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觀閱莫莫小遊記。春光明媚、美色撩人,這會肯定有很多小夥伴們安耐不住想要出去浪的心,雖然目前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一定還是要堅持住,不聚眾,多通風,勤洗手,保護好自己,也為他人著想,一定會度過這次的難關,加油!中國加油!等待疫情過去再去浪,世界之大,不要急於一時,美麗的風景看不完,需要慢慢欣賞!
寫了那麼多的上海嘉定古園林和古建築,今天來說說嘉定的古鎮婁塘鎮,地處嘉定區西北部。始建於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距今逾有600多年歷史,鎮內留存了大量的明、清、民國時期,江南地方傳統民宅群落。蜿蜒的街巷與縱橫的水系相互交織,形成了「婁塘街,條條歪,七曲八彎十七八個天井堂」之獨特建築風格。
2005年,婁塘鎮被上海市規劃局列為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嘉唐公路以南,南至婁塘河,北臨嘉唐公路、壩橋,西靠洋泥涇,佔地面積43公頃的保護區內留存有婁塘紀念坊、天主堂、印家住宅、陸氏住宅、春藹堂、朱氏住宅、敦誼堂等歷史建築。
據明萬曆《嘉定縣誌》記載「在縣治北十二裡,因水而名」。明清兩代,婁塘雖經歷了三次戰火,卻仍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文化積累,成為了一方重鎮。這裡也是皇后的故裡,明代崇禎周皇后是婁塘美女,貴為國母,端莊賢淑,後因李自成農民軍攻入北京後自盡而亡。
在婁塘有兩個傳說,其一,在明清時期,婁塘河中段的兩岸都種有桃樹,每當陽春三月,千株桃花盛開,尋常人家的籬落邊,藍天白雲連綿,餘霞深紅淺絳,因此婁塘也有了「桃溪」的雅稱。直到19世紀中葉,太平軍興起,連天烽火淹沒了花事,「桃溪」的故事也就成了記憶。
另外一個說法就是,婁塘還有個雅稱「桃蹊」,是代出高賢雅士之地,使人嚮往,追慕先賢,腳下成蹊。「桃蹊」出自典籍《史記·李廣傳》:「桃李不語,下自成蹊」。在古代,婁塘的房屋沿河而建,原有的19條依河而築的街沒有一條是筆直的,這與以水路交通運輸為主的經濟格局密切相關。
在過去,「坐賈行商處處通,市聲遙隔水聲中」的描述真是它的生動寫照。既方便了商品的流通,又節約了運輸成本,還能為各家各戶外出和生活用水提供方便。而橫瀝河和婁塘河兩條主河道自身就是交叉彎曲的,鎮上的街道也適應了河道的彎曲,所以方向也自然形成了彎曲的狀態。
在婁塘鎮的街上,越是年代久遠的街道,越是保留了它彎曲的形態,而這正表現出婁塘古鎮街道「條條歪」的歷史源遠。婁塘的街道多由小石片鑲嵌合鋪成的「石子路」,是由當地專業的彈街匠陸恆祥、潘阿洪等人砌鋪而成的。
婁塘的街巷名,自清代《婁塘志》記載,街巷眾多,一共有26條大小街道,其中以方向命名的有10條,以姓氏命名的有7條,以不同特色命名的有9條。這些有著數百年歷史的街名中,許多都沿用至今,反應了婁塘古鎮的街巷之古。
有著經歷600多年歷史的婁塘古鎮,也許會稱為下一個爆紅的景點,不如等疫情過去,找個適閒的時間,在古鎮來一場穿越,找回記憶中的嘉定婁塘古鎮。