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牽手建設法治華亭 心連心構築和諧社會
———華亭市「七五」普法工作綜述
每日甘肅網9月17日訊據平涼日報報導 自2016年「七五」普法實施以來,華亭市以「法律八進」為載體,以打造法治政府為核心,以憲法為統領的法律法規得到廣泛宣傳,人民群眾的法治觀念和法治意識明顯增強,全市上下逐漸形成「人人學法、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
健全機制強化組織保障
為確保「七五」普法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市委、市政府及時成立了「七五」普法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研究部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務。各鄉鎮、各部門及企事業單位先後建立「七五」普法工作機構70多個,確定專(兼)職工作人員1200多人,積極參與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2019年,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成立了守法普法協調小組及其辦公室,全力督促協調「七五」普法工作落實,「七五」普法工作組織機構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2017年5月,市上組織召開了全市第七次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會議,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在全市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市人大常委會作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對全市「七五」普法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
五年來,市財政將普法經費納入市級財政年度預算,累計投入普法經費50餘萬元,保障「七五」普法經費足額撥付到位。各鄉鎮(社區)、各部門(單位)結合各自實際,積極投入相應資金開展普法工作,為「七五」普法規劃順利實施提供了經費保障。
市上制定印發了《華亭市「七五」普法工作考評辦法》,定好績效管理「風向標」,形成了年初有安排、半年有檢查、年終有考核的工作推進機制。
突出重點增強普法實效
全市上下堅持把普法教育作為基礎性、先導性工程,突出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突出領導幹部、公務員、青少年和農(居)民等重點人群的宣傳教育,不斷增強普法實效。
深入開展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宣傳教育。把憲法作為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重要內容,各部門、各單位每年至少開展1次專題學習憲法活動;深化落實領導幹部上講臺制度,推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經常化、全覆蓋;全市各單位以「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暨法治宣傳月」系列宣傳活動為契機,通過開展憲法宣傳「十進」、拍攝憲法微紀錄宣傳片、舉辦「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華亭」法治文藝等活動,深化憲法宣傳教育;同時在全市各個廣場、公園、宣傳欄、電子屏懸掛、張貼、定期播放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及憲法法律文本、視頻等累計2萬多次,不斷提升群眾知曉率。大力宣傳黨內法規,把《黨章》《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內容融入年度學法考法試題中。此外,我市緊緊圍繞脫貧攻堅、環保督查等重點領域,協調、推動開展了系列法治宣傳活動,並選取與群眾關係密切的案件開展以案釋法,為「平安華亭」建設營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圍。
深入開展重點人群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在領導幹部學法「龍頭工程」上,認真落實《關於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的意見》,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法成為常態,各級領導班子集體學法累計500餘場次;線上教育平臺與線下培訓等互為補充、相互促進,1000多名領導幹部和公務員參加集中學法考法,及格率99%以上,領導幹部學法、任前考法制度得到了全面落實。在青少年學法「源頭工程」上,認真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法治教育進「第一課堂」實現了全覆蓋;全市各職能部門互相配合,開展了「大手小手互牽活動」「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爭創「優秀青少年維權崗」等豐富多彩的「法律進校園」活動,法治教育進校園實現了全覆蓋。在村(居)民學法「基礎工程」上,採取「法律服務直通車」、送法下鄉、以案說法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和農村集市、「鄉村大舞臺」、法治文化廣場等陣地,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法治宣傳活動,提升了普法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深入開展「法治為民」專項普法活動。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以「服務大局普法行」活動為依託,法治宣傳教育助力脫貧攻堅、助力掃黑除惡、助力疫情防控等「三個助力」作用發揮明顯。一是以「法治扶貧十項行動」為載體,積極開展「普法宣傳助推精準脫貧」法律服務活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良好法治保障。二是以掃黑除惡為抓手,大力開展掃黑除惡相關政策法規宣講活動,為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營造了濃厚氛圍。三是積極開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宣傳活動,全力引導人民群眾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創新形式打造特色品牌
順應新時代對普法工作的要求,堅持以法治文化引領法治實踐,為全市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理念、方式方法、載體陣地的創新蹚出了新路子。
實施「網際網路+法治宣傳教育」行動。在市政府網站設立了「脫貧攻堅?普法先行」「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等專欄,推送法治宣傳類信息;同時,全市積極開通了「煤都清風」、「華亭政法」「稅企之家」等80餘個微信、微博、客戶端等新媒體普法平臺,大力開展法治宣傳,不斷增強了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覆蓋面廣、靈活多樣的新媒體宣傳發揮了主導作用。如市司法局開通了「華亭普法」官方微博、抖音、微信公眾號和新媒體普法矩陣微信群,積極宣傳與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深入宣傳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群眾反響良好;市公安局交警大隊開通了「華亭交警」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並利用手機簡訊、網絡微電影等多種形式,大力開展交通法律法規宣傳活動,使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傳遍了大街小巷,新媒體逐步成為了華亭人民了解、學習法律法規的又一普法平臺。
落實公益普法責任制。充分利用公共場所的視頻媒體、平面媒體、戶外大型LED彩屏媒體,定期投放法治宣傳產品,推送法治宣傳標語信息。同時,在城區主幹道標識杆、城區公交車、計程車LED等媒介,常年發布普法公益廣告、普法標語、信息400餘萬條,在全市營造了濃厚的法治宣傳氛圍。縣法院、縣交警大隊在縣電視臺開闢了「亮劍執行難」和「平安華亭、暢通煤都」法治欄目,每周一期進行播放宣傳,通過以案說法的形式,詮釋相關法律問題,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評。
加強法治文化陣地建設。以法治建設「六個一」工程為導向,整合資源,在新農村示範點建設法治文化牆、法治書屋、法治宣傳欄、法治電子顯示屏,全市127個村(社區)實現了法律圖書角、法律服務窗口、法律顧問、法治聯絡員全覆蓋。
依法治市構建和諧社會
堅持制度引領,亮出普法責任「任務書」。市上制定印發了《華亭市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實施方案》,制定了領導幹部講法、國家工作人員學法和單位普法「三張清單」,要求各相關職能部門和單位根據各自職責,按照普法責任清單,向管理對象、服務對象、執法對象和社會公眾進行普法,促進我市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全面、深入、有效、創新發展。五年來,全市40多個責任部門和單位逐年度對照普法責任清單制定本部門本單位普法責任清單,分層次向社會進行公示。各單位嚴格按照普法責任清單,全面落實普法主體責任,及時開展普法宣傳和專項治理活動依法打擊不法行為,維護了社會秩序的和諧穩定。
強化依法行政,切實提高執法水平。市政府聘請了政府法律顧問團,嚴格執行重大事項集體研究、專家諮詢論證、社會聽證等制度,全市12個鄉鎮、41個行政執法單位、127個村(社區)實現了法律顧問全覆蓋。五年多時間,市人民政府法律顧問參與政府重大事項決策、文件審查、行政複議等法律事務80多件。紮實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實現了全覆蓋,實現了「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的依法行政目標。
推進公正司法,有效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五年來,司法機關不斷健全完善機制制度,創新工作方式方法,規範執法司法行為,不斷增強預測預警預防和化解管控各類風險的能力,全面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其中,市法院審判直播的慶陽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被評為全國庭審直播最受關注的案件;全市法治宣傳教育辦公室榮獲全國、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全市未發生執法責任制未落實現象,未出現錯案、假案被追究責任的行為。
推進依法治理,多層次多領域保障民生。緊盯熱點難點痛點問題,持續深化脫貧攻堅「管理大加強」活動和掃黑除惡「十大執法專項整治」行動,在社會治安、生態環境、農業農村、交通運輸、城市管理、貿易市場、金融市場、土地資源和建築工程等領域開展了專項整治行動。對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建築建材、交通運輸、礦產資源、民間非法借貸、黃賭毒、村霸幹預公共事務等方面的問題,開展了打擊處置,切實解決了一批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和揪心事。
深化法治創建,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全面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持續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活動,深入推進法治鄉鎮(街道)、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法治機關、誠信守法企業和學法用法示範家庭等法治創建活動,其中上關鎮西莊村2018年被國家表彰命名為全國「民主法治村」,全市建成法治文化廣場5處,法治文化長廊5個,建成法治宣傳教育基地12處,極大地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為廣大人民群眾學法、用法提供了場所和平臺。
五年來,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徵程中,華亭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的普法網絡格局,高標準建成市、鄉、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和矛盾糾紛調解平臺,及時提供法律服務、有效化解矛盾糾紛,解決了法律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問題,讓法治惠及千家萬戶,社會更加穩定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