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戰場能用戰友的屍體擋子彈嗎?如果這麼做,後果有多嚴重!

2020-12-25 直擊追蹤

上戰場能用戰友的屍體擋子彈嗎?如果這麼做,後果有多嚴重!

雖然在戰場上用來阻擋子彈的裝備有很多種,比如防彈衣、頭盔等,但沒有哪個士兵會真的穿著防彈衣用身體去對抗子彈。當敵人的子彈射來的時候,幾乎所有士兵的第一反應都是躲避或者是掩護。那麼此時,是否能用同伴的身體擋住子彈呢?多年戰爭的老兵告訴你,這樣做的後果有多嚴重。

大家都知道,子彈之所以能殺人,主要和兩個效應有關,一個是阻止效應,一個是空洞效應。阻止效應是指子彈擊中人體時的衝擊力。而空腔效應則是指子彈進入人體後,由於巨大的衝擊力,會形成一個臨時的空腔,從而對人體造成二次傷害。

所以由此可見,如果在戰場上使用戰友的屍體來阻擋子彈,只要不是狙擊步槍或者其他大威力的槍枝子彈,那麼確實是能夠阻擋子彈的,由此產生的防彈效果不亞於士兵穿的防彈衣。不過,雖然戰友的身體確實可以擋住子彈,但據一位老兵說,在戰場上一般不會有人這麼做。

首先,在如今的戰場上,無論是槍枝的性能還是射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通常以機槍為主。一方面,在機槍不斷射擊的情況下,士兵無法用戰友的身體來阻擋子彈。另一方面,就算能及時用戰友的屍體擋住敵人的進攻,也無濟於事,因為機槍的射速太快,還是會被子彈擊中。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就算這樣在戰場上能活下來,也會在心裡留下一個永遠解不開的結,後果比活下來還要嚴重。畢竟,作為並肩作戰的戰友,死後被人拿來擋子彈,是一種不尊重,對士兵的心靈造成極大的創傷。所以,通常有很多士兵寧可被子彈打中,也不願意用戰友的屍體來擋子彈,這太可惜了。

相關焦點

  • 在戰場上,能用隊友的遺體擋子彈嗎?97歲老兵的說法值得深思
    導語:在戰場上,能用隊友的遺體擋子彈嗎?97歲老兵的說法值得深思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目前為止所爆發的規模最大,傷亡最多的一場戰爭。因為是熱武器的時代,因此大家使用的單兵裝備均為槍械居多,所以傷亡情況也是十分的嚴重。有的人或許會有疑問,在戰場上,能用戰友的遺體擋子彈嗎?下面我們就通過一位抗戰老兵的事跡來告訴大家答案。這名老兵名叫賈善明,參軍的時候只有16歲。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我們有很多的熱血好男兒都不願意家園受此大難,因此紛紛參軍,將鬼子趕出我們的國家。
  • 在真實的戰場上,中彈之後有何後果?被槍擊中後還能繼續戰鬥嗎?
    那麼,真正的戰場上,中彈之後有何後果?還能站起來繼續作戰嗎?視作品具有一定的誇大和藝術加工的特性,主角即便是中彈,也絲毫不影響他繼續戰鬥,其實這在現實中完全是不可能的。在真實的戰場上,士兵一旦被子彈擊中之後,基本上就失去了行動能力,可能還會立馬斃命。當然,這不是說在戰場上只要中槍之後,就會立馬斃命。因為還得看你中槍的部位在哪,子彈進入你的身體有多深。
  • 戰場上屍體擋子彈?我軍一次慘烈戰役 趙子龍師推著屍體向上衝
    在戰場上,使用屍體可以擋得住子彈的射擊嗎?在我國歷史上就有一個著名的例子。那是48年秋天的塔山,4縱,11縱,獨立第4師,獨立第6師和炮兵旅在這裡阻擊東進兵團。戰鬥進行了2天,東進兵團看到塔山的防禦太堅固,就上了最精銳的趙子龍師,這個師建立了層層督戰隊,1個步兵團分成幾個波次發動衝鋒。但是在600米狹小地域。雙方都集中了最強火力,守軍4縱主力團第28團,甚至還得到了5門高射炮,1門機關炮的支援,這些高射炮都放平進行低平直射。隨後,趙子龍師改變了戰術。
  • 戰場上,你願意為別人擋子彈麼?
    袍澤情深早已融入軍人的血脈,平日裡肝膽相照、惺惺相惜,戰場上則是彼此的後盾與支撐。2在問答平臺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軍人真的會為了救戰友而犧牲自己嗎?」很多答主選擇講述了同一個故事。這樣的互相把自己的至親託付給對方、用畢生的精力去實踐承諾的事例屢見不鮮。貴州老兵潘中澤,將犧牲戰友唐榮鋒的母親接到家中,精心服侍,默默盡孝,直到病逝;江蘇籍退役飛行員趙慶珍,為了照顧犧牲的戰友餘江生在邛崍的母親,不僅娶了當地的姑娘,而且在轉業時拒絕回到老家江蘇和留在部隊駐地武漢,選擇四川邛崍......
  • 戰場上,沙袋究竟能不能擋子彈?真實用途說出來,你絕對意想不到
    二戰時期的沙袋+油桶陣地軍迷中有個話題一直被津津樂道,就是在戰場上,沙袋究竟能不能擋子彈?這個問題不難理解,如果沙袋不可以擋子彈,那麼戰場上就不會到處使用了。有研究人員還對沙袋進行了防彈測試,測試結果出爐,完全不敢信,那就是沙袋可以擋子彈但是是小口徑的子彈,如果是大口徑的子彈恐怕就很難有效果了,而且沙袋的真實用途說出來,你絕對想不到,那就是便於構築工事。沙袋真的擋不住子彈麼?
  • 戰場上,鋼盔完全擋不住子彈,為啥各國士兵打仗的時候還要戴
    熱兵器登上戰場之後,盔甲也沒啥用了。二戰的時候,美國大兵裝備齊全,頭上戴著一個套著漁網的鋼盔。可不要小看這個頭盔,據不完全統計,美軍裝備了頭盔之後,至少救了7萬人的性命。但是,在很多神劇中,我國的神槍手直接一槍擊斃戴著鋼盔的日軍。有頭盔還能爆頭?這靠譜嗎?這個還挺靠譜。因為在戰場上,鋼盔完全擋不住子彈。什麼?
  • 戰場上子彈打光後,能不能撿敵人的槍繼續戰鬥?老兵:不怕死就去
    戰場上子彈打光了怎麼辦?在二戰時期,大多數主力槍械都是栓動或半自動步槍,這個問題還沒有那麼突出。但到了現代戰場上,如果遇到戰況激烈時,一梭子步槍子彈可能分分鐘就被打光了。而一般情況下,一名士兵單次行動攜帶的彈匣數量最多也就5~6個。
  • 真實戰場上,被子彈打中後是什麼感覺?現實和電影差別很大
    導語:真實戰場上,被子彈打中後是什麼感覺?現實和電影差別很大被子彈擊中是什麼感覺?我們很多人對這個問題可能永遠都不會有答案,但對於現在許多影視劇中所表現出的被擊中後沒有什麼事情,還能繼續作戰的場景肯定是記憶深刻了,那難道子彈擊中人體後真的就像那些影視劇所表現出的一樣不是非常嚴重嗎?
  • 九旬飛虎隊隊員:松山戰役踩著戰友屍體前進(圖)
    「當然我也知道到部隊是有風險的,當時的飛行員基本上是一起飛就被日本的飛機打下來了,空軍可以說是最危險的行當之一。但當時我還小,顧不了這麼多,能有口飯吃就不錯了。」在學校,陸建航接受了嚴格的軍事訓練,如打槍、野外露營、炊事、遊泳和駕駛滑翔機。之後,陸建航被派往印度訓練,主要學習初級飛行。他必須掌握各種技能,每天練習時間從起初的6個小時增加到10個小時。之後還到美國受訓。
  • 車門能擋子彈嘛?如果不能,為什麼影視劇中警察都要躲在車門後?
    沙袋擋子彈基本沒有爭議。樹木、屍體、車門可以阻擋飛行末段子彈,遮擋敵方視線,使其不易瞄準。步槍彈百米距離可以擊穿40公分厚普通樹木,穿透兩三個人體或6毫米厚鋼板。1.車門板面材料雖薄,但有可能子彈打在門的肋根上,儘管不能完全擋住子彈,但起碼能對子彈的侵切及動能有衰減而減少對人體的傷害。2·有車門掩擋能有效避免對方瞄準自己的要害部位。3.車門多為亮光漆,偶然受陽光照射而反光,能極大地影響對方觀瞄。
  • 沙袋構築的防禦工事,子彈可輕鬆洞穿,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國家在用
    如果提到戰場上的防禦工事,很多人都會想到沙袋,這也確實是一種常見的構建陣地的材料。其實對於戰場沙袋構築的防禦工事到底有沒有作用?也一直是被眾人所討論的話題之一,對於這點疑問,有國外網友甚至親自做了試驗,而試驗的結果也並不是那麼讓人意外,那就是沙袋很難擋得住子彈,即使是厚度達到30公分的沙袋也一樣會被子彈給貫穿!那麼新的疑問來了,既然沙袋擋不住子彈,那麼為什麼還要堅持使用沙袋來構築防禦工事?這位國外網友的測試也引來很多人的質疑,誰會在戰場上將沙袋立起來擋子彈?
  • 班用機槍上戰場,需要準備多少子彈?從56式班用輕機槍說起
    很多軍迷好奇,班用機槍上戰場,到底需要準備多少子彈?其實這得看分什麼機槍了,機槍很多種,每個國家的彈藥配置也不同,以56式班用輕機槍為例,由兩名機槍手組成機槍戰鬥小組,正手負責操控機槍,副手負責背負彈藥。
  • 越南戰爭戰場上的美軍彩照:被炸得頭破血流,戰友之間互相救援
    越南戰場可以說絞肉機,這裡美軍死傷慘重,越南人也有數百萬傷亡。英國戰爭通訊員拉裡·伯羅斯(1926年-1971年)在越南戰場拍攝有關戰爭的許多經典照片,至今可以看出戰爭的殘酷,讓世界了解美國在越南發動的戰爭殘酷性。 圖為1966年10月,四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手持運送戰役屍體。這名美軍在與南越遊擊隊在484山的戰鬥中喪生。拉裡·伯羅斯是記者,1963年他來到越南記錄越南戰爭的情況。
  • 子彈威力不俗,大樹真的可以擋子彈嗎?越戰老兵說出真相
    看的時候我們都已經習以為常,但是回頭過來想,鋼板在子彈的打擊下也不堪一擊,為什麼此時連一棵大樹都射不穿了呢?一位退伍老兵給了我們答案。 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老黃和他的戰友沒有找到任何理想的掩護物體,他的兩個戰友瞬間在槍林彈雨中喪命,急忙中的老黃趕緊找到了一棵大樹躲在其後面。從大樹前方射過來的子彈與老黃擦肩而過,但就是沒有子彈射中老黃,也正是因為這棵大樹的存在,才使得老黃最終保全了性命。
  • 老兵爆料越南戰場女兵屍體竟這麼用 看後震驚(圖)(1)
    我的懷裡抱著的是一支射程一千五百米的狙擊步槍,通過瞄準鏡我可以看到距離射擊口七百米處橫七豎八的躺著七具幾乎一絲不掛的屍體,只有一具除外,因為她是女人。前方七百米處,有一條小道轉彎,地域開闊、視線良好,是狙擊的最好場地。一汪清澈的泉水就是橫屍遍地的理由。
  • 美國大兵戰場帶子彈比解放軍多?單兵攜子彈數量有啥講究?
    我們看戰爭題材的影視資料,有時會看到戰場上打得正嗨呢,槍裡子彈打光了。而也有一種情況就是槍裡的子彈仿佛永遠也打不完一樣。長大後我們知道了,電視裡都是騙人的,真正在戰場上持槍打仗,攜帶多少子彈那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的,絕不是永遠也打不完,或者上戰場就沒子彈了。
  • 什麼東西擋子彈最靠譜?汽車大樹都不行,一個物品出人意料
    當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處於和平時代,對於這些武器裝備並沒有深刻了解,很多戰爭場景都是在電視劇中看到的。不過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的槍戰中看到有人藏在大樹或者汽車後面躲子彈,在實戰中,大樹真的能擋子彈嗎?【子彈是由槍械發射出的武器;戰爭時更是擊殺敵人或破壞物資的最簡單的工具之一。子彈也可以說是集物理學、化學、材料學、空氣動力學以及工藝於一身的產物。
  • 子彈能擊穿鋼板,為何還用沙袋來修築防禦工事?真實原因漲姿勢
    既然子彈的威力這麼強,為何各國的軍隊在戰場上還是堅持用沙袋來修築防禦工事呢?據戰場上的統計發現,在戰爭中造成士兵傷亡的原因超過80%是流彈或飛濺的彈片,意味著真正被射中而喪命的不足20%。並非所有國家的軍隊都擁有像美軍一樣豪華的防護裝備,因此在戰場上修建工事是有必要的,是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措施;另外即使有防彈衣也不可能包裹信全身,像頭部、頸部這些要害部位還是露在外面,一旦被擊中依然會"掛掉"。在戰場上就地取材最方便就是裝沙袋了,用沙袋修工事一般都是從地面開始壘高,這樣就相當於把壕溝拔高了,因此作用就是壕溝。
  • 被子彈打中後能活多久?上過戰場的老兵:別再被電視劇忽悠了
    說到戰爭那肯定就不能少了子彈了,在戰場上士兵會用上很多發子彈。子彈對士兵打仗來說就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消耗品。在電視劇中我們也看見過,士兵拿著槍要對敵人進行射擊,但是不幸的是這名士兵又被背後的敵人給打了一槍。
  • 子彈頭上不同顏色代表什麼,其威力大相逕庭,用錯後果不堪設想
    後果不堪設想。 在戰場上,作為常見的武器——槍械,是士兵不可或缺的裝備,不同槍械所發射的子彈種類也不一樣,同時還有一些「特種」子彈。為了使士兵對「特種」子彈進行甄別,在出廠時廠家均會在「特種」子彈頭部塗抹上不同的顏色以便區分,如黑色、白色、紅色、綠色等。不同顏色的子彈頭分別擁有不同的作用,毀傷效果也大相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