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最後的江南秘境」之浙江松陽:山水相宜鄉愁長留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秘藏在江南深處的金色「布達拉宮」——松陽縣楊家堂村 奚金燕 攝

  中新網麗水7月19日電(記者 柴燕菲 童靜宜 奚金燕) 寫滿歲月的黃泥牆泛出嫋嫋的炊煙,菜畦上雞鴨悠哉地來回踱步……經修復後,原來破敗頹廢的楊家堂村重新煥發活力,每天都會有國內外的攝影採風愛好者驅車而來,尋找失落的靈感。

  這是浙江松陽「活化」傳統古村落的一個小案例。地處浙南的松陽,因境內保有一百餘座格局完整的傳統村落,被盛讚為「最後的江南秘境」。在工業化和城鎮化「攻城掠池」的時代,松陽依舊守著綠水青山、黃牆黛瓦,一手抓「生態修復」,一手抓「活態保護」,在對古村落採取整體或連片的保護的同時,「活化」善用,為現代人提供了一個寄託鄉愁的桃源秘境。

  最後的江南秘境 養在深閨待人識

  「花浮雲海外,養心山水間。」、「唯此桃花源,四塞無他虞。」這些美妙的詩句,都在意指同一個地方,那就是松陽。這是一座千年古縣,亦是千年農耕文明活的樣板。

  松陽聲名在外,未抵達前,關於她的全部印象,都來自於一個古村落:依山而建的古民居呈階梯式層層鋪開,高低落差有致,斑駁牆體在陽光下泛著迷人的金黃……楊家堂村,一個秘藏在江南深處的金色「布達拉宮」。

  同行記者曾走過很多古村落,常為一些村莊乍一眼驚豔、再一眼平淡而嘆息。前往楊家堂的路上,他似乎有點興趣索然,一直與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然而當車子穿過狹窄的山路,停在遮天蔽日的一株大樹前時,他卻突然沉默了,將目光投向了遠處……

  七月的松陽,雨水充沛。煙雨迷濛間,近處的黃牆黛瓦與遠處的黛山碧空深吟淺唱,渾然一體。眼前的楊家堂村,只需一眼,就能讓感受人到她的溫度,那種人間煙火中真實淳樸的味道。

  就在大家為眼前這「布達拉宮式」的古建築群而驚嘆的時候,三都鄉組織委員章冰梅笑眯眯地湊過來道:「其實有兩棟房子是經過改造的,仔細看。」經過一番指點,眾人才發現最左邊和右邊的房子似乎有點不一樣。

  「原來這兩棟房子都是現代風格的民房,後來為了保持整村風貌協調,就將它們做矮了做舊了,所以才有現在的視覺效果。」聽到這裡,大家忍不住為當地政府的用心點讚叫好。

  單體的古建築並不稀奇,楊家堂的驚豔之處就在於那成片的黃牆黛瓦。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楊家堂之所以能完整保留,和政府的引導有莫大的關係。在松陽縣委副書記陳豪看來,傳統村落的鄉土性,難以通過單體建築來表現,必須要以完整的村落為單位,復活整村風貌,才能體現村落的文化年輪,保留鄉土生活各個方面的歷史信息。

  然而傳統村落的保護必然要投入巨資,非一家一戶力所能及。為此,松陽每年安排2000萬元專項資金重點用於文化建築的保護修復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努力維持傳統村落原生態的田園風光、維持原真的田園鄉村風情、維持原味古樸滄桑的歷史感。

  走進楊家堂七號古民居,記者看到,木匠正用傳統的工藝對古民居進行修復。章冰梅介紹道,七號民居修繕工程已投入90萬元,「主要是由政府出資,打造一個樣板,帶動村民復建,從而還原整個古村落的原始面貌。」

  在當地政府的「刻意」保護和復原下,如今的楊家堂村猶如一處世外桃源,依舊較好地留著宋氏宗祠、宋氏分祠、五龍社廟等清代至民國的古建築,整個村子不見一寸水泥,村中石板路縱橫交錯,陌巷深深,隨處可見的大片石坎布滿青青的苔蘚。間或路過一幢幢老屋,馬頭牆迎風挺立,牛腿雕刻精美。

  正是得益於這一份「原生態」,楊家堂登上《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封面,被贊為「最後的江南秘境」,從而名聲大噪,每年吸引上萬名遊客前來攝影、寫生。

  提「淨」界增「顏」值 傳統古村煥生機

  作為浙江三大古村落群之一,在松陽,像楊家堂村這樣格局完整的古村落還有100多座。在新型城鎮化快速推進的時代,現代文明與文化傳承,如何攜手並進?這是擺在松陽主政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曾說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留住鄉愁,延續文脈」正在逐漸成為松陽新農村建設的一種新思路。

  離開楊家堂村一路南去,在山的那頭,一個神秘的村落——石倉七村正在新農村建設中重煥生機。

  石倉七村是福建客家移民的集聚地,在外界眼裡頗為神秘,這裡有著獨特的婚俗、神秘的語言、雄偉的大宅。村中大多為閩派建築,其中有10幢古民居都是清嘉慶、道光年間建造的,每幢古民居佔地面積都有2000平方米以上,牛腿門窗雕刻精細,天井以青石板卵石鋪地,堪稱古代版「豪宅」。

  與別的城市整村搬遷、集體開發的古村落不同,石倉七村至今都沿襲著客家人的生活習慣,仍操閩語、循閩俗的客家人,使村子充滿了獨特的閩派文化和生活氣息。隨便走進一棟宅子,你都能感受到客家人的生活場景,這裡有天真頑童,淳樸老者,還有聊不完的家長裡短。

  「離開了原住民就失去了村落的靈魂。」在陳豪看來,古村落保護不能靜態保護,要有原住民生活,並延續著傳統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就算是牛欄、豬棚甚至茅廁,雖然它們已失去原本功能,但能為歷史見證,它們是必不可缺的,可以改變其用途加以保留。」

  為讓原住民在鄉村中活得富足而有尊嚴,在「保護為先」的基礎上,松陽著力優化人居環境,對傳統村落優先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建設,實施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和村莊環境整治,並出臺傳統民居改造利用專項政策,在不破壞建築外觀前提下,對通過改造傳統民居改善居住條件或發展鄉村民宿,與政策扶持。

  據大東壩鎮副鎮長何尉英介紹,借勢借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石倉七村已投入1600餘萬元,對古民居群、古道、古廟等進行維修保護,並建起了古水碓、古涼亭、生態公廁、花池,汙水管網、汙水處理池、生態溼地等配套功能都已投入使用。

  記者走在村中看到,內容詳實的景點標識牌、復古造型的景觀路燈一應俱全,亭亭玉立的荷花與白牆黑瓦的古民居相映襯,一縷縷久違的炊煙嫋嫋升起,若有若無,直喚起人內心最深處的悠悠鄉愁……

  搶搭民宿經濟快車 足不出戶鼓腰包

  多少古村落,看上去很美,住下來卻很難……然而在松陽當地政府的精心打磨下,昔日裡破敗的小山村一個個搖身一變,成為了都市人回歸自然、放鬆身心、體驗田園氣息的夢想家園。

  提升農村居住環境這是松陽「活化」傳統古村落的第一步,在四都鄉黨委書記吳秀嶽看來,要真正使古村落煥發新生命,除了改善村子的環境和居住條件,最關鍵還在於有產業支撐,「只有村民獲取實際的經濟效益,才能增加村莊吸引力和凝聚力,讓村莊活起來。」

  「有能力的村民都搬到縣城住了,一年到頭呆在這裡根本沒啥花頭。」四都鄉平田村村民江子旺告訴記者,由於沒有產業支撐,村裡一半以上的人都外出打工了,整個村子都「騰空」了。

  平田村的遭遇並非孤本,而是散落各地的古村落的命運縮影。為吸引村民回流,將家門口的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松陽縣委縣政府提出大力發展山地民宿旅遊,打造「山居民宿勝地」,並於2013年10月率先出臺了《關於開展傳統民居改造利用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明確了傳統民居改造利用的目的意義、改造原則、主要對象、改造模式、改造標準、政策措施等。

  「這是政府支持古村落保護工作的實質性動作。」松陽縣政協副主席、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專家委員會主任葉向東告訴記者,他們希望藉此「四兩撥千斤」,鼓勵全社會多元投入。

  政府的連番動作讓平田村村民江斌龍看到了潛在機遇。他琢磨著,「村裡空房這麼多,能不能都開發成民宿。」沒想到這個主意受到了村民的一致認可,只花了一晚上,江斌龍就成功租下了28幢空房,隨後成立了雲上平田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除了有精品民宿,未來還有咖啡廳和茶吧……」指著不遠處正在施工的古民居群,江斌龍顯得底氣十足,他說,他打算將平田村打造成為一個慢生活體驗區,「我們村一年到頭都用不著空調,到時候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人來避暑,享受田園生活!」

  江斌龍的底氣來自於當地山水生態優勢,來自於政府的大力扶持,同時也來自於名家大咖的傾力相助。

  平田村的入口處有兩棟黃泥房,看起來與其他地方並無二致,但走進去才知竟別有洞天。柔和的燈光、精緻的雕花窗、敞亮的天窗……現代裝飾風格與傳統質樸的黃泥房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既有原有的泥土味道,又有現代的居住舒適性。

  誰能想到,這裡曾經是整村最破敗的兩棟房子,而將其化腐朽為神奇的正是哈佛大學年輕建築師徐甜甜。

  「與單體的古建築不一樣,松陽整個山地村落有一種更自然更原生的山野美感。」讓她更為欣賞的是:「松陽縣委縣政府對古村落保護有自己堅定的理念,有著很好的控制,不盲目跟風,所以這裡古村落的美感更加珍貴。」

  在當地政府的竭力邀請下,這位「設計界新貴」首次嘗試了古民居的設計改造,並別出心裁地在屋內設計了農耕館和手工藝館。7月8日在此舉行的「手工藝復興交流會」吸引了大批專家和學者前來交流和探討,沉寂多時的深山小村霎時熱鬧了起來……

  眼瞅著村子人氣越來越高,如今越來越多的村民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原來在縣城打工一個月就千把塊錢,現在回來幫村裡做點活,能賺個四五千。」江子旺告訴記者,他現在非常享受「足不出戶」就能賺錢的快感,「可以在家裡賺錢,誰還跑出去呢?」

  平田村的轉身正是松陽「活化保護」的典型案例。何謂活化保護?即通過靈活的經營方式,讓「死」了的古建築「活」起來。在松陽縣委書記鍾昌明看來,活化保護是趨勢,是古村落的起死回生術。

  一直以來,這位從大山裡面走出來的縣委書記心底一直藏著一個「田園夢」,這個夢很純粹:「有祖祖輩輩守望村落和田野的傳統村民,有外出發展返回家鄉的回歸村民,還有城市回歸鄉村田園生活的新型村民。」

  這個夢很美好:「有敬天愛人、耕讀傳家的傳統農耕文化,也有從城市帶來的現代生活理念、科學技術應用。」

  這個夢富有希望:「將原本單一的小農經濟演變為農業與傳統手工業、休閒旅遊業、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型經濟業態。」

  「傳統村落不僅是文化資源,也是重要的經濟資源,抓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就是抓文物保護、抓新農村建設、抓農民增收、抓旅遊發展。」鍾昌明堅信,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是一條充滿希望之路。

  通過「活化保護」,松陽縣現已成功培育了平田村、麒上村、李坑村、沿坑嶺頭村等一大批「民宿」古村落和「畫家村」,成為國內首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示範縣。2014年松陽全縣共接待攝影、寫生遊客近50萬人次,鄉村文明復興之勢躍然而出。

  返回前,有記者意猶未盡,嘆道:這些散落在松古平原的古村落,初一品便驚豔,再回味,醉而彌深……(完)

相關焦點

  • 松陽:最後的江南秘境
    每個人心裡都有那麼一個地方。
  • 鐵路連接詩和遠方 「松陽故事」走進長三角唱響雙城記 從上海到松陽,一場行走的推介會帶你感受江南秘境之美
    鐵路連接詩和遠方「松陽故事」走進長三角唱響雙城記從上海到松陽,一場行走的推介會帶你感受江南秘境之美秋日的「松陽故事」,有著觸手可及的藍天白雲
  • 松陽三日,在江南最後的秘境裡品無塵華年
    在草木葳蕤的春季,心之所向便是尋一片山水相依的茶田,在萬物生長中,品讀盛世安好、無塵華年。如果你想喝好茶請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浙江松陽縣,這個被稱為國家地理雜誌稱為「最後的江南秘境」的地方,滿足了我對假期所有的美好期待。 ​這裡多山,多霧,雲裡霧裡空氣好,山水有靈氣。
  • 來「最後的江南秘境」,沉浸一場養身、養心的訪古探秘之旅吧
    流連美景------------------「最後的江南秘境她,有著1800多年的建縣歷史,曾是浙西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她,神奇美麗、古樸迷人,曾是仕族大家的隱秘之地;她,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譽為「最後的江南秘境」。
  • 江南最後秘境,它就在麗水松陽
    江南最後秘境,它就在麗水松陽。「寒流穿曲岸,支逕入翠微。山深古木合,林靜珍禽飛。」北宋狀元沈晦筆下的松陽,是山環水繞、田園牧歌的小桃源。有人說,松陽是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從9月開始,從上海可以坐高鐵去松陽了
  • 滿足一切古村夢的「最後江南秘境」——松陽
    有人稱讚它為「古典中國的縣域標本」,《中國國家地理》給它的評價則是「最後的江南秘境」。它是麗水市建制最早的縣,建縣已有1800多年歷史,她就是松陽。,被譽為「江南稀寶」、「浙江第一塔」。松陽有近百餘座格局保存相對完整的傳統村落。它們或居於高山之巔,或隱於群山之間,或坐落於清溪之畔,或掩映於竹海古樹群中,渾然天成,古樸迷人,體現出恢弘氣勢,呈現出樸素大美。西坑村:西坑村始於明代,坐落在海拔640米的山頂臺地上,村子有一條北宋的松宣古驛道,至今保存完好。
  • 「江南最後的秘境」最近剛開通鐵路,又得火火火
    無辣不歡的龍遊,辣勁僅一城就可battle隔壁的江西;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譽為「江南最後的秘境01江南最後的秘境「江南最後的秘境」,百餘座千年古村落在這裡留存;,海拔超過1000m的山有很多,但平田村位於海拔610餘米之處,不高不低,但要說它最特別之處在於——至今保留著「村落、梯田、山水」的完整格局。
  • 【麗水廿賦之十二 : 《松陽傳統村落賦》】「江南秘境唯獨,傳統村落無雙.」快來一起探尋這如詩如畫的江南秘境吧……
    (以「振興特色鄉村」為韻)田園古邑,詩畫松陽。精義之地,名茶之鄉①。中國古典標本,今古處州糧倉②。江南秘境唯獨,傳統村落無雙③。勤讀精耕,農耕文明溢彩;高腔誠祭,民俗文化流光④。△江南秘境唯獨,傳統村落無雙
  • 甌江、畫鄉、麗水、松陽,探尋詩意故鄉,沉醉秘境江南
    半壕春水一城花,也是江南。淡妝濃抹總相宜,是江南。便作家家寒食看,也是江南。每個國人的心裡,都有江南影影綽綽的印象,依著圖譜找尋時,地方對了,味道卻不對,而在某個時刻,又都全對了。,青牛山相傳由老子的青牛幻化而成,被視為道家秘境。
  • 浙江有一千年古城,保留古典中國樣板,被譽為「最後的江南秘境」
    在各種風景類型之中,江南小城風景是浙江最具特色這座小城從建置開始已經有一千多年的的時光,儘管現代生活方式已經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它卻保留了中國古代的小城模樣,所以稱之為「最後的江南秘境」一點也不為過,這座小城就是松陽。
  • 秘境中國,浙江麗水松陽,原生古村。
    然而有那麼一處鮮為人知的秘境,隱蔽與江南的深山之中,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載重。現在這種鮮活的古樸之地,相當難尋了!這裡就是浙江麗水 · 松陽。坐落松古平原,浙南最大的山間盆地上,甌江支流松蔭溪畔。因山環水繞、偏居一隅,這裡古村落保存完好,被稱為江南最後秘境。
  • 它被譽為「江南最後的秘境」,最近剛開通鐵路,又得火火火!
    它被譽為「江南最後的秘境」,最近剛開通鐵路,又得火火火!◆ ◆ ◆ ◆ ◆每一條高鐵的開通,都像是一座可靠的橋梁建成,拉近了一個又一個城市的距離,也將你我帶去一個又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無辣不歡的龍遊,辣勁僅一城就可battle隔壁的江西;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譽為「江南最後的秘境」,松陽用一張GIF就能美遍世界;‍‍‍sdfd(▲圖:左遂昌@Feer旅行;中龍泉@龍泉旅委;右慶元@詩畫浙江文旅資訊)
  • 浙江一個「千年古縣」,人口24萬,被譽為「最後的江南秘境」
    浙江一個「千年古縣」,人口24萬,被譽為「最後的江南秘境」松陽縣,隸屬於浙江省麗水市,位於浙江省西南部。東連麗水市蓮都區,南接龍泉市、雲和縣,西北靠遂昌縣,東北與金華市武義縣接壤。2014年,松陽被命名為「中國傳統村落」 50個,是華東地區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地方,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譽為「最後的江南秘境」。
  • 企業屆運動達人陳妙林帶你探索江南秘境——田園松陽
    6月6日,一場以」陳妙林帶你探索江南秘境——田園松陽「為主題的體育戶外直播活動在松陽展開,全方位展示了松陽山水、人文、生態之美。直播開始於松陽地標獨山腳下,與松陽母親河松陰溪相連,是松陰溪景區的重要節點。陳妙林和松陽當地的金牌講解員向全國網友推介了獨山驛站、松陰溪綠道、大木山茶園等景點;同時在石門圩廊橋市集和網紅大咖直播帶貨松陽特產,引爆全國網友的搶購熱潮。
  • 田園松陽裡 | 莊後村的鄉愁是土豆……
    松陽,被譽為江南最後的秘境,這個安靜的小城,有著一座座神秘且吸引人的傳統古村落,他們有著相似的古老,卻有著不一樣的風景……在這江南秘境,田園鄉村,氤氳間透著濃濃的鄉愁。——莊後村,就有這樣一份食物中衍生而出的絲絲鄉愁。
  • 藝術在鄉野山林間流淌 「秘境江南·古韻茶鄉」雅集在松陽舉行
    都市快報松陽葉村鄉橫坑村,竹林劇場。一曲《高山》響起,古琴行雲流水般在隨風搖曳的竹林間遊走,伴隨著清風聲聲入耳。半圓形的用石塊壘成的劇場裡坐滿了人,靜靜聆聽。松陽高腔也隨之唱響,和穿過竹林灑下的金色陽光相映成趣。這場名為「竹林深處」的音樂雅聚,是「秘境江南·古韻茶鄉」雅集活動的其中一個子活動。
  • 田園松陽裡|莊後村的鄉愁是土豆……
    松陽,被譽為江南最後的秘境,這個安靜的小城,有著一座座神秘且吸引人的傳統古村落,他們有著相似的古老,卻有著不一樣的風景……在鄉愁中在這江南秘境,田園鄉村,氤氳間透著濃濃的鄉愁。——莊後村,就有這樣一份食物中衍生而出的絲絲鄉愁。
  • 探訪江南最後的秘境·麗水松陽,夢遊仙境
    麗水是浙江最晚被開發的山城,有「江南最後秘境」之稱,猶如一個避世而居的少女。這裡是天然攝影棚,《天龍八部》《仙劍奇俠傳》《古劍奇譚》等多部影視作品曾在這裡取景!縉雲仙都:《花千骨》中的長留仙境、《道士山下》的萬畝荷塘都取景於此。這裡常年「仙氣」繚繞,正中的鼎湖峰直插雲天,有「天下第一筍」的美譽,兩側朱潭山楊柳婆娑,如臨仙境,故得名「仙都」。白居易更有詩云:「黃帝旌旗去不回,片雲孤石獨崔嵬。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
  • 浙江最後的秘境!這條路線,處處是桃源仙境,卻很少人走過
    所以我們不停的尋找,所以我們來到了江南以南,浙江最後的秘境。,浙江最後的秘境「這幾年,我走訪過麗水的許多古村和老宅,最突出的感受是,浙西南的這片山地至今完好地保存了古典中國傳統的一部分,它是器物的,也是文化的,更是與日常生活交織著的。
  • 浙江最「低調」的地方,被稱為「最後的江南秘境」,景美遊客少
    查了資料,發現這是位於浙江麗水松陽小縣的一處村落。我迫不及待地就踏上去探尋這塊「最後的江南秘境」——浙江麗水松陽。走進村莊,一座石拱橋橫臥在水面上,小草悄悄長滿石橋,挑著扁擔的老農輕哼小曲走上石橋,橋下幾隻鴨子在嬉鬧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