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滑雪產業的瀕死體驗! 報復性消費沒來,報復性裁員開始了

2020-12-19 騰訊網

「其他行業是挨在腳上......但滑雪產業這刀挨在了脖子上,有生命危險。」

萬龍滑雪場董事長羅力在接受採訪時曾發出這樣的感慨。

引子:最好的時代

毫無疑問,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申辦成功,推動了中國滑雪市場的發展,無論從雪場數量、還是滑雪人數上都取得了巨大突破。目前中國已經擁有大大小小的雪場770家,按目前的發展趨勢,到2022年此數量可能會超過1000個。而伴隨著雪場數量和條件的改善,國內消費者對滑雪運動的熱情也在提升,2019年國內有超過2000萬的滑雪人次,比5年前翻了一倍。中國的滑雪產業在經過二十幾年的積澱積累後,正在經歷一個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2019年底,京張高鐵的開通,大大縮短了京張兩地的時空距離(原本開車4個小時的路程,如今乘坐高鐵僅需一個小時),冬奧小城崇禮的客流也有了明顯的增加,僅高鐵開通的第一周,到崇禮的遊客比一周前增長了7%,而距高鐵太子嶺站最近的太舞雪場預測,今年冬季的客流有望達到40萬人次,比去年翻上一番。

2012-2019年中國滑雪場數量和滑雪人次統計 資料來源:《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

一場疫情揭開滑雪場的虛假繁榮

實際上,滑雪場經營的苦衷只有業內人士明白,巨大的前期投入,加上高額的運營成本, 很難在短期內收回投資。以崇禮最具知名度的萬龍滑雪場為例,自2003年開業至今,已經連續虧損了17年,董事長羅力曾發出這樣的感慨「命懸一線!最恐懼、最承受不住的是一直在虧損」而滑雪場的被迫停業,險些成為壓死雪場生存的最後一根稻草。

此次疫情讓萬龍滑雪場損失慘重,預計2019-2020雪季少收入1.7億元,加上電費、水費、人員工資,以及還有6000餘萬銀行貸款本息要還,接下來的日子將更加難熬。羅力董事長曾在接受採訪時這樣形容「其他行業是腳上挨了刀,雖不能正常行走,尚可一瘸一拐;但滑雪產業一年就靠一冬,這刀砍在了脖子上,有生命危險......」

中國滑雪場受疫情損失情況分析 資料來源:《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

不僅是萬龍和崇禮,全國的滑雪場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滑雪本來就是一項季節性很強的運動,雪季的停業對滑雪場可謂是重創。根據《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2019年度報告)》估算,疫情對於國內雪場造成的短期損失在66.8億元人民幣左右,整體經濟損失將超過80億元人民幣。

餐飲、住宿、裝備供應、旅行社等

整個滑雪板塊全軍覆沒除滑雪場之外,上遊的設備製造商、供貨商,以及下遊的旅行社、OTA平臺等,整個滑雪板塊全軍覆沒。除此之外,相關的配套產業日子也非常難過,以崇禮為例,2020年1月底,餐飲、酒店全部停業,由於錯過了春節開始的收入旺季,導致大部分商家損失超過70%

崇禮還有很多專門提供雪具租賃的店鋪,有的已經新進了大量的雪具和裝備,由於全部資金壓在店面上,不僅僅意味著幾十萬的收入泡了湯,經營者還將面臨周轉不靈,生意難以為繼的難題。

即使像冷山這樣,擁有28家分店的大型連鎖品牌供貨商,從除夕開始,只剩下北京、上海等地的4家店鋪堅持營業,導致整個雪季虧損1-2千萬。而對於未來,冷山的創始人賴剛的態度謹慎「對於雪具產業,即便是下個雪季都恢復了,信心也會受到挫傷,每年增長20~30%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疫情之下小人物的無助和迷茫

張強是一名滑雪教練,每到冬天,都要穿梭於幾個滑雪場,為愛好者提供教學指導,疫情發生之前,他正和朋友策劃一個滑雪培訓的項目,如果沒有疫情,未來的一切都充滿了希望,然而現在,一切似乎都沒有了......黃土嘴村是距離崇禮萬龍滑雪場最近的村落之一。2004年,村民惠某湊了8萬塊錢,開了一家「農家院」,隨著來滑雪的遊客日益增多,他的農家院也慢慢火了起來。52歲的村民武軍到萬龍滑雪場當上了電工,年收入4萬多元。老伴李春真也在滑雪場做保潔,一年收入近3萬元。

崇禮旅遊業受冬奧申辦成功和滑雪產業發展影響

像惠某和武軍這樣的農民,在崇禮並不在少數,根據數據顯示,全區的12萬多居民,有近3萬人都在從事與滑雪、旅遊相關的產業,在疫情的陰影籠罩下,很多企業在生死存亡面前,只能選擇裁員止血,30%的基層從業者有可能會就此失業

由於疫情的不明朗,部分業內人士認為下個雪季的情況也不容樂觀,而對於這些已經在滑雪行業內工作了多年的基層員工,一旦失去工作,由於技術和經驗方面的劣勢,很難進入其他領域再就業,未來因此變得進退兩難。

考克體育問卷調查顯示從業者對於短期行業未來和自身的發展的態度消極

報復性消費沒來,報復性裁員已經開始了

「明年冬天會迎來一個爆發期,憋了一年沒有滑雪,一定會出現報復性消費」也有從業者對下個雪季充滿信心。

但如果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未必如此,2月份,全國城鎮失業率為6.2%,而智聯招聘的問卷調查顯示,由於疫情的的衝擊,全國38個核心城市,工資正常發放的情況佔比不到40%;在被問及企業的經營情況時,6成受訪者表示企業受到很大或較大的經濟損失,回答「沒有任何經濟損失」的僅佔比5.59%。

智聯招聘對38個城市 7192份有效問卷調查:復工後工資發放情況

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首先要解決的是生理和安全需求,在收入嚴重縮水的情況下,即使等到疫情完全恢復,人們首先要考慮的是衣食住行和健康安全問題,而對於高消費的滑雪度假遊,恐怕大多數人是有報復消費之心,無報復之力

冰雪行業還有一口氣在,關鍵是如何續命

對於滑雪行業來說,這個雪季已經基本結束,損失已成定局,但對於未來市場,也並不是全無希望。

疫情讓行業內一直存在的一些問題浮出水面,「收入單一,抗衝擊弱」;「一季養三季」;「場館運營成本高」;「冰雪運動體驗成本高、消費基礎弱等痛點被充分暴露出來,從長遠角度來看,並不是壞事。

冬奧小鎮崇禮近日出臺了多項措施,幫助支持雪場企業度過難關。包括央行等金融機構、北京市、吉林省、河北省、張家口市等地方政府機構也都在採取各項措施,幫扶中小企業。此外,2022年冬奧會的臨近依然是利好因素,滑雪市場在冬奧會前後將會呈現明顯的反彈趨勢;當然,滑雪場首先要活下去,滑雪行業從業者們也都在積極行動,從自身出發,尋求「復甦」之道。

資料來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對中國冰雪產業的影響調查報告》對全球202家冰雪行業機構調研萬龍滑雪場已經把線上的滑雪基礎培訓課程納入全年規劃,同時也在開拓和加強數位化營銷方面的業務。

太舞滑雪場將復興的希望寄託於夏季運營,而這種分散經營風險、開拓營收渠道的嘗試對於解決滑雪場 「一季養三季」 的問題,這些年來已初見成效。

而作為渠道商的冷山除了通過線上渠道展示產品和清理庫存,也開始對原創品牌業務進行布局

......

結語:"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無論如何,2019-2020雪季已經過去,對於那些滑雪行業的巨頭們不會坐以待斃,或許一兩年後回首今天,這只是前行路上一段難忘的插曲;但對於那些滑雪產業背後的小人物,或許該認真思考的是,在瞬息萬變的時代面前,如何擺脫「靠天吃飯」的命運,了解一些新興的行業,學習一些通用的職場技能,不斷提升自身的抗風險能力,誰知道會不會有一天「黑天鵝」再次降臨呢?

*文章內涉及的人姓名均採用化名*本文涉及的數據和資料均摘自網絡,如涉侵權,可刪

*本文為考克體育原創首發。如需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了解規則。

相關焦點

  • 疫情後有沒有報復性消費,你心裡沒點數嗎?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13日電(閆淑鑫 常濤)有人一次下單77杯奶茶,有人一次點了「一本兒」烤肉,海底撈恢復營業首日線上排號爆滿……疫情還沒結束,報復性消費已經來了?江蘇省一項消費調查顯示,疫情過後,近九成居民將出現補償性消費和報復性消費。
  • 湖北網紅民宿:報復性消費沒等到 民宿業卻等來了裁員
    來源:36氪原標題:湖北網紅民宿:報復性消費沒等到,民宿業卻等來了裁員文 | 特約觀察員 向陽旅遊業會不會出現報復性消費,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清明假期訂單開始恢復,大家主動保持距離交通恢復後,疫情期間滯留的客人相繼退房回家,他們要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我也要繼續把民宿經營下去,雖然不知道下一個客人什麼時候才會來。清明假期的前一晚,是2020年以來第N個沒有客人的晚上,我跟我媳婦聊天說,去年此時,我們恨不得要把自己的房間都整理出來給客人住,而今年嘛,就安心睡覺吧。
  • 報復性消費終究沒等來,餐飲人還能思考些什麼?
    17年前的非典疫情過後出現了一次消費強力反彈。於是,這次新冠肺炎一導致城市停擺,商戶們就開始基於一個基本期待:越是被壓制就越是會爆發。基於此,大家猜測這次新冠疫情過後也會有一次「報復性消費」。   首先,我們來看看國內的疫情到了後期,市場整體的消費情況大致是怎樣的。   餐飲消費規模接近同期。11月份,餐飲收入同比下降0.6%,規模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在國慶、中秋雙節假日因素帶動下,10月份餐飲收入年內首次同比正增長,11月餐飲收入雖然出現小幅下降,但餐飲消費整體依然保持穩定的復甦態勢。
  • 復工後迎來報復性消費?山姆會員:已經開始報復性吃喝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9%。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1.3%,其中食品菸酒價格同比上漲14.9%。有人據此預測,報復性消費即將到來,然而也有另外一些人持反對態度。即使觀點各異,但誰都無法斷定「報復性消費」就完全不存在。拋開報復性消費不談,報復性吃喝,卻早已開始。
  • 山東一烤肉店顧客點遍整本菜單 報復性消費來了?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13日電(閆淑鑫 常濤)有人一次下單77杯奶茶,有人一次點了「一本兒」烤肉,海底撈恢復營業首日線上排號爆滿……疫情還沒結束,報復性消費已經來了?江蘇省一項消費調查顯示,疫情過後,近九成居民將出現補償性消費和報復性消費。
  • 奶茶火鍋店排隊,多地推出「消費券」,「報復性消費」真來了?
    隨著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出現,中國在防疫這方面的措施可以說給世界做出了「榜樣」。由於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各個行業也陸續開始復工,餐飲等服務業也逐漸開業。對此不少人之前表示,疫情結束之後可能會迎來「報復性消費」,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在討論這一情況會不會到來之前,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報復性消費」。
  • 報復性消費沒來?企業各顯神通:老闆親自直播,餐廳轉身外賣
    不少專家學者此前預計,疫情之後將迎來一波「報復性消費」。「封城」78天後,武漢解封。五月初,筆者再次聯繫她時,她有點唏噓:「復工了,公司和家裡『兩點一線』,沒有逛街,沒有旅遊。好像再也回不到過去了。」國內疫情得到控制,生活還在繼續,但「報復性消費」並沒有如約而至。戴著口罩,小心翼翼的復工復產,家裡單位兩點一線,成為「新常態」。
  • 報復性消費沒來,報復性漲價到了?海底撈就漲價發表道歉聲明
    有網友評論「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就先到了」。4月10日下午,海底撈就漲價發表道歉聲明並表示自即時起,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業內人士指出,「海底撈們」漲價的背後,折射出餐飲業因疫情造成巨大損失而急切經營的心理。既然客流量減少了,提高客單價,似乎成了餐飲企業的首要選擇。
  • 國慶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國慶你會報復性消費嗎#假期間多地酒店已經復甦,甚至連58888一晚的套房都已售罄,報復性消費來了?據某旅行平臺數據分析員透露,十一期間的酒店生意已經同比超過去年。以三亞網紅酒店亞特蘭蒂斯為例,十一期間的各種房型價格與平時持平,部分略有上漲一萬元左右,連58888一晚的套房都已售罄。
  • 十一黃金周,當報復性消費遇到報復性漲價
    當報復性消費遇到報復性漲價 十一黃金周,疫情結束後的中國,呈現出一片熱鬧景象。中國人紛紛走了出來,旅遊、聚會、購物,疫情過後的報復性消費熱潮終於如願湧來。10月4日,我驅車前往丹東市,給過世的父母上墳祭拜之後,想去泡泡溫泉。
  • 報復性消費沒來,報復性漲價先來了!海底撈悄悄漲價6%,西貝羊肉串...
    報復性消費沒來,報復性漲價先來了!海底撈悄悄漲價6%,西貝羊肉串漲價50%,哭了… 前段時間,很多網友到海底撈官微下 每日催開門打卡 「感覺有一萬年了沒吃海底撈了」
  • 國慶節「報復性消費」,是喜,還是憂
    疫情後的消費市場,在雙節同慶的映襯下,重新得到反彈,加之許多旅遊景區實行免收門票的政策,「報復性消費」的出現不足為奇。畢竟,因為疫情原因,人們宅太久沒有出門了,消費的欲望變得更為強烈。但面對「報復性消費」的影響與意義,我們並不能從表面上直觀地認為消費的拐點來了,過度解讀為中國經濟的觸底反彈。
  • 國慶消費額達上萬億!是報復性消費,還是消費假象?
    原因之一是歷年長假都是旅遊高峰,原因之二是受今年疫情影響,大家壓抑已久的消費欲望終於可以釋放了。有人稱原因二的這種現象為報復性消費。什麼是報復性消費呢?其實傳統經濟學裡並沒有這個概念,從字面上理解就是人們的消費需求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的壓抑之後,開始釋放和反彈。就像孩子們準備完緊張壓抑的期末考後,肯定想要好好玩一番。
  • 麥當勞、熱乾麵、奶茶爆單,餐飲業的報復性消費來了?
    目前武漢每日外賣單量超過10萬份,復工復產將為武漢餐飲業按下加速鍵,激勵餐飲商戶們加速復工。對於吃貨和餐飲行業而言,疫情後的報復性消費真的這麼快就來了嗎?海底撈漲價上熱搜,報復性漲價來了?近期,不少網友在微博發布消息稱,海底撈恢復堂食之後漲價,且菜量變少。
  • 「報復性消費」一直都在,上半年新型消費為主,下半年線下發力
    上一次談「報復性消費」這一話題,已經感覺是很久之前的事了。疫情困住了大家的自由和選擇權利,無數好友告訴我,居家隔離的那段時間,除了一日三餐的基本食材消費,其他一切花錢行為都終止了,確實攢下了不少錢。
  • 疫情過後報復性消費?有人現在就等不及了?網友:錢包它不允許啊
    疫情造就的超長「假期」讓大家長期宅在家,阻止了不少人的「剁手」消費,「疫情快點過去,我要報復性消費」的呼聲不絕於耳。資料圖 攝:吳鏑疫情過後?我現在就等不及了當很多人還在喊著「報復性消費」的口號時,部分人已經付諸實踐。
  • 報復性旅遊,報復性拼單……剛剛過去的國慶甚至還有報復性結婚
    朱一旦的粗燥生活裡,有一集是旦總做直播賣勞力士,精心做了策劃卻壓根沒賣出兩塊……旦總納悶了:說好的報復性消費呢?段子博人一笑,不過要說起報復性消費,剛剛過去的國慶檔確實異常火爆。吃個飯排號4000桌,喝杯奶茶等一小時,景區"人從眾"……壓抑一年了,好不容易有機會能花花錢,國人們都是蠻拼的。
  • 「報復性消費」從一杯奶茶開始
    本報首席記者 李曄 上海的「報復性消費」從一杯奶茶開始。外賣平臺數據顯示,復工第四周,上海共售出7.2萬杯珍珠奶茶,這些「珍珠」可以填滿一個國際標準遊泳池。與此同時,要求大杯和超大杯的奶茶訂單也比去年12月正常一周增加了3.4倍,被疫情壓抑的消費需求可見一斑。基於此,上海各大百貨、商超、電商平臺眼下正紛紛醞釀提振消費行動,據記者觀察,這些促銷計劃無論其花式還是力度均勝於以往。
  • 日本儲蓄率44%,要趕上中國了,你還在報復性消費?
    日本政府發這筆錢的目的,肯定是為了刺激民眾們去花錢去消費。可日本政府發布的家庭支出數據顯示,在今年4-8月裡,日本居民平均儲蓄達收入的44%,遠高於去年同期的33%。也就是說民眾非但沒增加消費,還反手把政府發的錢存了起來。 日本二戰後,儲蓄率是居世界之首,遠高於美英德等西方國家。
  • 「報復性消費」真來了?夜宵、健身、周邊遊全安排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報復性消費」到底來沒來?五一小長假結束,支付寶、微信、京東、旅遊出行企業紛紛發布假期消費報告,通過多維度的數據,可以從中看到疫情對我們生活的影響變化。整體來看,疫情影響在減弱,多個領域的消費相比清明節假期有了大幅的增長,夜宵、健身、周邊遊統統安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