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星際爭霸》、《魔獸爭霸3》到《DOTA2》和《英雄聯盟》,再到如今《王者榮耀》、《絕地求生》崛起,電子競技頭部項目每隔幾年就會更新換代一次,這種迭代至今從未缺席。
在《英雄聯盟》和《絕地求生》之後,新一代電競龍頭還未出現。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一款被譽為要取代《絕地求生》的建築類生存競技遊戲——《堡壘之夜》。它曾一度創造月入20億元的遊戲市場神話,席捲了北美的PC遊戲和直播市場,小京在《堡壘之夜》開服的時候,也做過相關文章的報導,大家可以回顧一下這款遊戲。
距離《堡壘之夜》國服正式啟動開放測試,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這款海外最火的吃雞遊戲,並沒有在中國取得理想中的成績。雖然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不足以蓋棺定論,但《堡壘之夜》國服的開局不利已是事實。
從最新的百度指數可以看出,《堡壘之夜》的搜索指數相比不少遊戲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特別是7月24日限量測試開啟,以及8月17日開放測試開啟,這兩個時間節點讓《堡壘之夜》的百度指數超過了15萬。但這個熱度很快就難以為繼,並在9月1日開學後很快滑落到2萬以下。
對於《堡壘之夜》國服遇冷,不少人把鍋甩給其美式卡通畫風,以及「吃雞+建設」的複雜玩法。但是小京卻不這麼認為,也許這兩個方面是原因之一,但不能把鍋完全甩給其卡通畫風。究其原因,小京認為跟以下幾個方面也分不開。
門檻過高
《堡壘之夜》的吃雞模式上手門檻遠高於《絕地求生》,這對於先去嘗鮮的新手而言,根本挑戰(偷襲)高手玩家的機會。這種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才能找到樂趣的遊戲體驗,在已經有《絕地求生》先入為主且難度更簡化的前提下,自然不會有太多國內玩家願意主動嘗試。畢竟相比歐美玩家的消費理念,中國玩家對更換遊戲的態度更加保守謹慎。
宣傳不夠
《堡壘之夜》缺乏玩家所熟知的IP或者廠商作為背書,人們對其關注較少。雖然《堡壘之夜》國服的上線速度雖然很快,但宣傳架勢卻趕不上騰訊大作級別的標準。
其它遊戲的堅挺
《堡壘之夜》沒有先天的IP和廠商光環,再加上《絕地求生》在國內「遊戲社交+直播娛樂」的生態依舊堅挺,《堡壘之夜》很難搶走大量的用戶時間。最終讓「不喜歡卡通畫風」去背最大的一口鍋,在一定程度也是玩家為「不會玩」找的藉口。
從這幾個原因來看,全球最火爆的《堡壘之夜》,在中國市場並沒有取得開門紅。看來這口黒鍋,只讓卡通畫風來背有點過於片面。那麼,至於《堡壘之夜》未來會不會迎來逆轉,目前誰都不好說。
但是不管情況怎樣,我們都需要一臺高品質DIY主機,來實現我們的遊戲夢想。KOTIN京天一直秉承「實現你的遊戲夢想」的企業理念,為每一個心懷遊戲夢想的人,提供高品質DIY主機。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堡壘之夜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