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採訪到的白河「紅幫」史料
艾文仲
白河縣的紅幫盛行於辛亥革命前,牙儈屠沽,皂隸攤販、酒保優伶都有加入者。
1.鳥瞰白河縣城。網絡配圖
紅幫內人相見時,豎起大姆指向左作「齊肩揖」,說出行話便知是家門人。再進一步,要說出山主、幫兄的上下。如,「雲山」,只說「上雲下山」。
2.香堂。網絡配圖
小山主見大山主要行大禮,有數十個動作姿勢,背三代,說引起,站過堂。紅幫過令,就可以不帶銀錢走四海。小兄弟帶上山主發的「海底」(憑證),到各地就方便了。
3.紅幫海底。網絡配圖
白河縣紅幫在城關主要有天池山。天池山後期的坐堂大爺是姜清明(白河城關探馬溝人,以擺賭場為生計),副山主是蘆進才(白河縣上河街同心糧行老闆,當過管理船舶的水保正),陪坐大爺是潘玉珍(開殺豬案子的),紅旗管事是賀光運(經濟牙子),聖賢二哥是黃銀吾(白河城關探馬溝陰陽仙兒),新衣大爺鄭世清(白河城關上河街人)。天池山在西營(今白河縣西營鎮),由新衣大爺董炎峰、湯小謙發展地盤。
4.白河城關上河街。網絡配圖
民國二十四年(1935),白河「天池山」應老河口(今湖北省襄陽市老河口市)駐軍尤司令邀請,派出副山主蘆進才等3人,到老河口擺香堂收其官兵入幫。
5.國民黨軍。網絡配圖
民國三十一年(1942)至三十三(1944),國民黨51軍169師顧團長(長白山主),在白河縣城上河街漢江對面娘娘溝廟(今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老關廟村)擺香堂收徒,花天酒地的熱鬧了好幾天。
6.千裡漢江。網絡配圖
白河縣的紅幫部分行話摘錄:
圈子裡——城內圈子外——城外混子上——街道
帶子上——河道筒子裡——山溝架子上——山坡
琉璃窯子—瓦房靈芝 窯子——草棚 靠山窯子——巖屋
啞吧窯子——廟宇收粉子——吃飯反抄——回家
三隻眼——褲子四大名——衫子 招線子——攔路截搶
扯劃——撤退借碼頭灣船——在外地擺香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