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9日,國泰航空在法國土魯斯喜提機隊第一架A350-1000,機隊規模增加至207架。這是繼2016年引進首架A350-900後,國泰引進的第二款A350機型。
如果你以為A350-1000隻是單純比-900長了一點,多載幾個人,那你就錯了。不過你不是一個人,胖一開始也是這麼以為的!直到這次在土魯斯聽到了國泰和空客的介紹以後才明白,-900和-1000不止是變長那麼簡單。
事實上,35K不光是性能、載量、設計上和359有許多區別,國泰在使用359的兩年時間裡也在不斷聆聽意見、總結經驗,對客艙產品、布局和細節進行了許多改進。接下來,跟胖一起了解一下,國泰的35K有什麼過人之處吧:
飛機外觀
想要在地面上分辨A350-1000和-900,最直觀的方式其實是看輪子。為了減少35K增加的重量對停機坪道面帶來的壓力,空客為35K的主起落架各增加了一對輪子,所以,35K的主起落架為6輪小車式起落架,而359的主起落架為4輪小車式。
這也是空客雙發寬體客機首次使用6輪小車式的主起落架。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為新航研發的A350-900ULR因為增加額外油箱,體重見長,原本也計劃使用6輪小車式的主起落架。不過,空客的工程師最終還是有信心4輪小車式起落架也足以應付。
35K的機身長度比359增加了6米,而且這6米全部增加在了機身前部1、2號門之間。因此,簡單的對比一下1、2號門之間的長度,或者數數窗戶數量就可以分辨出359和35K。
還有一個很難發現的區別,因為35K重量大幅增加,為了儘量降低飛機降落時的進近速度,35K的機翼後緣也相應的進行延長,提供更多的升力以降低飛機的進近速度。
正在機下參觀拍照的時候,執飛交付航班的其中一位機長Lucas主動跑來讓胖跟著他去機尾,說要向我們展示一下「高新科技向古老大自然學習的實例」。他所說的就是A350的機尾部分,為了降低阻力,空客仿造鯨的尾巴設計了A350的尾部。他還提到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案例:A350的小翼是仿造獵鷹的羽翼形狀設計的。
這些仿生學的設計讓A350吸取了大自然的天然智慧,將生物界數十億年的進化成果用在了機身設計上,每一點的改進都讓飛行更加潔淨高效。
性能載量
國泰選購的35K是目前航程最遠的316噸版本。316噸指的是飛機的最大起飛重量,在業載一樣的情況下,這個版本比基礎型(最大起飛重量308噸)增加了450海裡的航程,最大航程達到8400海裡。也正是因為這額外的航程,國泰航空才得以使用35K開通飛行距離長達8153英裡的香港-華盛頓直航。
35K使用的引擎也比359更加強勁,由羅羅生產的Trent XWB97引擎能夠產生97萬磅的推力,相比359所使用的XWB84引擎多出了13萬磅。根據羅羅在交付儀式上提供的數據,Trent XWB引擎的運行可靠性高達99.8%,這一數據比某些羅羅引擎的表現要優異不少。
空客表示,因為A350飛機最終下線的實際重量和設計重量一致,所以引擎的設計無需因應飛機重量增加而修改。這樣就避免了因為設計變動而帶來的問題,因此Trent XWB引擎的可靠性相當高。空客指出,A350投入運營至今,全球174架A350隻更換過7具引擎,其中3具還是為了研究改良才更換的良好引擎。
除了引擎表現優異,A350的整體設計也是超出了空客的設計預期。A350試飛後發現,飛機的最大起飛重量可以比設計的多3.8-7.2噸。更大的起飛重量意味著飛機可以帶更多的燃油起飛從而飛得更遠,或者是載更多的貨物起飛從而提升航司收益。
客艙布局
因為35K增加的長度全部在1、2號門之間,這也意味著,像國泰這樣商務艙座位較多的航空公司可以更加合理的安排他們的客艙。
如果你查看國泰網站的座位圖就可以發現,359的商務艙座位數為38個,完全佔據1、2號門之間的空間以後,在2號門之後還有2排商務艙。而35K的46個商務艙座位則全部位於1、2號門之間的空間內。
版權:Sam Chui
對於乘務員而言,商務艙的服務可以完全集中在1號門的廚房,這也就意味著2號門的廚房可以完全用於人數最多的經濟艙和特選經濟艙。不少乘務員覺得這樣的設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就意味著各艙等的旅客都可以更快的結束服務流程,擁有更多的時間休息。
35K和359一樣擁有非常安靜的客艙環境。根據空客的說法,1、2號門之間的區域(商務艙)在巡航時噪音水平比現有777低7分貝。今天在飛機上從經濟艙最後一段走到商務艙確實能夠明顯感覺到噪音的減少。而2-4號門之間的經濟艙區域的噪音水平雖然較上一代機型有明顯下降,但是同樣明顯的比前艙要高不少。
座椅產品
就國泰航空的客艙而言,35K的商務艙和特選經濟艙座椅和359上的並沒有太大區別。由卓達航宇生產的Cirrus反魚骨商務艙在359上確實存在一些質量上的問題,所幸這些問題在35K上都基本得到解決。不過,不知道是不是胖的運氣太好,竟然在交付航班上就發現了瑕疵:一根飾條沒有粘牢。不過,這個小問題除了讓強迫症鬧心以外,並不影響座椅的任何功能。而落地後,國泰質控團隊也馬上記錄了這一小瑕疵,後續應該會和卓達航宇反饋尋求改進方法。
早在國泰2年前引進359的時候,胖就對這款升級版的反魚骨商務艙和特選經濟艙進行過詳細的介紹(可以戳這裡查閱)。35K商務艙和359上的唯一區別就在於椅套的顏色和紋路發生了變化,在這裡就不做過多的闡述,
相比之下,35K的經濟艙座椅和359上的就有較大的區別和改進。
359所使用的經濟艙座椅是基於Rockwell Collins(原B/E Aersopace)的Pinnacle深度定製而來。這次,35K的經濟艙則由國泰集團旗下的HAECO自主設計和研發,對上一代座椅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改良。
2年前,359投入使用時,那個頗為創新的「外翻式」頭枕曾是國泰宣傳的重點。不過,國泰在35K上卻放棄了那個創新的設計。箇中緣由卻頗有意思:因為「外翻式」的設計太過獨家,很多旅客都不知道看似普通的頭枕還能向外翻開變成一個頸枕。
既然旅客不領情,貼心的國泰於是馬上改良設計。這一次,頭枕不再能夠向外翻開了,但是卻比普通的頭枕多了兩個鉸鏈,雙手往中間一掰就能形成一個舒適的環形,同樣實現了頸枕的功能。胖親自試用了一下,配合放倒後的靠背,舒適性相當不錯,好好睡上一覺完全不是問題。
胖仔細觀察後發現,35K的經濟艙座椅靠背有一層額外的墊子,按上去感覺是中空的,應該對放倒後的舒適性有幫助。畢竟35K的首條長途航線就是飛行時間逾15小時的香港-華盛頓,一張舒服的經濟艙座椅實在是太重要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躺著去美國。
頭枕並非這款港產座椅的唯一亮點。考慮到現在越來越多旅客會自帶平板電腦或手機看視頻,國泰在359上就已經設計了放置平板電腦的凹槽。但是因為凹槽比較淺,實際使用的效果並不是太好。這一次,國泰就將凹槽加深,並且設計了鏤空視窗,方便乘客和乘務員看見是否有遺留物品。
不過,這個設計只有前排有座位的經濟艙才能享受,第一排和額外空間的座位就沒有這個福利了,魚與熊掌怎麼選就見仁見智了。
版權:Sam Chui
此外,A350的一大亮點就是全艙都沒有面壁思過的靠窗座,大家可以放心大膽的選擇任何靠窗座位。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緊急出口處的59排A/K,這兩個座位實際上是B/J的中間座,但是因為緊急出口的關係,這一排實際上只有兩個座位,所以國泰就將靠客艙壁的兩個座位列為A/K的靠窗座,但是這一排並沒有窗戶。國泰官方的座位圖上可以清楚看到這兩個座位並不靠窗。
交付航班起飛後,法式長胖親自在經濟艙拍了一段視頻演示,建議在Wi-Fi下觀看:
其他細節
35K商務艙廁所有窗!雖然廁所帶窗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因為事先並不知道,打開廁所門的那一瞬間還是頗為驚訝的。不過,雖然是全新的35K,廁所的窗戶夾層中間已經出現了幾隻「偷渡客」,到底這些小「偷渡客」是怎麼進去的,實在是一個世紀未解之謎。
另外,商務艙的旅客選座時請儘量避免11排D/G,這兩個座位和商務艙廁所是在同一軸線上的,距離廁所和廚房都比較近,旅途中的各種聲音會比較多和明顯,加上廚房全程不關燈,不戴眼罩可能比較難以入睡。當然,巡航後會拉上帘子隔開,但是同行旅客往往在打開帘子後不會細心拉好,難免有影響。
版權:AusBT/David Flynn
國泰35K的機上娛樂和互聯繫統非常先進,不但全艙採用1080P高清屏,且部分娛樂節目也會提供1080P高清解析度,觀影體驗相當不錯。商務艙4.3英寸的手柄可以單獨使用,控制影音節目、播放地圖、瀏覽菜單、設置菜單等功能一應俱全,而且不會干擾大屏幕上正在播放的內容。
國泰35K繼續提供359上的「請勿打擾」和「叫醒」功能,配合上國泰未來一年內逐步推出的商務艙「客房服務」早餐流程,相信可以讓商務客人在長途飛行上按照自己的節奏獲得更好的休息。
35K不但提供機上Wi-Fi功能,更提供行動網路漫遊功能。漫遊收費由你的電信運營商的漫遊資費決定,且會自動連接。如果不想落地後收到巨額電話帳單,就記得在登機後將手機設置為「飛行模式」或者是關閉手機上的「數據漫遊」功能。
機上Wi-Fi的收費為9.95美元/小時或19.95美元/全程,在登錄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需要注意的是,一個帳號只能同時用於一臺設備,但是可以更換設備,只需要以付費時註冊的帳號和密碼登錄即可。
關於國泰A350-1000的更多體驗細節,敬請期待明天的推送。現在就先看一下昨天超燃的交付儀式吧!
執行交付航班的全體機組及國泰顧客及商務總裁盧家培合影 版權:Sam Chui
特別鳴謝:國泰航空及空中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