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指標失真 CPI權重新調整或納入房價?

2021-01-11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通貨膨脹指標失真 CPI權重新調整或納入房價?

如果CPI已經難以評價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那麼通脹指數應該納入什麼考量才能有效測度核心通脹?周小川明確指出,我國通脹指標度量忽視了投資品價格和資產價格的問題。

時隔11年,CPI出現了同比負增長,同時也引起了業內意見分歧。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數據顯示,11月CPI同比下降0.5%。這是2009年11月以來CPI首次出現負增長。

通縮還是通脹?對於同一組數據,業內人士罕見如此意見不統一。有觀點認為這意味著我們面臨通縮考驗。但也有觀點認為如果看PPI環比增速,增長了0.5%,要警惕通脹風險。還有觀點認為物價相對合理,既沒有通脹風險也沒有通縮危機,CPI主要是受高基數和豬價擾動影響。

之所以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主要是因為選用了不同的度量指標,這從側面驗證了學界對通脹度量指標失真的討論,也是學界討論完善通脹度量體系,要將資產價格納入其中更真實反映通脹水平的重要原因。

11月27日,央行《政策研究》刊發了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前央行行長周小川的署名論文《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和度量》。周小川在論文中指出,目前通脹指標度量忽視了投資品價格和資產價格的問題,低通脹對於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和理論框架提出了挑戰,也動搖了通脹目標制的理論基礎。

當前計算通脹水平的方式是否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如果CPI已經難以評價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那麼通脹指數應該納入什麼考量?新一輪CPI權重大調整是否有時間表?

CPI難充分反映實際通脹

一直以來,通貨膨脹是反映宏觀經濟形勢的重要指標,也是老百姓衡量自己「錢袋子」保值增值的重要參考。

通貨膨脹對老百姓有多大影響?最顯而易見的是,通貨膨脹使得貨幣購買力下降。

在經濟學中,通貨膨脹是指流通中的貨幣過多導致貶值的一種經濟現象,其表現為市場價格上漲,通常以CPI作為衡量指標。所以在測度總體通脹水平時,我國也常用CPI作為衡量通貨膨脹的指標。

根據經濟規律,過量(超過GDP增速)的貨幣擴張會帶來通貨膨脹。然而近來這個規律似乎正在失效,形成對基本知識的重大挑戰。業內普遍認為,目前我國CPI在測度總體通脹水平方面存在一定偏差,難以準確地反映實際通貨膨脹水平,容易造成貨幣監管當局對通脹形勢的審視做出誤判,削弱貨幣政策、宏觀經濟穩定的有效性。

實際上,全球普遍存在通脹指標的缺陷問題。今年8月,美聯儲對貨幣政策執行框架進行重大調整,採用靈活的平均通脹目標制,將2%通脹目標調整為2%平均通脹目標。有觀點認為,在資產負債表衰退階段,通脹目標制基本上無用,甚至還會製造資產泡沫。

在近日的「2020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周小川再以此作主題發言,詳細闡述了傳統通脹度量影響了通脹感知,他表示目前通脹水平和CPI之間確實存在差異。作為貨幣政策的反饋變量,通貨膨脹指標還可從更綜合、更豐富的角度進行考量。

周小川直言,目前我國通脹指標的度量有問題,以它來評價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還有待商榷。他在文章中指出,「近期美聯儲貨幣政策目標轉向了平均通脹目標。如果按過去的度量方法得出的通脹很低,而資產價格上升得比較多,會出現不可忽略的結果,貨幣政策的設計和響應難以堅稱與己無關。」

對於通脹壓力蔓延問題,業內已有預期。「目前通脹持續下行,是階段性的,一方面是食品價格中的豬肉價格在供求趨於平衡之後高位回落帶動食品價格快速回落;另一方面是去年基數較高,造成物價同比增速下行。」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記者表示。

如何才能準確把握物價變動的周期特徵和長期趨勢?章俊認為,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通脹平穩,央行貨幣政策要更多盯住核心通脹,不宜過多受短期食品和能源價格擾動的影響。而且目前宏觀政策強調跨周期調節,目的是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因對於目前短期內通脹下行,央行只需要加強預期管理和市場溝通,在實際操作層面無需做得太多。

CPI權重或大調納入房價

如果CPI已經難以評價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那麼通脹指數應該納入什麼考量才能有效測度核心通脹?周小川明確指出,我國通脹指標度量忽視了投資品價格和資產價格的問題。

住房價格是否納入CPI,長期以來備受學界爭議。周小川也承認通脹度量應考慮住房因素。他認為,對於住房,過去的概念是購房算作投資,價格變化不計入 CPI。後來則租房可計入,但在籃子中的權重偏小。再後來,人們主張把自住房用類比租金來計量,但是住房權重仍相對比較小。當全球人口上升到 70 億,城鎮化成為相當多數人生活、工作的必然選擇,城市可用地變得很稀缺且價格高昂,所以通脹度量再也不能無視或者低估住房的因素。

周小川的文章也引起了業內對於CPI權重或迎來新一輪大調整的預期。實際上,我國CPI權重調整素有「五年一大調、一年一小調」的傳統。最近一次大調是2016年,並且對CPI構成分類進行了調整。

「我國CPI權重下一次大調將在2021年。」交行金研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預測。他認為,CPI需要將食品權重下調,理由是我國居民肉食結構逐漸多元化,豬肉的權重仍將逐漸下降。

隨著消費升級和新型消費領域增長,居民消費中的各類服務、旅遊消費、信息消費等比重逐漸上升,因而這些類別的非食品價格佔CPI的權重也需要逐漸提升。通過調整後,未來我國CPI的成分結構將逐漸與發達國家接近。

唐建偉認為,核心CPI應成為貨幣政策關注的目標。從CPI與貨幣政策的關係來看,未來核心CPI將越來越有政策意義。CPI的波動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食品價格的波動,更是因為農產品生產供給的周期性特徵,大起大落是其基本表現,所以國際上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的貨幣政策,都是以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為政策調控的目標,這也應該成為我國貨幣政策調控目標改革的方向。避免因為CPI的大起大落導致貨幣政策的寬鬆不定,影響市場預期,同時也導致市場波動。

也有觀點認為央行制定貨幣政策時不能單看CPI,要綜合看核心CPI、PPI、GDP平減指數等指標。章俊建議,很多時候通脹壓力並不體現在商品上,而是體現在資產價格上,因此央行在觀察跟蹤通脹壓力時從通盤考慮出發,也要兼顧資產價格的走勢。總而言之,一方面要完善CPI的構成,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從更廣義的角度通盤考量通脹壓力。

「資產價格除了影響到企業的擴大再生產,還涉及基礎設施、環境保護等公眾性消費問題,不納入通脹考慮已經不行了,但怎麼納入還需要研究。」周小川表示。

(作者:李小玉 編輯:李博)

相關焦點

  • CPI將迎新一輪權重調整,通脹指標是否納入房價引爭議
    2021年我國CPI統計將迎來新一輪基期輪換,意味著CPI「商品籃子」和對應權重可能出現較大調整。日前,央行前行長周小川撰文指出,對投資、資產的價格度量覆蓋比較少是當前通脹度量的一個突出瑕疵,而較少包含資產價格會帶來通脹失真。資產價格已經到了必須納入通脹考慮的時候。
  • 加大研究通貨膨脹 度量指標體系的力度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加大研究通貨膨脹 度量指標體系的力度馮煦明 中國社科院財經院綜合經濟研究部副主任、清華大學研究員通貨膨脹是各國中央銀行在制定貨幣政策時最為關注的一個核心目標另一方面,房價與貨幣政策之間存在複雜的雙向聯繫。儘管根據傳統的CPI統計核算理論,居民購買住房被認為是投資行為,而非消費行為,因而房價上漲不直接計入CPI。但是,制定貨幣政策時理應考慮將房價大幅變動納入考量。擁有一個科學、準確、可靠的指示系統,是汽車安全行駛的重要前提。對於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制定而言,指示系統中最重要的構成部分之一就是通貨膨脹儀錶盤。
  • 房價納入通脹,可能比房地產稅還難
    來源: 和訊網前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寫了一篇文章《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與度量》,文章很長,但全文其實邏輯很清晰,意在告訴我們,什麼是通脹,通脹的範疇,以及怎麼度量通脹。文章稱,傳統通脹較少包含資產價格,會帶來失真,特別長周期比較失真。
  • 周小川:通貨膨脹指標還可從更綜合、更豐富的角度進行考量
    第一,當前的物價指數型通貨膨脹較少的包含資產價格,可能帶來了一定的失真,特別是在長時期比較中的失真。第二,以什麼樣的收入作為計算通貨膨脹的支出籃子。第三,勞動付出的度量對通貨膨脹的影響。第四,可比性(基準和參照系)問題。以下為演講全文((現場文字整理稿,未經本人審閱):各位來賓,上午好!
  • 房價將納入通脹指標?高房價或就此終結!|米筐原創
    現任會長、原央行行長周小川做了主題為「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和度量」的發言,指出了當下通脹統計指標的一些短板,其中的一個就是目前的通脹指標裡不含房價在內的資產價格。(發言是一個概要介紹,其完整內容刊發在2020年第3期《中國人民銀行政策研究》上。)
  • 房價加入統計範疇:CPI革命前夜,這群人望風而逃!
    買房,越來越成為人們最重要、佔比較大的一項支出,卻沒有被CPI統計在內,單從這一項就可以說數據已經嚴重失真。所以近年將房價計入CPI的呼聲漸起,11月底前央行行長周小川就這樣提出:資產價格不納入通脹考慮已經不行了。資產價格,在投資渠道有限的中國,主要就是指房價。2、權重的問題。
  • 周小川撰文談通貨膨脹,專家:如何定義和構建廣義價格指數也至關重要
    11月27日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央行原行長周小川發表了長文《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與度量》,把房價上漲並沒有計算進通脹指標的現實,再次擺上了公開討論的圓桌。周小川在文中指出,傳統的通脹度量會面臨幾個方面的不足:較少包含資產價格會帶來失真,特別是長周期比較的失真;以什麼收入作為計算通脹的支出籃子;勞動付出的度量如何影響通脹的感知;基準、可比性(comparability)和參照系。
  • CPI下降引發廣泛討論,2021年房價會重演2009年劇情嗎?
    所以在深圳房價逆風上漲時,大眾的想法都是:都這樣了,房價咋還能漲呢?在這個節骨眼上,老百姓也格外關心今年的就業率問題。尤其是今年大學應屆畢業生的人數已經達到了874萬人,他們的就業問題牽動著家家戶戶的心。
  • 消費物價指數及通貨膨脹
    今天我們來講消費物價指數和根據通貨膨脹校正經濟變量。1、消費物價指數消費物價指數:普通消費者所購買的物品與服務的衡量指標。其實,它也是物價水平的一種衡量指標。我們來看一下它是如何計算的吧!一共有4個計算步驟。
  • 張瑜:如何理解《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與度量》
    來源:新浪財經相關閱讀:  周小川: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與度量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張瑜、楊軼婷但當前來看,由於居民收入結構、消費結構的變化以及資產價格的影響,傳統通脹指標,比如CPI,對於觀察居民福祉的準確性在下降。周小川會長在論文《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與度量》中做出了深入淺出的分析,結合我們在日常研究與應用中,CPI似乎存在著以下這些偏差。第一類偏差,是對居民消費升級的不匹配,這具體關係到規格品的選擇。
  • CPI時隔11年再現負增長,中國經濟不存在通縮基礎
    而11月中旬以來,一度連續走低的豬肉價格重新抬頭。農業農村部公布數據顯示,11月23日~27日,16省(直轄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的周平均值為每公斤37.43元,環比上漲1.6%。12月4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41.79元/公斤,比12月3日上漲0.9%。
  • 澳大利亞房價最新消息2019 雪梨墨爾本房價走勢如何
    奇米爾稱,預計中國買家2019年在澳大利亞房市的交易量大體上與2018年持平,並將隨著市場復甦而重新增長。   持久不退的「寒潮」  2011年~2017年,澳大利亞房市經歷了一個大牛市,平均房價飆升了52.3%(通脹調整後為35.6%),但隨著當地政府為抑制房價過熱而採取了多項降溫、調控措施:包括更嚴格的貸款限制,以及對外國投資者收取更高的印花稅
  • 通貨膨脹的一般理論
    控制通貨膨脹的產生,還是積極地去適應通貨膨脹在經濟學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歷史資料的分析表明,對通貨膨脹的抑制,政府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完善金融管理機制是有必要的。   關鍵詞:通貨膨脹;理論;抑制   一戰以後,德國的通貨膨脹以驚人的速度發展。這種超速通貨膨脹對德國經濟有十分不利的影響,很多人認為它是納粹興起和二戰開始的一個重要原因。
  • 聚焦:河南開封取消限售令——數據裡的房價趨勢
    M2-GDP-CPI>0,代表的就是流入房股的貨幣量,考慮人皆具有樂觀心理,數據正值會更快表現為房價上漲,而數據負值卻會導致捂房惜售,導致房價下滑延後。這說明公式結果是房價趨勢的先行指標,從而更具指導意義。
  • 扣除房價,就是通縮,是時候將資產價格納入物價指數了
    前兩天,我們的前央行行長提出了一個觀點,認為應該將資產價格納入到物價指數裡面,作為通脹來考慮。所謂資產價格,當然主要指的是房地產。如果我們的物價指數包含房價的話,那麼恐怕每年都是兩位數增速了。 物價一般用CPI,也就是居民價格指數來衡量。
  • 裸眼視力將被納入中考評價指標!真的?
    近日,網上陸續出現多篇標題為《教育部:裸眼視力納入中考評價指標》《重磅!裸眼視力納入中考成績考核,近視學生將吃大虧!》等的文章,一時間有關「裸眼視力納入中考」的話題引發網友關注、討論。網上多篇相關文章的主要內容即長治市委主要領導在上述教育部發布活動中所介紹的情況,但在標題中突出了「教育部將裸眼視力納入中考評價指標」這類意思。這顯然屬於「張冠李戴」的不實消息。7月22日,澎湃新聞通過教育部進一步核實到:教育部目前沒有將裸眼視力納入中考評價指標的相關考慮。謠言起於何處?
  • 4月CPI重返3時代意味著什麼?CPI是指什麼意思
    CPI是指什麼意思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在經濟學上,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以百分比變化為表達形式。它是衡量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之一。一般定義超過3%為通貨膨脹,超過5%就是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CPI往往是市場經濟活動與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
  • 樓市大變局:房價可能要納入通脹了?
    有沙坪垻雙碑一片,中央公園一片,價格在1萬3左右,大多都有教育指標,未來區域升值潛力也有,可住可投資,建議著重考慮。南岸區和黃御峰,靠近四公裡,有輕軌環線2個站點加持,未來地段很好,公立小學已經建好,價格在1萬3-4左右,我認為還是比較不錯的。
  • 大部分城市房價仍在上漲!為什麼房價上漲總是無法控制呢?
    讀報時間7月16日訊,傳聞已久的深圳樓市調控政策終於落地,明確深戶購房需落戶滿3年且社保滿3年,非深戶需社保滿5年;在豪宅認定方面,增加總價750萬元限制;將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徵免年限由2年調整至5年。「限購力度超預期,但精準打擊了投資炒作和離婚炒房等投機行為。」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購房門檻提高到「3年落戶+3年社保」,基本堵住炒房客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