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中國富人轉向澳大利亞拜倫灣 搶購海景房

2021-01-21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9日報導 澳媒稱,長期以來,拜倫灣一直是澳大利亞房地產買家的夢想之地,但最終,這一地區的壯麗海灘、悠閒衝浪文化和絕妙美食也開始吸引中國人的興趣。

據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網站1月6日報導稱,在中國居外網的新南威爾斯州最受歡迎購房目的地榜單上,這個小鎮在過去一年中已從第28位迅速上升為第4位。

報導稱,在中國買家紛紛尋找機會、以期在該州最負盛名的海灘小鎮擁有私人靜居地的情況下,拜倫灣如今在諮詢次數方面已僅次於雪梨、紐卡斯爾和伍倫貢。

居外網創始人之一洗明說:「我們的數據表明,中國買家將有實質性增加,例如,到2016年底,佔市場的5%——這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國內買家是否一如既往地活躍。」

洗明說:「在澳大利亞,中國開發商非常迫切投資於能夠輕易開發成住宅或酒店的濱水地塊。還有,一些中國富人也在將目光從內陸城市的頂層公寓轉至遠離州首府城市的海邊房產,因為在那兒購房讓他們感覺更加舒服。他們與其他所有人一樣喜歡海邊房產。」

在拜倫灣售房的中介已經得益於該地房產吸引力大增這一事實。黃金海岸的豪宅中介公司科比特房地產中介公司的多米妮克·科比特最近刊登廣告,推銷拜倫灣地區一片標價1300萬澳元、面積23公頃的海邊地塊,吸引了14名中國買家前來諮詢。

報導稱,5名買家已經飛抵拜倫灣進行實地考察。當她與這些人一起站在沙灘上時,一小群鯨擱淺了。

她說:「他們無法相信這裡是如此乾淨和未受破壞。中國人是對這片土地感興趣的最主要國際群體。」

她還說:「多年來黃金海岸一直有中國買家,但他們現在似乎看得更遠、對較與世隔絕的拜倫灣周邊地區產生了興趣。」

一些當地中介現在甚至前往中國直接推銷房產。瑞偉特公司在拜倫灣地區的主管戴維·戈登說,他在北京推銷合適的住宅,希望能吸引到中國買家。

他問道:「誰知道新的一年會怎樣?本周晚些時候以及下周,我們將看到亞洲市場情況如何。」

報導稱,尤尼克房地產中介公司的妮科莉特·范韋恩哈登說,目前,購買拜倫灣市場中售價超過400萬澳元的房地產的買家,絕大多數仍是其他州以及移居國外的澳大利亞人。

她說:「我們還未看到有中國人對這一價位的房地產有興趣,但是,他們也許首先著眼於較低價位。但是,我認為,隨著時間推移,中國人對拜倫灣的興趣增強是不可避免的。」

她還說:「目前,他們首先看的是雪梨和墨爾本,因為那些地區有學校,而且靠近CBD,但是,隨著他們開始在全國各地旅遊,看到那些美麗景色,對其他地區的興趣就將持續增強。他們肯定將變成追求生活方式的買家。」

報導稱,她手上有一處位於亞拉谷、帶一個葡萄園的地產,開價500萬澳元,來諮詢的潛在買家中,80%是中國人。

但是,中國人如今將目光投向拜倫灣,原因很多。從布裡斯班通往拜倫灣的新高速公路意味著車程只需一個半小時。拜倫灣有巴利納拜倫蓋特韋機場,而50分鐘車程外的庫倫加塔如今已有來自中國的直飛航班。

科比特說:「從那兒坐直升飛機到這兒只需7分鐘。」

她說:「我還向我的中國客戶提到,很多名人來拜倫放鬆休閒,他們對能成為其中一員很感興趣。」

居外網稱,在最受中國人青睞的購房目的地國家中,澳大利亞如今僅次於美國,排在第二,領先於加拿大、英國、新加坡和紐西蘭。

報導稱,目前,在拜倫地區,有45處房產可供中國買家購買,在網上,43%的人看的是標價100萬澳元到200萬澳元的房產,42%的人看的是200萬澳元到300萬澳元的房產,9.9%的人看的是300萬澳元以上的房產,其餘人看的是100萬澳元以下的房產。

洗明說:「因此,拜倫目前看上去處於一個引爆點。中國買家可能會愛上它,開始認真地在此地買房。或者,他們可能會研究一番,然後打退堂鼓。」

洗明說:「海景是一大賣點。在中國內地,三亞、青島和廈門等海邊城市的房價幾乎與上海和北京等房價最高的大城市齊平。」(編譯/裘芳)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澳大利亞海岸(資料圖片)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拜倫灣豪宅2200萬成交,刷新當地銷售記錄
    招聘行業巨頭Geoff Morgan與妻子Ros位於拜倫灣海景房以近2200萬澳元的價格出售,直接刷新了當地的最高成交記錄。 儘管市場指導價高達2,000萬至2,200萬澳元區間,但由於眾多買家踴躍搶購,這套度假別墅在掛牌僅一周後就成功出售。 豪宅佔地664平方米,上一次易手發生在1994年,當時也創下了124萬澳元的交易紀錄。後來,這套豪宅由Timothy Moon重新設計,改造成了一棟兩層樓的住宅,共有五間臥室和一個遊泳池。
  • 澳媒:和中國鬧出貿易矛盾?澳大利亞並非無罪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近期,中澳間一起正常的貿易救濟調查被澳媒拿去不斷炒作。這些澳媒還不斷糾纏我國外交官,將貿易問題「政治化」,聲稱中國和澳大利亞在貿易方面出現了諸多矛盾,中國先是對澳大利亞進口大麥開展反傾銷、反補貼調查,而後又因檢驗檢疫原因暫停了澳大利亞4家牛肉商的出口資格。
  • 澳媒:澳大利亞牛肉行業盼與中國恢復貿易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澳媒:澳牛肉行業盼與中國恢復貿易澳大利亞廣播公司12月9日文章,原題:中國對澳牛肉禁令造成數億澳元損失並導致從業者失業 中國對數家屠宰場進口牛肉的禁令,已經給該行業造成數億澳元的損失
  • 澳大利亞徹底「煤」戲?中國籤署10億噸訂單,澳媒:沒有本國名字
    今年以來澳大利亞一次次向對華挑釁,嚴重破壞了兩國友好合作關係,而中澳經貿往來也因此受阻,澳國大麥、葡萄酒等農產品相繼中國海關拒之門外,不過在最近澳大利亞又迎來了一個壞消息。在12月8日當天舉行的中國太原煤炭交易大會上,中國同各國煤炭供應商籤署了大量的採購訂單,預計最終採購規模將達到10億噸,由於中國已經對澳煤炭進口做出了限制,這次訂單裡顯然不會有澳大利亞的名字。按照路透社的報導,煤炭交易大會負責人當天也發表了講話,他表示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國上半年的煤炭需求量出現了暴跌,但是隨著下半年中國經濟復甦,煤炭進口規模將重回往年水平。
  • 為啥澳大利亞不斷招惹中國?美媒解讀有意思了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澳大利亞近年來頻頻在對華問題上「反覆橫跳」,時而挑釁,時而說起軟話,意圖保下和中國的生意往來。兩屆澳政府為何都這麼擰巴?美媒注意到,澳政客這是急著向美國證實自己的價值呢……12月1日,美國《紐約時報》在文章中給出了以下發現:過去幾年,澳大利亞一直衝在「反華」前線,第一個禁了華為5G技術,最早通過意在遏制中國影響力的所謂反外國幹預法,第一個不懷好意地煽動調查新冠病毒源頭。
  • 外媒報導稱澳大利亞拜倫灣成中國購房者熱門選擇
    觀點地產網訊:1月6日,據外媒報導,位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地處大陸極東處的拜倫灣已開始吸引中國購房者的興趣。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過去一年,在中文房產門戶Juwai.com網站上,拜倫灣從新州置業首選地排名的第28位,攀升至第四位,諮詢量僅次於雪梨、和臥龍崗。
  • 華媒:澳大利亞「癌症之都」在哪? 雪梨上榜
    華媒:澳大利亞「癌症之都」在哪?   中國僑網
  • 澳大利亞要把中國告到WTO 澳媒潑冷水,澳農叫苦
    圖源:Getty海外網12月17日電 澳大利亞政府16日宣稱要就中國對澳大麥徵收關稅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然而澳媒指出,裁決過程將曠日持久,且可能沒有效果。澳農民也擔心訴訟期間的長期對峙將造成更嚴重的經濟損失。澳大利亞《新日報》15日刊文稱,WTO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對中澳貿易爭端做出裁決。貿易訴訟可能是一個曠日持久的過程,而且可能沒有什麼效果。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羅蘭·拉賈表示,訴訟不會是一蹴而就的解決辦法。中國歷來遵守WTO判決結果,但判決需要很長時間。
  • 悅讀天地:在澳大利亞拜倫灣吃什麼?
    悅讀天地:在澳大利亞拜倫灣吃什麼?大家好啊,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風景優美而且還擁有美食的地方,大家是不是很期待呢?那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如果是這樣,你會愛上拜倫灣。這個陽光明媚的海濱小鎮擁有所有這些東西。想想肥沃的土地,亞熱帶氣候,繁榮的替代景觀,有機食品,廣闊的市場,輕鬆的氣氛和更多的海洋活動超出你的夢想。不太可能有人心情不好地離開拜倫灣——這個地方是靈魂的食物。拜倫灣很忙,如你所料,但從來不會覺得太擁擠。這裡的氣氛很安靜。它已經活了很多年了,但從未失去過它的魅力和美麗。
  • 澳媒:澳大利亞是「那隻下場很慘的雞」
    澳媒:澳大利亞是「那隻下場很慘的雞」 2020-12-12 1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拜倫灣(澳大利亞)是一個以沙灘和燈塔聞名的小鎮
    拜倫灣是澳大利亞最東邊的小鎮,你可以將它比作一個大熔爐,裡面包含了衝浪文化、可供選擇的哲學、放縱的享樂主義。拜倫灣(Byron Bay)是一個以沙灘和燈塔聞名的小鎮,位於澳洲新南威爾斯州東北角的海灣,鎮內的「拜倫角」為澳大利亞大陸的極東處。
  • 澳媒:600中國藥房店主將空降澳大利亞 籤署大量合同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德意】澳大利亞新快網5月5日援引澳洲金融評論網報導稱,逾600名中國藥房店主和官員,以及澳保健品、其他醫療產品製造商將齊聚墨爾本。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副會長、非藥委員會長馬守軍表示,該活動預計在6月底舉行並將持續3天,與只是來澳參觀不同,本次活動將籤訂大量合同,企業之間也將形成合作關係。
  • 非要跟中國過不去?澳大利亞真慘,澳媒惱羞成怒,掉頭猛攻莫裡森
    澳媒紛紛調轉槍口,猛攻莫裡森。澳大利亞《商界新聞》日前發表題為《我們應該怎麼與中國打交道?》文章指出,中國宣布對澳大利亞紅酒採取臨時反制措施,此舉雖殘酷,卻有效懲罰了澳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儘管澳商界和學界都表達了越來越多的擔憂,但莫裡森繼續抵制那些呼籲採取更細緻溫和方式的聲音,還稱為保護澳大利亞的地區利益、民主和主權,他別無選擇。但這種策略是不是經濟後果嚴重且過於簡單化了?
  • 澳媒梳理中澳貿易關係發現:中國市場無法替代
    為題發文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得出這樣的結論: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葡萄酒和龍蝦有巨大需求的國家,中國留學生資源也是其他地區無法代替的。澳媒報導稱,由於中澳尚未找到解決方案,許多受影響的澳大利亞出口商正尋找其他可替代市場。澳大利亞貿易部統計數據顯示,日本是僅次於中國的澳大利亞第二大出口市場,約佔澳商品和服務出口的13.1%。
  • 澳大利亞緊盯中國自由行遊客 澳媒:停留時間比旅遊團長兩倍
    參考消息網3月17日報導 澳媒稱,澳大利亞旅遊局制訂了以中國自由行遊客為目標的全新推廣攻勢。澳大利亞Blueswandaily.com網站3月11日報導,澳大利亞貿易、旅遊和投資部長西蒙·伯明罕和澳大利亞旅遊局3月7日啟動了一項名為「無法言傳的澳大利亞」(Too Australian for Words)的推廣運動,以吸引來自中國的自由行遊客。報導介紹,此項推廣運動意在促進澳大利亞地區旅遊,支持迅速發展的中國自由行遊客市場。
  • 澳大利亞旅遊業或損失2628億!澳媒:赴澳旅遊在中國「依然吃香」
    也就是說,基於旅行社向客戶推銷赴澳大利亞旅遊的興趣不減,澳媒便在文章中指出澳洲認為赴澳旅遊在中國依然吃香據澳洲財經見聞7月29日報導,澳大利亞貿易委員會(Austrade)數據顯示,隨著該國重開州境的不確定性,加上旅行禁令可能持續到明年7月份,2020年至2021年澳旅遊業收入將損失550億澳元(約合人民幣2628億元)。
  • 彌補中國制裁帶來的損失?澳媒:澳大利亞正與臺灣經貿對話
    與大陸發生貿易摩擦,澳大利亞試圖尋找代替的出口市場,有澳媒聲稱,澳大利亞的貿易官員近期與臺灣進行經貿對話,試圖為國內受到衝擊的出口損失止血。《雪梨晨鋒報》在12日報導指出,雖然澳大利亞目前尚不考慮與臺灣籤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但總理莫裡森領導的政府急需尋找替代市場,為來自大陸的貿易打擊止血;報導宣稱,雖然礙於議題敏感而選擇匿名,不過,臺澳相關人士皆證實雙邊已展開經貿對話的消息,並稱是在亞太經合會(APEC)的框架下進行對話。
  • 澳媒:南澳推豪華套餐 吸引中國富人赴澳醫療旅遊
    從明年開始,中國富人將可在南澳接受頂尖醫生提供的服務。有業者稱,中國人對南澳在試管嬰兒以及醫療保健方面日益提高的聲譽表示「非常感興趣」。文章摘編如下:從明年開始,中國富人將可以赴南澳進行醫療旅遊,接受頂尖阿德萊德醫生提供的從試管嬰兒(IVF)到癌症治療等一切服務。隨著南澳努力在利潤豐厚的醫療旅遊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這個醫療旅遊套餐將包括參觀酒莊和鄉鎮地區。
  • 澳大利亞傳出重磅消息,成噸龍蝦滯留中國機場,澳媒受強烈刺激
    據環球網報導,繼大麥、葡萄酒和牛肉之後,澳大利亞巖龍蝦可能會成為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在貿易領域的又一焦點商品。 據澳大利亞媒體《雪梨先驅晨報》聲稱,目前澳大利亞成噸的龍蝦正滯留在中國機場,面臨著中國海關的清關延遲,這引起了澳大利亞大批出口商的擔憂,他們擔心龍蝦在變質前無法運抵商店和餐廳。
  • 中企投資巴新漁業,澳大利亞又犯疑心病,澳媒擔憂:領土會被侵佔
    因為中國針對澳大利亞葡萄酒採取了反傾銷手段,被澳大利亞認定是一種報復手段。澳大利亞就試圖從各方面給中國「挑刺」。不得不說,澳大利亞媒體可真是「夠無聊。」澳大利亞新聞網13日在報導中指責,中國企業的投資其實是在變相佔領澳大利亞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