成為我們中秋節必吃的一種食品,月餅象徵著團團圓圓,也代表著人民對幸福美滿的生活的嚮往。
節令美食:傳統月餅
重陽節(2019年10月7日):重陽節又被稱為重九節、曬秋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重陽節的習俗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吃花糕。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 「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的含義在裡面,比較吉利。
冬至(2019年12月22日):冬至,是一個我們中國非常有特色的一個傳統節日,在冬至這一天,北方的人就會選擇吃餃子。俗語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節令美食:美味水餃
夠了夠了,不再接著念叨了,再說下去又是一年……
口水已經流出來了~
各位長輩和朋友們,感興趣的來和我們一起過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