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圈訊趁著新冠肺炎疫情,臺灣當局臺灣當局繼續「去中化」,要求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華航)改名,華航最大股東——中華航空事業發展基金會(航發會)表示,已與華航開會討論此事,有共識希望在飛機塗裝上加入臺灣元素,華航評估需要1年時間,而航發會希望越快越好。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航發會董事長、臺灣交通主管部門副主管王國材4月23日指出,航發會與華航開過會,華航傾向以新的飛機先做塗裝,但航發會希望加速,還有一個重要課題,什麼是臺灣最重要的元素,需要時間來做設計,另外有些問題需要兩岸、國際間互相照會一下,這些工作華航評估是1年。
被問到是否能在明年看到華航飛機有新塗裝,王國材強調,現在是交由華航處理,有提到直接寫Taiwan或加入臺灣的元素,大家還要討論,目前大家的共識是,飛機出去不要被誤解為中國大陸的飛機。
先前有人建議把華航的英文「China airlines」的China字樣縮小,王國材說,現在都交給華航去討論,他們2003年嘗試過,當然當時狀況跟現在不一樣,現在比較多共識認為應該要有區別,目前也用這個方向在設計,怎樣的改變就等華航方案出來。後續會再開會,看塗裝設計的成果,若可以,時間是越快越好。
據了解,2003年「非典」(SARS)疫情過後,華航首次在客機上彩繪「TAIWAN」字樣,但開航前一天突然喊卡。這架波音747神秘彩繪機原本預定2003年9月4日要開航日本東京羽田機場,並舉行首航儀式。不過,開航前一天晚上,所有來賓及媒體都接獲通知,彩繪機首航取消,彩繪機也從未現身飛上天。華航通知是特殊原因,其實是大陸向日本施壓導致。
此前4月17日下午,航發會已邀集華航、臺灣交通主管部門、民航主管部門等單位開會,就華航改名議題進行討論。針對華航改名一事,臺灣交通主管部門表示,改名涉及航權異動、機場時間帶重新分配等議題,也需向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與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報備與申請代碼。會議認為,華航改名難度較大,短期目標是以彩繪機方式增加臺灣識別,並以新機為優先,可優先在明年迎來A321 neo新機執行,時間評估要1年,也規劃派飛區域航線。會議還指出,臺灣當局指示,將華航改名列為中、長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