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評蔡英文:她關上一扇門 卻打不開一扇窗

2020-12-24 觀察者網

據中國臺灣網5月22日報導,5月20日是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就職滿周年的日子,各界原本期待聽到她的演說,對過去一年的種種作為作個總結與反思,並對未來提出新的思考方向和戰略。未料,對這個重要的日子,蔡英文卻選擇沉默以對,不作任何公開演說,當然也沒有回顧與前瞻,也談不上戰略的轉進。這樣的沉默,是意味蔡英文決定「維持現狀」或是她仍在思索應對之道?

臺灣《聯合報》21日發表社論指出,進退不得的處境,正是蔡英文民調重創的主因之一。一開始,蔡英文拒絕接受「九二共識」,主張維護臺灣的「尊嚴」,並矯正經濟上對大陸的過度依賴;從呼應島內選舉「新民意」的角度看,這些似乎言之成理。因此,她更把新世代形容為「天然獨」,認為自己擁有堅實的支持。然而,她急急關上兩岸大門,重創了觀光產業,「外交」戰線也大受影響,RCEP、「一帶一路」和TPP之路皆受阻斷。與此同時,她極力倡導的「南向政策」卻不見進展,最近越南與中國大陸發表聯合公報,更形同為南向設置了新路障。

簡言之,在兩岸關係上,她為臺灣關上了一扇門;但在南向政策上,她卻遲遲無法打開一扇小窗,這讓臺灣在經濟、「外交」上都備感窒悶。如果只是陸客及陸生減少,對觀光、教育產業造成一些衝擊,一般人仍覺得可以支持臺當局兩岸政策。但如果兩岸關係陷入無止境的對抗,民眾當然會懷疑這種不計代價的兩岸政策是否明智。

該社論指出,在蔡英文的思考天平上,在觀光、「外交」、國際參與上付出一些疼痛的代價,卻爭得臺灣的「尊嚴」和發聲機會,或許覺得相當划算。如此,至少增加了臺灣的國際能見度。但是,讓「對外」關係時時處於緊繃的兇險,讓民眾不時迎接「外交」上的挫敗,讓觀光餐飲業者的生計難以為繼,讓兩岸人民的敵意不斷升高,能說這些都是人民「必要的犧牲」嗎?

蔡英文似乎相信,「維持現狀」就是很大的善意,北京執卷追問,反而不具善意。蔡英文也相信,臺灣加入全球議題的價值同盟,便可以構築「力抗中國」的軟長城。蔡英文更相信,如果把兩岸關係放進區域發展的範疇,對臺灣的安全將更有保障。這些想法,當然不是純屬虛構,卻絕非合乎現實。尤其,如果放在國際政治的現實中衡量,再對比兩岸政經實力近年的消長,不免顯得虛弱而自不量力。否則,為何「與川普通電話」只是一次餘興演出?而臺灣以健康人權要求參與世衛大會(WHA),各國的支持最後也僅剩口惠?

該社論強調,蔡英文認為,臺灣可以繞過中國大陸,進入世界;新南向政策便反映了這樣的思維。但是,要繞過中國大陸,豈是那麼容易的事?早年的臺灣,曾經靠著勤奮的商人一步一腳印,打開了通往世界的貿易之路。今天的臺灣,臺當局卻以為只要大聲呼喊「南向」的口號,芝麻就會主動開門,只能說太過天真。更危險的是,南向至今看不出任何具體成效,但兩岸關係的變調,卻拘礙了臺灣參與「一帶一路」以及TPP之路,得不償失。

關上一扇門,不過是舉手之勞;但要開啟一扇窗,卻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難以成事。對此,蔡英文應深有體會。

相關焦點

  • 上帝關上一扇門時,絕不會打開一扇窗
    我曾經深深的相信這樣一句話「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必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甚至視之為人生座右銘。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一直用這句話鼓舞這自己,它也確實幫我度過了許多一個人難熬的日子。人生最奇妙的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可能曾經你信奉的東西,你會突然發現那居然是一句糊弄人的鬼話。
  • 蔡英文上臺一年日子難過 執政滿意度「雪崩」
    本報記者 吳亞明攝5月20日,是蔡英文及其領導的民進黨上臺一周年。連日來,島內多家機構公布的民調無一不顯示,民眾對其執政的不滿意度超過了50%。無論是島內重大政策,還是所謂的改革表現,多不符合民眾期待。特別是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速凍」,使得民眾對臺灣未來憂心忡忡。執政一周年,成績不及格,蔡英文灰頭土臉,日子不好過。
  • 上帝關上了這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
    真是火炭不落到誰的腳面上,誰不知道疼。太多的人都是事不關己的旁觀者,我第一次感覺到了世態炎涼、人心險惡。那些曾經情同手足的兄弟,因為自己的貪慾也在落井下石。東野圭吾說: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深以為然。因為太陽會刺的你睜不開雙眼,人心會讓你見到世間最醜陋的東西。於是,我試著改變心態走出自己。
  • 冬春救助打開溫暖「一扇窗」
    冬春救助打開溫暖「一扇窗」。 以民為本,解民之困。一直以來國家對於救災應急、冬春救助等工作可謂不遺餘力。會議要求,簡化資金撥付手續和辦理程序,加快冬春資金撥付進度,中央冬春救災資金應在撥付地方的1個月內下撥至縣級,縣級民政部門要在接到上級撥款文件後15個工作日內將資金發放到救助對象手中,做到工作部署到村,落實到戶,不漏一人。
  • 13歲「獨臂少年」打籃球走紅:命運關上了門,你卻親手鑿了一扇窗
    在我們小的時候,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曾經教授過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意志,才能取得好的結果。隨著我們漸漸地長大,總能看到身邊的一些人用實際的行動來貫徹這個道理,讓人禁不住感嘆不已。
  • 給耳朵裝一扇窗
    周末,帶女兒去培訓班,女兒剛上公交車,她突然看到了不遠處的夥伴,激動地大聲叫著她的名字。與她僅一街之隔的小姑娘正低頭看書,似乎並沒有聽到女兒的喊聲。車開遠了,我問女兒:「你叫了她這麼久她也沒答應,你不生氣嗎?」女兒歪著腦袋說:「我不生氣,因為她的耳朵裡有扇窗,關上了。」聽了女兒的話,我不禁笑了,多麼可愛又可笑的理由啊!
  • 推開一扇窗,延續假日風景,留住美好記憶
    十一小長假在每一秒的開心中悄然流逝,但沿途美好的風景不會消逝,有那麼一扇門和窗,為你永久保存假期裡每一步踏過的地方,留下的每一個微笑,讓以後的每一次回憶,都像是擁有超能力,瞬間穿越過去。天山天池異域風情,新疆至上,碧綠澄清的高原湖泊,潔淨輕柔的藍天白雲,巧奪天工的文化遺址,熱情好客的少數民族……全都收錄於新疆,此生值得打開這一扇通往新疆的窗
  • 蔡英文打了男演員「一耳光」,好多人看到的卻是賴清德……
    「蔡英文你是沒事可做了嗎?」「居然把日理萬機的時間用在這種事上。」29日,蔡英文在社交媒體上傳了一個視頻之後,引來島內網友的詰問。 這段視頻時長4分多鐘,標題提及「打臉特訓」。事情發生在23日,蔡英文前往綠媒「三立電視臺」探班電視劇《炮仔聲》。據臺媒介紹,這部劇是一部「本土劇」,最近在島內很火,尤其是不少年輕人很喜歡。
  • 60後丁克生活實錄:不要孩子,讓我的人生關上了門,又打開了窗
    「我關上了一扇門,上帝又踹開了一扇窗」現年52歲的王阿姨是我隔壁鄰居,作為一名資深丁克族,她和丈夫一向恩愛有加,平日裡業餘活動頗多,看上去生活非常平順無憂,讓人羨慕。於是,一次遛狗的時候,我充分表達了對她生活的讚嘆,並抱怨自己對將來育兒生涯的無奈和厭倦。
  • 世界上有三扇「打不開」的門,我國有一扇,為何不敢打開?
    在世界上有很多非常奇怪的地方,世界上有三扇「打不開」的門,而我國就有一扇,為何這三扇門不敢打開呢? 印度的泰姬陵 第一扇打不開的門在印度,印度最出名的莫過於印度的泰姬陵。
  • 打開另一扇「窗」-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當市場關閉一扇門的時候,也許會開啟另一扇窗。回江西老家過年的宅家期間,周悅每天在微信群裡四處聯絡,為企業謀生計。一次偶然的交流後,一位多年在成都經營一次性餐具的朋友找到了她。「打包、外賣漸成主流,我們也要及時轉型。」周悅當機立斷,3月15日啟程赴成都考察對方工廠,並當場支付40萬元現金,預定了首批貨品。3月28日,周悅從江西回到武漢。
  • 地球上有3扇「打不開」的門,其中一扇就在中國,為何不敢打開?
    天氣寒冷的時候,關上門還可以防止冷空氣進入室內,為人們提供一絲溫暖。 從文明的角度來看,門對於人類其實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每個人的家裡都有一扇門,家擴大了就是一座城,每座城也會有城門。人們更是將門進行了引申,有了國門,心門這樣的詞彙。
  • 臺媒稱蔡英文「挑戰過境華盛頓」,網友諷:連任不了趕緊度假?
    蔡英文上臺3年曾七次「出訪」,至今未曾過境美國東岸。儘管有臺媒稱蔡當局有意「挑戰過境華盛頓」,但也島內有媒體稱,蔡英文過境華盛頓的可能性不大。臺灣《聯合報》引述「涉外人士」稱「挑戰過境華盛頓」是外行且毫無根據的說法,臺灣《中國時報》也說,蔡過境華盛頓「估計機會不高」。
  • 愛佔上風時,會忘記一切,會痴念人間最美不外於一扇窗,兩個人
    窗外大抵還是窗,「不管你走到哪裡,你永遠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內的。」不過恰是因為一隔,多了層朦朧,倒也適合闡發幽思。 玻璃窗是後來的事,我少時的窗是木窗,以木為格,糊紙為面,從內對外看,只能看到一些陰影的輪廓。懸梁上的蛛絲搖搖欲墜,窗下的少年掩捲髮呆。風景在窗外,熱鬧也在窗外。如同當日隔著發黃的窗紙看窗外,今日懷想童年,朦朦朧朧的,憶不真切了。
  • 臺媒:蔡英文「國安人員車隊」發生車禍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付國豪】據臺媒24日報導,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國安人員車隊」早上發生車禍。臺「國安局」車隊出車禍(圖片來源:臺媒)臺灣「東森新聞網」7月24日報導稱,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早上才剛回應「國安特勤人員」超買免稅煙案,沒想到「國安局」的車隊,「稍早竟在環東接堤頂高架附近發生車禍」。
  • 臺媒質問蔡英文:為什麼不看澳門?
    高雄大遊行顯然為2020年臺灣「大選」搖響了「最後一圈」的鈴聲,接下來,藍綠都將卯足勁進行最後衝刺。目前,島內民調也如同21日高雄遊行的人數一樣真假難辨,島內一些媒體最擔心的是蔡英文使出「最後的瘋狂」,即在今年12月31日通過所謂「反滲透法」。不管選舉結果怎樣,以煽動同胞仇恨、犧牲兩岸利益的方式來操縱選舉,民進黨這場選戰打得還真是有點無恥。
  • 「當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的時候,也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
    習得性無助和一個人所處的環境也有很大的關係,在原生家庭中,受虐待的孩子;在婚姻中,慘遭家暴的女方;在職場中,被打壓的員工……在經歷了長期的語言吼罵、精神折磨之後,自尊和自信被完全摧毀,他突然會不敢面對任何事情,很難再像一個正常人一樣生活。
  • 臺媒悲觀預測:蔡英文把臺灣的兩岸籌碼玩完了!
    對此,臺媒「中時電子報」作出了分析,結果並不樂觀。甚至悲觀地認為,蔡英文把臺灣的兩岸籌碼玩完了!臺媒說,眾所周知大陸對臺灣的政策,答案只有和平統一及武力統一兩種,有沒可能改變呢?一個GDP超過10兆美元的超級大國,會向臺灣的「分裂」讓步?全世界大概只有蔡英文會瞎說臺灣的意志力可以扭轉這個鐵一般的事實。
  • 臺媒:蔡英文的蠻橫與矛盾
    臺媒:蔡英文的蠻橫與矛盾 2015-06-30 14:58:38,中國大陸如果因為政黨輪替,對臺灣政策就不一樣,那就是介入臺灣選舉。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對此發表評論說,這段話不但令人啼笑皆非,更顯示蔡英文的蠻橫與矛盾。  蔡英文走訪臺東時,農民直言紅龍果、鳳梨釋迦等過於依賴中國大陸市場,擔心大選到了,中國大陸會改變政策,讓臺灣水果崩盤。這本來是產銷供需的問題,蔡英文自應從經濟面來說明,但她卻完全把它政治化。
  • 普陀公園只開一扇門 居民為何不開離我們近的門?
    最近,上海凱旋北路的不少居民反映,疫情期間,他們附近的普陀公園關閉了凱旋北路上大門,只保留了光復西路上的一扇門。但其實,凱旋北路附近的居民數量明顯多於光復西路,不知道公園的選擇是出於什麼考慮。看看新聞Knews記者在地圖上看到,普陀公園形狀狹長,四周都是小區,若不從公園中穿行,從光復西路大門行走到凱旋北路的門,需繞行鎮坪路或東新支路,距離的確有些遠。而採訪現場,凱旋北路上的門則處在關閉狀態,一旁的公告牌上寫著,疫情防空期間,暫只開放光復西路門。如今疫情向好,雖然只開一扇門,大家還算理解,不過,為何關閉凱旋北路這扇門,大家則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