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榆海頭】直播海鮮帶貨賺翻了,連雲港一小漁村變身網紅村!

2020-12-13 騰訊網

2018年,

直播平臺快手播放量top10鄉鎮中,

連雲港市贛榆區海頭鎮,

點擊量達165億次,

排名全國第一。

連雲港市贛榆區海頭鎮海臍村

當地漁民一直以來都是

按部就班地打魚「賣魚」,

直到有一天網絡直播的出現。

而且不到3年時間,

整個村莊的命運便被完全改寫。

很難想像,

這個常住人口4100人的村莊裡,

竟然誕生了兩三百位火辣的帶貨主播。

因為直播,

一個傳統的小漁村被改變了命運,

「直播村」的名號一度登上熱搜。

海臍村碼頭上,隨處可見拍短視頻的主播

過去「貨王」

年收入不過八九萬元

如今,

漁二代「一個月收入抵過去一年」

直播改變命運

漁二代「一個月收入抵過去一年」

擁有1800米岸線的海臍村,七成以上的人在從事漁業生產。

當漁船靠岸,漁民當天捕撈的鮮活海產品,一部分會被魚販直接收走,還有的就直接運到當地的市場擺攤開賣。

一代又一代重複的生活,在2015年開始轉變。

在海頭鎮,有個叫「三子」的人頗有名氣,他叫張延喜,海頭鎮海前村人,祖輩世代都是漁民。在今天的大小網紅心中,他有著「海頭第一人」的稱號。2015年2月, 常年出海的他因為把隨手拍的漁民生活傳到網上開始受到關注。

海頭鎮附近一個碼頭上停滿了漁船

現任海頭鎮電商協會會長的仲崇慶,那時還在海鮮市場擺攤賣海貨。「每次三子來我們市場,就看他拿著手機,對著水裡的梭子蟹、皮皮蝦拍來拍去。當時大家不懂,每次他來都笑他,說那個『傻子』又來了。」

可誰也沒想到,這些閒逛海產市場的視頻竟然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有人在網上留言,「能從你那兒批海貨嗎?你在哪兒?」 於是,「三子」嘗試以直播海鮮現做現吃的方式,在出海打漁之餘,開始了他的電商創業之路,很快便火得不行。

「吃貨萌萌姐」在自家的海鮮暫養地開直播,鍋內煮的是八爪魚

「三子」火了,周邊沿海村莊也海浪般地湧現出了第一撥「趕潮人」。2017年6月,董麗在同學的介紹下開始接觸直播。因為「從小嘴巴饞」,她取名「吃貨萌萌姐」。長相甜美、性格溫柔的她,吃起海鮮來完全不顧形象, 或許正是這種反差讓她的粉絲蹭蹭上漲,2年多來,她已經擁有了145.7萬粉絲。白天,她在海邊拍吃播視頻,晚上,直播賣貨,她老公則作為幫手負責採購定價。如今,她已經成了海臍村有名的網紅。董麗自己也沒想到,本來一直在給老公的生意幫忙的她,現在成了家裡的主心骨。

同樣是2017年,在海上拼了十年多的李加濤也從朋友「三子」身上看到了未來,「說實話,確實是眼紅了。」腦子靈活的他成了「當潮海鮮」主播,這個名字寓意著「早上出海,晚上回來,當天捕了當天賣」。「如今一個月收入抵過去一年。」原本在船上幫忙的父親李傳進,現在岸上幫忙打包。

主播「當潮海鮮」家的兩條漁船,現在做了主播,跟船出海也少了

年輕人紛至沓來

海臍村碼頭成了「網紅背景布」

2018年,直播平臺快手播放量top10鄉鎮中,連雲港市贛榆區海頭鎮,點擊量達165億次,排名全國第一。而在海臍村,停泊在岸邊的漁船則成了主播們的網紅背景布。

海臍村碼頭上,隨處可見拍短視頻的主播

12月9日下午,海臍村的碼頭上,陽光燦爛,「吃貨萌萌姐」臨時加開了場直播,她舉起手機給粉絲們看正在進港的漁船,未出港的漁船,則互相緊挨著停靠在碼頭上。在船上拍視頻的主播三五成群,比岸上織網勞作的漁民還要多,幾乎每條船上都可以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在船板上架煤氣灶,旁邊的小桶裡則放著八爪魚等海鮮。

「吃貨萌萌姐」的父親,曾經的老漁民,正在幫忙打包發貨

「大強海鮮」正在拍攝賣貨的宣傳視頻

面對著手機鏡頭,「大強海鮮」主播熱情高漲,「要想生活過美妙,海鮮必須來一套!」他正在為新推出的海鮮套餐拍攝宣傳視頻。「這邊都是在打廣告。」從10月中下旬開始拍視頻做電商,「大強海鮮」主播感嘆銷量一般,「現在幹這個的人太多了,誰的運氣好上熱門才能多賣點。」

主播「周月紅水產品經營部」拍短視頻四個多月了,賣了兩萬多單

主播「周月紅水產品經營部」,在直播間輕鬆面對各位「老鐵」吃海鮮、說段子。雖然她目前只有2.1萬的粉絲,但之前一年的銷量也不如現在一個月多,「拍了四個多月了,賣了兩萬多單,平均的話,一天四五百單。」

「阿建」和「健偉」是堂兄弟,兩個人互相幫忙拍短視頻

有的主播來自周邊鄉鎮。距離「周月紅水產品經營部」不遠的「健偉」和」阿建「是堂兄弟,來自贛榆區中部贛馬鎮。90後的健偉沒想到一則搞笑短視頻,讓自己一天漲了一萬多粉絲,粉絲漲了,信心也隨之高漲。「先不想那麼多,我相信堅持下去總沒錯的。」

200多個主播粉絲超百萬

年銷千萬的帶貨王達32家

一個主播的背後,是一群人在努力。每天凌晨,當主播直播結束後,屏幕背後的客服開始忙碌起來,處理堆成小山般的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吃貨萌萌姐」的家中僱了10個人,3個客服輪流24小時在線,7個打包工負責打包。

打包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每月可收入三千多元

上午9點多,一家網紅主播的打包處,張姐正帶領著幾名工人忙碌地拆檢海貨、打包快遞。「之前我在服裝商場做導購員,一個月兩三千元。」她告訴記者,她現在每個月可以拿三四千元,而這些工人跟她一樣,都是附近村的村民,其中既有按月發工資的長期工,也有按小時結算酬勞的的短期工。不一會兒,打包好的帶魚段、小魷魚等海鮮食品將從這裡發往全國各地,近至上海,遠至江西、內蒙古、吉林等地。

而在2017年之前,這裡還是另外一個面貌。仲崇慶還記得,當時整個海頭鎮的只有2家海鮮食品加工廠,一家做紫菜,一家做即食海鮮。如今,這裡已經有了20多家海鮮食品加工廠。「這裡沒有閒著的人!「隨著電商直播的興起,配套產業也逐漸擴大,紙箱廠、膠帶廠、泡沫塑料廠也建設了起來。

主播「阿明海鮮」剛入行一個多月,粉絲量才一千多點兒

實際上,本地工廠的產量根本滿足不了帶貨主播們蜂擁而至的訂單量。根據仲崇慶的統計,海頭鎮10萬以上粉絲的網紅主播就有500多個,100萬以上粉絲的主播有200多個。他自己經營的一家食品加工廠,就在和400多位主播合作。

「當潮海鮮」主播李加濤起初只賣自家漁船上捕撈的海鮮,後來每天接的單多了,就跑到別人家漁船上去收貨,或者從山東、大連等地調貨。「只要是質量好的鮮活海鮮、價格便宜,我們就要。」本地沒有的海產品也是從外地調過來的,最近熱賣的深海鱈魚排就由大連的供貨商提供。熟食海鮮則均產自本地的食品加工廠。

海臍村碼頭上,隨處可見拍短視頻的主播

據統計,2019年,海頭鎮全鎮電商經營戶超3000戶,其中年銷售過千萬元電商戶32家,其中10家是今年新增的千萬級電商戶,電商及關聯產業從業人員超4000人,年交易額突破18億元。

來源:現代快報

相關焦點

  • 連雲港贛榆海臍村:小漁村網上「趕海」 手機成新「漁具」
    於從文 攝連雲港贛榆海臍村:小漁村網上「趕海」 人人做電商手機成新「漁具」中新網連雲港7月10日電 題:連雲港贛榆海臍村:小漁村網上「趕海」人人做電商手機成新「漁具」記者 於從文一個極為傳統的小漁村,遇上網際網路電商大潮
  • 2020中國贛榆海頭開海節暨首屆海鮮電商節開幕
    ••彼時黃海開漁,海鮮上市期盼已久的2020中國贛榆海頭開海節暨首屆海鮮電商節>終於拉開帷幕9月16日上午,2020中國贛榆海頭開海節暨首屆海鮮電商節盛大開幕,區領導許長忠、汪曉峰、徐健、張自強等出席開幕式。
  • 5.18網絡購物節丨區長擔綱「帶貨主播」推介贛榆 特色海產品
    在贛榆區分會場——海頭鎮海前村電商產業園的直播間,區長呂潔擔綱「帶貨主播」,為贛榆海鮮代言,向全國各地網友介紹贛榆風土人情,推介梭子蟹、對蝦、鯧魚、海苔等贛榆特色海產品,助力鄉村振興、農民增收致富。副區長徐健參加活動。 贛榆區擁有62.5公裡黃金海岸線、108萬畝淺海域,以及7000平方公裡近海漁場,盛產黃魚、梭子蟹、對蝦、紫菜、貝類等30多種海珍品。
  • 連雲港贛榆海臍村:小漁村網上「趕海」 手機成新「漁具」
    於從文 攝連雲港贛榆海臍村:小漁村網上「趕海」 人人做電商手機成新「漁具」中新網連雲港7月10日電 題:連雲港贛榆海臍村:小漁村網上「趕海」人人做電商手機成新「漁具」記者 於從文一個極為傳統的小漁村,遇上網際網路電商大潮
  • 直播賣貨,漁民收入翻百倍,月流水達三百萬
    一個普通的小漁村,因為直播賣海鮮,村民收入翻了百倍,成為了「網紅村」。現在, 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江蘇連雲港市海頭鎮的海臍村,在當地小有名氣,被大家稱為「網紅村」,雖然常住人口只有1100戶,但從事短視頻直播的人已經達到了兩三百人。保守估計連雲港的帶貨主播總粉絲數達到1個億。
  • 連雲港漁村成網紅村 漁二代直播帶貨年銷千萬
    緊挨著海頭港的海臍村是個專業漁村,當地漁民一直以來都是按部就班地打魚「賣魚」,直到網絡直播的出現。很難想像,這個常住人口4100人的村莊裡,竟然誕生了兩三百名帶貨主播,很多人一個月的收入能抵過去一年。因為直播,傳統的小漁村改變了命運,「直播村」的名號一度登上熱搜。如今,越來越多的新人主播還在陸續湧向海臍村碼頭,他們從「老主播」們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來。
  • 連雲港 | 小漁村變身網紅村 兩三百人做主播年銷千萬
    緊挨著海頭港的海臍村是個專業漁村,當地漁民一直以來都是按部就班地打魚「賣魚」,直到網絡直播的出現。很難想像,這個常住人口4100人的村莊裡,竟然誕生了兩三百名帶貨主播,很多人一個月的收入能抵過去一年。因為直播,傳統的小漁村改變了命運,「直播村」的名號一度登上熱搜。如今,越來越多的新人主播還在陸續湧向海臍村碼頭,他們從「老主播」們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來。
  • 奮鬥記|直播帶貨年銷售額50億元,一座海鮮小鎮的升級之路
    6月17日,江蘇連雲港的網紅工作室裡,一位主播在直播海鮮帶貨。萬物可直播,人人能帶貨。在薇婭、李佳琦等網紅主播順利「出圈」後,許多知名企業家紛紛跟進直播帶貨,加之疫情影響下的線下購買通道受阻,直播帶貨儼然成為了今年最熱鬧時髦的風口。江蘇省連雲港海頭鎮早在4年前就趕了這個時髦。近年來,在連雲港海頭鎮的村頭碼頭船頭,時常可以見到用手機拍攝短視頻進行海鮮直播的漁民。
  • 贛榆海頭電商積極復工,海鮮銷售逐漸恢復!
    隨著我區疫情防控進入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的新階段,海頭鎮積極引導電商有序復工,海鮮銷售逐漸恢復。廣大電商戶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利用各自銷售渠道,把本地的海產品賣到全國各地,共享「鮮美海頭」的滋味。點擊播放 GIF 0.1M日前,記者在海鮮電商戶——海頭鎮大興莊村的網紅快手主播王二的家裡看到,他正忙著用高壓水槍清洗牡蠣,助手們也忙著分揀上稱打包,準備發貨全國各地
  • 連雲港贛榆區讓趕海漁民變身電商大咖
    中國江蘇網12月14日連雲港訊(通訊員 李慧 宋芹)「皮皮蝦我們走,剛剛剝好的全部帶膏。老鐵們,這是從船上剛下來的皮皮蝦,喜歡吃海鮮的點我左上微啊,超6的……」這是網名為「贛榆海鮮莊姐」的贛榆海頭鎮網友,在手機快手直播平臺上發布自己的海鮮產品。
  • 連雲港海域全面開海 兩千餘艘漁船出海秋捕
    此次開海節現場還首次推出了「網絡直播銷售帶貨」活動,通過網絡平臺助力本地優質海產品銷售。各商家紛紛帶來了自家的「爆款產品」,希望通過開海節的平臺,在電商經濟中分一杯羹。   「海頭鎮舉辦開海節是江蘇省第一家,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不斷擴大連雲港海鮮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佔有率。」海頭鎮黨委書記顧紹波介紹,海頭鎮因海而生、因海而富、因海而名,也催生了很多網紅大咖直播帶貨。
  • 打通農產品銷售「最初一公裡」 連雲港「書記+網紅」直播帶貨助農...
    通過「書記+網紅」直播帶貨模式的推動,僅1小時的直播時間,超4000人次在線參與互動,線上銷售櫻桃546斤。考慮到比起主播帶貨,當地幹部走進直播間客串帶貨主播,既能賣貨,更接地氣,連雲港市郵政分公司在前期接洽過程中,逐步確立「書記+網紅」直播帶貨模式。作為老百姓眼中的「超級帶貨員」,幹部亮相直播間,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買得放心、吃得安心」的「活招牌」。
  • 從「 賣貨郎」到買賣全球 解碼直播經濟下連雲港富民產業轉型
    信息不對稱 傳統銷售模式面臨困境冬至時節,走進國家級中心漁港——贛榆海頭漁港,眼見的是密密麻麻停靠的漁船。這裡是蘇魯地區最大的海鮮集散中心,每天都有發往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海鮮班車。上世紀90年代,海頭鎮周邊的「打漁郎」洗腳上岸,成為最早海鮮班車的運營者,開闢了港城海產品銷往外地的路子。「海貨郞」在上海、江蘇、浙江、陝西、山東等多個省市建起經銷海產品的「贛榆街」近百處,年收入上百億。船東、養殖戶、批發商構成的海產品銷售供應鏈讓贛榆漁業飛速發展。
  • 連雲港本地人吃海鮮一般都去哪裡吃?吃海鮮要到贛榆
    連雲港最好的海鮮在贛榆,這個毋庸置疑。贛榆是連雲港的市區之一,2014年夏天縣改區,贛榆區離主城區比較遠。一般來說,連雲港人吃海鮮,在市區的話應該是去連雲區的海鮮一條街比較多。但是說實話,那裡的海鮮品種少,價格高,往往是花了很多錢,但是吃不到什麼東西,感覺會比較遺憾。在連雲港,真正意義上的吃海鮮必須要到贛榆。贛榆的海鮮,在我看來有這麼幾個特點:一是品種多:魚蝦蟹貝藻,應有盡有。稍微大一點的飯店,有個十幾種的魚很正常,各種各樣的貝類一般也有十多種。
  • 「網紅」直播賣海鮮,年賺1000萬
    在江蘇連雲港大興莊村,部分商家專門從事網絡銷售海鮮生意,為了提高銷售額和產品銷量,專門請「網紅」進行現場直播,網紅的號召力真的很大,幾次下來訂單暴增。  圖為商家正在打包海蠣子。一箱能賺30元,一天收入6000元。據村長介紹,現在村裡藉助網絡銷售產品,除了在海鮮相關的公眾平臺發布信息,很多都用「網紅」。每個家庭一年能賺200多萬,有3戶做的最好的一年賺1000萬。  這一盤是主播用來直播的,裝有各種海鮮,主要是讓網友們了解海鮮的質量,確保大家買到放心貨。
  • 連雲港市贛榆區「小漁村」變身「電商特色村」
    中國江蘇網4月16日連雲港訊(通訊員 王維聰 李潔)「女士們、先生們,今天我為大家帶來的美食是野生海蠣子」。30多歲的「碼頭小妹」對著手機攝像頭,麻利地把海蠣肉扒了出來,蘸著芥末,邊吃邊豎起大拇指,快手平臺上的直播界面上,粉絲們紛紛點讚、留言。
  • 連雲港最美法官候選人展示——贛榆法院方圓
    連雲港最美法官候選人展示——贛榆法院方圓 2020-12-12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西40位縣市長變身「網紅」直播帶貨
    【來源:中國新聞網】(抗擊新冠肺炎)廣西40位縣市長變身「網紅」直播帶貨中新社南寧4月1日電 題:廣西40位縣市長變身「網紅」直播帶貨 3月31日晚,廣西天峨縣副縣長梁昌旺在果園裡,對著直播鏡頭咬下一口李子,賣力推薦。 由於疫情防控的需要,線下經濟活動受到影響,部分農產品「滯銷」,為此,廣西許多官員打破傳統「官相」放下身段變身「網紅」,以接地氣的方式幫助農民直播「帶貨」銷售。據不完全統計,疫情發生以來至3月31日,廣西十四個地市已有40名縣長、市長參與直播銷售。
  • ...連雲港贛榆: 「新業態」帶動「舊產業」 藍色海洋催生紅色電商...
    2019年,海前村電商交易額達3.2億元,230家電商戶中,年營業額超千萬元的有6戶,村集體經濟收入26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37193元,成為遠近聞名的「中國淘寶村」、省「農村電子商務示範村」、省「一村一品一店」示範村、市「電子商務工作十強村」。
  • 這兒的村民頓頓海鮮!一個村「吃」出3億!套路太多 越吃越富
    海頭鎮的漁民又有了新職業——網紅,當然做網紅的目的也很明確,帶貨。與李佳琦帶口紅不一樣的是,他們帶的是海產品。01連雲港的贛榆區的漁業是很出名的,尤其是贛榆梭子蟹,在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的13種蟹中,還是擁有姓名的,而且全區有兩座國家中心漁港,其中一座就在海頭。這裡有11.6公裡的海岸線,捕撈船就有1000多艘,佔連雲港全市的一半以上,江蘇全省的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