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分不清餛飩、雲吞和抄手

2021-02-17 遊牧民旅行


民以食為天的中國

總有一些長相相同、名字不同的食物

例如火鍋、冒菜、串串、麻辣燙

再例如餛飩、雲吞和抄手

 

舉個例子,一個北方人

在四川餐館點了一碗抄手

在廣東的餐廳點了雲吞

北方人定會從靈魂深處發出疑問

這不都是餛飩嗎? 


/ 餛飩的歷史演變/

明清的餛飩就開始呈現地方特色了

口味和做法都更加多元

陸陸續續出現了很多

我們現在聽到的名稱

北京有鼓鼓囊囊的多肉餛飩

山東人發明了大餛飩、油煎餛飩

蘇州的餡心則是蝦蟹魚肉樣樣都有

廣東人因餛飩在粵語中發音像雲吞

而乾脆直接叫它雲吞

四川稱餛飩為抄手,以風格多樣著稱 

這樣不同的地域叫法一直流傳至今

餛飩和抄手往往是主食

一碗下肚已是半飽

雲吞則因為個頭小而被作為點心

配合著竹升面一起食用

抄手皮薄而滑,吃起來流暢順滑

餡兒多是肉混雞蛋

但是湯底和澆頭的講究就多了

一眼望去

辣估計是抄手最顯眼的特徵了

端出來的抄手紅紅火火

看起來就夠味

/ 四川的紅油抄手 /

雲吞聽起來就溫柔許多

唐宋時期餛飩就傳入了廣東

經過多年發展

如今雲吞也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外皮以及裡頭的餡料都跟餛飩和抄手不同

大小一般以「一口吞」為標準

按照老廣記的標準

一碗標準碗雲吞數量為6顆到8顆

/ 廣東的鮮蝦雲吞 /

大餛飩則是品種多樣

江浙若是湯餛飩

餡料大多逃不出豬肉、榨菜、河蝦、蔬菜、蔥姜

這幾樣的排列組合

北京的雞肉餛飩餡兒鮮湯鮮,雋永之至

可見大餛飩在湯料和餡料上都比較隨意

在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偏好

/ 北方大餛飩 /

小餛飩多是餡兒的

七分瘦三分肥,用刀背剁成肉泥

和蔥、姜、鹽攪拌均勻裹在皮子裡

水開即熟,湯裡再放上紫菜、蝦皮、蛋皮

小餛飩味道鮮美

餛飩皮必得擀的薄,薄中還要帶著韌性

不然容易煮破

/ 小餛飩 /

中國實在是幅員遼闊

餛飩、雲吞、抄手雖是同根生的近親

但從麵皮的樣式到最後的口感

都有各自的風格

雲吞最精緻、抄手最直爽

小餛飩最治癒、大餛飩最實誠

雖稱呼不同,但各地人們對這種麵食的喜愛卻是出奇一致且由來已久,似乎走到哪,路邊都能出現幾家賣餛飩的店鋪或者攤子。街頭巷尾的餛飩小攤,餛飩們在熱水鍋裡咕嚕嚕地歡快的撲騰,冬天尤其冒著熱氣。

 

湯頭一衝,辣油一舀,路人紛紛循香而來,在小攤前排起長龍。也不知餛飩究竟是有何種魅力,能同時抓住南北方截然不同的胃。

 

每逢有餛飩樣的菜品上桌,大家總會琢磨一會兒這到底是哪一種,但很少有爭論大餛飩、小餛飩、雲吞和抄手究竟誰更好吃的,大概是各有所好了。

 

大餛飩和抄手往往是主食,一碗下肚已是半飽,雲吞則因為個頭小而被作為點心配合著竹升面一起食用。最家常的要數小餛飩,隨時隨地都可以來一碗,吃完全身都是暖和和的。

抄手皮薄而滑,吃起來流暢順滑。餡兒多是肉混雞蛋,但是湯底和澆頭的講究就多了。一眼望去,辣估計是抄手最顯眼的特徵了,端出來的抄手紅紅火火,看起來就夠味。

 

紅湯是由花椒粉。辣椒粉、生抽、芝麻油、辣椒油、芝麻、花生碎和蔥姜蒜調製的澆頭,抄手出鍋後根據個人口味淋上紅湯,拌好了吃,鮮香四溢,柔嫩美味。

 

雲吞聽起來就溫柔許多,一口氣吞下天上的一朵白花花的雲,細膩又滑嫩。唐宋時期餛飩就傳入了廣東,經過多年發展,如今雲吞也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外皮以及裡頭的餡料都跟餛飩和抄手不同。

大小一般以「一口吞」為標準,按照老廣記的標準,一碗標準碗雲吞數量為6顆到8顆。

 

大餛飩則是品種多樣,江浙若是湯餛飩,餡料大多逃不出豬肉、榨菜、河蝦(沒有河蝦者,改用蝦幹)、蔬菜、蔥姜這幾樣的排列組合,北京的「雞肉餛飩」,陷兒鮮、湯鮮,雋永之至。

可見大餛飩在湯料和餡料上都比較隨意,在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偏好。

 

小餛飩多是純肉餡兒的,七分瘦三分肥,用刀背剁成肉泥,和蔥、姜、鹽攪拌均勻,裹在皮子裡,水開即熟,湯裡再放上紫菜、蝦皮、蛋皮。小餛飩味道鮮美,餛飩皮必得擀的薄,薄中還要帶著韌性,不然容易煮破。

無論是抄手還是雲吞,水餃還是扁食都是同根生於餛飩。餛飩的起源說法各異,但可以肯定的是到唐代,它就已經很風行了。

1959年,新疆吐魯番一座唐代墓碑出土的木碗中,就保存著數隻和今天餛飩形狀大抵相同的餛飩。

 

據文獻記載,唐代的餛飩製作精良,還玩出了各式花樣。最出名的有兩種,其一是「五般餛飩」,小小的餛飩竟然可以做出五種花色。其二是「二十四氣餛飩」,能做出花形、陷心各不相同的二十四種餛飩,如此精緻自然是皇帝才能享受的。

元代,餛飩還為中華的民族融合做了些許貢獻。少數民族也愛吃餛飩,還創製出奇特的「雞頭粉餛飩」用於食療,其用雞頭粉、豆粉加水調和為皮,以羊肉、陳皮、生薑、五味制陷,然後包成「枕頭」形,據說可以「補中益氣」,即調養脾胃,防止體倦乏力。

 

明清的餛飩就開始呈現地方特色了,口味和做法都更加多元,陸陸續續的出現了很多我們現在聽到的名稱。北京有鼓鼓囊囊的「多肉餛飩」,山東人不滿足用沸水煮的傳統吃法,發明了「油煎餛飩」,蘇州的陷心則是蝦蟹魚肉樣樣都有。

 

在揚州,餛飩被製作的小而精緻以更好的染浸雞湯的味。廣東人因餛飩在粵語中發音像雲吞而乾脆直接叫它雲吞,那時就尤以蝦肉雲吞出名。四川稱餛飩為抄手,以風格多樣著稱。

 

這樣不同的地域叫法一直流傳至今。

相關焦點

  • 雲吞、餛飩、抄手和扁食,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看完後你就明白了
    雲吞、餛飩、抄手和扁食,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看完後你就明白了導語:在飲食的創造上,中國人可謂發揮到極致,你能想像到嗎?在北方稱為餛飩,在廣東人眼中是雲吞,福建人則叫做扁食,四川人命名為抄手……似乎就是同一種食物,有不一樣的稱呼,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今年的國慶節,我去了一趟四川旅行,都說「民以食為天」,吃當然是頭等大事。
  • 容易產生「誤解」的小吃,雲吞、餛飩、抄手傻傻分不清,答案全在這
    今天小編帶大家走近雲吞、餛飩、抄手、扁食這種美食,讓人產生誤解的小吃,傻傻分不清有什麼不同?一、雲吞這道廣東較為普遍的美味,因粵語「餛飩」的音與雲吞差不多,大小一般以「一口吞」為標準。而食材的選擇和料皮的做法也區別與餛飩,餡料一般以三分肥七分瘦的豬肉、配以蔥花調味而成,也會用鮮蝦仁或魚肉調配成的餡料,料皮的做法較講究,用雞蛋液和麵粉和面製成的表皮。廣東人愛喝湯,每頓不離湯,而雲吞的湯也不例外,以大地魚、蝦仁、豬大骨熬製的湯底金黃,鮮香濃鬱,吃完雲吞湯見底也是標準。
  • 80%以上的人,餛飩、抄手、雲吞傻傻分不清,胖哥教你如何分辨
    據說全國80%以上的人,餛飩、抄手、雲吞傻傻分不清,其實它們還是有區別的。 小餛飩的餡料多以純肉為主,一般是七分瘦肉,三分肥肉,另外加入一些蔥姜輔料,製作成餡料,然後經過餛飩皮包裹、煮熟。另外,餛飩也有大餛飩和小餛飩之分。
  • 餛飩、抄手和雲吞傻傻分不清楚?原來有這些區別,漲知識了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在我們國家美食的種類也是非常的多的,這些美食有很多長得也是非常的相似的,讓人傻傻分不清楚,比如說這幾種食物餛飩,抄手和雲吞,有很多的人都是不清楚的,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它們的區別,漲知識了。
  • 餛飩、雲吞和抄手屬於同一種嗎?據說90%的人都傻傻的分不清楚
    人尚有地域之分,食物自然亦有難解難分之時。各地美食千千萬,總有那麼幾種甚為相似,傻傻的分不清楚。就比如常吃的餛飩、雲吞和抄手你又能一眼認出嗎?普通食客以好吃為主,像這種形似神似的吃食不會觀察巨細,自然難以察覺其不同。
  • 餛飩與,抄手還有雲吞有什麼區別,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這些都是同一種相似的食物,但是比你們叫的不同的名字呢,還有的就是餛飩與雲吞還有抄手。本身長得都一樣,為什麼起這麼多名字讓人傻傻分不清楚的,下面讓我們來分析下這些,食物的區別。在東北,我們都特別的喜歡吃餛飩,餛飩對我們來說就是,非常典型的食物了。因為它皮薄餡兒大,並且,湯也非常的鮮美,加上一點紫菜,味道好極了。所以我們也非常的喜歡它。
  • 餛飩、雲吞、抄手有什麼區別?說錯了鬧笑話,別傻傻分不清了
    餛飩、雲吞、抄手是同一個東西嗎?90%的人分不清。作為一個美食博主,之前確實對這三樣東西,真的是分不清的,還記得認識抄手這東西,還是在重慶小麵館裡,第一次看到碗裡的抄手還真的以為服務員給我上錯了,誰知跟我一起去的小夥伴看出來我眼裡的遲疑,輕聲告訴我這就是紅油抄手,幸虧當時沒有一嗓子喊出來,不然真的要被服務員笑話了。論起源, 餛飩可比餃子云吞更古老。
  • 餛飩、抄手、扁食和雲吞,90%中國人都分不清!
    有氣泡自重小,你以為自己在包餛飩可能是在解物理浮力題吃小餛飩重湯湯底一般用豬骨頭或雞架熬製,清而不濁碗底放豬油、蔥花、細鹽通常不加榨菜或蛋皮絲05 廣州雲吞你以為川渝吃貨對餛飩的改造就算徹底嗎?不,廣東才是讓餛飩走得更遠的推手廣東人叫的雲吞其實是「餛飩「的粵語發音
  • 抄手、餛飩和雲吞,一招教您簡單區別開
    總有不少相似的美食讓人傻傻分不清,長相相似,嘗起來好像也差不多,比如餛飩、雲吞和抄手,光聽名字覺得是三種不同的東西,但是當看到實物之後才覺得簡直長得一模一樣,小編之前也是分不清它們的區別,鬧了不少笑話,但是經過了解之後也終於弄明白了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今天就跟大家來聊聊這個話題吧。
  • 餛飩、抄手、雲吞、水餃傻傻分不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你能分清楚餛飩、抄手、雲吞、水餃的區別嗎?相信大多數人都被問住了,如果你可以準確地說出它們的區別,那你不是廚師,就是妥妥的吃貨無疑了!其實這四種食物的本質都是皮兒包餡,差別主要在捏法和湯料上。餛飩的皮兒很有特色,是邊長約五釐米的正方形。餛飩皮很薄,煮熟後有些透明,可以從外面就大致能看出是什麼餡的。豬肉、蝦仁、各種蔬菜、蔥姜蒜是餛飩的基本餡料,當然還也可有其他各種餡。餛飩的湯製作方法比較簡單:一碗大骨湯或雞湯、幾片紫菜、一把蝦皮、一滴香油,再撒些胡椒粉和香菜,喜歡辣的還可以加上一勺厚厚的辣椒油。
  • 餛飩、抄手和雲吞有什麼區別嗎?多數人都不懂,看完你就明白了
    餛飩、抄手和雲吞有什麼區別嗎?大多數人傻傻分不清,看完就懂了 作為一名地道的北方人,我是經常吃餛飩的,大早上來上一碗,再搭配一杯豆漿,絕對是最幸福的一件事情。在我們這裡,還沒有聽說過抄手和雲吞這兩種東西,但是去其他地區轉一轉,就會聽到不一樣的叫法了。
  • 餛飩、雲吞、抄手都是一個東西嗎?90%中國人都分不清!
    今天,我要為大家推薦幾款餛飩做法,喜歡的歡迎收藏哦!大伙兒有更好的關於餛飩的吃法也可以與小妹我分享哦!話不多說,硬核餛飩教程來咯!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餛飩、雲吞和抄手,即使是麵食愛好者,有時也分不清它們的區別。
  • 餛飩、雲吞和抄手區別在哪?九成人搞不清,網友:白吃這麼多年了
    中國作為一個美食大國,自古以來就有千萬種美食,吃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生煎、有的油炸、有的蒸煮,一種美食就可以開發出多種吃法,那麼說到這裡,就來介紹一下今天的主角,相信大家都知道餛飩吧!而且相信都應該吃過許多年了,那麼如果和它兄弟雲吞和抄手,放一起你還認得嗎?
  • 餛飩、抄手和雲吞有什麼區別,你真的能區分清楚嗎?漲知識了
    餛飩、抄手和雲吞有什麼區別,你真的能區分清楚嗎?漲知識了!咱們國家地大物博,美食的種類很多,有很多都非常有特色。還有很多美食,樣子都非常像似,讓人傻傻分不清楚,比如說,火鍋、麻辣燙、串串香、冒菜等等,這些很多人都分不清。
  • 餛飩,雲吞,和抄手,很多人都會對此有所疑問,為何叫法不相同?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餛飩,雲吞,和抄手,很多人都會對此有所疑問,為何叫法不相同?大家知道很多美食在各個地方都有著不同的稱呼。餛飩,雲吞,和抄手,很多人都會對此有所疑問,為何叫法不相同?還是有什麼由來呢?在大家日常所認知的餛飩,雲吞和抄手。大家可能會分不清這三個所代表的真正食物。有時也分不清他們所代表的真正區別。其實在此小編要給大家解惑一下。這三種食物其實都是同一種食物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叫法。但是這三個地方的特色風味,你能分得清嗎?
  • 雲吞、抄手、餛飩傻傻分不清楚?帶你在北京吃遍全國風味餛飩.
    女主煮餛飩的時候還不忘哼著小曲,天山曲曲粵雲吞,蜀地抄手鄂包面。三鮮香菇豬肉筍,夏至的面兒來冬餛飩。舊時的北京,有不少走街串巷叫賣的餛飩挑子,他們那「餛飩開鍋喲……」的吆喝聲為老北京們所熟悉,那聲音在街巷中渾厚而致遠。20世紀40年代以後,賣餛飩的不擔挑兒了,改成了攤兒。就是一個長約兩米的兩輪車,一頭放火爐和湯鍋,另一頭放著放雜物的板。」
  • 是雲吞、餛飩還是抄手?
    關於我們平時吃的雲吞(因為我是廣東人,這裡很多人都叫雲吞。)你覺得味道如何呢?為什麼老是能看到上海餛飩這類餐館呢?它跟我說的雲吞有什麼不同呢?還有抄手是什麼東西呢?抄手類似於餛飩,皮薄而潤滑,比餛飩更小一些。
  • 四川的抄手和餛飩有什麼不一樣?抄手,雲吞,餛飩三者有啥區別
    四川的抄手和餛飩有什麼不一樣?抄手,雲吞,餛飩三者有啥區別如今人們是越來越懶了,很多上一輩的人,他們在家裡都是天天自己做飯吃,但是到了這一個時代,人們都喜歡出去吃了呢。那肯定就是餛飩了。很多人吃過餛飩,不過也應該聽說過雲吞,還有抄手吧,有些吃過雲吞和抄手的人應該有這樣的疑問,那就是這些東西吃起來都差不多,不過為什麼他們的名字卻完全不一樣?原來這就是一種食物,只不過是不同地方這個東西的名字不同,不同地方做的時候也有一點點的區別。
  • 雲吞?炒手?餛飩?還是傻傻分不清?今天愛妻節,等她回家吃飯吧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總有一些長得很像,而名字不同的食物,比如菠蘿和鳳梨,香蕉和芭蕉,再比如餛飩、雲吞和抄手,這三樣食物是美食屆少見的三胞胎,本質無二,但卻因地域不同而擁有了不同的名字。餛飩是北方大部分地區的叫法,而雲吞則是廣東那邊的叫法,抄手是從四川那邊開始流行起來。
  • 餛飩、雲吞、抄手是一個東西嗎?了解清楚再吃,別鬧笑話了
    中國的美食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毫不誇張的說,中國的美食真的吃上一輩子都吃不完。不同地區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美食,但是有些美食,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因為吃法不一樣,所以名字也會不一樣。就拿餛飩、雲吞和抄手來說,因為很相似,所以很多人都是傻傻分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